新课程注重语感培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语文教学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语文素质的根本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上,培养语感,是切实提高小学生语言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素质 语感培养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清晰地理解“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在立足生活,加强实践,重视体验等方面给予良好的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和阅读水平,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语文课程》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新课程中也被提到相当的高度。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呢?
  一、点拨指导,给予正确的感情
  在教学《游园不值》中,语感好的人,一见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立即会在眼前浮现出墙头红花、姹紫嫣红的春色,还有诗人驻足观赏杏枝的神态,随即感受到诗人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除此而外,还可能由“关不住”、“出墙来”生发“香飘四溢”、“随风摇曳”等等诸多联想。而语感能力差的,他们一下子是感悟不出那么多的,他们在接触语言文字时,仅仅只领略一鳞半爪或其字面意思,甚至曲解其意。若只让他自己去读,则作者所表达的意蕴都会被埋没或者曲解,至多剩下一个文字的外壳。诚然,借助资料和教师正确的点拨讲解,学生便能获取相关丰富的信息。
  如果说榜样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自己必须拥有敏锐的话感和厚实的语文功底,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二、立足生活,汲取语感的源头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可见,如果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一些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原》,草原的生活离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教学中首先可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現出来,在优美动听的画面中欣赏那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学生会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把生活经验与语言文字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三、加强实践,深入语感的沃土
  1.熟读成诵。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例如:六年级的《匆匆》中,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中,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精美语段,不断充实了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巧妙,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2.比较揣摩。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理解力。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钻研文本,通过文字与作者、老师进行对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此来培养语感的灵敏度。如《一夜的工作》一课,“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一句时,把句中的“好像”去掉,就会使学生体会到,一个“好像”,说明周总理的夜宵极其简单,招待客人也不因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仍是少到“数得清颗数”,以致作者怀疑是否有所增加,因此在句中加了“好像”一词。通过对“好像”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品析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误失。”
  3.唤起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培养语感的“催化剂”。想象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调动知识储备,还可以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表象形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正确引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抽象的、干巴巴的文字想象成丰富的画面,感受形象,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从而达到领悟感情的目的。
  总之,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语言环境,通过这些有效的途径,指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你已经很美了,请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形象,你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学习,你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但成绩总在中游徘徊,这说明你没有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用忘我的精神,去搞好自己的学习,让你的成绩同你一样‘美丽’。”  这是我给八年级三班王娟同学写的书信上的话。最近,她打了耳洞,还经常在课堂上照小鏡子,她学习有点分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呢!我不想在课堂上揭她的短,但又不想姑息她的过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桂林山水的介绍,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期刊
化学实验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论证,使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不断升华,通过实验促进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新课改下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
期刊
问题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教学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在教学中得以解决,教学又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就物理学科而言,物理教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教学,不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一个好的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也可能使学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活动是他们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并不断提高的有效载体。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也就是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周围的生活实际和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简单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
期刊
摘 要:在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当中,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教学中的后进生进行教育和转化,同时这也是在实现素质教育过程当中一项最根本的任务。本文主要就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思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后进生 转换 思路  后进生其实就是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经常会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以及学习的过程当中对这些后进生产生一种冷淡态度和歧视现象,让他们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以及学习当中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兴趣的动力作用,有效地实施音乐教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自身音乐素质的迅速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教学 兴趣 激发 有效性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摘 要:课堂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课堂要准确地定位好教学内容目标、学生目标和教师目标,只有把这三个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使得学习内容、学生和教师得到升华,才能更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目标 有效 课堂效率  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可见,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达到语文教学有效性最为关键的一步。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在一堂课中,教师教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并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由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创造性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而教学情景的创设则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前提,设计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梯度,有针对性、趣味性、连续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促使学生在迫切要求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 探究式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