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是指向学生的思维。实践表明,以下几个“招法”十分有效:当学生的思路出现障碍时,“快堵”不如“慢疏”;当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时,发散亦需优化;当学生的思路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时,“否定”尚需慎对;当学生的思维产生定式时,引导更添“妙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升思维素养;妙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21
作者简介:洪建林(1970—),男,中共党员,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师,高级教师,本科。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数学学科特点而言,培育指向思维的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作为一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想出妙点子,致力于细微处、问题点、着力点精到处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快堵”不如“慢疏”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日本教育实践家东井义雄说:“儿童是出错的天才。”[1]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将会给教学带来可贵的收获[2]。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与其“快堵”不如“慢疏”。
在教学用分数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已知条件中的分率(百分率),找准单位“1”的数量,不能准确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以这样一题为例:
一件衣服,售价120元,比原价便宜20%,原价是多少元?
学生最常见的错误:120×(1
20%)。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更多地做以下分析:由“比原价便宜20%”可以知道,把“原价”看作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根据原价-比原价便宜的价格=现价,并顺着题意列方程解答。解:设原价x元,x-20%x=120。也有的教师会让学生比较一下,由“比原价便宜20%”可知,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1-20%”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而在算式120×(1 20%)中,是把售价看作单位1,求它的(1 20%),这显然不对。至此,教师比较迅速地解决问题,似乎堵住了学生暂时出现的“漏洞”。但是,学生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师再次重复这样的教学过程,收效甚微。那么,关键问题在哪里?对于以上“差错”,是“快堵”还是“慢疏”呢?教师不妨放慢进度,帮助学生慢慢地疏理、慢慢地生长,基于错误,加强比较,深度引探。
方法1:启迪学生进行单位“1”的
转化。如果把售价看作单位“1”,比原
价便宜20%可以怎样转化?原价比售价
贵百分之几呢?20%÷(1-20%)=
25%,于是可以继续列式:120×(1 25%)=150(元),再让学生比一比、议一议:与方程或120÷(1-20%)比较,这样的列式显然复杂,因为将“售价比原价便宜20%”转化为“原价比售价贵25%”。学生在转化中“折腾”,体验到不仅费时而且费力;在比较中认识到用方程解的价值以及根据已知百分率迅速找准单位“1”,快捷解题的意义。
方法2:根据“比原价便宜20%”
得出售价与原价的比是:1-20%=80%=
4∶5;120÷4×5=150(元)。这样的思考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经验,结合已知“分率”,可以将其转化为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散亦需优化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思维素养提升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不少教师容易产生误解,忽视发散基础上的优化,活动过程漫无边际,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发散亦需优化”。
有这样一例:科学课上,小明的量杯里有含盐量15%的盐水,他又加入水80克,盐20克,现在的盐水与原来相比,含盐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方法1:先假设原来有盐水的克数(如400克),算出盐水中的盐,再用现在的盐除以盐水。
400×15%=60(克),(60 20)÷
(400 80 20)=16%,含盐率增加。
方法2:原来的含水率1-15%=
85%; 加入的100克盐水的含水率:80÷(80 20)=80% ;80%小于85%,
含水率降低,含盐率增加。
方法3:先求加入的100克盐水的含盐率:20÷(80 20)=20%;20%大于15%,含鹽率增加。
……
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就方法1的思路而言,相对烦琐一些;方法2通过含水率进行比较,较方法3而言不够简洁;而方法3较为巧妙地运用含盐率进行比较,方便快捷。针对学生的不同思路,教师应该基于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方法,进行充分肯定,同时点拨:比较原来盐水与加入盐水的含盐率,可以迅速得出结论。
数学教学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在发散基础上的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素养提升。
三、“否定”尚需慎对
教师在对学生的观点、思路和方法等进行点评时,不能急于否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慎重对待。
教学例题:小明邮票的张数是小华的60%,正好比小华少80张。小华有多少张?
我们通常牵引着学生“分析问题”: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题目中的“小明邮票的张数是小华的60%”找出单位1,强调设单位1的数量为x,根据比率关系,表示出另一个数量。结合图示画图,列出方程解答。
解:设小华有x张邮票,
x-60%x=80。
但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学生一开始就这样板书:
解:设小华有x张邮票,小明就有x-80张。 教师迅速打断学生的思路:“这样‘设’列方程多麻烦,重新思考一下!”
原来学生是想列出这样的方程:
(x-80)÷x=60%,
60%x=x-80。
对于这样的方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虽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解答过程麻烦一些,但同样闪耀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平时教学中,我们总习惯于根据比例关系来设未知数,对于其他的思路一概否定,乃至将学生的思维火花给扑灭。如果这名教师等待几秒钟,不急于否定或阻挡,让学生列出方程后,做一做、比一比,学生又何尝享受不到成功的愉悦?另一方面,教师又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我的方程虽然正确,但是不是比较简洁呢?
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慎之又慎,有一分耐心,多一刻等待,教学过程有时会绽放异彩。
四、引导更添“妙点”
学生的思维容易产生定式,如何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要做到精心引导,更要注重巧妙点拨,让学生思维更加灵动。
比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12厘米和8厘米,其中一条底上的高是10厘米,求它的面积。
不少学生会列出这样的算式:12×10=120(平方厘米)。产生这种错误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受思维定式影响,他们不假思索地将12厘米长的边作为底(将数学上的“底”与平时所讲的表示下面的含义的“底”混淆),10厘米就是它对应的高的长度;另一定式就是画高时将垂直与竖直混淆,很容易出现错误的画法。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一是弄清楚与10厘米对应的底是哪条边,并巧妙点拨:在直角三角形中,所夹直角的两边一定都比第三条边短;如果10厘米就是12厘米长的底边上的高,10厘米大于8厘米,这是不可能成立的。
还可以从结果出发,120÷ 8=15(厘米),15厘米大于12厘米,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下面那条边就看作与高10厘米对应的底,8厘米长的边上高是10厘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8×10=80(平方厘米)。
對于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重在引导、比较,更要择时进行巧妙点拨。
五、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思维素养提升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出妙招,有效解决各类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加灵动、更加深入,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田中耕治,项 纯.日本形成性评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全球教育展望,2012(3):3-6,18.
[2]钟启泉.课堂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升思维素养;妙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21
作者简介:洪建林(1970—),男,中共党员,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师,高级教师,本科。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数学学科特点而言,培育指向思维的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作为一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想出妙点子,致力于细微处、问题点、着力点精到处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快堵”不如“慢疏”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日本教育实践家东井义雄说:“儿童是出错的天才。”[1]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将会给教学带来可贵的收获[2]。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与其“快堵”不如“慢疏”。
在教学用分数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已知条件中的分率(百分率),找准单位“1”的数量,不能准确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以这样一题为例:
一件衣服,售价120元,比原价便宜20%,原价是多少元?
学生最常见的错误:120×(1
20%)。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更多地做以下分析:由“比原价便宜20%”可以知道,把“原价”看作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根据原价-比原价便宜的价格=现价,并顺着题意列方程解答。解:设原价x元,x-20%x=120。也有的教师会让学生比较一下,由“比原价便宜20%”可知,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1-20%”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而在算式120×(1 20%)中,是把售价看作单位1,求它的(1 20%),这显然不对。至此,教师比较迅速地解决问题,似乎堵住了学生暂时出现的“漏洞”。但是,学生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师再次重复这样的教学过程,收效甚微。那么,关键问题在哪里?对于以上“差错”,是“快堵”还是“慢疏”呢?教师不妨放慢进度,帮助学生慢慢地疏理、慢慢地生长,基于错误,加强比较,深度引探。
方法1:启迪学生进行单位“1”的
转化。如果把售价看作单位“1”,比原
价便宜20%可以怎样转化?原价比售价
贵百分之几呢?20%÷(1-20%)=
25%,于是可以继续列式:120×(1 25%)=150(元),再让学生比一比、议一议:与方程或120÷(1-20%)比较,这样的列式显然复杂,因为将“售价比原价便宜20%”转化为“原价比售价贵25%”。学生在转化中“折腾”,体验到不仅费时而且费力;在比较中认识到用方程解的价值以及根据已知百分率迅速找准单位“1”,快捷解题的意义。
方法2:根据“比原价便宜20%”
得出售价与原价的比是:1-20%=80%=
4∶5;120÷4×5=150(元)。这样的思考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经验,结合已知“分率”,可以将其转化为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散亦需优化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思维素养提升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不少教师容易产生误解,忽视发散基础上的优化,活动过程漫无边际,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发散亦需优化”。
有这样一例:科学课上,小明的量杯里有含盐量15%的盐水,他又加入水80克,盐20克,现在的盐水与原来相比,含盐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方法1:先假设原来有盐水的克数(如400克),算出盐水中的盐,再用现在的盐除以盐水。
400×15%=60(克),(60 20)÷
(400 80 20)=16%,含盐率增加。
方法2:原来的含水率1-15%=
85%; 加入的100克盐水的含水率:80÷(80 20)=80% ;80%小于85%,
含水率降低,含盐率增加。
方法3:先求加入的100克盐水的含盐率:20÷(80 20)=20%;20%大于15%,含鹽率增加。
……
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就方法1的思路而言,相对烦琐一些;方法2通过含水率进行比较,较方法3而言不够简洁;而方法3较为巧妙地运用含盐率进行比较,方便快捷。针对学生的不同思路,教师应该基于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方法,进行充分肯定,同时点拨:比较原来盐水与加入盐水的含盐率,可以迅速得出结论。
数学教学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在发散基础上的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素养提升。
三、“否定”尚需慎对
教师在对学生的观点、思路和方法等进行点评时,不能急于否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慎重对待。
教学例题:小明邮票的张数是小华的60%,正好比小华少80张。小华有多少张?
我们通常牵引着学生“分析问题”: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题目中的“小明邮票的张数是小华的60%”找出单位1,强调设单位1的数量为x,根据比率关系,表示出另一个数量。结合图示画图,列出方程解答。
解:设小华有x张邮票,
x-60%x=80。
但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学生一开始就这样板书:
解:设小华有x张邮票,小明就有x-80张。 教师迅速打断学生的思路:“这样‘设’列方程多麻烦,重新思考一下!”
原来学生是想列出这样的方程:
(x-80)÷x=60%,
60%x=x-80。
对于这样的方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虽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解答过程麻烦一些,但同样闪耀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平时教学中,我们总习惯于根据比例关系来设未知数,对于其他的思路一概否定,乃至将学生的思维火花给扑灭。如果这名教师等待几秒钟,不急于否定或阻挡,让学生列出方程后,做一做、比一比,学生又何尝享受不到成功的愉悦?另一方面,教师又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我的方程虽然正确,但是不是比较简洁呢?
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慎之又慎,有一分耐心,多一刻等待,教学过程有时会绽放异彩。
四、引导更添“妙点”
学生的思维容易产生定式,如何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要做到精心引导,更要注重巧妙点拨,让学生思维更加灵动。
比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12厘米和8厘米,其中一条底上的高是10厘米,求它的面积。
不少学生会列出这样的算式:12×10=120(平方厘米)。产生这种错误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受思维定式影响,他们不假思索地将12厘米长的边作为底(将数学上的“底”与平时所讲的表示下面的含义的“底”混淆),10厘米就是它对应的高的长度;另一定式就是画高时将垂直与竖直混淆,很容易出现错误的画法。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一是弄清楚与10厘米对应的底是哪条边,并巧妙点拨:在直角三角形中,所夹直角的两边一定都比第三条边短;如果10厘米就是12厘米长的底边上的高,10厘米大于8厘米,这是不可能成立的。
还可以从结果出发,120÷ 8=15(厘米),15厘米大于12厘米,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下面那条边就看作与高10厘米对应的底,8厘米长的边上高是10厘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8×10=80(平方厘米)。
對于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重在引导、比较,更要择时进行巧妙点拨。
五、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思维素养提升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出妙招,有效解决各类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加灵动、更加深入,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田中耕治,项 纯.日本形成性评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全球教育展望,2012(3):3-6,18.
[2]钟启泉.课堂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