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当年第五届人大召开中有一项重大新闻改革,名为“化整为零”:以往每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按惯例,即报上一登了事,但那次不是这样处理,登还是要登的,但登之前,先通过新华社用新闻稿的形式,化成五六条或七八条新闻的形式,对报告重点内容一一加以报道,而每则新闻也就五六百或七八百字,将报告中精髓简要地介绍一下。这样的報道效果很好,既使人知道政府报告总体的内容,又对其中精要部分逐一突出,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与理解。这种方法后来推广到会议新闻改革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然而那么多年过去了,当今有些报纸、有些记者似乎对此经验,有点淡漠、淡忘了,我认为有重提一下的必要。
比如3月11日《人民日报》要闻版照例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一登了事(《解放日报》也照办——当然,登还是要登的),这黑压压的一大片,有多少人去看,值得打个问号,除了专业工作者外,普通百姓一般不会逐字光顾。然而翻开当日《文汇报》,一则新闻使我眼睛一亮,题为《最高检:查办省部级干部4人,厅局级181人》(引题)《去年抓获1200名潜逃官员》(主题),新闻中引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话,向读者提供了以上一系列数据,而新华社这篇新闻恰恰是围绕“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而展开的。由此可见,“工作报告”中是有新闻内容的,如果我们那样一登了事,不进一步作相应的报道,那么其宣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化整为零”表现在另一方面,就是注意一则新闻最好只表现一个主题,如果多主题、多中心,不仅文字易长、啰唆,而且主题鲜明不起来或冲淡了主题。比如3月11日《解放日报》头版与第八版都以《刘翔赴京参加政协会议》为题报道刘翔的行踪,然而此题下还包含昨天下午他在沪进行体检的结果等内容。某种意义上,体检结果也许是读者更关注的内容,然而新闻在《刘翔赴京参加政协会议》标题下,读者以为是一篇只提供他赴京开会的会议消息就不一定再看下面内容了。然而晚上读《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突然被《刘翔穿钉鞋至少两月后》的新闻吸引住,而这一内容恰恰是《解放日报》新闻中也有的,可惜该新闻将两则新闻的内容并在一起写,反而失去单独发表的效果与效应。由此可见,凡是新闻在多主题、双主题的情况下,还不如化整为零、单发为好,这样可使两个主题的内容都得到显现。当日《新民晚报》就是如此处理的。比如头版配照刊登与报道刘翔出席政协会的内容,而体育新闻版(A23)上又单独报道昨日下午刘翔在医院体检的结果,并通过医生之口道出,他尚需两个多月方能穿上钉鞋,进行高强度训练。
综上所述,“化整为零”仍是当今改进会议报道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将新闻从会议中、报告中啄出,使读者真正感受到新闻的鲜亮!这也是符合新闻规律的重要做法,希望能一以贯之地做下去。
比如3月11日《人民日报》要闻版照例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一登了事(《解放日报》也照办——当然,登还是要登的),这黑压压的一大片,有多少人去看,值得打个问号,除了专业工作者外,普通百姓一般不会逐字光顾。然而翻开当日《文汇报》,一则新闻使我眼睛一亮,题为《最高检:查办省部级干部4人,厅局级181人》(引题)《去年抓获1200名潜逃官员》(主题),新闻中引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话,向读者提供了以上一系列数据,而新华社这篇新闻恰恰是围绕“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而展开的。由此可见,“工作报告”中是有新闻内容的,如果我们那样一登了事,不进一步作相应的报道,那么其宣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化整为零”表现在另一方面,就是注意一则新闻最好只表现一个主题,如果多主题、多中心,不仅文字易长、啰唆,而且主题鲜明不起来或冲淡了主题。比如3月11日《解放日报》头版与第八版都以《刘翔赴京参加政协会议》为题报道刘翔的行踪,然而此题下还包含昨天下午他在沪进行体检的结果等内容。某种意义上,体检结果也许是读者更关注的内容,然而新闻在《刘翔赴京参加政协会议》标题下,读者以为是一篇只提供他赴京开会的会议消息就不一定再看下面内容了。然而晚上读《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突然被《刘翔穿钉鞋至少两月后》的新闻吸引住,而这一内容恰恰是《解放日报》新闻中也有的,可惜该新闻将两则新闻的内容并在一起写,反而失去单独发表的效果与效应。由此可见,凡是新闻在多主题、双主题的情况下,还不如化整为零、单发为好,这样可使两个主题的内容都得到显现。当日《新民晚报》就是如此处理的。比如头版配照刊登与报道刘翔出席政协会的内容,而体育新闻版(A23)上又单独报道昨日下午刘翔在医院体检的结果,并通过医生之口道出,他尚需两个多月方能穿上钉鞋,进行高强度训练。
综上所述,“化整为零”仍是当今改进会议报道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将新闻从会议中、报告中啄出,使读者真正感受到新闻的鲜亮!这也是符合新闻规律的重要做法,希望能一以贯之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