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老师说:“过去看课堂实录,先查查有多少个问号,现在看课堂实录,先查有多少个破折号。”这样的话是发人深思的。近一段时间来,“引读”作为有效朗读的一种手段,在各级公开课中频频亮相。成功的引读的确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朗读中走进文本深处,营造出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围。然而,也有一些教师把引读当成制造语文课堂“沸点”的灵丹妙药,频频使用,却又仿之不当,引读的盲区因而显现。
盲区之一:方向感的缺失
引读不是随意而为,有效的引读设计,必定是能体现文本深厚的思想意蕴,作者独特的见解主张和审美感悟的。所以教师在引读时要善于发现一些关键点,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而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对引读的理解浮于表面,只在形式上下功夫,不能扣住文本内核来设计,于是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大肆渲染引读,课堂表面上是热闹的,学生表面上活跃的,其实并不能形成有价值的思考和体验,整个课堂给人失衡感。
盲区之二:机械性的操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读若不能建立在学生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能做到读和思的联结,就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行为操练。有的教师在读课题时就让学生引读,对于年龄、生活经验等各方面都和成人有落差的小学生来说,刚读到课题,根本还没有了解其间的内容,没产生兴趣,就被老师暗示着两遍三遍地读。更有教师在课堂上“四十分钟八十接”,整堂课上教师引读前半句,学生接读后半句。教师要说什么,早已装在学生心中。这样的朗读只能体现学生对老师教学的配合,而与学生的个人感悟无关了。
盲区之三——真实性的质疑
在观摩一些教师的课时,发现学生“一引就能读,一读就能对”,引与读之间的配合近于完美。这首先当然得归结于执教者设计的精妙,但就笔者的经验而言,课堂中真正水到渠成的引读是难得一见的,即便是教者潜心研究,巧妙铺垫,也时有课堂上“卡壳”的现象。大多数看似天衣无缝的引读需要课前彩排,最好现场还需要一两个共谋,以带动来不及反应的学生。语文课有了“作秀”的嫌疑,而现场感、探究感、真实感缺席了。
那么,如何走出引读教学的盲区,让课堂的引读教学“形”“神”兼备,如何让学生通过舒徐有度的引读,达到“文”“我”同化,“情”“思”共振呢?笔者作了如下的思考:
一、“真情”是引读设计的出发点
引读是以教师的引导为暗示、启迪,以读传情,使学生读好课文,读懂课文,读出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情感因素作为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兴趣的“引爆点”。语文本身就需要一种对生命的感动,教师作为课堂的首席,要以文本为依据,深入挖掘文本中丰厚的情感因素,同时也要把握孩子们的情感起点,掌握契机,引用文中蕴含的情和自己的情来扣击学生的心弦,以自身的悟引领学生的感悟。只有学生在与文本的的对话中真正陶醉于其中,才能产生对文学作品丰富而立体的情感体验,才能走进作者情感深处,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用朗读表达出来。
二、“意义”是引读设计的落脚点
1、实现意象的联结
有教师执教g游园不值》,在回顾全诗时,作了这样的引读谢十:
师:有一天,舂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满地长着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木底鞋。哦,主人是——
生:(读)应怜唇齿印苍苔。
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生:(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不信你看——
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师用描述性、想象性的语言连缀全诗,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感受情境,又填补了古诗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随着人情入境的朗读,学生的眼前浮现的也许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古朴幽远的画,一个令人神往的传说。
2、享受情意的升腾
以下是王菘舟老师执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10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在处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句时,王老师没有让学生为读而读,而是对时间进行巧妙“切割”,用引读的方式从“1年”向“5年”“10年”“65年”逐渐推进。65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学生的声声诵读,成了对昏庸朝廷的血泪控诉。
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说:“一唱三叹,有遗音者。”回旋往复的引读不应只停留在对课堂气氛的一种调节,一种制造课堂高潮的手段,而应该追寻这样的境界: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盲区之一:方向感的缺失
引读不是随意而为,有效的引读设计,必定是能体现文本深厚的思想意蕴,作者独特的见解主张和审美感悟的。所以教师在引读时要善于发现一些关键点,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而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对引读的理解浮于表面,只在形式上下功夫,不能扣住文本内核来设计,于是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大肆渲染引读,课堂表面上是热闹的,学生表面上活跃的,其实并不能形成有价值的思考和体验,整个课堂给人失衡感。
盲区之二:机械性的操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读若不能建立在学生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能做到读和思的联结,就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行为操练。有的教师在读课题时就让学生引读,对于年龄、生活经验等各方面都和成人有落差的小学生来说,刚读到课题,根本还没有了解其间的内容,没产生兴趣,就被老师暗示着两遍三遍地读。更有教师在课堂上“四十分钟八十接”,整堂课上教师引读前半句,学生接读后半句。教师要说什么,早已装在学生心中。这样的朗读只能体现学生对老师教学的配合,而与学生的个人感悟无关了。
盲区之三——真实性的质疑
在观摩一些教师的课时,发现学生“一引就能读,一读就能对”,引与读之间的配合近于完美。这首先当然得归结于执教者设计的精妙,但就笔者的经验而言,课堂中真正水到渠成的引读是难得一见的,即便是教者潜心研究,巧妙铺垫,也时有课堂上“卡壳”的现象。大多数看似天衣无缝的引读需要课前彩排,最好现场还需要一两个共谋,以带动来不及反应的学生。语文课有了“作秀”的嫌疑,而现场感、探究感、真实感缺席了。
那么,如何走出引读教学的盲区,让课堂的引读教学“形”“神”兼备,如何让学生通过舒徐有度的引读,达到“文”“我”同化,“情”“思”共振呢?笔者作了如下的思考:
一、“真情”是引读设计的出发点
引读是以教师的引导为暗示、启迪,以读传情,使学生读好课文,读懂课文,读出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情感因素作为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兴趣的“引爆点”。语文本身就需要一种对生命的感动,教师作为课堂的首席,要以文本为依据,深入挖掘文本中丰厚的情感因素,同时也要把握孩子们的情感起点,掌握契机,引用文中蕴含的情和自己的情来扣击学生的心弦,以自身的悟引领学生的感悟。只有学生在与文本的的对话中真正陶醉于其中,才能产生对文学作品丰富而立体的情感体验,才能走进作者情感深处,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用朗读表达出来。
二、“意义”是引读设计的落脚点
1、实现意象的联结
有教师执教g游园不值》,在回顾全诗时,作了这样的引读谢十:
师:有一天,舂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满地长着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木底鞋。哦,主人是——
生:(读)应怜唇齿印苍苔。
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生:(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不信你看——
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师用描述性、想象性的语言连缀全诗,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感受情境,又填补了古诗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随着人情入境的朗读,学生的眼前浮现的也许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古朴幽远的画,一个令人神往的传说。
2、享受情意的升腾
以下是王菘舟老师执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10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在处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句时,王老师没有让学生为读而读,而是对时间进行巧妙“切割”,用引读的方式从“1年”向“5年”“10年”“65年”逐渐推进。65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学生的声声诵读,成了对昏庸朝廷的血泪控诉。
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说:“一唱三叹,有遗音者。”回旋往复的引读不应只停留在对课堂气氛的一种调节,一种制造课堂高潮的手段,而应该追寻这样的境界: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