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i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使学生的认知获得、过程经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思考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经历了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我们都体会到了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教法上力求创新.教师在教法上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和“导”,而所有的“引”和“导”能否让学生积极思维,起源于课堂前几分钟的“引入”.毫无疑问,一堂课的引入对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若能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也就“余音绕梁”.
  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启发诱导,这时,课堂引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课堂引入能快速激起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其产生学习的需要和渴望,从而引导他们“卷入”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兴趣逐渐转化为乐趣,并深化为志趣,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因此,为了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我们应把好课堂教学的第一关——课堂引入.
  一、把握课堂引入的原则要求,确保课堂引入的高效
  1.以知识的教学目标为指向,突出数学本质
  课标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课标对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课堂教学引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并且努力达到课堂引入与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使其成为整个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在不同的时期(包括引入部分的设计),我对它的引入和后续教学采用了如下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
  方式1:
  (1)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引入).
  (2)给出一些一次函数、非一次函数的例子,带领学生参照概念的定义辨别出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不是一次函数.
  (3)提供若干个辨别一次函数的练习,让学生仿照刚才的方法解决它们.
  方式2:
  师:出示同学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的画面,观察剩余的蜡烛与时间是否成函数关系,并提出要求:观察生活中的某个变化过程,把它具体的描述出来并写下来,考考你的伙伴能否用关系式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五分钟后我要求学生在展台上展示)
  生1:某同学酷爱读书,她买了一本有1000页的书,她规定自己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5页,第三天再比第二天多看5页……由此类推,你能看出天数x与共看的页数y之间的关系吗?
  (30秒后,一学生举手.由于当时我是借班上课,彼此之间又不熟悉,我当机立断,让出题的同学当教师,请其他同学回答并能对其回答进行点评.小“教师”的胸有成竹和同学的从容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与听课教师的掌声.)
  生2:烧杯中有20mL的水,在标准大气压,常温下,每过1h,蒸发的水为0.5mL.那么过th后,蒸发的水量y是多少?
  (由于受前一“教师”的启发,这个问题也在一“教师”和一同学的配合下还有全体同学的倾听中圆满解决,而此时的我只做了一个助手——负责把学生列出的关系式写在黑板上)
  生3:教师的秀发长约40cm,随着时间t每增加1个月,秀发长就增加2cm,你能求出y与x的关系式吗?
  (我一愣,随后开怀大笑:我的头发也让学生作为一个数学素材了.此时我已不敢低估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我也感到能给学生这么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的潜能是多么的大)
  生4:小云生日时在蛋糕上点了蜡烛,蜡烛原长10cm,小云发现蜡烛每燃烧1min,长度就减少0.5cm,问随着时间的变化,蜡烛的长度如何变化?
  (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扮演”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小组都要求上来讲课,他们讲到的内容覆盖了每一个细节,很多是我备课时没有注意到的,我则坐收“渔翁之利”,只要稍加整理,一个“有血有肉”的一次函数模型(y=kx b,k、b为常数,b不等于0)在学生的激情演绎下“开花结果”了)
  2.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起点,遵循思维规律
  奥苏贝尔说:“如果让我把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来教学.”
  学生走进数学课堂之初,就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写,他们对数学已经有自己的认识,而随后的学习又是在其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看成是后天习得的经验系统,研究表明,这种经验系统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程度比智力更大.由此可见,作为课堂之初的引入,更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若分析不好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教学,整堂课的生机和活力也就无从体现.
  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我生成的过程.
  3.以课型的不同类别为依据,注重形式创新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更是一个动态的主体,所以课堂引入应因课而异,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课堂引入应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与所授教材内容能紧密联系的基础上,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否则会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然落空”.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原则,应尽可能地在课的开始设计出新颖的(当然应是合理的)引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某一种刺激,容易让人疲劳和迟钝,甚至是麻木,而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1)实例引入.例如,在讲“认识三角形”时,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探索欲.
  (2)布障引入.例如,在讲“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我提前准备)摆三角形,学生怎么摆弄都摆不出三角形,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此时教师顺水推舟,进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探讨学习中.
  (3)操作引入.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任画一个三角形,把三个内角剪下并拼在一起观察.又如,“三角形的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引入,都可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办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讨论,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知,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
  (4)游戏引入.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提前准备好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纯角三角形的纸片,出示一个锐角,让其他同学猜其他两个角是什么角.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思维得到启发.
  课堂引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必苛求人人相同、堂堂相近,但应紧扣教学目标,渗透学习主题,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使学生有可能、有条件去思考、探究,从而达到新课的目标要求.
  二、反思课堂引入的实践探索,走出课堂引入的误区
  一节课的课前引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正在为如何优化课前引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努力.我校在两年前开设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也参与了《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在听取了一些研究课、常态课后颇有感触:课堂引入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1)课堂引入形式单一、传统.部分教师在观念上没有对课堂引入进行重视,只是单调地重复着“昨天学了……今天来学……”.
  (2)课堂引入一味求新,特别是在公开课时,更是苦心冥想,追求“新”、“奇”,从而使课堂引入游离在数学教学目标之外.
  (3)课堂引入漫无目的,指向不明.例如,“旋转变换”的引入,有些教师呈现精彩画面,游乐场的一角,教师叫同学观察画面并提出:“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踊跃发言,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空中缆车、有火车;生2:我发现空中有气球!生3:……5分钟过去了,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可教师还是不满意,因为教师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本是一个生活化的引入,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共鸣,却因指向不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给教学带来了干扰.
  (4)引入的时间过长,引入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为宜,过长容易影响目标的达成,要用最短的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讲“数怎么不够用了”时,教师提前收集了大量脑筋急转弯题,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得到表格作为课堂引入.这样的设计虽然符合新课程理念,也能让学生感兴趣,可时间太长,致使本未倒置,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重点、难点部分也就草草了事.
  (5)过于频繁地使用复习提问方式引入.不可否认,复习上节课内容,温故而知新,这的确可以作为一种引入的方法.但是过于频繁地使用复习提问,就容易在新课的开始就给学生造成气氛紧张的状态.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放松.”脑研究表明:令人愉快的放松可以改善学习效果,而且可能使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15%-50%.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不宜频繁地使用复习提问方式引入.
  课堂引入在有些教师看来是可有可无的,不引入不也照样进行教学吗?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在讲解例题和习题上.但是就我看来,引入恰是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且它又处在整个教学的第一步,因此必须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彩的引入设计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它能激励和支撑学生“自主”学习,是思维的源泉,是实现教学过程中数学交流的起点,是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内驱力量,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入点.引入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当然,这更需要我们教师具备“导演”、“编剧”和“演员”的素质,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们打开思维的大门,真正实现整个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就必须把持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为第一要务,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本文就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乐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50  一、现今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表现出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现代优势.  一、运用多媒
当前,课堂教学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
有人形象地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分成“三种人”(不愿学习者、不能学习者和不敢学习者),“三无人”(上课时无教材、无笔记、无兴趣),“三等人”(等着下课、等着吃饭、等着上网)。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唱好“三字经”(严、活、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严”字当头,提升职业意识。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自制力差,个人主义浓厚,生活习惯不良。基于此,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突出一个“严
作文难教已是教学领域中的一个老话题.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多数学者认为1-5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与智力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因此,从小就锻炼
摘要:初中历史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更能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利用历史中伟大人物与事迹来引导学生,带领他们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以便他们树立更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其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推动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此同时,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感有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
依据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应该形成的课堂教学的理念.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可以实现有效教学.当教材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以兴趣为桥梁,是创新教育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兴趣;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51  教
2011年3月中旬,我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课题是“力、弹力”.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研读了教材分析,备好教案,备好上课用的实验器材.上课时,我按照教学设计流程带领学生一步步开展教学活动.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我感觉这节课上得很累,学生却毫无兴趣,更谈不上有积极性.原因何在呢?课后,我又把这节课的几个模块的教学情景回忆了一下,发现在几个模块的教学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教师的“教”代替了
一、学生课堂自主阅读教学的现状rn所谓自主阅读,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阅读,它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形式.相对于“他主阅读”,其彰显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