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酒醋之类的酿造饮品,窑藏的年头越长,其品质就越好,口味就越香,价值也就越高。人的生活经历似乎也是这样,刚经历不久的事情,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没听说谁会津津有味地去回忆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而发生在早年的一些事情,比如说童年的往事,虽然已过去许多年了,却每每在脑海中浮现,而且都是那般情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
一
庄子中央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土山,名叫嘛呢台,那是村里的年长者念嘛呢的地方。每到夏天,地里的庄稼长起来了,冰雹对庄稼的威胁也随之而来。如遇上雹灾,轻则使粮食减产,重则会让你颗粒无收。这对从土中刨食的庄稼人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让大家格外提心吊胆。
那时还没有高炮驱云这类防雹技术,为求得心理上的安宁,村子里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从拔大草即小麦灌浆季节起,便由村里最年长的几个老汉去嘛呢台诵经禳灾,祈求上苍保佑,期望五谷丰登,让全村人过上平安的日子。尽管都是本村的人,又是为本村办事,但报酬还是要有的,办法就是由村人一户一户地轮流“支应”,承担招呼老汉们准时念经以及为他们提供午饭等义务。
“支应”尽义务,是按年轮换还是按月轮换,现在已记不准确了,反正是有一年“支应”的事轮到了我家,而且由我来承担,这是因为白天大人们都要去下地干活,当时我尚未上学读书,正好可以替大人们去尽这个义务。其实,这件事并不难办:念嘛呢人的午饭由“支应”的人家量力而备,无非是一罐茶水、几个杂面馍馍或半升炒面,这早已由大人们准备妥当了;出门到大泉儿灌上净水,登上嘛呢台后便在香炉里点香、煨桑(柏树叶);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敞开嗓门,拉长声调,高声吆喝“念嘛呢来!念嘛呢来……”听到召唤后,念嘛呢的老汉们便慢腾腾地走出家门,倒背着双手,三三两两地朝着嘛呢台走来,这已到了正午时分。来到嘛呢台,他们的第一项活动是吃晌午饭—或拌炒面,或吃馍馍,一口茶水一口馍馍,倒也喝得消停,吃得自在。待吃饱喝足后才开始念嘛呢,“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一遍遍地念诵,一遍遍地重复,声调悠长,吐字含混,诵经的人由此心安理得,村人精神上绷得很紧的那根弦也由此放松了。
那些年,虽然嘛呢没有少念,但雹灾似乎并没有减少。诵经禳灾的活动延续到1958年后便终止了,这是因为在大跃进的战鼓声中,到处都在大张旗鼓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人们坚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这个火候上,谁还胆敢去念嘛呢禳灾呢?
二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几乎没有商品流通,尤其是在偏僻的山区。然而,物资的交流特别是生活日用品的提供,在任何年代、任何地方都是需要的。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乡村里便出现了一种书面上称为货郎而在当地称为呼郎子的从业者,我以为后一种称呼更贴切一点,因为它更形象、直观。
呼郎子挑一副担子,扁担两头是一副箱子,油漆得水滑铮亮,图饰富丽堂皇,货物就装在这两只箱子里。呼郎子走村串户,手执一面拨郎鼓,走一路摇一路,招引来一群孩子,跟在后边欢呼雀跃,惹得大姑娘小媳妇们心神不定,总想亲眼看看那箱子里又添了什么新的货色,总想再挑选几件可心的东西。其实,呼郎子的货品十分有限,无非是针头线脑一类女工用品,以及糖果小耍一类儿童玩具。尽管如此,呼郎子仍然是乡村里最受欢迎的人,他的到来,总要给寂寞的乡村带来些许欢跃的气氛,尤其是在时光漫长的夏天。
农历八月十五前,正是浅山地区秋收打碾的农忙季节。每在这个时候,家家盼望天气晴朗,力争新麦及时上场。这样,才能保证让婆娘娃娃们在中秋节能尝到新面馒头。川水地区的车把式们也瞅准了这个时机,他们驾起“杠稍”车,车上载满西瓜、花青一类时鲜水果,鞭子甩得脆响,趾高气扬地进入山村,无一例外地在村道上扬起一股长长的尘土。
孩子们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唯有在这个时候,大人们才舍得用粮食换取西瓜、花青等水果,那可是奢侈品,一年中顶多只能让我们尝一次,吃还是不吃,是要由大人们咬着牙下决心的。对于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来说,拿钱买东西,那只是幻想,因为他们手无分文;最为实际的方式是以物易物,也就是用粮食换商品。川里人赶着“杠稍”车拉水果来,目的就是载着粮食回去,他们知道山里人没有钱买东西,他们图的就是粮食。因此,他们把商品的价格定得很高:用一车水果换回一车粮食。
那一年“杠稍”车进村后就停在我家场面旁的大路上,父亲正在带领我们兄弟起场,碾下的粮食尚没有簸出来。面对我们期求的眼神,父亲撩起上衣大襟,用尚未脱去麦衣的麦子换回了一个西瓜,这也意味着有生以来,我将第一次尝到西瓜的味道。
好不容易盼到场面上的活儿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吃晚饭了。父亲示意我们兄弟俩把西瓜抱回家去。二哥抢先一步抱上西瓜往家里走,我紧随其后,争着抢着要抱西瓜。快到家门时,二哥捺不过我的纠缠,便气咻咻地把西瓜递给我,我匆忙伸手去接,没想到那西瓜很重,未等接稳就“砰”一声掉在地上,被摔得四分五裂!
霎时,我的头脑中轰地一声。我知道闯大祸了,在直觉的支配下转身就跑,我要逃离肇事现场,我要逃避一顿饱打。几乎是同时,二哥也是拔腿就跑,当发现他跑到哪里我便跟到哪里时,便恶狠狠地骂我,不让我跟着他,说祸是我闯的,害得他回不了家,责问我还有什么脸跟着他跑。到了这个份儿上,我自知理亏,任他怎样责骂,就是腆着脸皮一声不吭,他也就无可奈何了。
起初,我们是吓懵了,唯一的念头是逃跑,至于要逃到哪里去,并无明确的目标。在村子里东躲西藏地转悠了一阵子后,远远望见我家屋顶烟囱里的青烟早已熄止,我俩判断家里的人已吃过了晚饭。这时,我们感觉到肚子越来越饿,便身不由己地踅摸到我家巷道,从大门外偷偷观察院子里的动静。突然,大门“吱”一声开了,大哥探出头说,进去吃饭,锅里留着哩!我俩便蹑手蹑脚地潜入厨房,屏声静气地吃完了饭。这时母亲走进了厨房,端来了留给我俩的两块西瓜,原来摔碎了的西瓜还能吃,这是我事先并不明白的。
那西瓜真甜!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吃西瓜。
三
庄稼人的职守便是以种田为生,一年四季与土坷垃打交道,此外别无所长。但人在生活中对技能技巧的要求是全面的,这就需要社会分工,让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种田以外的事情。因此,便是在极为封闭的环境中,也有靠手艺谋生的职业者,比如铁匠、木匠、宰扒手,等等。不过,早年农村的技术劳务市场毕竟有限,因而从事上述职业的人大都是兼职,即一方面从事下地种田的农业劳动,而在余暇时间里才干一些技术活儿,由此获得多少不等的经济收入——或是现金,或是粮食。
我们村里有几户人家从事下述非农职业:阴坡的滕家是铁匠,镰刀打得不错,据说刃口上的钢水蘸得恰到好处,因而刀刃耐久,割庄稼时省时省力;隔壁的谢家开一间杂货铺,销售油盐醋酒、针头线脑、仁丹和万金油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计算价钱时,没等你回过神来,老板娘已经报出了总价,她的口算比珠算还快。那时,新中国成立才几年,开始实行新的货币,把一分钱说成一百,把一角钱说成一千,把一元钱说成一万,你要买某件商品,比如说要买一包哈德门牌香烟,老板娘说“五千”,猛一听,这个价钱很吓人,其实只是五角。那时铜元仍在流通,不论是光绪铜元还是民国铜元,一块铜元似乎都顶一万纸币即一元钱。
那时虽然钱的币值很高,一元钱能买不少东西,但很少有庄稼人拿钱买东西,而是大多选择以物易物的方式。每到农闲季节,我们那条沟里的青壮年男劳力总要赶着骡马去脑山的山林里砍柴。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便赶着驮队回来,每头骡马都驮着沉重的驮子,浩浩荡荡,一路烟尘地走进村庄。这时,赶驮队的汉子们一个个甩着膀子,迈着大步,显得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待驮队走到谢家铺子跟前,他们总要卸下一两个驮子,用十几捆柴禾换取一瓶烧酒或几包纸烟,紧接着便扬起脖子,“咕咚咕咚”地喝几口酒,或是擦着洋火,十分惬意地吸几口烟,那份志满意得的神态,要说多生动就有多生动;而谢家房顶上的柴堆,也便越摞越高,成为全村人人羡慕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
家住下阳坡的魏三爷是与众不同的一位人物。与多数庄稼人不同的是,他不仅是种田的把式,还是木匠、宰扒手、接骨匠,此外还略通音律,能够在唱曲儿的场合充当下手,不时地吼上两嗓子或拨拉几下三弦——因而是庄子里数得上的一个人物。
木匠手艺在农村是很吃香的,小至添几件桌凳,大至盖房修业,或者做面柜、打棺材,那是家家少不了的事情。庄户人家从爷爷辈就年年不停地栽树,为的就是替子孙打下修业的基础,也为自己人生的终结事先做好准备。魏三爷是方圆数十里数得上的木匠,他是否会盖楼房,我不得而知,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那条沟里没有人家盖过楼房;但建造庄户人家最常见的那种土木结构平房,`那是他的拿手好戏。届时,他理所当然地成为发号施今的工头兼大工,而他的几个儿子便惟命是从地成为出大力流大汗的下手。
这样很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魏三爷的木匠到底是如何学成的,已无从稽考;但接骨的绝活,却是在自己的身上练出来的。据说在他年轻的时候,有次给人家盖房子伐木,不知是因粗心大意还是命运使然,那棵大树意外地轰然倒下,只听得“哎哟”一声,他便痛得昏死过去,一条大腿被砸得血肉模糊,半截股骨早就断成碎片了。
这是非死即残的重伤,当地又找不到外科大夫,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从死神的牙缝中爬了出来,你说他的命大不大?不过,从死里逃生后,那条受伤的腿肿得比大肚儿婆娘的腰还粗;又过一段时间后,血水和脓液从溃烂的大腿根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其间夹杂一些骨头碴儿,那境况实在是惨不忍睹。在骨头碴儿尚未流出之前,也就是从无望医治的那个时候起,他便咬紧牙关、强忍痛疼,豁上命实施自救。他自己给自己治病的办法是双手用力揉捏挤压受伤的大腿,在感觉的指引下寻找肌肉中断裂了的骨头碎片,将其一片片对接、复位,然后用木板夹固,用皮绳捆牢,希望碎骨慢慢愈合,使伤腿能够复原。救那条伤腿就是救自己的命,每摁一下伤腿,豆粒大的汗珠便从额头啪啪滴落,痛得他时而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时而又有气无力地昏死过去。奇迹终于出现了,一年后他竟然站起来了,竟然能走路了!从此,他成了一名接骨匠,村里但凡有人骨头断了,不论是自己不小心摔断的,还是让别人给打折的,都去找魏三爷给接;找城里的骨科大夫给接歪了的,也来找魏三爷,由他重新弄断再重新接上,不打石膏,只用两片夹板、一根绳子,几个月后,保证让你的断腿断胳膊灵活如初。
魏三爷更拿手的活儿是杀猪,我们那里称这种人为“宰扒手”,这是一个更为吃香的职业。民谣唱道:“过冬至,宰聋子(羊);过腊八,宰瞎娃(猪)”。在我家那一带,庄户人家大都每年要养一两头猪,临近腊月年关,家家户户便张罗着请宰扒手杀猪,以备年节时享用。由于杀猪的时间段过于集中,宰扒手就显得供不应求,尤其是像魏三爷这样的宰扒手,干活儿时手脚麻利,肉收拾得干净,肠子又做得香,因而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没有大面子是难以如期请到他的。
杀猪的那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单等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我们便一拥而上,占据有利位置,抢着从猪脖子、猪脊背上拔猪鬃。猪鬃是很好的东西,既可以栽入铜钱钱眼儿里做成毽子玩,又可以卖给呼郎子换糖果吃,因而我们奋不顾身,便是让猪鬃把中指捋出血道道也在所不惜。岂止是我们这些孩子,便是大人,也要争先恐后地拔猪鬃。最先下手的就是宰扒手,只见他从猪脖子刀口处抹一把血,迅速往猪鬃长得最密实的位置上来回蹭几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噌噌几下就把最长最硬的猪鬃拔光。因为自愧莫如,我们只好望洋兴叹了。
接下来,我们就等着抢尿脬。之所以要抢,因为一头猪只有一个尿脬,而想得到它的人却不止一个。抢到尿脬后挤干里面的尿液,对其一边吹气一边搓揉,它就会越胀越大;胀到适当的程度,将尿脬口用绳子扎紧,它就成了我们随意拍击、争抢的皮球,你争我夺,嘻嘻哈哈、蹦蹦跳跳的,其中寄寓着我们的多少欢乐呀!
其实,谁能得到这个尿脬,全在于宰扒手的属意了。尿脬从猪肚子里摘下后,他想给谁,他就把尿脬朝谁抛去。因此,从表面上看,是好几个孩子抢这个尿脬,其实,这个尿脬早有所属了——这就是大人们所擅长的把戏。
从杀猪、褪毛、开膛、剖肚,到清洗肚肠、灌血肠、装面肠,直至脏腑和肠肚下锅,宰扒手职责范围内的活儿算是干完了,下面的事情就是割刀头肉和等着吃肉。刀头肉是主人对宰扒手劳动的酬谢,由宰扒手自己动手,从紧挨猪头的一侧随意割一块肉,割多割少,就要看宰扒手同主人的友情薄厚了。友情深,则刀下留情,少割一点肉;友情浅,则下手凶狠,多割一些肉,割多割少,那是宰扒手的权利,主人是不能插嘴的。刀头肉放进褡裢后,宰扒手便盘腿稳坐在炕头的首席位置上,端等着吃肉、喝汤、吞嚼肠子了。如果天色尚早,匆匆地吃喝一阵后便赶往下一家去杀猪;如果是当天杀猪的最后一家,免不了还得喝几盅酒,再吃顿饭,待酒足饭饱后方才摇摇摆摆地回家。
魏三爷是一个足够滑稽的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每每看见他喝得醉熏熏的,肩上挎着鼓囊囊的褡裢,手里挥动着明晃晃的刀子,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嘻嘻哈哈地拦截路上行走的学生,说是要把男孩子的小鸡鸡骟掉——忘了交待他的另一手绝活,那就是骟鸡骟牲口。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们一个个被吓得吱哇乱叫,东躲西藏,就恨自己少长了一对翅膀。
魏三爷的幽默实在太残忍了!
五
阴坡台霍家有一处杏树园子,三面用高高的土墙围起,背靠斩劈得笔直的后坡,防护得十分严密。园子里植有数株丁香树和探春树,还有几棵高大的杏树。每到农历四月,丁香、探春和杏树竞相开花吐艳,白丁香白得如雪,紫丁香紫得生冷,杏花和探春花红白相融,如脂似玉,如火如霞,满园的花儿楚楚动人,浓郁的香味儿在空气中弥散,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对村里的孩子们具有诱惑力的并不是那些花朵儿,而是一嘟噜一嘟噜地垂挂在枝头上的杏子。从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时刻起,我们就时不时地光顾这处园子,我们急切地观察着杏子的生长变化,从生涩的毛杏到坚硬的青杏,再到青杏表面泛出些微的淡黄色,我们一直惦念着这处园子。
园子后墙外有一条小道,往前走两步,就可以从伸出后墙的粗壮枝杈爬到树上。园子主人的宅院就在坡根下,骑在杏树杈上朝下看去,主人宅院里的动静被看得清清楚楚,这有利于我们及时逃脱。从毛杏长成青杏再到青杏泛黄,我们曾多次攀枝翻墙进入杏园,将那衣兜用青杏、毛杏塞得鼓鼓的,然后翻墙逃逸,到那山沟野洼,尽情地品尝杏子的涩苦或甜香。有时,我们的行踪也会被主人发觉,待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追过来时,我们早已安全地逃离现场了,依稀听到主人咻咻地责骂:“小心打断你们的腿,这些杂孙!”
那种越墙攀枝的历险体验,那种酸涩流涎的青杏口感,成为童年的记忆,牢牢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在特定的心境下又悄然在心底泛起,就像中国画的色彩在宣纸上漫漶……
六
那些日子是散淡而恬寂的……
当你正在梦乡中徜徉,不知是谁家的公鸡却“喔喔”地高声啼鸣起来。紧接着家家户户的公鸡纷纷效仿,鸡鸣声顿时此起彼伏,其间夹杂几声狗吠,声音粗重而深沉,就像是从洞子中传出的一样。于是,酣睡的村庄被吵醒了,器具碰撞的声音、院门开启的声音、牛鸣的声音、驴叫的声音、大人呵斥小孩的声音、出门干活的人吆喝牲口的声音,总之,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营造出一派忙忙碌的景象。接下来天色放亮,牛羊上山了、人们下地了,嘈杂声消失了,整个村庄又陷于静寂,巷道里唯有几只母鸡带着小鸡在觅食,母鸡教得耐心,小鸡学得认真,一只老公鸡却站在半截土墙上,乜斜着眼睛望着初升的太阳。
整个白天,村庄里没有故事,尤其是在夏季的白天。
可在傍晚的时候,村子里又热闹起来了:下地拔草的妇女们回来了,她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硕大的背斗,里面瓷瓷实实地装满了青草,那是给圈里的猪准备的食物;放羊的孩子们下山了,甩着清脆的响鞭,漫着生硬的“少年”,羊群荡起的烟尘久久地在半空中飘浮;大姑娘小媳妇们挑着水桶出门了,她们轻盈地扭动着腰身,到大泉儿挑上满满两桶水,又颤颤悠悠地走回家去。而那些去大泉儿饮马的小伙子们,各自牵着自家的马儿,一边轻快地吹着口哨,一边抚弄着马儿的鬃毛,那份亲热劲儿,就像两个拉家常的朋友一样。饮完了水,他们便跨上马背,一溜烟儿朝家里跑去,那副忘情的样子,真使人羡慕。
太阳就要落山了,空中飘荡的炊烟越来越淡了,空气中饱含着洋芋的焦巴和馒头的清香混合起来的香味儿。这时,不知是谁家的孩子,站在房顶上大声呼唤:“大大,喝汤来!”孩子的叫声响亮而悠长,很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在我家那一带,“大大”就是爸爸,“喝汤”就是吃饭。
七
故乡是古老的,因其古老,就显得古朴而亲切。一条小河由西向东地穿过村庄,将村子区隔为北庄和南庄两部分,北庄靠阳坡,南庄靠阴坡,北庄的人豪放一些,南庄的人儒雅一点。夏天,夜深人静时小河的流水声格外响亮清脆,哗哗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那均匀的节律就是故乡跳动的脉搏。说是一条小河,其实流量不小,流速很急,夏天遇上下暴雨发大水,河水汹涌咆哮,把那些比牛还大的石头冲得七零八落,那巨大的撞击声,听起来使人惊心动魄;而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小河像一条柔软的绸缎,轻悠地抖动着,款款地流向远方。
我时常望着小河远去的背影陷入幻想:山外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那时候在我的故乡,夏天雨下得很大,冬天雪下得很厚。下暴雨时常有山洪暴发,河水轰轰隆隆地呼啸而过,将深深的河槽装得满满的、填得平平的;下雪时往往一口气下它一天一夜,一场大雪就筛下两尺多厚的积雪,那是常有的现象。由于雨雪充沛,水资源丰富,庄子里便设有一盘立轮水磨,借着大泉儿流出的水,就吱吱呀呀地为好几代人提供了生计的便利。
这一切,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故乡的古老,是与那些树——那些高大蓊郁的古木分不开的。村子里到处都是树,院落四周是树,道路两旁是树,沟沟坎坎、坡坡岭岭,凡是空闲的地方就长满了树,有墩实的榆树,有婆娑的桦树,更多的是高大挺拔的杨树。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大泉儿头上那顶天立地的五棵树,每棵树的直经怕是有一米开外,两三个孩子手拉着手也难以将其合围;五棵树粗壮密集的枝杈交织成巨大的树冠,几乎将半个村庄严严实实地揽在怀抱——那里又是鸟的天堂。傍晚,全村的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来,聚会在五棵树浓密的枝叶间,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唱个不停,一直到薄暮来临,到月明星稀;天刚蒙蒙亮,性急的鸟儿们就醒来了,迎着第一缕霞光,数不清的鸟儿像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天空飞去,向太阳飞去,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五棵树是先人手植的,植于明洪武年间;毁于“大跃进”的斧斤,为炼铁而被塞进小高炉当柴烧了!
故乡的古老,尤其体现在在风俗人情方面。长幼有序、诚实守信、邻里和睦,这些都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并且以行为规范之。比如说,晚辈只能按辈分关系称呼长辈,不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都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那是缺乏家教的无礼行为,是人所不齿的;庄子里谁的年纪最大,他受到的尊敬就最多,吃饭时第一碗饭要端给他,而且要把他请到饭桌的首席位置;路上与人相遇时,年少者要向年长者请安问好,要为他躬身让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信守承诺,乃是一个人在品行上必须坚守的底线,“扯皮谎”的必然后果则是遭人唾弃。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好恶,你可以拒绝他人的请求,但是,答应了的事情,无论如何是要兑现的,否则,从此你就甭想在人前堂堂正正地活着。
人情,往往见之于艰难的环境和清贫的生活。都是三百六十天跟泥巴打交道的庄稼人,家家过着“晌午里炒面开水,天黑了开水炒面”这种苦日子,如果那一家有天偶尔做一顿档次高一点的饭,比如捏了一簸箕饺子或者蒸了一笼屉包子,首先想到的是给左邻右舍送去满满一大碗,让这家的老人或病人尝一尝,略微改善一下伙食。受到礼遇的人家也不会让人家空着碗回去,即便是再穷,也是要给对方回礼的,那怕是一碗面或一碗粮食。我母亲常年患病,因此不时地受到隔壁邻居拿点好吃的东西来探望这样的礼遇,这份情义对我是刻骨铭心的,每每想起,心中就热腾腾的。
俗话说“亲帮亲,邻帮邻”,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生产者要办难度较大的一件事,比如说要盖几间屋子、打一副庄廓,或者办一件丧事,如此等等,靠的就是左邻右舍在人力上的援助和力挺。凡遇到这类事情,隔壁邻居也会自觉地伸出援手,而绝不会坐视不管。正是由于有这份友情在,腊月里杀了年猪后,主人家便忘不了请隔壁邻居来吃肉,那可是热闹场面:炕煨得热热的,炕沿上还支着火盆,火盆里或许还烫着自家酿造的酩■;盛满肉和肠子的大盘子摆在炕桌上,客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个个喝得红光满面、吃得满嘴流油。对因故未能出席的人家,也忘不了送去热气腾腾的“肉份子”,说是让人家尝一尝,那分量其实是不小的,里面有肉,有肝脏,也有面肠和血肠。
从腊月头上起,人们就这样一家挨一家地吃着、喝着。这既是人情的盛筵,又是民风的展览;既有希望在里面,也有苦涩在里面。
大泉儿头上早已消失了高大蓊郁的五棵树,穿过村庄的那条河也显得越来越瘦小了,那处杏树园早已不知不觉地废圮了,谢家的店铺早已不声不响地关门了,魏三爷也早就亡故了……那是一个逝去了的年代,清贫而又宁静,简朴而又单纯,回想起来,既有一丝酸楚,又带一份温馨。今天,这一切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另一种准则和规范已强行楔入我们的人际关系。对于远去了的价值和标准,真说不上是值得惋惜还是应该庆幸。
一
庄子中央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土山,名叫嘛呢台,那是村里的年长者念嘛呢的地方。每到夏天,地里的庄稼长起来了,冰雹对庄稼的威胁也随之而来。如遇上雹灾,轻则使粮食减产,重则会让你颗粒无收。这对从土中刨食的庄稼人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让大家格外提心吊胆。
那时还没有高炮驱云这类防雹技术,为求得心理上的安宁,村子里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从拔大草即小麦灌浆季节起,便由村里最年长的几个老汉去嘛呢台诵经禳灾,祈求上苍保佑,期望五谷丰登,让全村人过上平安的日子。尽管都是本村的人,又是为本村办事,但报酬还是要有的,办法就是由村人一户一户地轮流“支应”,承担招呼老汉们准时念经以及为他们提供午饭等义务。
“支应”尽义务,是按年轮换还是按月轮换,现在已记不准确了,反正是有一年“支应”的事轮到了我家,而且由我来承担,这是因为白天大人们都要去下地干活,当时我尚未上学读书,正好可以替大人们去尽这个义务。其实,这件事并不难办:念嘛呢人的午饭由“支应”的人家量力而备,无非是一罐茶水、几个杂面馍馍或半升炒面,这早已由大人们准备妥当了;出门到大泉儿灌上净水,登上嘛呢台后便在香炉里点香、煨桑(柏树叶);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敞开嗓门,拉长声调,高声吆喝“念嘛呢来!念嘛呢来……”听到召唤后,念嘛呢的老汉们便慢腾腾地走出家门,倒背着双手,三三两两地朝着嘛呢台走来,这已到了正午时分。来到嘛呢台,他们的第一项活动是吃晌午饭—或拌炒面,或吃馍馍,一口茶水一口馍馍,倒也喝得消停,吃得自在。待吃饱喝足后才开始念嘛呢,“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一遍遍地念诵,一遍遍地重复,声调悠长,吐字含混,诵经的人由此心安理得,村人精神上绷得很紧的那根弦也由此放松了。
那些年,虽然嘛呢没有少念,但雹灾似乎并没有减少。诵经禳灾的活动延续到1958年后便终止了,这是因为在大跃进的战鼓声中,到处都在大张旗鼓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人们坚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这个火候上,谁还胆敢去念嘛呢禳灾呢?
二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几乎没有商品流通,尤其是在偏僻的山区。然而,物资的交流特别是生活日用品的提供,在任何年代、任何地方都是需要的。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乡村里便出现了一种书面上称为货郎而在当地称为呼郎子的从业者,我以为后一种称呼更贴切一点,因为它更形象、直观。
呼郎子挑一副担子,扁担两头是一副箱子,油漆得水滑铮亮,图饰富丽堂皇,货物就装在这两只箱子里。呼郎子走村串户,手执一面拨郎鼓,走一路摇一路,招引来一群孩子,跟在后边欢呼雀跃,惹得大姑娘小媳妇们心神不定,总想亲眼看看那箱子里又添了什么新的货色,总想再挑选几件可心的东西。其实,呼郎子的货品十分有限,无非是针头线脑一类女工用品,以及糖果小耍一类儿童玩具。尽管如此,呼郎子仍然是乡村里最受欢迎的人,他的到来,总要给寂寞的乡村带来些许欢跃的气氛,尤其是在时光漫长的夏天。
农历八月十五前,正是浅山地区秋收打碾的农忙季节。每在这个时候,家家盼望天气晴朗,力争新麦及时上场。这样,才能保证让婆娘娃娃们在中秋节能尝到新面馒头。川水地区的车把式们也瞅准了这个时机,他们驾起“杠稍”车,车上载满西瓜、花青一类时鲜水果,鞭子甩得脆响,趾高气扬地进入山村,无一例外地在村道上扬起一股长长的尘土。
孩子们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唯有在这个时候,大人们才舍得用粮食换取西瓜、花青等水果,那可是奢侈品,一年中顶多只能让我们尝一次,吃还是不吃,是要由大人们咬着牙下决心的。对于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来说,拿钱买东西,那只是幻想,因为他们手无分文;最为实际的方式是以物易物,也就是用粮食换商品。川里人赶着“杠稍”车拉水果来,目的就是载着粮食回去,他们知道山里人没有钱买东西,他们图的就是粮食。因此,他们把商品的价格定得很高:用一车水果换回一车粮食。
那一年“杠稍”车进村后就停在我家场面旁的大路上,父亲正在带领我们兄弟起场,碾下的粮食尚没有簸出来。面对我们期求的眼神,父亲撩起上衣大襟,用尚未脱去麦衣的麦子换回了一个西瓜,这也意味着有生以来,我将第一次尝到西瓜的味道。
好不容易盼到场面上的活儿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吃晚饭了。父亲示意我们兄弟俩把西瓜抱回家去。二哥抢先一步抱上西瓜往家里走,我紧随其后,争着抢着要抱西瓜。快到家门时,二哥捺不过我的纠缠,便气咻咻地把西瓜递给我,我匆忙伸手去接,没想到那西瓜很重,未等接稳就“砰”一声掉在地上,被摔得四分五裂!
霎时,我的头脑中轰地一声。我知道闯大祸了,在直觉的支配下转身就跑,我要逃离肇事现场,我要逃避一顿饱打。几乎是同时,二哥也是拔腿就跑,当发现他跑到哪里我便跟到哪里时,便恶狠狠地骂我,不让我跟着他,说祸是我闯的,害得他回不了家,责问我还有什么脸跟着他跑。到了这个份儿上,我自知理亏,任他怎样责骂,就是腆着脸皮一声不吭,他也就无可奈何了。
起初,我们是吓懵了,唯一的念头是逃跑,至于要逃到哪里去,并无明确的目标。在村子里东躲西藏地转悠了一阵子后,远远望见我家屋顶烟囱里的青烟早已熄止,我俩判断家里的人已吃过了晚饭。这时,我们感觉到肚子越来越饿,便身不由己地踅摸到我家巷道,从大门外偷偷观察院子里的动静。突然,大门“吱”一声开了,大哥探出头说,进去吃饭,锅里留着哩!我俩便蹑手蹑脚地潜入厨房,屏声静气地吃完了饭。这时母亲走进了厨房,端来了留给我俩的两块西瓜,原来摔碎了的西瓜还能吃,这是我事先并不明白的。
那西瓜真甜!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吃西瓜。
三
庄稼人的职守便是以种田为生,一年四季与土坷垃打交道,此外别无所长。但人在生活中对技能技巧的要求是全面的,这就需要社会分工,让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种田以外的事情。因此,便是在极为封闭的环境中,也有靠手艺谋生的职业者,比如铁匠、木匠、宰扒手,等等。不过,早年农村的技术劳务市场毕竟有限,因而从事上述职业的人大都是兼职,即一方面从事下地种田的农业劳动,而在余暇时间里才干一些技术活儿,由此获得多少不等的经济收入——或是现金,或是粮食。
我们村里有几户人家从事下述非农职业:阴坡的滕家是铁匠,镰刀打得不错,据说刃口上的钢水蘸得恰到好处,因而刀刃耐久,割庄稼时省时省力;隔壁的谢家开一间杂货铺,销售油盐醋酒、针头线脑、仁丹和万金油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计算价钱时,没等你回过神来,老板娘已经报出了总价,她的口算比珠算还快。那时,新中国成立才几年,开始实行新的货币,把一分钱说成一百,把一角钱说成一千,把一元钱说成一万,你要买某件商品,比如说要买一包哈德门牌香烟,老板娘说“五千”,猛一听,这个价钱很吓人,其实只是五角。那时铜元仍在流通,不论是光绪铜元还是民国铜元,一块铜元似乎都顶一万纸币即一元钱。
那时虽然钱的币值很高,一元钱能买不少东西,但很少有庄稼人拿钱买东西,而是大多选择以物易物的方式。每到农闲季节,我们那条沟里的青壮年男劳力总要赶着骡马去脑山的山林里砍柴。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便赶着驮队回来,每头骡马都驮着沉重的驮子,浩浩荡荡,一路烟尘地走进村庄。这时,赶驮队的汉子们一个个甩着膀子,迈着大步,显得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待驮队走到谢家铺子跟前,他们总要卸下一两个驮子,用十几捆柴禾换取一瓶烧酒或几包纸烟,紧接着便扬起脖子,“咕咚咕咚”地喝几口酒,或是擦着洋火,十分惬意地吸几口烟,那份志满意得的神态,要说多生动就有多生动;而谢家房顶上的柴堆,也便越摞越高,成为全村人人羡慕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
家住下阳坡的魏三爷是与众不同的一位人物。与多数庄稼人不同的是,他不仅是种田的把式,还是木匠、宰扒手、接骨匠,此外还略通音律,能够在唱曲儿的场合充当下手,不时地吼上两嗓子或拨拉几下三弦——因而是庄子里数得上的一个人物。
木匠手艺在农村是很吃香的,小至添几件桌凳,大至盖房修业,或者做面柜、打棺材,那是家家少不了的事情。庄户人家从爷爷辈就年年不停地栽树,为的就是替子孙打下修业的基础,也为自己人生的终结事先做好准备。魏三爷是方圆数十里数得上的木匠,他是否会盖楼房,我不得而知,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那条沟里没有人家盖过楼房;但建造庄户人家最常见的那种土木结构平房,`那是他的拿手好戏。届时,他理所当然地成为发号施今的工头兼大工,而他的几个儿子便惟命是从地成为出大力流大汗的下手。
这样很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魏三爷的木匠到底是如何学成的,已无从稽考;但接骨的绝活,却是在自己的身上练出来的。据说在他年轻的时候,有次给人家盖房子伐木,不知是因粗心大意还是命运使然,那棵大树意外地轰然倒下,只听得“哎哟”一声,他便痛得昏死过去,一条大腿被砸得血肉模糊,半截股骨早就断成碎片了。
这是非死即残的重伤,当地又找不到外科大夫,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从死神的牙缝中爬了出来,你说他的命大不大?不过,从死里逃生后,那条受伤的腿肿得比大肚儿婆娘的腰还粗;又过一段时间后,血水和脓液从溃烂的大腿根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其间夹杂一些骨头碴儿,那境况实在是惨不忍睹。在骨头碴儿尚未流出之前,也就是从无望医治的那个时候起,他便咬紧牙关、强忍痛疼,豁上命实施自救。他自己给自己治病的办法是双手用力揉捏挤压受伤的大腿,在感觉的指引下寻找肌肉中断裂了的骨头碎片,将其一片片对接、复位,然后用木板夹固,用皮绳捆牢,希望碎骨慢慢愈合,使伤腿能够复原。救那条伤腿就是救自己的命,每摁一下伤腿,豆粒大的汗珠便从额头啪啪滴落,痛得他时而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时而又有气无力地昏死过去。奇迹终于出现了,一年后他竟然站起来了,竟然能走路了!从此,他成了一名接骨匠,村里但凡有人骨头断了,不论是自己不小心摔断的,还是让别人给打折的,都去找魏三爷给接;找城里的骨科大夫给接歪了的,也来找魏三爷,由他重新弄断再重新接上,不打石膏,只用两片夹板、一根绳子,几个月后,保证让你的断腿断胳膊灵活如初。
魏三爷更拿手的活儿是杀猪,我们那里称这种人为“宰扒手”,这是一个更为吃香的职业。民谣唱道:“过冬至,宰聋子(羊);过腊八,宰瞎娃(猪)”。在我家那一带,庄户人家大都每年要养一两头猪,临近腊月年关,家家户户便张罗着请宰扒手杀猪,以备年节时享用。由于杀猪的时间段过于集中,宰扒手就显得供不应求,尤其是像魏三爷这样的宰扒手,干活儿时手脚麻利,肉收拾得干净,肠子又做得香,因而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没有大面子是难以如期请到他的。
杀猪的那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单等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我们便一拥而上,占据有利位置,抢着从猪脖子、猪脊背上拔猪鬃。猪鬃是很好的东西,既可以栽入铜钱钱眼儿里做成毽子玩,又可以卖给呼郎子换糖果吃,因而我们奋不顾身,便是让猪鬃把中指捋出血道道也在所不惜。岂止是我们这些孩子,便是大人,也要争先恐后地拔猪鬃。最先下手的就是宰扒手,只见他从猪脖子刀口处抹一把血,迅速往猪鬃长得最密实的位置上来回蹭几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噌噌几下就把最长最硬的猪鬃拔光。因为自愧莫如,我们只好望洋兴叹了。
接下来,我们就等着抢尿脬。之所以要抢,因为一头猪只有一个尿脬,而想得到它的人却不止一个。抢到尿脬后挤干里面的尿液,对其一边吹气一边搓揉,它就会越胀越大;胀到适当的程度,将尿脬口用绳子扎紧,它就成了我们随意拍击、争抢的皮球,你争我夺,嘻嘻哈哈、蹦蹦跳跳的,其中寄寓着我们的多少欢乐呀!
其实,谁能得到这个尿脬,全在于宰扒手的属意了。尿脬从猪肚子里摘下后,他想给谁,他就把尿脬朝谁抛去。因此,从表面上看,是好几个孩子抢这个尿脬,其实,这个尿脬早有所属了——这就是大人们所擅长的把戏。
从杀猪、褪毛、开膛、剖肚,到清洗肚肠、灌血肠、装面肠,直至脏腑和肠肚下锅,宰扒手职责范围内的活儿算是干完了,下面的事情就是割刀头肉和等着吃肉。刀头肉是主人对宰扒手劳动的酬谢,由宰扒手自己动手,从紧挨猪头的一侧随意割一块肉,割多割少,就要看宰扒手同主人的友情薄厚了。友情深,则刀下留情,少割一点肉;友情浅,则下手凶狠,多割一些肉,割多割少,那是宰扒手的权利,主人是不能插嘴的。刀头肉放进褡裢后,宰扒手便盘腿稳坐在炕头的首席位置上,端等着吃肉、喝汤、吞嚼肠子了。如果天色尚早,匆匆地吃喝一阵后便赶往下一家去杀猪;如果是当天杀猪的最后一家,免不了还得喝几盅酒,再吃顿饭,待酒足饭饱后方才摇摇摆摆地回家。
魏三爷是一个足够滑稽的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每每看见他喝得醉熏熏的,肩上挎着鼓囊囊的褡裢,手里挥动着明晃晃的刀子,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嘻嘻哈哈地拦截路上行走的学生,说是要把男孩子的小鸡鸡骟掉——忘了交待他的另一手绝活,那就是骟鸡骟牲口。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们一个个被吓得吱哇乱叫,东躲西藏,就恨自己少长了一对翅膀。
魏三爷的幽默实在太残忍了!
五
阴坡台霍家有一处杏树园子,三面用高高的土墙围起,背靠斩劈得笔直的后坡,防护得十分严密。园子里植有数株丁香树和探春树,还有几棵高大的杏树。每到农历四月,丁香、探春和杏树竞相开花吐艳,白丁香白得如雪,紫丁香紫得生冷,杏花和探春花红白相融,如脂似玉,如火如霞,满园的花儿楚楚动人,浓郁的香味儿在空气中弥散,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对村里的孩子们具有诱惑力的并不是那些花朵儿,而是一嘟噜一嘟噜地垂挂在枝头上的杏子。从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时刻起,我们就时不时地光顾这处园子,我们急切地观察着杏子的生长变化,从生涩的毛杏到坚硬的青杏,再到青杏表面泛出些微的淡黄色,我们一直惦念着这处园子。
园子后墙外有一条小道,往前走两步,就可以从伸出后墙的粗壮枝杈爬到树上。园子主人的宅院就在坡根下,骑在杏树杈上朝下看去,主人宅院里的动静被看得清清楚楚,这有利于我们及时逃脱。从毛杏长成青杏再到青杏泛黄,我们曾多次攀枝翻墙进入杏园,将那衣兜用青杏、毛杏塞得鼓鼓的,然后翻墙逃逸,到那山沟野洼,尽情地品尝杏子的涩苦或甜香。有时,我们的行踪也会被主人发觉,待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追过来时,我们早已安全地逃离现场了,依稀听到主人咻咻地责骂:“小心打断你们的腿,这些杂孙!”
那种越墙攀枝的历险体验,那种酸涩流涎的青杏口感,成为童年的记忆,牢牢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在特定的心境下又悄然在心底泛起,就像中国画的色彩在宣纸上漫漶……
六
那些日子是散淡而恬寂的……
当你正在梦乡中徜徉,不知是谁家的公鸡却“喔喔”地高声啼鸣起来。紧接着家家户户的公鸡纷纷效仿,鸡鸣声顿时此起彼伏,其间夹杂几声狗吠,声音粗重而深沉,就像是从洞子中传出的一样。于是,酣睡的村庄被吵醒了,器具碰撞的声音、院门开启的声音、牛鸣的声音、驴叫的声音、大人呵斥小孩的声音、出门干活的人吆喝牲口的声音,总之,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营造出一派忙忙碌的景象。接下来天色放亮,牛羊上山了、人们下地了,嘈杂声消失了,整个村庄又陷于静寂,巷道里唯有几只母鸡带着小鸡在觅食,母鸡教得耐心,小鸡学得认真,一只老公鸡却站在半截土墙上,乜斜着眼睛望着初升的太阳。
整个白天,村庄里没有故事,尤其是在夏季的白天。
可在傍晚的时候,村子里又热闹起来了:下地拔草的妇女们回来了,她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硕大的背斗,里面瓷瓷实实地装满了青草,那是给圈里的猪准备的食物;放羊的孩子们下山了,甩着清脆的响鞭,漫着生硬的“少年”,羊群荡起的烟尘久久地在半空中飘浮;大姑娘小媳妇们挑着水桶出门了,她们轻盈地扭动着腰身,到大泉儿挑上满满两桶水,又颤颤悠悠地走回家去。而那些去大泉儿饮马的小伙子们,各自牵着自家的马儿,一边轻快地吹着口哨,一边抚弄着马儿的鬃毛,那份亲热劲儿,就像两个拉家常的朋友一样。饮完了水,他们便跨上马背,一溜烟儿朝家里跑去,那副忘情的样子,真使人羡慕。
太阳就要落山了,空中飘荡的炊烟越来越淡了,空气中饱含着洋芋的焦巴和馒头的清香混合起来的香味儿。这时,不知是谁家的孩子,站在房顶上大声呼唤:“大大,喝汤来!”孩子的叫声响亮而悠长,很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在我家那一带,“大大”就是爸爸,“喝汤”就是吃饭。
七
故乡是古老的,因其古老,就显得古朴而亲切。一条小河由西向东地穿过村庄,将村子区隔为北庄和南庄两部分,北庄靠阳坡,南庄靠阴坡,北庄的人豪放一些,南庄的人儒雅一点。夏天,夜深人静时小河的流水声格外响亮清脆,哗哗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那均匀的节律就是故乡跳动的脉搏。说是一条小河,其实流量不小,流速很急,夏天遇上下暴雨发大水,河水汹涌咆哮,把那些比牛还大的石头冲得七零八落,那巨大的撞击声,听起来使人惊心动魄;而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小河像一条柔软的绸缎,轻悠地抖动着,款款地流向远方。
我时常望着小河远去的背影陷入幻想:山外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那时候在我的故乡,夏天雨下得很大,冬天雪下得很厚。下暴雨时常有山洪暴发,河水轰轰隆隆地呼啸而过,将深深的河槽装得满满的、填得平平的;下雪时往往一口气下它一天一夜,一场大雪就筛下两尺多厚的积雪,那是常有的现象。由于雨雪充沛,水资源丰富,庄子里便设有一盘立轮水磨,借着大泉儿流出的水,就吱吱呀呀地为好几代人提供了生计的便利。
这一切,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故乡的古老,是与那些树——那些高大蓊郁的古木分不开的。村子里到处都是树,院落四周是树,道路两旁是树,沟沟坎坎、坡坡岭岭,凡是空闲的地方就长满了树,有墩实的榆树,有婆娑的桦树,更多的是高大挺拔的杨树。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大泉儿头上那顶天立地的五棵树,每棵树的直经怕是有一米开外,两三个孩子手拉着手也难以将其合围;五棵树粗壮密集的枝杈交织成巨大的树冠,几乎将半个村庄严严实实地揽在怀抱——那里又是鸟的天堂。傍晚,全村的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来,聚会在五棵树浓密的枝叶间,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唱个不停,一直到薄暮来临,到月明星稀;天刚蒙蒙亮,性急的鸟儿们就醒来了,迎着第一缕霞光,数不清的鸟儿像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天空飞去,向太阳飞去,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五棵树是先人手植的,植于明洪武年间;毁于“大跃进”的斧斤,为炼铁而被塞进小高炉当柴烧了!
故乡的古老,尤其体现在在风俗人情方面。长幼有序、诚实守信、邻里和睦,这些都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并且以行为规范之。比如说,晚辈只能按辈分关系称呼长辈,不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都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那是缺乏家教的无礼行为,是人所不齿的;庄子里谁的年纪最大,他受到的尊敬就最多,吃饭时第一碗饭要端给他,而且要把他请到饭桌的首席位置;路上与人相遇时,年少者要向年长者请安问好,要为他躬身让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信守承诺,乃是一个人在品行上必须坚守的底线,“扯皮谎”的必然后果则是遭人唾弃。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好恶,你可以拒绝他人的请求,但是,答应了的事情,无论如何是要兑现的,否则,从此你就甭想在人前堂堂正正地活着。
人情,往往见之于艰难的环境和清贫的生活。都是三百六十天跟泥巴打交道的庄稼人,家家过着“晌午里炒面开水,天黑了开水炒面”这种苦日子,如果那一家有天偶尔做一顿档次高一点的饭,比如捏了一簸箕饺子或者蒸了一笼屉包子,首先想到的是给左邻右舍送去满满一大碗,让这家的老人或病人尝一尝,略微改善一下伙食。受到礼遇的人家也不会让人家空着碗回去,即便是再穷,也是要给对方回礼的,那怕是一碗面或一碗粮食。我母亲常年患病,因此不时地受到隔壁邻居拿点好吃的东西来探望这样的礼遇,这份情义对我是刻骨铭心的,每每想起,心中就热腾腾的。
俗话说“亲帮亲,邻帮邻”,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生产者要办难度较大的一件事,比如说要盖几间屋子、打一副庄廓,或者办一件丧事,如此等等,靠的就是左邻右舍在人力上的援助和力挺。凡遇到这类事情,隔壁邻居也会自觉地伸出援手,而绝不会坐视不管。正是由于有这份友情在,腊月里杀了年猪后,主人家便忘不了请隔壁邻居来吃肉,那可是热闹场面:炕煨得热热的,炕沿上还支着火盆,火盆里或许还烫着自家酿造的酩■;盛满肉和肠子的大盘子摆在炕桌上,客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个个喝得红光满面、吃得满嘴流油。对因故未能出席的人家,也忘不了送去热气腾腾的“肉份子”,说是让人家尝一尝,那分量其实是不小的,里面有肉,有肝脏,也有面肠和血肠。
从腊月头上起,人们就这样一家挨一家地吃着、喝着。这既是人情的盛筵,又是民风的展览;既有希望在里面,也有苦涩在里面。
大泉儿头上早已消失了高大蓊郁的五棵树,穿过村庄的那条河也显得越来越瘦小了,那处杏树园早已不知不觉地废圮了,谢家的店铺早已不声不响地关门了,魏三爷也早就亡故了……那是一个逝去了的年代,清贫而又宁静,简朴而又单纯,回想起来,既有一丝酸楚,又带一份温馨。今天,这一切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另一种准则和规范已强行楔入我们的人际关系。对于远去了的价值和标准,真说不上是值得惋惜还是应该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