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rat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求所有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的博大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汉语、感悟汉语的独特魅力,领会古人的优秀思想,学会去粗取精。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以下将就初中语文中的典型的题型——文言文做一个相应的现状研究和解决方案,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目的;积累;互动教学;传统文化;学习工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文言文初学难度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文言文因为是古文,相对于我们平常涉略的现代文的白话文来说,显得非常难懂。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不进文言文,还会因为一度的难懂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学生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进度也相应迟缓。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当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这种晦涩难懂的语言,应该给予学生在初期阶段就可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教学源头出发,才能改善教学现状,让学生真正从文言文的学习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领悟文言文的魅力。
  二、文言文教学过于格式化,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不足
  现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过于模式化,一般表现为老师一人独自引领学生解释文中难懂词汇,然后再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解释,最后说出文中的中心思想或者思想感情,一篇文言文教学就这样结束了。其实回过头去看,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文言文中的正确含义。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灌输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并没有真正吸收消化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当然,也无法对文言文提起相应的兴趣来,我们只有摆脱这种模板教学,给予学生更多发展空间,让学生可以自我思考,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自己自我去探索,激发自身的潜力。同时老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灌输的劳动者,仅需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即可。
  三、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文言文知识储备匮乏
  因为文言文是古人文化底蕴的结晶,对于现在还要应对各种科目考试的学生来说,去绞尽脑汁学习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培养。首先,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体,其所带来的思想文化和人文精神足以让现代人震撼和学习。明确文言文学习的意义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要事。第二,指导学生静心研究文言文的魅力,其实和现代文的表词达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语言是表达人类感情的一个工具,古人亦是如此。而且古人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非同凡响的魅力,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模仿古人写诗写词。其言语之优美,对于陶冶心性有着极大的作用。最后,文言文的知识储备是需要日常积累的。老师应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究难题。每一次的难题突破会给学生带来更高的学习兴趣,慢慢地学会自己去将难词难句积累下来,形成自己的文言文思考方式。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究精神的境界。
  四、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强调学生能够时常温习和时常朗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文中的意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培养自己整理归纳文言文中的典型句子和词汇的习惯。比较区分而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零散的知识点化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框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应该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板教学中解放出来,注重学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言文虽是古代的语言,但是其本质还是语言类,少不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带领学生诵读过程中,尤其着重文言文中的抑扬顿挫的句式,让学生真正感触到文言文的魅力之处。
  五、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擅长运用学习工具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同理,老师只有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文言文的各项难关,让学生真正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心领神会。就如古训常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一种模式如只死记硬背,那就只能会一种模式,若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便能够会相似的无数种模式。所以,在教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懂得通过营造意境,懂得一词多义,并能将其贯穿起来。那么学生突破学习障碍便不是一个大问题。利用一些古文书籍,注重其中的实虚词搭配方法、一些常见虚词的各种含义。常常熟记于心,常常运用,也可像古代文人墨客般做几首抒情诗词。另外,老师的作用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需要懂得正确积极的评价对于学习这难懂的古文的好处所在。一个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信心大增。
  文言文对于大多刚接触古文的初中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需要运用恰当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激励学生。虽然现在文言文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是采取适当方法,引领学生走向正确学习方向。古文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值得我们借鉴的文化价值和中华传统的优秀的精神理念。所以,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我文化认同感和培养自我素质的机会,应该且学且珍惜。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面对严峻的高考,高中阶段的应试化教育逐渐将学习氛围焦躁化。语文古诗鉴赏的学习向来需要时间沉淀与心灵感悟。在古诗学习似乎与当今教育形势矛盾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学会古
【摘要】情境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作为一种常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情境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帮助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情景的创设具有必要性。基于情境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作用,笔者试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情景;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何以具有审美魅力的解答,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这里借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上,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教学过程的惯常
文言文作为文化载体,记载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所必须掌握的,但是文言文独特的表述方式,以及难懂的字词是教学一大难点,尤其对于刚开始接触文言
【摘要】如果能以一种理智的眼光去挖掘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直觉或潜在的美,并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味到那种审美的愉悦,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自然美;人情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思想深邃,文质兼美,反映了不同时代
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走进文本;利用学生现有经验展开想象,能丰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