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妈妈,我想看动画片”、“我想玩会儿手机游戏”。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强大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及便捷,但同样许多的电子产品也充斥在幼儿身边,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优化孩子活动,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呢,本文笔者尝试、观察并记录下信息化技术走进幼儿园的幼儿活动中,根据真实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幼儿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55
一、多媒体教学架起幼儿的兴趣桥梁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我开展过的音乐活动《小兔菜园》是一首轻巧、跳跃、富有童趣的歌曲,我将这首音乐内容制作成了一个PPT,塑造了知错就改、聪明、灵巧的小兔子形象。孩子们跟随这只小兔子来到了菜地,看着小兔子吃掉了所有的蔬菜,不少孩子焦急地发出制止的声音,当小兔子吃完发现自己错了向孩子们寻求帮助,孩子们笑呵呵地议论着提出各种有意思的办法,情景转变来到歌曲第二段,小兔子决定将蔬菜全部都种回去,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和小兔一起念着歌词种好了所有的蔬菜。在歌曲的学习阶段我用了卡通形象多媒体图谱,很快孩子就记住了歌词掌握了这首歌曲,不再是以前的呆板地记歌词,还仿编了歌曲的第二段“小兔果园”,孩子们自由想象出各种水果,添加在原本的歌词当中。
活动下来,我感觉孩子们随着情节而起伏,更好地丰富幼儿对小菜园搞坏了和重建的高兴心情的理解,突出了主题,整个学习过程孩子们都是积极主动地加入,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在音乐活动中,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和表达。”调动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幼儿直接体验到快乐。
二、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将孩子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具体、细腻化,将学习内容放大,帮助孩子认识、理解、记忆。
就如本园开展的一课三研音乐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中,在第一次开展活动时,首先我们让孩子倾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变化,运用有趣的故事串起简单的手绘图谱,让孩子从听到看感知音乐的结构及情绪,但最后活动效果却不尽人意,孩子们无法对符号充分理解,导致后面的活动重难点无法完成,在讨论之后在第二研的活动中,我尝试将歌曲化为一张多媒体图谱,在首次让幼儿感受完音乐之后,在第二次欣赏音乐时播放多媒体图谱,音乐和图谱的配合让孩子们明显、直观地发现音乐的ABA结构,并能很快地跟着图谱做起动作,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图谱的加入,让课堂上的重难点不再难以突破,让孩子们理解简单、直接。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孩子创新能力
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认为,教育需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言公开活动《白鹤日记》中,其中一环节请孩子们增添小书,孩子们在绘制小书的同时,教师用手机拍摄照片,并即使投放在白板上,让听课的老师们能够直接看到孩子画作的,让孩子可以看到自己作品,做到及时分享学习,最后再将孩子画好的那一页小书插入进绘本当中,真正成为绘本中的一部分,并在孩子创作的那一页配上孩子自己的故事录音,进行整体展示,这样的电子化教学操作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语言表达能力也会不同,在活动中面对能说会道的孩子,教师的每一次提问她都能对答如流,可是相对于表达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方式去引导,给孩子更多丰富的体验,为其创设不同环境,在亲身感受中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这就是信息化技术的魅力所在。多媒体课件将图片,动画,声音融为一体,组合、变换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在教师的创造下,将孩子的兴趣点放大,不仅更容易掌握知识点,也是提高孩子兴趣的好方法,例如,小班语言多媒体课件《下雪了》讲述了小动物们出来堆雪人的故事,引导孩子学说句式“XX(动物),XX(叫声)!你去哪儿呀?”每种小动物出来之前都先播放动物叫声,熟悉的动物声音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情境中,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地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参与到语言活动当中,使幼儿群体的语言表达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正处于接受能力极强的年齡段,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幼儿更容易理解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也能给予幼儿更丰富的体验,教师的不断探究、尝试让信息技术走进幼儿园不断完善幼儿的各类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世玉.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
[2] 任娟.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探究[J].中华少年.2019(0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幼儿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55
一、多媒体教学架起幼儿的兴趣桥梁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我开展过的音乐活动《小兔菜园》是一首轻巧、跳跃、富有童趣的歌曲,我将这首音乐内容制作成了一个PPT,塑造了知错就改、聪明、灵巧的小兔子形象。孩子们跟随这只小兔子来到了菜地,看着小兔子吃掉了所有的蔬菜,不少孩子焦急地发出制止的声音,当小兔子吃完发现自己错了向孩子们寻求帮助,孩子们笑呵呵地议论着提出各种有意思的办法,情景转变来到歌曲第二段,小兔子决定将蔬菜全部都种回去,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和小兔一起念着歌词种好了所有的蔬菜。在歌曲的学习阶段我用了卡通形象多媒体图谱,很快孩子就记住了歌词掌握了这首歌曲,不再是以前的呆板地记歌词,还仿编了歌曲的第二段“小兔果园”,孩子们自由想象出各种水果,添加在原本的歌词当中。
活动下来,我感觉孩子们随着情节而起伏,更好地丰富幼儿对小菜园搞坏了和重建的高兴心情的理解,突出了主题,整个学习过程孩子们都是积极主动地加入,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在音乐活动中,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和表达。”调动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幼儿直接体验到快乐。
二、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将孩子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具体、细腻化,将学习内容放大,帮助孩子认识、理解、记忆。
就如本园开展的一课三研音乐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中,在第一次开展活动时,首先我们让孩子倾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变化,运用有趣的故事串起简单的手绘图谱,让孩子从听到看感知音乐的结构及情绪,但最后活动效果却不尽人意,孩子们无法对符号充分理解,导致后面的活动重难点无法完成,在讨论之后在第二研的活动中,我尝试将歌曲化为一张多媒体图谱,在首次让幼儿感受完音乐之后,在第二次欣赏音乐时播放多媒体图谱,音乐和图谱的配合让孩子们明显、直观地发现音乐的ABA结构,并能很快地跟着图谱做起动作,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图谱的加入,让课堂上的重难点不再难以突破,让孩子们理解简单、直接。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孩子创新能力
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认为,教育需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言公开活动《白鹤日记》中,其中一环节请孩子们增添小书,孩子们在绘制小书的同时,教师用手机拍摄照片,并即使投放在白板上,让听课的老师们能够直接看到孩子画作的,让孩子可以看到自己作品,做到及时分享学习,最后再将孩子画好的那一页小书插入进绘本当中,真正成为绘本中的一部分,并在孩子创作的那一页配上孩子自己的故事录音,进行整体展示,这样的电子化教学操作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语言表达能力也会不同,在活动中面对能说会道的孩子,教师的每一次提问她都能对答如流,可是相对于表达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方式去引导,给孩子更多丰富的体验,为其创设不同环境,在亲身感受中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这就是信息化技术的魅力所在。多媒体课件将图片,动画,声音融为一体,组合、变换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在教师的创造下,将孩子的兴趣点放大,不仅更容易掌握知识点,也是提高孩子兴趣的好方法,例如,小班语言多媒体课件《下雪了》讲述了小动物们出来堆雪人的故事,引导孩子学说句式“XX(动物),XX(叫声)!你去哪儿呀?”每种小动物出来之前都先播放动物叫声,熟悉的动物声音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情境中,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地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参与到语言活动当中,使幼儿群体的语言表达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正处于接受能力极强的年齡段,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幼儿更容易理解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也能给予幼儿更丰富的体验,教师的不断探究、尝试让信息技术走进幼儿园不断完善幼儿的各类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世玉.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
[2] 任娟.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探究[J].中华少年.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