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阐发庄子《逍遥游》的“化”意,联系《文心雕龙·原道》的立言之意,得出后者以前者为理论之基础的结论。并通过对“化”意的深入分析,更进一步的探求《原道》中“文”与“天地”并生的理论支撑以及“道”如何转化为“文”的途径,从而更深入地明确《原道》对“文”地位的定位。
关键词:《逍遥游》 “化”意 《原道》 立言之意 道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庄子《逍遥游》开篇便借“鲲鹏”直接展示了什么是“逍遥”的境界,也在开篇就揭示了如何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那就是在于一个“化”字。鲲虽大,但是只有能够“化”而为鹏,“海运”才能“徙于南冥”,才能“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才能真正达到逍遥的境界,否则恐怕再大的鲲也只能被困于北冥亦或南冥。后面所说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也必须建立在鲲鹏可以“化”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化”,鲲也只能在北冥中游弋,不可能达到“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自在境界了。
庄子的思想之所以在漫长而广袤的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乎于他达到了一个在他之前其它的思想流派不曾企及的境界,那就是他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逍遥游》所阐发的不是如何处理自我与外物之间关系的原理,正如文中所说“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在庄子看来,“定内外之分,辩荣辱之境”虽然已经是比好高的境界了,但还是不够彻底的。庄子的境界是将自我从外物中抽离,从而建立与天地精神之间的关系。《逍遥游》讲的是做到对世俗社会的“无所待”,通过与天地精神的直接对话,达到对生命本体的了悟,从而得出人应该怎么生活的道理。在天地精神中悟出做人的大道,庄子的精神是独立于世人之外的,这是庄子精神的高处,因为他寻找出了性命的更高的安顿之处,那是比人类道德更高的天地精神。
“化”的境界则是庄子做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基础,也是悟道的基础。“化”则能通天通地通人伦,不能“化”则不能“通”,通都不通,更不要提对天地精神的了悟了。只有达到“化境”,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够逃脱外在自然世界的束缚,从而达到真正的自由。
明确“化”对于庄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境界的重要意义,才能理解《文心雕龙·原道》的立言之意。《文心雕龙》开篇第一句话:“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刘勰将“文”与“天地并生”,这是何等的自信,他背后是什么支撑着他的理论自信呢,那便是《逍遥游》中所体现的“化”意。如果没有《逍遥游》的“化”意,“文”是“文”,“天地”是“天地”,它们之间是孤立的,只有“化”才能让它们之间产生联系,确切的说,“文”与“天地”之间的“化”是刘勰“有心之器,岂无文欤!”的内在逻辑。
“原道”,首先要明白“道”在《文心雕龙》中是指什么?“原道即原天地,《序志》自述谓‘本乎道’,即本乎天地。刘勰立义本来明确。就《原道》互文修辞考察,可确定道等同于天地。以此解读《原道》的‘道之文’、‘道心’,可直接读为天地之文、天地之心,皆辞理畅顺而不悖。”《文心雕龙·原道》中写道:“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刘勰将“文”的地位放到“与天地并生”的至高的境界上,这体现了刘勰的文学主张。刘勰的文学思想是与庄子《逍遥游》中体现的独与天地相往来的境界是相契合的。
“道”是根本,“文”则是显现,它们之间的途径就是“化”。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写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在这里刘勰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作了总结性的回答,答案就是“自然之道”。“《原道》提及的‘自然之道’和‘夫岂外饰,盖自然矣’。都不是自然界意义的自然,那是不假外力的自发呈现,‘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为什么是自然而然的呢?因为“心”、“言”、“文”是“并生”的关系,它们是同一体,是可以通过“化”来实现的。
从《逍遥游》的“化”意来看,“道”与“文”的关系就更加明白,就像鲲可以“化”为鹏一样,“道”也就是“天地之心”可以“化”而为“文”。这种“化”就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文”的地位自然就是“与天地并生”。《文心雕龙·原道》中隐含了《逍遥游》的“化”意,也可以说庄子《逍遥游》的“化”意为刘勰提供了理论的基石。明白了这点就明白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得其实都是怎样“化”的问题。前提是无论怎么“化”,文章之原都应当是也必须是“道”,是“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可以“化”而为词赋亦可以“化”为乐府,推之,“天地之心”可以“化”为诗词,也可“化”为小说。“道”化而为“文”,“文”也就是“道”显现、传播、教化的必要途径,《原道》中说:“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同时,由“天地之心”幻化而成的“文”的地位自然凸显的更高了。
只要本着“天地之心”立言,将“天地之心”“化”为何种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文人的体悟“天地之心”的能力和以“化”“天地之心”为己任的责任心和抱负感。只要“道”不灭,“文”就不灭,“文”不灭,“道”最终会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 (梁)刘勰,徐正英、罗家湘注译:《文心雕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 (战国)庄周,孙通海译注:《逍遥游》,中华书局,2009年版。
[3] (周)李耳,(晋)王弼注:《道德经》,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4] 《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 邓国光:《〈文心雕龙·原道〉“天地之心”义的启示》,《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5年第45期。
[6] 《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李昂,女,1983—,吉林省辽源市人,硕士。
关键词:《逍遥游》 “化”意 《原道》 立言之意 道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庄子《逍遥游》开篇便借“鲲鹏”直接展示了什么是“逍遥”的境界,也在开篇就揭示了如何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那就是在于一个“化”字。鲲虽大,但是只有能够“化”而为鹏,“海运”才能“徙于南冥”,才能“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才能真正达到逍遥的境界,否则恐怕再大的鲲也只能被困于北冥亦或南冥。后面所说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也必须建立在鲲鹏可以“化”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化”,鲲也只能在北冥中游弋,不可能达到“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自在境界了。
庄子的思想之所以在漫长而广袤的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乎于他达到了一个在他之前其它的思想流派不曾企及的境界,那就是他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逍遥游》所阐发的不是如何处理自我与外物之间关系的原理,正如文中所说“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在庄子看来,“定内外之分,辩荣辱之境”虽然已经是比好高的境界了,但还是不够彻底的。庄子的境界是将自我从外物中抽离,从而建立与天地精神之间的关系。《逍遥游》讲的是做到对世俗社会的“无所待”,通过与天地精神的直接对话,达到对生命本体的了悟,从而得出人应该怎么生活的道理。在天地精神中悟出做人的大道,庄子的精神是独立于世人之外的,这是庄子精神的高处,因为他寻找出了性命的更高的安顿之处,那是比人类道德更高的天地精神。
“化”的境界则是庄子做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基础,也是悟道的基础。“化”则能通天通地通人伦,不能“化”则不能“通”,通都不通,更不要提对天地精神的了悟了。只有达到“化境”,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够逃脱外在自然世界的束缚,从而达到真正的自由。
明确“化”对于庄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境界的重要意义,才能理解《文心雕龙·原道》的立言之意。《文心雕龙》开篇第一句话:“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刘勰将“文”与“天地并生”,这是何等的自信,他背后是什么支撑着他的理论自信呢,那便是《逍遥游》中所体现的“化”意。如果没有《逍遥游》的“化”意,“文”是“文”,“天地”是“天地”,它们之间是孤立的,只有“化”才能让它们之间产生联系,确切的说,“文”与“天地”之间的“化”是刘勰“有心之器,岂无文欤!”的内在逻辑。
“原道”,首先要明白“道”在《文心雕龙》中是指什么?“原道即原天地,《序志》自述谓‘本乎道’,即本乎天地。刘勰立义本来明确。就《原道》互文修辞考察,可确定道等同于天地。以此解读《原道》的‘道之文’、‘道心’,可直接读为天地之文、天地之心,皆辞理畅顺而不悖。”《文心雕龙·原道》中写道:“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刘勰将“文”的地位放到“与天地并生”的至高的境界上,这体现了刘勰的文学主张。刘勰的文学思想是与庄子《逍遥游》中体现的独与天地相往来的境界是相契合的。
“道”是根本,“文”则是显现,它们之间的途径就是“化”。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写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在这里刘勰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作了总结性的回答,答案就是“自然之道”。“《原道》提及的‘自然之道’和‘夫岂外饰,盖自然矣’。都不是自然界意义的自然,那是不假外力的自发呈现,‘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为什么是自然而然的呢?因为“心”、“言”、“文”是“并生”的关系,它们是同一体,是可以通过“化”来实现的。
从《逍遥游》的“化”意来看,“道”与“文”的关系就更加明白,就像鲲可以“化”为鹏一样,“道”也就是“天地之心”可以“化”而为“文”。这种“化”就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文”的地位自然就是“与天地并生”。《文心雕龙·原道》中隐含了《逍遥游》的“化”意,也可以说庄子《逍遥游》的“化”意为刘勰提供了理论的基石。明白了这点就明白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得其实都是怎样“化”的问题。前提是无论怎么“化”,文章之原都应当是也必须是“道”,是“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可以“化”而为词赋亦可以“化”为乐府,推之,“天地之心”可以“化”为诗词,也可“化”为小说。“道”化而为“文”,“文”也就是“道”显现、传播、教化的必要途径,《原道》中说:“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同时,由“天地之心”幻化而成的“文”的地位自然凸显的更高了。
只要本着“天地之心”立言,将“天地之心”“化”为何种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文人的体悟“天地之心”的能力和以“化”“天地之心”为己任的责任心和抱负感。只要“道”不灭,“文”就不灭,“文”不灭,“道”最终会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 (梁)刘勰,徐正英、罗家湘注译:《文心雕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 (战国)庄周,孙通海译注:《逍遥游》,中华书局,2009年版。
[3] (周)李耳,(晋)王弼注:《道德经》,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4] 《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 邓国光:《〈文心雕龙·原道〉“天地之心”义的启示》,《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5年第45期。
[6] 《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李昂,女,1983—,吉林省辽源市人,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