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规为媒 半径引路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的认识”可谓是深受公开课老师所垂青的课题,多年来,这一课的教学已经被诸如黄爱华、华应龙、张齐华等名师们演绎了各种广为流传的版本,演进的过程中也不断有新的观点和亮点出现,令人叹为观止。前不久,我在集团内一次研讨活动中挑战此课,有效汲取名师成功之处,并大胆扬弃,始终抓住“圆规”这一媒介,紧围“半径”引路,突出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去认知、思考和操作,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数学思考,亦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现整理其中的两个片段及自己的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片段一]
  师:请大家自由地在本子上画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并思考画圆的过程中你的小技巧。
  生1(指着自己的本子):针尖这点不能动,一动就会歪了。
  生2(指着自己画的圆):两只脚间的距离不能动,一动也不圆了。
  生3:我画了几次,越画越漂亮,感觉拿圆规转圈时要自如些,不然也画不好。
  师(边演示边说):我们画圆时,一定感觉到了有些东西始终没变,是什么?
  生4、5:固定的那个点!
  师:这固定的一点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
  生(齐声):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我已经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了)
  师:这圆心是看得见始终没变的点,你们还能感受到什么东西也一直没变?
  生6:两脚间的距离。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直接看出两脚间的距离?
  生6:将两只脚尖用线连起来,不就得了!
  生6(急忙补充):黑板上这个圆的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连起来就是。
  (我按学生所说的在黑板上连线,并故意先连圆内,再连至圆外,让学生辨别圆上点与圆内、圆外点的区别。)
  师:数学上,我们把从圆心到圆上点的线段称为什么?
  生(齐声):半径,用字母“r”表示。
  师:请大家思考,在一个圆内半径会有多少条?为什么?
  生(稍加思考,齐声):无数条!
  生7:因为圆上密密麻麻的有无数个点,而圆心是固定的,所以半径就有无数条。
  师:这些半径的长度呢?
  生(齐声):都相等。
  师:为什么?
  生8:我们刚才量过其中的4条,半径是相等的,所以我们想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生9(不屑一顾地):当然相等,如果不相等它就不圆了。
  生10(跑上讲台):看,我们刚才画圆时,这两只脚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刚才不是说这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吗?所有半径的长度当然都相等。
  师: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一定是圆吗?(出示扁椭圆)
  生(齐声):不是,是个椭圆。
  师:为什么?
  生11: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中间固定的那点到椭圆上面的点的距离小,而到椭圆左边的点的距离大。
  师:看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个很“饱满”的图形哟!不会有的地方是“瘪”的(边说边演示,先将扁椭圆逐步变成圆,再变成瘦椭圆)。
  [体会]这是课始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初步知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先让学生用2分钟时间自由画一些圆,并思考操作过程中的技巧,让他们在一次次练习中思量如何将圆画漂亮,发展与操作同步的数学思考,“小技巧”也就蕴含在圆规的一次次调整使用之中了;紧接着让学生画出“看不见”的半径,说出是哪点与哪点间的线段,表面是对半径概念认识的一次形式创新,其实更是为下面探索半径的特征所作的一个极佳孕伏;然后让学生借助操作、推理来明白——圆有无数条半径、半径长度都相等,应该说过去只通过量半径的长度得出其相等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是不可靠的(因为学生尺的精确度是有限的),这里我再现画圆过程,让学生现场深切地感受到圆规两脚间距离始终没变,所以在一个圆内半径长度都相等,这样的推理更加有力度,且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是对圆的概念的一次重要补充性“反刍”,如果在前面讲“饱满”,学生是难以接受的,只有当此处掌握了半径的特征之后,通过“椭圆”这一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通过“正难则反”来强化理解。
  [片段二]
  师:请大家画一个直径为4cm的圆。
  师:你是怎么操作的?
  生1:我先在尺上量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2cm,然后将有针尖的脚固定在本子上,接着让另一只脚旋转一圈,这就成了一个直径为4cm的圆。
  师:如果老师在这个圆外画一个最小的正方形(出示图),你能推理出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生2:我能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16cm,面积是16cm2,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是相等的,都是4cm。
  师:如果图是这样的呢(如下图),你又能推理出长方形的什么?
  
  生3(很快地):长方形的宽是4cm,长是8cm,还能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师:老师为每个组提供了一个正六边形,你们能在这个正六边形中画出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吗?
  生4(代表小组到展台上演示):我们先找圆点,就是将两条对角线连起来相交的这个点;再量半径,就是从刚才找的圆心到一条边上的距离;现在就可以画圆了。我们还试过,如果半径再大一点,圆有些部分就会画出去了。
  师:你们组真能干,画圆的关键就是——确定圆心的位置和半径的长短。
  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在我们这个长方形的教室里画一个最大的圆供大家做游戏,请商讨一下你们的画法。
  生5、6(合作):我们先用绳子将两条对角线拉起来,就会发现有一个交点,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圆心;接着用绳子量出这个圆心到最近的一面墙的距离(边说边现场去测量)是3.2m,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半径;但没有这么大圆规,我们受书上画圆方法的启发,拉着绳子转一圈就画出这个最大的圆了(边说边比划着,一人用固定圆心,另一人套着粉笔拉着绳子转了一圈)。
  [体会]学会画指定大小的圆,是本节课实践操作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一环节让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明确画圆时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而非直径,同时通过长方形、正方形与内接最大圆的比照,观察出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间的巧妙内联;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发展,让学生凭借以前的表象和平时的一些经验,进一步深刻领会画圆的关键是要做到两确定——确定圆心的位置和半径的大小;第三环节则是第二个环节的拓展,不仅要确定圆心位置、半径大小,还要创造出“新圆规”来画生活中的超大圆,是对画圆操作的一次智力挑战,很有体验和创新价值。
  [感悟]比起名师们所示范的“圆的认识”,我的课少了些许“文化味”,少了些许“周密性”……但我坚持挖掘数学内容自身的“原生态”魅力,全课紧紧抓住“圆规”这一工具,牵着“半径”这一核心概念,带领学生探索圆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征,引领学生进行圆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创新实践,好比经历了一场“圆中游春”“树下讲学”式的活动盛宴,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享受基本体验,都是大有裨益的。崇拜名师,但非致“千课一面”,需要借鉴的是其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以理智的头脑打造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案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对当下的学生大有益处。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教材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主题图,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探究的欲望。然而,用“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也会使学生和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而一些静态的主题情境又难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有效使用主题图呢?本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生活社会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所以,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巧妙使用是我研究的重点,把教学与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相结合,使美术创作从生活中来,这样学生会带着兴趣走进课堂;让美术作品应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就会将所学知识美化生活,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所谓废旧材料是指每个家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减负增效”,可现实却是老师除了备课、上课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学生除了听课、上课还要写大量的作业。如何有效协调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巩固几个阶段性练习,让老师和学生从作业中解脱出来,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迸发出的继续探究的欲望得以实现,能有层次有阶段性地学习,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呢?  一、变枯燥的抄写为趣味练习  因为
S镇位于大别山区,人口约6万人,共17个自然村。其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经济非常落后。村民田地少,且靠天吃饭,收入多来自外出务工。20~45岁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近几年来夫妻双双出去打工的家庭越来越多,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给新课程实施带来许多困难。  一、S镇小学的现状及新课程实施面临的困境  S镇的义务教育已实行全部免费。2005年,中央和地方加大了“两免一补”(免杂费
古语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沉寂的状态进入活跃状态。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如何回答问题,而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敢问”,培养学生“乐问”,教会学生“善问”,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一、营适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束缚,拉开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以至于学生怕问,不敢问。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前
案例背景  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技能之一,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跳跃练习,技术比较简单,通过教学,学生不断体验,最终学生学会单脚或双脚跳,向高处或远处跃起,逐步提高跳跃能力,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本节课始终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基本理念,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践与创新,发展学生的个性
师:谁能口算得数?(师依次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的部分算式卡片,贴在黑板上。)8 7、9 2、7 6、6 8、9 6、5 8、9 7、8 4、7 5、6 7、9 3、8 9、9 5、8 8、7 9、5 6、4 7……2 9  生:分别口算出每题得数。  师:谁能把上面的算式分分类?(4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把得数相等的算式放在一起。  生2:按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5加几……2加几来
语文是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的一门学科,而造句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形式,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项有效的途径。一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欠缺,在课堂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造句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课堂上,学生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的现象比比皆是,试问:我们的造句训练有效吗?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课文中适合学生说话造句的词语,还要明确造句最终要达到怎样的水平,并运用适当的指导方法,才能使造
以美國女画家GEORGIA O’KEEFEE的作品为灵感,在寂静的荒原,简约的时装上盛放着大朵艳丽的花,刚柔相济的女性力量在大自然中显得瑜伽夺目。
防护类护肤品到底能防什么?简单来说,它是防止外界的物质对皮肤造成损伤的护肤品。这种防护机制通常以两种形式展开,一种是涂抹后直接防止型,类似于给肌肤穿了一件隔离衣:另一种是增加肌肤自身的抵抗力,类似于内服的药品。当然,不管是外防还是内护,都是有限度的防护,因为护肤品毕竟只是护肤品,能做到更多的是和光线、敏感、老化等做斗争,但不可能达到防止污染或是防止飞沫那样的效果。那么護肤品防护到底能做到些什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