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科物理是高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体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别对提高文科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文科生物理基础薄弱,兴趣较低,因此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介绍了本人对文科物理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的尝试及探索。
关键词 文科物理;科学素养;兴趣;教学革新;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34-01
物理学家拉比说过:“只有把科学和人文学科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期望达到与我们时代相称的智慧的顶点。”对于文科生,或许他们将来从事与物理学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但是也应该对物理学有一定的认识。这不是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物理定律和公式,而是要求他们了解一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科学实质,经历一些物理学的探索过程,体会一些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然而,文科生物理基础薄弱,兴趣不高,故教学难度大。本人正在从事文科物理教学,对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文科物理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比较抽象复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能力要求较高。进入高中后知识跨度很大,很多学生很难适应高中物理的内容和学习,怎么也学不好,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很多学生也正是由于物理学不好才选择了文科。
二、文科物理教学革新
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让他们觉得如此枯燥呢?我该如何改变我的课堂呢?
我深知文科生物理基础差,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适当降低学习难度,重拾学习兴趣是关键,并做了多种尝试。
(一)注重实验与体验
学习过程中感性认识十分重要,若能带他们一起实践体验,不仅能帮助理解,还能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静电的应用中书本上介绍了关于静电利用的几个最典型的例子,分别是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由于文科物理受到内容深度的局限性,没有也没办法做深入的原理介绍,学生只是记住这三个考试可能会考到的三个名词而已。
于是,我将复印机带到了教室,我当场复印了一张纸,让他们摸一摸。他们发现是热的,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同学说是因为机器工作发热的缘故,甚至有调皮的同学说“因为是新出炉的”,全班哄笑,我说这位同学说得比较正确,确实是因为是“新出炉”的,待会儿热量就会散失了,但并不是機器发热引起的,而是在复印过程中给纸张加热过。学生自然就好奇为什么会加热呢?此时,同学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于是我就给他们讲复印原理。
关于静电除尘,这涉及到环境保护这样一个现实且很有教育意义的话题。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些冲击性强的图片:浓烟滚滚的工业烟囱、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下来,我做了一个静电除尘实验装置:用一个口径较大的透明塑料管模拟烟囱,外部缠绕金属丝,内部再悬挂一根较粗金属丝,分别与手摇式起电机的两个放电杆相连,实验时燃烧纸团模拟浓烟,当摇动起电机手柄时浓烟变淡几乎看不见,停止摇动立马又浓烟滚滚。如此明显的现象让学生很兴奋,大家很有兴致的借助这个实验装置分析了其中的原理,最后同学们还讨论了目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处理方式。
(二)主题探究
比如我们以手机信号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课。首先,我让大家回忆平时生活中不同情况下手机的信号状况。紧接着我就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铁质茶叶筒,两部手机。首先用一部手机给另一部手机打电话,能够正常接通,然后将一部手机放入茶叶筒,再拨号,使用免提,学生听到里面传来无法接通的语音。如此明显而有趣的现象让学生激动不已,我趁此给他们介绍了电磁波及其应用和静电屏蔽的物理现象,并分析了手机的工作原理。他们立马知道为什么室内、电梯为何信号不好,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课堂拓展:现在大家都流行给手机套上手机壳,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机壳,那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手机壳对手机信号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我让同学们下节课带上各自的手机壳一起来做测试,并结合了安徽卫视的一档科学节目《最佳选择》中的一段精准实验仪器的测试视频。大家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三)与人文学科相结合
在学习避雷针时,书本上介绍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建于避雷针发明之前的古建筑,他们是如何避雷的呢?一位葡萄牙传教士1668年写了一本《中国的十二大奇迹》,讲到他所见到的中国建筑避雷装置,他说,中国屋宇的屋角以龙头装饰,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舌头指向空中,其腹内穿过金属条,金属条一端插入地下。”而这本书写在欧洲发明避雷针之前。
我借此提出:中国古代文明如此繁荣,但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话题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并从他们所擅长的历史、政治体制、社会学等多角度分析,对科学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总结
文科物理的教学意义重大,进行文科物理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方式活泼多样,激发学习兴趣。本人做了很多革新和尝试,有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我将不断学习、努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文科物理;科学素养;兴趣;教学革新;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34-01
物理学家拉比说过:“只有把科学和人文学科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期望达到与我们时代相称的智慧的顶点。”对于文科生,或许他们将来从事与物理学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但是也应该对物理学有一定的认识。这不是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物理定律和公式,而是要求他们了解一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科学实质,经历一些物理学的探索过程,体会一些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然而,文科生物理基础薄弱,兴趣不高,故教学难度大。本人正在从事文科物理教学,对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文科物理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比较抽象复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能力要求较高。进入高中后知识跨度很大,很多学生很难适应高中物理的内容和学习,怎么也学不好,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很多学生也正是由于物理学不好才选择了文科。
二、文科物理教学革新
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让他们觉得如此枯燥呢?我该如何改变我的课堂呢?
我深知文科生物理基础差,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适当降低学习难度,重拾学习兴趣是关键,并做了多种尝试。
(一)注重实验与体验
学习过程中感性认识十分重要,若能带他们一起实践体验,不仅能帮助理解,还能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静电的应用中书本上介绍了关于静电利用的几个最典型的例子,分别是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由于文科物理受到内容深度的局限性,没有也没办法做深入的原理介绍,学生只是记住这三个考试可能会考到的三个名词而已。
于是,我将复印机带到了教室,我当场复印了一张纸,让他们摸一摸。他们发现是热的,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同学说是因为机器工作发热的缘故,甚至有调皮的同学说“因为是新出炉的”,全班哄笑,我说这位同学说得比较正确,确实是因为是“新出炉”的,待会儿热量就会散失了,但并不是機器发热引起的,而是在复印过程中给纸张加热过。学生自然就好奇为什么会加热呢?此时,同学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于是我就给他们讲复印原理。
关于静电除尘,这涉及到环境保护这样一个现实且很有教育意义的话题。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些冲击性强的图片:浓烟滚滚的工业烟囱、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下来,我做了一个静电除尘实验装置:用一个口径较大的透明塑料管模拟烟囱,外部缠绕金属丝,内部再悬挂一根较粗金属丝,分别与手摇式起电机的两个放电杆相连,实验时燃烧纸团模拟浓烟,当摇动起电机手柄时浓烟变淡几乎看不见,停止摇动立马又浓烟滚滚。如此明显的现象让学生很兴奋,大家很有兴致的借助这个实验装置分析了其中的原理,最后同学们还讨论了目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处理方式。
(二)主题探究
比如我们以手机信号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课。首先,我让大家回忆平时生活中不同情况下手机的信号状况。紧接着我就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铁质茶叶筒,两部手机。首先用一部手机给另一部手机打电话,能够正常接通,然后将一部手机放入茶叶筒,再拨号,使用免提,学生听到里面传来无法接通的语音。如此明显而有趣的现象让学生激动不已,我趁此给他们介绍了电磁波及其应用和静电屏蔽的物理现象,并分析了手机的工作原理。他们立马知道为什么室内、电梯为何信号不好,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课堂拓展:现在大家都流行给手机套上手机壳,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机壳,那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手机壳对手机信号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我让同学们下节课带上各自的手机壳一起来做测试,并结合了安徽卫视的一档科学节目《最佳选择》中的一段精准实验仪器的测试视频。大家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三)与人文学科相结合
在学习避雷针时,书本上介绍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建于避雷针发明之前的古建筑,他们是如何避雷的呢?一位葡萄牙传教士1668年写了一本《中国的十二大奇迹》,讲到他所见到的中国建筑避雷装置,他说,中国屋宇的屋角以龙头装饰,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舌头指向空中,其腹内穿过金属条,金属条一端插入地下。”而这本书写在欧洲发明避雷针之前。
我借此提出:中国古代文明如此繁荣,但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话题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并从他们所擅长的历史、政治体制、社会学等多角度分析,对科学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总结
文科物理的教学意义重大,进行文科物理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方式活泼多样,激发学习兴趣。本人做了很多革新和尝试,有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我将不断学习、努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