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银行新政定调两个月来,地方企业和组织近20家表达了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意向,而地方政府的支持之意溢于言表。
9月13日,市场再度爆出消息,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报至银监会。该《办法》对民营银行的设立门槛、股东资质、公司治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关于“自担风险”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有业界人士认为,上述地方版《办法》有可能被银监会列为范本,但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范本”一说,目前并不排斥其他可行性方案。“不论何种版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发生风险后怎么‘自担’。”
事实上,相对于地方投资者的高涨热情,监管层正面临棘手局面,且态度审慎。一方面是国务院已明确提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大方向,并指明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但另一方面是,目前关于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的金融制度安排,如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条例尚未推出。
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龚明华表示:“我们一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这对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目前的背景是,在利率市场化加快的背景下,如何控制风险?这个平衡点的寻找,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如果是由银监会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满足条件的获得银行牌照,这自然是一种制度的突破,但是监管上要么管死,要么大批新银行设立,对银行业的冲击是不可控的。”一位监管层人士说,试点是较好的可控方式,但难点是试点给谁?
“年底之前肯定要出方案,”另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否则没有办法交代。”而试点最终决定权还需要请示更高级别的决策层。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201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透露了民营银行相关工作的思路:发起人自愿提出自担风险的具体模式,在获得银监会认可后,可以开始试办。试办一段时间后,再研究经验形成规则办法,加以推广。
自国务院明确鼓励民营银行设立后,各地方企业闻风而动。进入8月,又有三家公司表态将筹建民营银行。
8月26日,上市公司凯乐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发起筹建“荆州银行”,初步拟定注册资本为20亿元。
8月23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已向相关部门递交设立银行的初步意向方案,并定名为“苏宁银行”。
8月9日,北京中关村管委会表示,将支持企业发起设立中关村银行。
近期各省市密集出台国务院“金十条”的地方版本,均表示将积极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政策春风下,多家民营企业和机构热情高涨,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温州等地的近20家企业或组织对外表示了发起民营银行的意愿。
各方跃跃欲试,监管层则相当审慎,颇费思量。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中央已经敲定方向,“方案制定是一方面,最难的是平衡各地区诉求”。
8月26日,温州在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决定全力申报设立首家民营银行,以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温州已有当地私企华峰集团,以及温州温商联合投资中心为发起人递交申请。
据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分析,近年来温州当地实体经济发展遇到诸多问题,产业空心化趋势明显,考虑到金融和实体经济本是“皮与毛”的关系,因此作为民营银行试点并不太合适。
此前,北京和深圳筹建民营银行的呼声较高。
据了解,北京当地筹划的中关村银行,最有可能由电商京东商城作为发起人,意图借助京东的数据和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客户,发展小微融资。因此银行将定位于“民营银行、科技银行及互联网银行”。目前相关工作还处在前期筹备阶段,具体方案和思路还未确定。京东已成立专门的金融事业部负责此事。
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在近年的经济波动中未大起大落,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早在2003年,深圳中科智担保投资公司就提出筹建民华银行的方案,后未能成行。此番再试时,深圳前海已是三个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有先试先行的优势。
山东是后起的热门地区。证监会前主席郭树清转任山东省省长后,推动金融整体改革,8月7日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探索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文件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推动村镇银行引入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争取“村镇银行三年内实现县域全覆盖”。
陕西西安市政府8月26日也发文,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并列出详细的分工表格。
在提出设立银行的意向后,多家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涨,A股市场俨然已出现一个民营银行概念股板块。
湖北凯乐公司8月26日宣布银行计划当天,股票上涨4.86%,第二天则封在涨停板;苏宁云商则在消息传出后,一周之内股价上涨21%。
打破银行准入制度、允许民资发起设立银行的新政,敲定于7月25日。
在当天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讲话,列出近期四项金融改革任务: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二为降低金融行业进入门槛,即尝试民营银行的设立;三是发展资本市场,扩宽城乡居民投资渠道;四为规范政府融资渠道。而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则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准入制度改革方向虽定,但执行细则如何制定和实施仍有很大悬念。
部分人士认为,应该先出统一方案,后接受申请,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这区别于此前搞试点的方法,是真正意义上放低准入门槛。
但更获支持的意见则是,由各地区商定具体组建方案,上报银监会获通过后试行,成功后向其他地区推广。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考虑到国内大中型银行并不缺,相关竞争也较为激烈,新发放民营银行牌照,还是会在地域和业务上给予限制,但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如果具备相应的经营能力,“就按照规矩放开”。
方案是否能获得上层肯定,关键还取决于经营风险能否有效控制,出了问题自己能否承担。
“重点是风险如何防控,”一位参与某地方案制定的人士称,“这也是上报方案说服决策层的关键点。”出资人实力一定要雄厚,另外就如何防控关联交易也有详细的讨论,如何证明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经营有足够的驾驭能力也是重点。“总体来说,就是证明自己是要搞事业,而不是投机者。”
但现实是,近年来银行业的高利润,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资本逐利的热点。
此次有意申报的上市公司凯乐科技,主业是塑料管材及其他新材料的生产销售。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净资产约18亿元人民币,但其公告,发起设立的银行注册资本将高达20亿元。
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约1亿元,且同比大降46%,利润压力较大。据此前媒体报道,接近该集团的人士分析,凯乐不会是银行的实际控制人。“银行不是凯乐科技未来的主业,只是其赚取收益的一个投资。”
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提醒,此番对于银行牌照的追逐,除了防止企业过分谋求短期利润,还要谨防股东希望通过设立银行而获得资金便利的苗头。他表示,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金融业乱象,其中关联交易为祸甚深。
实际上,看好银行业前景的资金早在几年前就另寻路径。
“想进入银行业的早几年就布局了,”浙江杉杉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说,“大多数已经达到了监管层关于参股控股数量规定的上限。”对于不能控制银行日常经营的民间资金来说,另起炉灶设立银行和通过二级市场持股,在获利上并无区别。目前该集团旗下共参股三家银行,控股一家。
“此次政策最亮眼的是要求新机构‘自担风险’。”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分析,这就意味着给银行业树立一个坐标,待存款保险、银行破产条例出台后,其他银行无论股东是谁都向这个坐标看齐。
7月31日,在银监会召开的2013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解释“试办自担风险的民营金融机构”,称此番设立民营金融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发起人承诺风险兜底,避免经营失败损害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利益。
此前7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设立民营银行,但新政特别强调此类机构需“自担风险”,这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享受国家“隐形担保”的待遇,意味着一旦出现经营风险,民营银行需自力更生承担损失。
据报道,上述地方版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中即规定,“民营银行股东应承诺对银行持续补充资本,在发生流动性风险时进行救助,并应承诺风险兜底。在银行用资本承担风险之后,股东对剩余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对存款人进行赔付。”
“风险自担”的要求与民营银行的资本属性相关,引发讨论。反对意见认为,公平起见应该统一“自担风险”的最基本原则,一视同仁不搞歧视性政策。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剖析,在门槛设置上会尽量做到公平,考虑到民营银行的风险,会在日后的外部监管等方面做更高的要求以便平衡,在不良率等一些监管指标的容忍度上会低一些。
但“自担风险”的要求,是否能落到实处尚存疑问。
“目前无论政府还是市场以及普通百姓,其实都没有银行破产的心理准备。”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说,“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人见证过这样的事发生。”
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银行破产第一案的海南发展银行,自1996年宣布破产重组以来,相关工作一直未完成,至今部分资产仍在工行挂账。而最新消息是该银行将重整后开业,改名南海银行。
而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认为,目前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还是维护银行业稳定,在适当时候,该救还要救。
“如果风险方面由国家兜底,那么还是会走老路。”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说。
银行业风险暴露的延后性,以及一旦爆发产生较强的外部性,决定其所受监管和保护有别于普通工商企业。
目前,包括存款保险和银行破产条例的公布指日可待,相关信息透露今明两年即可正式执行。
“配套措施落实之后,‘自担风险’希望能逐步落实。”上述人士说。
“设立民营银行”此前曾几番热议,此次再提,国内金融业格局、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民营银行话题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决策层的首肯下获得重大突破,1995年国内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成立。并于15年后成长为中国第七大银行,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之外,仅排在招商银行之后。
几乎与民生银行同期成长起来的地区性民营股份制银行则集中在金融较为发达的江浙一带,以泰隆银行和台州银行为代表。它们在治理结构、业务结构方面表现出与其他银行一定的差异化。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热议这个话题,是认为银行经营不够商业化,大量坏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国有银行所有权缺位,由此认为改制势在必行。
“当时把民营银行当做国有银行的对立面提出,认为如果民营资本做这件事情,结果就会不同。”曾刚说。
随着本世纪初银行进入清理坏账、股份制改造后,在宏观经济稳定向上的大环境下,国有银行也焕发生机,无论规模、利润都迅速扩张,这与国际同行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方面国内银行业也进步颇多。与此同时,民间资本参股控股的银行在竞争中也未表现出太大的差异化优势。 “人们认识到,商业化运作机制和所有权结构并不完全对应。”曾刚认为,从目前大中型银行来看,无论国资、民资还是混资,其股权结构的差异并没有表现出经营业绩和模式的太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此后民营银行未再提起的原因。
进入2010年,在宏观经济降速、实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利润却持续创新高。其面临的压力突然转向。市场关于银行业暴利的讨论此起彼伏,并间接影响到决策层对于金融业垄断问题的思考。
据了解,决策层重提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主要从两点考虑,一是淡化目前关于银行业暴利垄断的问题,第二则是希望通过民资进入成立中小型区域机构,进而为实体经济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民营资本在经营效率、业务创新方面的潜力被寄予厚望。
目前,国内中小型银行已有相当部分有民营资本参股,个别还是控股。但是在业绩、业务结构方面,民营优势仿佛并未完全显现。
股份制银行中,被业内公认发展态势良好的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这些银行无论发展速度还是业务特色上都为市场认可。其中招商银行以零售见长,规模居股份制银行之首;民生银行经过二次转型,主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有所斩获,ROE和ROA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兴业银行以同业业务见长,其ROE和ROA一直以来领先同业。但三家银行的股权结构分别为国有、民营和混合型。
类似情况也表现在数目众多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中。这可能与银行股权结构所决定的公司治理并未真实对应有关。
杉杉资本目前参股三家地区性银行,对此类银行有近距离观察和参与经验。尽管杉杉控股一家城商行,但是仍然没有资格派执行董事,参与深度最多限于个别董事人选。这也是众多民营资本面临的问题。
在最典型的民生银行股权结构中,未有绝对控股的民营股东,目前最大民营股东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所占股份只有不足5%,其话语权可想而知。
在人事关系、高管任命以及经营战略、业务发展方面,虽然民营股东多有参与,但是决定权却并不在手中。
杉杉创业总经理宫毅说,目前散布于各个地区的小型城商行,其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实际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创新的业务大家不愿意尝试,因为没必要赚这个冒险和辛苦钱。”
除了民营资本参股控股是否能对应真正权利的落实,民营资本表现“不亮眼”还有其他原因。
曾刚认为,银行经营业绩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这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外部治理、市场环境等,其中股权结构只是一方面。所以应该客观看待股权结构的优劣。且评价标准可能随着时间和周期的不同也会不一样。单纯地提高民营资本参股持股比例,或许并不能完全释放其潜力。
看到天然血脉联络,寄望民营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服务的愿景虽好,但并不符合实际。
“民营资本的逐利性是最强的。”曾刚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如果收益和成本都不具有吸引力,民营资本是跑得最远的。而如果这项业务诱人,现在的金融企业早就去抢了。这是个悖论。”
“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足,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等问题,落脚点还是要从经济总体制度改革上着手。”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说,“实体经济好了,金融业才能顺势有所作为。”
9月13日,市场再度爆出消息,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报至银监会。该《办法》对民营银行的设立门槛、股东资质、公司治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关于“自担风险”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有业界人士认为,上述地方版《办法》有可能被银监会列为范本,但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范本”一说,目前并不排斥其他可行性方案。“不论何种版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发生风险后怎么‘自担’。”
事实上,相对于地方投资者的高涨热情,监管层正面临棘手局面,且态度审慎。一方面是国务院已明确提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大方向,并指明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但另一方面是,目前关于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的金融制度安排,如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条例尚未推出。
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龚明华表示:“我们一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这对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目前的背景是,在利率市场化加快的背景下,如何控制风险?这个平衡点的寻找,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如果是由银监会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满足条件的获得银行牌照,这自然是一种制度的突破,但是监管上要么管死,要么大批新银行设立,对银行业的冲击是不可控的。”一位监管层人士说,试点是较好的可控方式,但难点是试点给谁?
“年底之前肯定要出方案,”另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否则没有办法交代。”而试点最终决定权还需要请示更高级别的决策层。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201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透露了民营银行相关工作的思路:发起人自愿提出自担风险的具体模式,在获得银监会认可后,可以开始试办。试办一段时间后,再研究经验形成规则办法,加以推广。
牌照诱惑
自国务院明确鼓励民营银行设立后,各地方企业闻风而动。进入8月,又有三家公司表态将筹建民营银行。
8月26日,上市公司凯乐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发起筹建“荆州银行”,初步拟定注册资本为20亿元。
8月23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已向相关部门递交设立银行的初步意向方案,并定名为“苏宁银行”。
8月9日,北京中关村管委会表示,将支持企业发起设立中关村银行。
近期各省市密集出台国务院“金十条”的地方版本,均表示将积极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政策春风下,多家民营企业和机构热情高涨,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温州等地的近20家企业或组织对外表示了发起民营银行的意愿。
各方跃跃欲试,监管层则相当审慎,颇费思量。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中央已经敲定方向,“方案制定是一方面,最难的是平衡各地区诉求”。
8月26日,温州在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决定全力申报设立首家民营银行,以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温州已有当地私企华峰集团,以及温州温商联合投资中心为发起人递交申请。
据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分析,近年来温州当地实体经济发展遇到诸多问题,产业空心化趋势明显,考虑到金融和实体经济本是“皮与毛”的关系,因此作为民营银行试点并不太合适。
此前,北京和深圳筹建民营银行的呼声较高。
据了解,北京当地筹划的中关村银行,最有可能由电商京东商城作为发起人,意图借助京东的数据和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客户,发展小微融资。因此银行将定位于“民营银行、科技银行及互联网银行”。目前相关工作还处在前期筹备阶段,具体方案和思路还未确定。京东已成立专门的金融事业部负责此事。
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在近年的经济波动中未大起大落,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早在2003年,深圳中科智担保投资公司就提出筹建民华银行的方案,后未能成行。此番再试时,深圳前海已是三个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有先试先行的优势。
山东是后起的热门地区。证监会前主席郭树清转任山东省省长后,推动金融整体改革,8月7日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探索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文件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推动村镇银行引入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争取“村镇银行三年内实现县域全覆盖”。
陕西西安市政府8月26日也发文,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并列出详细的分工表格。
在提出设立银行的意向后,多家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涨,A股市场俨然已出现一个民营银行概念股板块。
湖北凯乐公司8月26日宣布银行计划当天,股票上涨4.86%,第二天则封在涨停板;苏宁云商则在消息传出后,一周之内股价上涨21%。
监管顾虑
打破银行准入制度、允许民资发起设立银行的新政,敲定于7月25日。
在当天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讲话,列出近期四项金融改革任务: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二为降低金融行业进入门槛,即尝试民营银行的设立;三是发展资本市场,扩宽城乡居民投资渠道;四为规范政府融资渠道。而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则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准入制度改革方向虽定,但执行细则如何制定和实施仍有很大悬念。
部分人士认为,应该先出统一方案,后接受申请,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这区别于此前搞试点的方法,是真正意义上放低准入门槛。
但更获支持的意见则是,由各地区商定具体组建方案,上报银监会获通过后试行,成功后向其他地区推广。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考虑到国内大中型银行并不缺,相关竞争也较为激烈,新发放民营银行牌照,还是会在地域和业务上给予限制,但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如果具备相应的经营能力,“就按照规矩放开”。
方案是否能获得上层肯定,关键还取决于经营风险能否有效控制,出了问题自己能否承担。
“重点是风险如何防控,”一位参与某地方案制定的人士称,“这也是上报方案说服决策层的关键点。”出资人实力一定要雄厚,另外就如何防控关联交易也有详细的讨论,如何证明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经营有足够的驾驭能力也是重点。“总体来说,就是证明自己是要搞事业,而不是投机者。”
但现实是,近年来银行业的高利润,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资本逐利的热点。
此次有意申报的上市公司凯乐科技,主业是塑料管材及其他新材料的生产销售。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净资产约18亿元人民币,但其公告,发起设立的银行注册资本将高达20亿元。
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约1亿元,且同比大降46%,利润压力较大。据此前媒体报道,接近该集团的人士分析,凯乐不会是银行的实际控制人。“银行不是凯乐科技未来的主业,只是其赚取收益的一个投资。”
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提醒,此番对于银行牌照的追逐,除了防止企业过分谋求短期利润,还要谨防股东希望通过设立银行而获得资金便利的苗头。他表示,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金融业乱象,其中关联交易为祸甚深。
实际上,看好银行业前景的资金早在几年前就另寻路径。
“想进入银行业的早几年就布局了,”浙江杉杉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说,“大多数已经达到了监管层关于参股控股数量规定的上限。”对于不能控制银行日常经营的民间资金来说,另起炉灶设立银行和通过二级市场持股,在获利上并无区别。目前该集团旗下共参股三家银行,控股一家。
风险能否自担
“此次政策最亮眼的是要求新机构‘自担风险’。”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分析,这就意味着给银行业树立一个坐标,待存款保险、银行破产条例出台后,其他银行无论股东是谁都向这个坐标看齐。
7月31日,在银监会召开的2013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解释“试办自担风险的民营金融机构”,称此番设立民营金融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发起人承诺风险兜底,避免经营失败损害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利益。
此前7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设立民营银行,但新政特别强调此类机构需“自担风险”,这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享受国家“隐形担保”的待遇,意味着一旦出现经营风险,民营银行需自力更生承担损失。
据报道,上述地方版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中即规定,“民营银行股东应承诺对银行持续补充资本,在发生流动性风险时进行救助,并应承诺风险兜底。在银行用资本承担风险之后,股东对剩余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对存款人进行赔付。”
“风险自担”的要求与民营银行的资本属性相关,引发讨论。反对意见认为,公平起见应该统一“自担风险”的最基本原则,一视同仁不搞歧视性政策。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剖析,在门槛设置上会尽量做到公平,考虑到民营银行的风险,会在日后的外部监管等方面做更高的要求以便平衡,在不良率等一些监管指标的容忍度上会低一些。
但“自担风险”的要求,是否能落到实处尚存疑问。
“目前无论政府还是市场以及普通百姓,其实都没有银行破产的心理准备。”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说,“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人见证过这样的事发生。”
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银行破产第一案的海南发展银行,自1996年宣布破产重组以来,相关工作一直未完成,至今部分资产仍在工行挂账。而最新消息是该银行将重整后开业,改名南海银行。
而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认为,目前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还是维护银行业稳定,在适当时候,该救还要救。
“如果风险方面由国家兜底,那么还是会走老路。”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说。
银行业风险暴露的延后性,以及一旦爆发产生较强的外部性,决定其所受监管和保护有别于普通工商企业。
目前,包括存款保险和银行破产条例的公布指日可待,相关信息透露今明两年即可正式执行。
“配套措施落实之后,‘自担风险’希望能逐步落实。”上述人士说。
民营银行新意
“设立民营银行”此前曾几番热议,此次再提,国内金融业格局、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民营银行话题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决策层的首肯下获得重大突破,1995年国内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成立。并于15年后成长为中国第七大银行,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之外,仅排在招商银行之后。
几乎与民生银行同期成长起来的地区性民营股份制银行则集中在金融较为发达的江浙一带,以泰隆银行和台州银行为代表。它们在治理结构、业务结构方面表现出与其他银行一定的差异化。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热议这个话题,是认为银行经营不够商业化,大量坏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国有银行所有权缺位,由此认为改制势在必行。
“当时把民营银行当做国有银行的对立面提出,认为如果民营资本做这件事情,结果就会不同。”曾刚说。
随着本世纪初银行进入清理坏账、股份制改造后,在宏观经济稳定向上的大环境下,国有银行也焕发生机,无论规模、利润都迅速扩张,这与国际同行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方面国内银行业也进步颇多。与此同时,民间资本参股控股的银行在竞争中也未表现出太大的差异化优势。 “人们认识到,商业化运作机制和所有权结构并不完全对应。”曾刚认为,从目前大中型银行来看,无论国资、民资还是混资,其股权结构的差异并没有表现出经营业绩和模式的太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此后民营银行未再提起的原因。
进入2010年,在宏观经济降速、实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利润却持续创新高。其面临的压力突然转向。市场关于银行业暴利的讨论此起彼伏,并间接影响到决策层对于金融业垄断问题的思考。
据了解,决策层重提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主要从两点考虑,一是淡化目前关于银行业暴利垄断的问题,第二则是希望通过民资进入成立中小型区域机构,进而为实体经济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民营资本在经营效率、业务创新方面的潜力被寄予厚望。
目前,国内中小型银行已有相当部分有民营资本参股,个别还是控股。但是在业绩、业务结构方面,民营优势仿佛并未完全显现。
股份制银行中,被业内公认发展态势良好的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这些银行无论发展速度还是业务特色上都为市场认可。其中招商银行以零售见长,规模居股份制银行之首;民生银行经过二次转型,主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有所斩获,ROE和ROA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兴业银行以同业业务见长,其ROE和ROA一直以来领先同业。但三家银行的股权结构分别为国有、民营和混合型。
类似情况也表现在数目众多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中。这可能与银行股权结构所决定的公司治理并未真实对应有关。
杉杉资本目前参股三家地区性银行,对此类银行有近距离观察和参与经验。尽管杉杉控股一家城商行,但是仍然没有资格派执行董事,参与深度最多限于个别董事人选。这也是众多民营资本面临的问题。
在最典型的民生银行股权结构中,未有绝对控股的民营股东,目前最大民营股东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所占股份只有不足5%,其话语权可想而知。
在人事关系、高管任命以及经营战略、业务发展方面,虽然民营股东多有参与,但是决定权却并不在手中。
杉杉创业总经理宫毅说,目前散布于各个地区的小型城商行,其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实际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创新的业务大家不愿意尝试,因为没必要赚这个冒险和辛苦钱。”
除了民营资本参股控股是否能对应真正权利的落实,民营资本表现“不亮眼”还有其他原因。
曾刚认为,银行经营业绩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这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外部治理、市场环境等,其中股权结构只是一方面。所以应该客观看待股权结构的优劣。且评价标准可能随着时间和周期的不同也会不一样。单纯地提高民营资本参股持股比例,或许并不能完全释放其潜力。
看到天然血脉联络,寄望民营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服务的愿景虽好,但并不符合实际。
“民营资本的逐利性是最强的。”曾刚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如果收益和成本都不具有吸引力,民营资本是跑得最远的。而如果这项业务诱人,现在的金融企业早就去抢了。这是个悖论。”
“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足,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等问题,落脚点还是要从经济总体制度改革上着手。”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说,“实体经济好了,金融业才能顺势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