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和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所做的规划,即在课前应对教具、教法、教学思路、教学步骤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完整的计划。但是课堂教学又具有很强的动态的、即时的“生成性”特点,它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和个体、媒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换之中,因此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师并不能在设计时全部加以预测和规划,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随时针对随机的学情环境实时的、灵活的进行调整,这就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纵观多年来的传统备课不难发现,我们过于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获取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上,忽略了如何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这种教学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知识快速发展的要求,也与新课改的“追求教学成效,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的理念相违背,为此,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备课”,除应发扬传统备课的优点外,更应突出以下三点:1 精心编写预习学案
高效课堂要求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作业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预习,课后变成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授课之前让学生先阅读、感知或动手操作要学内容,进行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预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二是凭借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些问题,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要想把课前预习落到实处,关键是设计好预习学案,因为预习学案直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和指导性.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做什么,把什么活动进行前置,这就是预习学案的内容,为此,教师在课前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出高效的实用的预习学案,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主动去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确定重点、难点、疑点,真正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而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必修一《摩擦力》时设计如下的预习学案:1.1 预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f=u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懂摩擦因数大小的因素。(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1.2 预习自测(1)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2)压力N的值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举例说明。(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吗?(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吗?(5)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6)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吗?(7)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吗?2 层次化的有效问题设计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但高中物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把握知识的内涵、区别和联系,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必会产生思维障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采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的提问,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有效的提问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能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领会知识、理解知识,还能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因此,有效的提问一定要有层次性,才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化和最优化。如在学习《互感与自感》这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教师给出电路甲后,设计问题1:当接通电路时,小灯泡发光有无延迟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当电路接通时,由于自感现象,小灯泡发光应该有延迟现象。
实验验证:并未观察到预期的结果。
问题2: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是是感官的分辨能力不够)
问题3:如何设计新的电路进行验证?(推出乙图)
用乙图演示:当电键接通时,串有电感线圈的小灯泡比串有普通变阻器的小灯泡点亮略有延迟,说明理论分析成立。
问题4:在乙图中电键切断时小灯泡将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小灯泡还要发光一段时间。)
问题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分析:切断电键时,由于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存在,电流不会立即减小到零,即电键切断后,在“电感线圈——两只灯泡——变阻器”构成的回路中维持一段时间的电流,小灯泡还要发光一段时间。)
实验结果:未观察到预期的结果。
问题6: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初始电流相等,持续时间无感觉)
问题7:如何设计新的电路进行验证?(推出丙图)
用丙图演示:电键切断时,小灯泡发出瞬间强光。
问题8:为什么会发出瞬间强光?
理论分析:当电路达到稳定时,由于线圈的电阻比较小,流过的电流比灯泡上的电流大得多,在开关切断的一瞬间,线圈的电流在回路存在的前提下不能突变,因此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立即反向并增大,使小灯泡发出瞬间强光。
问题9:上述分析是否完全正确呢?如何验证呢?
教师给出丁图并进行演示:当电键接通后灯泡1发光,电键断开瞬间灯泡2发出瞬间强光,理论分析成立。
本教法采用积木式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电路的各部分是随着问题的展开逐步组合而成的,实验电路的结构及演示实验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展示得非常清楚。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用实验来检验科学理论或推论的方法,这样的实验设计,向学生展示了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创造适宜的条件,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个“动态”过程。第三,巧妙的应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现象的本质。3 精妙的演示实验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国际学习科学领域中有这样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许国梁教授也曾经说过“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清楚”。演示实验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猜想、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活动,它能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获得正确的表象,从而认识现象的关键特征。如在学习《电阻》这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实验:
学生活动:连接一个测小灯泡电流的简单电路,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教师活动:拆下一根导线,分别用外形(长度、横截面积)完全相同的军用电话线里的细钢丝和同样光亮的电炉丝接上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学生十分惊奇:两根“完全相同”的导线,其导电本领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种做法达到了“设疑引思”的功效。)
学生活动:分别把三种导线顺次接入刚才的电路中,学生发现,把铜丝接入电路后,小灯泡亮度与电流表示数无变化;把康铜线接入电路后,小灯泡亮度几乎不变,但电流表示数略有减小;当把镍铬合金导线接入电路后,小灯泡明显变暗,电流表示数显著减小。
这样自然地引入了“电阻”这个概念,实验从定性(灯的明暗)和定量(电流表的示数大小)两个角度展示了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使学生既能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又能注重使用仪器进行测量,上述过程不仅体现在认知功能上,还表现在情意功能上(中间教师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下面的操作中保持学习兴趣,做到了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协同。
总之,只有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好如何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把评价列入其中,才能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纵观多年来的传统备课不难发现,我们过于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获取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上,忽略了如何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这种教学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知识快速发展的要求,也与新课改的“追求教学成效,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的理念相违背,为此,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备课”,除应发扬传统备课的优点外,更应突出以下三点:1 精心编写预习学案
高效课堂要求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作业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预习,课后变成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授课之前让学生先阅读、感知或动手操作要学内容,进行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预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二是凭借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些问题,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要想把课前预习落到实处,关键是设计好预习学案,因为预习学案直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和指导性.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做什么,把什么活动进行前置,这就是预习学案的内容,为此,教师在课前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出高效的实用的预习学案,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主动去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确定重点、难点、疑点,真正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而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必修一《摩擦力》时设计如下的预习学案:1.1 预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f=u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懂摩擦因数大小的因素。(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1.2 预习自测(1)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2)压力N的值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举例说明。(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吗?(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吗?(5)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6)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吗?(7)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吗?2 层次化的有效问题设计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但高中物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把握知识的内涵、区别和联系,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必会产生思维障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采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的提问,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有效的提问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能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领会知识、理解知识,还能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因此,有效的提问一定要有层次性,才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化和最优化。如在学习《互感与自感》这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教师给出电路甲后,设计问题1:当接通电路时,小灯泡发光有无延迟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当电路接通时,由于自感现象,小灯泡发光应该有延迟现象。
实验验证:并未观察到预期的结果。
问题2: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是是感官的分辨能力不够)
问题3:如何设计新的电路进行验证?(推出乙图)
用乙图演示:当电键接通时,串有电感线圈的小灯泡比串有普通变阻器的小灯泡点亮略有延迟,说明理论分析成立。
问题4:在乙图中电键切断时小灯泡将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小灯泡还要发光一段时间。)
问题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分析:切断电键时,由于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存在,电流不会立即减小到零,即电键切断后,在“电感线圈——两只灯泡——变阻器”构成的回路中维持一段时间的电流,小灯泡还要发光一段时间。)
实验结果:未观察到预期的结果。
问题6: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初始电流相等,持续时间无感觉)
问题7:如何设计新的电路进行验证?(推出丙图)
用丙图演示:电键切断时,小灯泡发出瞬间强光。
问题8:为什么会发出瞬间强光?
理论分析:当电路达到稳定时,由于线圈的电阻比较小,流过的电流比灯泡上的电流大得多,在开关切断的一瞬间,线圈的电流在回路存在的前提下不能突变,因此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立即反向并增大,使小灯泡发出瞬间强光。
问题9:上述分析是否完全正确呢?如何验证呢?
教师给出丁图并进行演示:当电键接通后灯泡1发光,电键断开瞬间灯泡2发出瞬间强光,理论分析成立。
本教法采用积木式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电路的各部分是随着问题的展开逐步组合而成的,实验电路的结构及演示实验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展示得非常清楚。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用实验来检验科学理论或推论的方法,这样的实验设计,向学生展示了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创造适宜的条件,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个“动态”过程。第三,巧妙的应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现象的本质。3 精妙的演示实验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国际学习科学领域中有这样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许国梁教授也曾经说过“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清楚”。演示实验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猜想、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活动,它能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获得正确的表象,从而认识现象的关键特征。如在学习《电阻》这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实验:
学生活动:连接一个测小灯泡电流的简单电路,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教师活动:拆下一根导线,分别用外形(长度、横截面积)完全相同的军用电话线里的细钢丝和同样光亮的电炉丝接上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学生十分惊奇:两根“完全相同”的导线,其导电本领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种做法达到了“设疑引思”的功效。)
学生活动:分别把三种导线顺次接入刚才的电路中,学生发现,把铜丝接入电路后,小灯泡亮度与电流表示数无变化;把康铜线接入电路后,小灯泡亮度几乎不变,但电流表示数略有减小;当把镍铬合金导线接入电路后,小灯泡明显变暗,电流表示数显著减小。
这样自然地引入了“电阻”这个概念,实验从定性(灯的明暗)和定量(电流表的示数大小)两个角度展示了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使学生既能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又能注重使用仪器进行测量,上述过程不仅体现在认知功能上,还表现在情意功能上(中间教师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下面的操作中保持学习兴趣,做到了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协同。
总之,只有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好如何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把评价列入其中,才能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