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较分析 促进学生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而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有挑战性的教学问题,运用比较分析法,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努力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知识的主人。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比较分析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探讨肾动脉解剖变异的分类、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0例因腹部病变而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作回顾性肾动脉CTA分析。结果 140名患者共280只
目的探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和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类似物(CSII)治疗对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安全性及性价比。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口服药物控制不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粘连性不完全肠梗阻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给予胃肠减压、禁饮食、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水电解质失衡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错误”也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一、巧用错误,变废为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可能经常遇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