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锤炼的重要载体。从志愿服务精神与党的宗旨的内在一致性、实践育人与党建育人的逻辑统一性以及社会需求与实践锻炼的高度契合性三个方面来看,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助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当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在思想认识、实践效果、制度设计层面仍存在突出问题,高校应加快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从而推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实践。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7-0148-05
基金项目:辽宁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对标联创”活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21年沈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SDSZ-2021-075);2019-2021学年沈阳理工大学学生工作课题(SLGXSGZ2019-05)。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青年学生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志愿服务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促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达到教育青年、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的效果。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是高校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推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助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可行性
1.志愿服务精神与党的宗旨具有内在一致性
志愿服务是指组织或个人在不求回报的前提下,自愿付出时间、精力提供服务,从而达到服务人民生产生活、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换言之,志愿服务是志愿者通过自愿、无偿的服务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过程。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人与人的互动是志愿服务的实现形式,助人和自助是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正是志愿服务精神之所在,这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1]大学生党员开展“有实际意义、有特色价值、有创新思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在知行合一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的重要途径。
2.实践育人与党建育人具有逻辑统一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建设“十大育人体系”,实践育人倡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进而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和生动体现。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深入社区、乡村、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培育和彰显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高校而言,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要求就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拓宽了大学生党员以不同角色、从不同领域融入社会生活、发挥先锋作用的渠道。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切入点,是高校党建育人的重要举措。
3.社会需求与实践锻炼具有高度契合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的有益补充,有益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感。
大学生党员作为具有良好道德情操、丰富专业知识的典型代表,具备通过实际行动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条件。在实践锻炼中,大学生党员可以逐步了解国情社情,洞悉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切感受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坚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二、志愿服務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检视
1.在思想层面有认同,但参与主动性欠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府和社会服务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长期良性有序发展。志愿服务已经逐步受到社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对志愿服务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利己和利他多元化动机的失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存在不主动、不深入、不系统的现象。当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由学校、学院的相关部门牵头组织,设计活动内容、形式,联系服务对象、场地,并组织大学生党员参加服务活动。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更多体现的是职能部门或教育工作者的期望,而不是大学生党员的主观意愿。这种在一定程度上“被志愿”的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很难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时甚至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或组织分配的任务。
2.在实践层面有体现,但服务实效性不足
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普遍局限于浅层次、简单化、低水平的服务,由此引发的活动质量不高、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接踵而来。例如,在社区服务方面,往往只是捡拾垃圾、清理广告、捐赠物品等易操作的活动;在结对帮扶方面,仍旧停留在阶段性的走访、慰问等简单的扶助上。这类志愿服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落实工作、完成任务的层面,虽对社会治理有一定帮助,但无法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双特定”现象。志愿服务时间大多集中在雷锋纪念日、重阳节等特定的时间节点,服务地点普遍集中于养老院、孤儿院等特定场所。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雷锋三月里来四月走”的负面反馈,以及重阳节敬老院的老人被剪了五次指甲、洗了八次脚等消极现象,这与志愿服务精神与志愿服务初衷南辕北辙。加之服务期间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造成志愿服务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存在“装装样子”“走走过场”“拍拍照片”等形式主义作风。 3.在制度层面有设计,但运行延续性薄弱
当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有的将志愿服务纳入“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中,有的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抓手,这都为丰富高校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缺乏稳定的服务基地、缺乏长效的服务内容、缺乏及时的服务反馈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活动开展前无头苍蝇现联系、活动进行中昏天黑地瞎忙活、活动结束后一拍两散难再见”的现象时有发生,“游击战”式的组织形式导致大学生党员对志愿服务重视程度不够、认知有失偏颇,甚至会导致社会对大学生党员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产生误解。
三、志愿服务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实践中的对策探析
1.纳入党员教育培养体系,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考察也日益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管理规定,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训教育、活动开展、业绩记载等制度,将志愿服务贯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教育、继续教育全过程,适当提高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优指标中的比重,实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全覆盖。
同时,高校应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规范队伍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常态招募、定向招募、活动招募、项目招募等多种方式,维护志愿者的稳定性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连续性,探索“正式党员带队,预备党员强队,积极分子参队”的团队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化组织要求为个人意愿,激发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参加志愿服务的原生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将志愿服务贯穿党员教育培养体系全过程。
2.发挥学生党员智力优势,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专业化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出,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做朋辈帮扶、互助友爱的践行者,做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国家的争先者,做钻研科学知识、勇攀科学高峰的探索者。[3]大学生党员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可在“专业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爱心助学、文化建设、网络文明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内涵、质量和水平。
在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战争中,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为代表的医学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深入社区开展“永远跟党走”宣讲志愿服务,向人民群众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推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这些有突出专业特色的高质量志愿服务,不仅能使每一位党员志愿者都“人尽其用,各展所长”,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3.准确把握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精准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4]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要立足实际,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精准识别,实现精准对接,强化精准服务。
高校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公益服务为原则、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美丽环境”“乡村振兴”“文明勸导”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菜单式”对接志愿服务,根据需求点单、定制服务,实现志愿服务高效动态匹配、科学对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推进社区养老模式构建,高校可加强区校共建,在社区开设老年手机课堂、老年英语课堂,与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成果,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志愿服务个性化、精准化的建设。
4.广泛搭建服务共建平台,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5]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多途径、多渠道挖掘社会资源,收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和载体,不断拓展志愿服务覆盖群体和空间范围,建设多层次、立体化、协同化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和服务项目,组建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团队,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有处去、有事干、有人找”,统筹推进校内、校外志愿服务协调发展,为大学生党员提供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农村、走入基层的机会,推动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
此外,高校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党员可登录相关网站,提供项目孵化建议、查询项目孵化进展。在项目孵化时,制定一套有针对性和服务性的工作机制:征集项目、评估可行性、组建队伍、联合运营、独立运营、反哺基地,真正使大学生党员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5.加强服务效果反馈管理,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化
高校应定期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研讨、评选表彰,探索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考核考评机制,健全以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志愿服务项目”“星级志愿者”评定体系,挖掘一批富有实效、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品牌化”志愿服务、志愿者,树立标杆,以点带面,让他们成为高质量志愿服务的代言人,带动志愿服务不断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追求前进发展。
同时,高校应注重培育制度健全、管理科学、运作良好、公信力强的重点项目,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并予以扶持和鼓励,进行品牌优化和推广复制,积极推广先进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不断做深做实、落细落小,努力打造一批服务领域明确、队伍相对稳定、服务记录规范、志愿服务成效明显、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6]高校应积极推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实现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认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远葆.坚持和发挥好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25(6).
[2]张利涛,吴秋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最”字的使用语境及其政治哲学意蕴[J].克拉玛依学刊,2018,8(1).
[3]刁元东,南贺,张健.高校党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探索[J].新西部,2017(15).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 content_5556991.htm.
[5]冯旺舟,戴芸芸.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的困境与重塑——基于大数据的视角[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3).
[6]佘双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价值指导——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道路的论述[J].青年探索,2018(6).
责任编辑:常骁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7-0148-05
基金项目:辽宁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对标联创”活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21年沈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SDSZ-2021-075);2019-2021学年沈阳理工大学学生工作课题(SLGXSGZ2019-05)。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青年学生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志愿服务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促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达到教育青年、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的效果。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是高校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推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助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可行性
1.志愿服务精神与党的宗旨具有内在一致性
志愿服务是指组织或个人在不求回报的前提下,自愿付出时间、精力提供服务,从而达到服务人民生产生活、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换言之,志愿服务是志愿者通过自愿、无偿的服务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过程。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人与人的互动是志愿服务的实现形式,助人和自助是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正是志愿服务精神之所在,这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1]大学生党员开展“有实际意义、有特色价值、有创新思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在知行合一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的重要途径。
2.实践育人与党建育人具有逻辑统一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建设“十大育人体系”,实践育人倡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进而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和生动体现。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深入社区、乡村、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培育和彰显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高校而言,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要求就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拓宽了大学生党员以不同角色、从不同领域融入社会生活、发挥先锋作用的渠道。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切入点,是高校党建育人的重要举措。
3.社会需求与实践锻炼具有高度契合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的有益补充,有益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感。
大学生党员作为具有良好道德情操、丰富专业知识的典型代表,具备通过实际行动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条件。在实践锻炼中,大学生党员可以逐步了解国情社情,洞悉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切感受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坚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二、志愿服務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检视
1.在思想层面有认同,但参与主动性欠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府和社会服务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长期良性有序发展。志愿服务已经逐步受到社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对志愿服务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利己和利他多元化动机的失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存在不主动、不深入、不系统的现象。当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由学校、学院的相关部门牵头组织,设计活动内容、形式,联系服务对象、场地,并组织大学生党员参加服务活动。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更多体现的是职能部门或教育工作者的期望,而不是大学生党员的主观意愿。这种在一定程度上“被志愿”的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很难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时甚至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或组织分配的任务。
2.在实践层面有体现,但服务实效性不足
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普遍局限于浅层次、简单化、低水平的服务,由此引发的活动质量不高、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接踵而来。例如,在社区服务方面,往往只是捡拾垃圾、清理广告、捐赠物品等易操作的活动;在结对帮扶方面,仍旧停留在阶段性的走访、慰问等简单的扶助上。这类志愿服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落实工作、完成任务的层面,虽对社会治理有一定帮助,但无法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双特定”现象。志愿服务时间大多集中在雷锋纪念日、重阳节等特定的时间节点,服务地点普遍集中于养老院、孤儿院等特定场所。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雷锋三月里来四月走”的负面反馈,以及重阳节敬老院的老人被剪了五次指甲、洗了八次脚等消极现象,这与志愿服务精神与志愿服务初衷南辕北辙。加之服务期间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造成志愿服务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存在“装装样子”“走走过场”“拍拍照片”等形式主义作风。 3.在制度层面有设计,但运行延续性薄弱
当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有的将志愿服务纳入“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中,有的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抓手,这都为丰富高校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缺乏稳定的服务基地、缺乏长效的服务内容、缺乏及时的服务反馈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活动开展前无头苍蝇现联系、活动进行中昏天黑地瞎忙活、活动结束后一拍两散难再见”的现象时有发生,“游击战”式的组织形式导致大学生党员对志愿服务重视程度不够、认知有失偏颇,甚至会导致社会对大学生党员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产生误解。
三、志愿服务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实践中的对策探析
1.纳入党员教育培养体系,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考察也日益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管理规定,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训教育、活动开展、业绩记载等制度,将志愿服务贯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教育、继续教育全过程,适当提高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优指标中的比重,实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全覆盖。
同时,高校应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规范队伍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常态招募、定向招募、活动招募、项目招募等多种方式,维护志愿者的稳定性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连续性,探索“正式党员带队,预备党员强队,积极分子参队”的团队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化组织要求为个人意愿,激发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参加志愿服务的原生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将志愿服务贯穿党员教育培养体系全过程。
2.发挥学生党员智力优势,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专业化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出,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做朋辈帮扶、互助友爱的践行者,做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国家的争先者,做钻研科学知识、勇攀科学高峰的探索者。[3]大学生党员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可在“专业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爱心助学、文化建设、网络文明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内涵、质量和水平。
在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战争中,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为代表的医学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深入社区开展“永远跟党走”宣讲志愿服务,向人民群众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推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这些有突出专业特色的高质量志愿服务,不仅能使每一位党员志愿者都“人尽其用,各展所长”,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3.准确把握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精准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4]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要立足实际,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精准识别,实现精准对接,强化精准服务。
高校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公益服务为原则、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美丽环境”“乡村振兴”“文明勸导”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菜单式”对接志愿服务,根据需求点单、定制服务,实现志愿服务高效动态匹配、科学对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推进社区养老模式构建,高校可加强区校共建,在社区开设老年手机课堂、老年英语课堂,与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成果,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志愿服务个性化、精准化的建设。
4.广泛搭建服务共建平台,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5]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多途径、多渠道挖掘社会资源,收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和载体,不断拓展志愿服务覆盖群体和空间范围,建设多层次、立体化、协同化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和服务项目,组建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团队,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有处去、有事干、有人找”,统筹推进校内、校外志愿服务协调发展,为大学生党员提供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农村、走入基层的机会,推动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
此外,高校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党员可登录相关网站,提供项目孵化建议、查询项目孵化进展。在项目孵化时,制定一套有针对性和服务性的工作机制:征集项目、评估可行性、组建队伍、联合运营、独立运营、反哺基地,真正使大学生党员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5.加强服务效果反馈管理,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化
高校应定期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研讨、评选表彰,探索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考核考评机制,健全以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志愿服务项目”“星级志愿者”评定体系,挖掘一批富有实效、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品牌化”志愿服务、志愿者,树立标杆,以点带面,让他们成为高质量志愿服务的代言人,带动志愿服务不断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追求前进发展。
同时,高校应注重培育制度健全、管理科学、运作良好、公信力强的重点项目,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并予以扶持和鼓励,进行品牌优化和推广复制,积极推广先进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不断做深做实、落细落小,努力打造一批服务领域明确、队伍相对稳定、服务记录规范、志愿服务成效明显、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6]高校应积极推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实现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认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远葆.坚持和发挥好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25(6).
[2]张利涛,吴秋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最”字的使用语境及其政治哲学意蕴[J].克拉玛依学刊,2018,8(1).
[3]刁元东,南贺,张健.高校党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探索[J].新西部,2017(15).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 content_5556991.htm.
[5]冯旺舟,戴芸芸.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的困境与重塑——基于大数据的视角[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3).
[6]佘双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价值指导——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道路的论述[J].青年探索,2018(6).
责任编辑:常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