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73例直肠癌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患者回病房进行病情观察,CO2气腹后的护理,胃管和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恶心、呕吐的护理,饮食及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73例直肠癌患者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整体护理;肠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26-01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共7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3例,其中男46例,女27例,年龄41~80岁。电子结肠镜检查为升结肠癌15例、降结肠癌14例、横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12例,直肠癌24例,其中8例直肠癌改道。除2例乙状结肠癌,1例直肠癌因癌灶周围明显受浸润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7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住院7天,比同类手术患者住院天数提前2~4天,围手术期无肺部感染、穿刺口感染、出血、吻合口瘘、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以及名种并发症使患者处于恐惧、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状态。护理人员要通过耐心和细致的解释和开导,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结直肠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供选择的几种治疗方案及预后,并向家属介绍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解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并尊重病人的选择。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讲明手术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如术中大出血、癌灶广泛浸润等原因有中转开腹的可能,腹腔镜手术需要较昂贵的器械,术前应向家属详细说明,取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字。消除其对腹腔镜手术存在的疑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1.2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是术后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自病人入院即讲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术前 3d进无渣流质或肠内营养蛋白制剂,术前 1d 进流质饮食,术前 12h 禁食、禁饮。术前 1d 口服 20 %甘露醇 250ml 以清洁肠道,随后饮用温开水2000~2500ml,以排空肠道积液积气,对于口服效果不佳者,应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以彻底排空肠道,同时口服肠道抗菌素,以减少肠道细菌,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机率,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如果病人存在不全或完全性梗阻,应禁饮食,静脉补充营养,调整身体营养状况,以利病人术后康复。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病人麻醉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病房护士应与麻醉医师进行详细交接,了解麻醉期间气腹情况及手术情况,连接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尤其注意血氧饱和度,应保持在95%以上,常规给高流量吸氧12~24小时,以减少CO2在机体内的蓄积。出现恶心呕吐者使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遵医嘱给止吐药物对症治疗。
2.2.2切口护理:
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不容忽视其观察。术后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血,特别是脐部和侧腹壁,由于套管穿刺时损伤皮下的浅表血管容易引起穿刺孔出血,渗血多者应充分压迫止血并更换敷料。对改道者注意人工肛门,有无红肿、渗血、坏死,人工肛门袋有无松脱。腹部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如诉疼痛加剧应注意有无脏器损伤、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快速等休克表现,提示术后出血,要加快补液,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止血、抗休克处理。
2.2.3引流管护理:
由于手术刺激及麻醉影响,胃肠道处于麻痹状态,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保持通畅,待肛门有排气后再拔除胃管。留置胃管病人口腔护理每日1次,留置导尿管病人清洁会阴部每日2次,术后第2天起开始训练膀胱舒缩功能,即夹闭导尿管3~4h放开1次,并观察病人尿意及排尿量是否正常,如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4天左右可拔除导尿管。腹腔镜手术过程出血少,术后引流量比传统手术少,应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屈曲、受压、脱出,经常山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阻塞管腔,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若腹腔引流管内引流液为鲜红色,质地粘稠,每小时渗出量在100ml以上,病人血压下降,应考虑有内出血,要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腹腔引流管内引流物呈粪便样,应怀疑有肠瘘发生,若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尿液样液体,应警惕有输尿管损伤,也应报告医生。通常引流液由红变淡,逐日减少,3~4天可拔除。
2.2.4恶心、呕吐的护理: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明显高于非腔镜手术,恶心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呕吐时用手托住患者的前额,将呕吐物吐入容器内;手术当天平卧,使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呕吐后及时清理床铺,漱口,让患者卧位舒适,使其症状缓解。必要时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物,呕吐物多时注意补充液体。
2.2.5饮食及功能锻炼: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改善快,患者术后30h即可恢复肠蠕动,因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2d即可下床活动;术后 48h即可进食,饮食多从流质开始,患者营养状况很快改善,进食后,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情况的发生。
2.3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应向患者详细讲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生活饮食有规律,多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禁食煎炸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烟酒等。(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消化不良和腹泻发生。(3)注意休息,如有腹壁造口,应避免提举重物,防止引起腹壁造口周围疝气的产生,但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4)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癌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有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随时就诊。
3体会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较开腹结肠癌切除具有疼痛轻,离床活动时间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留置尿管及胃管的时间短,术后住院短等优点,克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缺陷,减少了基础护理工作量,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与病人进行沟通与宣教,使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手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不仅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而是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目标。因此,微创技术将越来越多地替代开腹手术,是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护士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配合医生进行新技术的开展,总结完善新的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增蓉,戴红霞,成翼娟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盲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897-899.
[2]郭金环,腹腔镜大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5,25(2):54.
[3]黄小萍.心理因素对直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2002,18(4):447.
[4]刘鄂长,陈训如,韩 红.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费用对比[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2):419~420.
[5]肖西平,郭洪霞,李娟等.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68-69.
[6]余向群.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及现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 (1) :87.
关键词:腹腔镜;整体护理;肠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26-01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共7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3例,其中男46例,女27例,年龄41~80岁。电子结肠镜检查为升结肠癌15例、降结肠癌14例、横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12例,直肠癌24例,其中8例直肠癌改道。除2例乙状结肠癌,1例直肠癌因癌灶周围明显受浸润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7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住院7天,比同类手术患者住院天数提前2~4天,围手术期无肺部感染、穿刺口感染、出血、吻合口瘘、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以及名种并发症使患者处于恐惧、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状态。护理人员要通过耐心和细致的解释和开导,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结直肠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供选择的几种治疗方案及预后,并向家属介绍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解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并尊重病人的选择。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讲明手术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如术中大出血、癌灶广泛浸润等原因有中转开腹的可能,腹腔镜手术需要较昂贵的器械,术前应向家属详细说明,取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字。消除其对腹腔镜手术存在的疑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1.2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是术后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自病人入院即讲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术前 3d进无渣流质或肠内营养蛋白制剂,术前 1d 进流质饮食,术前 12h 禁食、禁饮。术前 1d 口服 20 %甘露醇 250ml 以清洁肠道,随后饮用温开水2000~2500ml,以排空肠道积液积气,对于口服效果不佳者,应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以彻底排空肠道,同时口服肠道抗菌素,以减少肠道细菌,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机率,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如果病人存在不全或完全性梗阻,应禁饮食,静脉补充营养,调整身体营养状况,以利病人术后康复。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病人麻醉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病房护士应与麻醉医师进行详细交接,了解麻醉期间气腹情况及手术情况,连接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尤其注意血氧饱和度,应保持在95%以上,常规给高流量吸氧12~24小时,以减少CO2在机体内的蓄积。出现恶心呕吐者使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遵医嘱给止吐药物对症治疗。
2.2.2切口护理:
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不容忽视其观察。术后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血,特别是脐部和侧腹壁,由于套管穿刺时损伤皮下的浅表血管容易引起穿刺孔出血,渗血多者应充分压迫止血并更换敷料。对改道者注意人工肛门,有无红肿、渗血、坏死,人工肛门袋有无松脱。腹部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如诉疼痛加剧应注意有无脏器损伤、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快速等休克表现,提示术后出血,要加快补液,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止血、抗休克处理。
2.2.3引流管护理:
由于手术刺激及麻醉影响,胃肠道处于麻痹状态,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保持通畅,待肛门有排气后再拔除胃管。留置胃管病人口腔护理每日1次,留置导尿管病人清洁会阴部每日2次,术后第2天起开始训练膀胱舒缩功能,即夹闭导尿管3~4h放开1次,并观察病人尿意及排尿量是否正常,如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4天左右可拔除导尿管。腹腔镜手术过程出血少,术后引流量比传统手术少,应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屈曲、受压、脱出,经常山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阻塞管腔,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若腹腔引流管内引流液为鲜红色,质地粘稠,每小时渗出量在100ml以上,病人血压下降,应考虑有内出血,要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腹腔引流管内引流物呈粪便样,应怀疑有肠瘘发生,若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尿液样液体,应警惕有输尿管损伤,也应报告医生。通常引流液由红变淡,逐日减少,3~4天可拔除。
2.2.4恶心、呕吐的护理: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明显高于非腔镜手术,恶心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呕吐时用手托住患者的前额,将呕吐物吐入容器内;手术当天平卧,使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呕吐后及时清理床铺,漱口,让患者卧位舒适,使其症状缓解。必要时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物,呕吐物多时注意补充液体。
2.2.5饮食及功能锻炼: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改善快,患者术后30h即可恢复肠蠕动,因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2d即可下床活动;术后 48h即可进食,饮食多从流质开始,患者营养状况很快改善,进食后,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情况的发生。
2.3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应向患者详细讲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生活饮食有规律,多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禁食煎炸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烟酒等。(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消化不良和腹泻发生。(3)注意休息,如有腹壁造口,应避免提举重物,防止引起腹壁造口周围疝气的产生,但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4)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癌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有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随时就诊。
3体会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较开腹结肠癌切除具有疼痛轻,离床活动时间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留置尿管及胃管的时间短,术后住院短等优点,克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缺陷,减少了基础护理工作量,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与病人进行沟通与宣教,使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手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不仅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而是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目标。因此,微创技术将越来越多地替代开腹手术,是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护士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配合医生进行新技术的开展,总结完善新的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增蓉,戴红霞,成翼娟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盲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897-899.
[2]郭金环,腹腔镜大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5,25(2):54.
[3]黄小萍.心理因素对直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2002,18(4):447.
[4]刘鄂长,陈训如,韩 红.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费用对比[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2):419~420.
[5]肖西平,郭洪霞,李娟等.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68-69.
[6]余向群.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及现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 (1)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