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年春运大量乘客无票可买,有票无座,加剧了回家团圆的难度。一路的艰辛,让笔者开始关注火车票上的福利。本文主要考虑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购买站票?是什么影响了这部分乘客的购买行为?并主要从乘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收入状况以及对舒适度的偏好来分析。
关键词: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无座票
一、概述
无座票也称站票,通常在春运、暑运等高峰期出售的特别多。每逢春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火车客运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但由于铁路自身运能的限制,即使通过发售无座票,或将硬卧改为硬座出售也仍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但是乘客面临的选择集合不仅仅是火车客运,还有飞机、轮船、长途汽车等。为什么在即使没有火车座票的情况下,也有乘客不会选择其他出行方式,而是花同样的价格购买无座票呢?下面将具体分析。
二、影响乘客选择无座票的原因
1、乘客对价格的敏感度
价格敏感度也即价格弹性,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替代品的数目及其相关联(即可替代性)的程度、该商品在购买者预算中的重要性和该商品的用途等因素。因此又分为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预期价格弹性等。但是,在春运期间,影响并促使乘客做出购买火车站票旅行的主要价格敏感度是交叉价格弹性因素。
交叉价格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若以X、Y代表两种商品,Exy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Py表示Y商品的价格,ΔPy表示Y商品价格的变动量,Qx表示X商品原来的需求量,ΔQx表示因Y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X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交叉价格弹性的一般表达式为:Exy=(△Qx/Qx)/(△Py/Py)。如果Exy<0,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如果Exy>0,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如果Exy=0,则说明X商品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
运用上述微观经济学理论稍作分析不难得出,铁路运输服务与航空、公路以及水路运输服务之间是一种替代品关系。理论上而言,春运期间由于中国农历新年全家团圆的传统文化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迁徙的频繁化,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运力紧张,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而作为铁路客运服务替代品的公路运输则相比较显得价格偏高、乘坐期间活动空间狭小,特别是由于占我国流动人口相当比例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来自西部和中部省份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公路密度低、通车里程少、建设等级低,使得公路客运在局部并不具有便捷性,加之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相比较,在价格较高、舒适度和便捷性差的情况下,在运输安全性方面也差强人意。和铁路与公路运输同样经济的出行方式是水路运输,但是由于水路运输对地理条件的要求局限性更强,速度缓慢,基本不在公众的考虑范围。相比较而言,航空运输点对点的运输方式所带来的便捷性,航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相较铁路客运更加可靠的旅行安全保障和春运期间拥挤的铁路客运所无法比拟的舒适性,理应是对公众极具吸引力的出行方式,但由于春运期间铁路乘客主体是在城市工作的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院校的在读学生,经济收入低或者根本没有收入,对价格敏感度高,在相对低廉的火车站票和昂贵的航空客运服务价格之间,做出购买虽然遭受价格歧视却低价的火车站票出行是理性的决策。
2、乘客的收入
微观经济学常用需求的收入弹性来测定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的变化量。若以X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M表示某个消费者的收入。那么ΔX表示消费需求的变化量,ΔM表示收入的变化量,需求的收入弹性=(ΔX/X)/(ΔM/M)。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一个人的收入增加1%将会导致在这种商品上的支出增加大于1%。如果弹性小于1,那么收入增加1%将会导致支出的增加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这种商品上的支出在收入中的份额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选择购买的商品种类也在发生变化。通常说来,富裕的人会将更多的钱用在看电影、更昂贵的汽车、度假和其他奢侈品上。穷人则将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和住房。于是我们说,富人的需求的收入弹性要小于穷人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并且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可以把商品分成正常品、劣质品和吉芬商品。那些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商品就是正常品。与之对应的是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的商品就是劣质品。春运期间,火车无座票作为一种典型的劣质品,收入高的人群将会减少对它的需求,收入低的人群将会增加对它的需求。而作为春运主要客流量的学生及务工人员等刚好是低收入人群,由于收入较低,因此会减少对舒适度等的要求,增加对无座票的需求。因此他们购买无座票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3、乘客对旅程的舒适偏好
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满足传递性、非饱和性和完全性。偏好受文化、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收入和产品价格的约束。
本文根据乘客对旅途舒适度的偏好将整个春运期间各种交通方式汇集的客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旅程舒适度要求不高, 而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他们只要求能按时安全到达目的地, 其他方面不是很关注;另一类对旅程舒适度要求较高, 而对价格不是很敏感,他们不仅要求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而且往往还要求能够享受到更大的空间和更加舒适的环境等。这样一来,前者则更可能会选择购买火车站票出行,后者则更可能会转而选择购买航空服务。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前文分析的选择购买铁路运输出行的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院校学生这两大群体中,由于国家制定学生票相较其他社会群体更提前的车票预售制度和票源保障机制,使得大中专院校学生更有可能购买到火车坐票,在票额既定的情况下,返乡农民工则更可能购买火车站票。但是,农民工群体在出生成长地较差的生活环境和在城市所从事工作的恶劣环境,加之制度性的歧视,以及本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其他环节,这些因素均使得他们对舒适度的偏好较差、而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运用于购买返乡运输服务的决策过程中也是如此,航空客运服务舒适性高的同时价格也高,铁路客运服务站票舒适性低的同时价格也低,那么,对于那些对价格敏感性较高而有同时对旅行舒适度偏好较弱的个人和群体,在春运期间选择购买铁路客运服务的站票出行,则是顺理成章的。
三、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较低的预算约束下,正是由于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对旅途舒适度偏好较低,更多的乘客才会选择购买站票,而不是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参考文献:
[1]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石小燕 (1984-)女(汉族) 籍贯:重庆万州人,工作单位:硕士,从事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6)
关键词: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无座票
一、概述
无座票也称站票,通常在春运、暑运等高峰期出售的特别多。每逢春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火车客运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但由于铁路自身运能的限制,即使通过发售无座票,或将硬卧改为硬座出售也仍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但是乘客面临的选择集合不仅仅是火车客运,还有飞机、轮船、长途汽车等。为什么在即使没有火车座票的情况下,也有乘客不会选择其他出行方式,而是花同样的价格购买无座票呢?下面将具体分析。
二、影响乘客选择无座票的原因
1、乘客对价格的敏感度
价格敏感度也即价格弹性,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替代品的数目及其相关联(即可替代性)的程度、该商品在购买者预算中的重要性和该商品的用途等因素。因此又分为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预期价格弹性等。但是,在春运期间,影响并促使乘客做出购买火车站票旅行的主要价格敏感度是交叉价格弹性因素。
交叉价格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若以X、Y代表两种商品,Exy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Py表示Y商品的价格,ΔPy表示Y商品价格的变动量,Qx表示X商品原来的需求量,ΔQx表示因Y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X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交叉价格弹性的一般表达式为:Exy=(△Qx/Qx)/(△Py/Py)。如果Exy<0,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如果Exy>0,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如果Exy=0,则说明X商品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
运用上述微观经济学理论稍作分析不难得出,铁路运输服务与航空、公路以及水路运输服务之间是一种替代品关系。理论上而言,春运期间由于中国农历新年全家团圆的传统文化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迁徙的频繁化,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运力紧张,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而作为铁路客运服务替代品的公路运输则相比较显得价格偏高、乘坐期间活动空间狭小,特别是由于占我国流动人口相当比例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来自西部和中部省份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公路密度低、通车里程少、建设等级低,使得公路客运在局部并不具有便捷性,加之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相比较,在价格较高、舒适度和便捷性差的情况下,在运输安全性方面也差强人意。和铁路与公路运输同样经济的出行方式是水路运输,但是由于水路运输对地理条件的要求局限性更强,速度缓慢,基本不在公众的考虑范围。相比较而言,航空运输点对点的运输方式所带来的便捷性,航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相较铁路客运更加可靠的旅行安全保障和春运期间拥挤的铁路客运所无法比拟的舒适性,理应是对公众极具吸引力的出行方式,但由于春运期间铁路乘客主体是在城市工作的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院校的在读学生,经济收入低或者根本没有收入,对价格敏感度高,在相对低廉的火车站票和昂贵的航空客运服务价格之间,做出购买虽然遭受价格歧视却低价的火车站票出行是理性的决策。
2、乘客的收入
微观经济学常用需求的收入弹性来测定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的变化量。若以X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M表示某个消费者的收入。那么ΔX表示消费需求的变化量,ΔM表示收入的变化量,需求的收入弹性=(ΔX/X)/(ΔM/M)。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一个人的收入增加1%将会导致在这种商品上的支出增加大于1%。如果弹性小于1,那么收入增加1%将会导致支出的增加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这种商品上的支出在收入中的份额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选择购买的商品种类也在发生变化。通常说来,富裕的人会将更多的钱用在看电影、更昂贵的汽车、度假和其他奢侈品上。穷人则将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和住房。于是我们说,富人的需求的收入弹性要小于穷人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并且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可以把商品分成正常品、劣质品和吉芬商品。那些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商品就是正常品。与之对应的是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的商品就是劣质品。春运期间,火车无座票作为一种典型的劣质品,收入高的人群将会减少对它的需求,收入低的人群将会增加对它的需求。而作为春运主要客流量的学生及务工人员等刚好是低收入人群,由于收入较低,因此会减少对舒适度等的要求,增加对无座票的需求。因此他们购买无座票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3、乘客对旅程的舒适偏好
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满足传递性、非饱和性和完全性。偏好受文化、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收入和产品价格的约束。
本文根据乘客对旅途舒适度的偏好将整个春运期间各种交通方式汇集的客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旅程舒适度要求不高, 而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他们只要求能按时安全到达目的地, 其他方面不是很关注;另一类对旅程舒适度要求较高, 而对价格不是很敏感,他们不仅要求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而且往往还要求能够享受到更大的空间和更加舒适的环境等。这样一来,前者则更可能会选择购买火车站票出行,后者则更可能会转而选择购买航空服务。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前文分析的选择购买铁路运输出行的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院校学生这两大群体中,由于国家制定学生票相较其他社会群体更提前的车票预售制度和票源保障机制,使得大中专院校学生更有可能购买到火车坐票,在票额既定的情况下,返乡农民工则更可能购买火车站票。但是,农民工群体在出生成长地较差的生活环境和在城市所从事工作的恶劣环境,加之制度性的歧视,以及本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其他环节,这些因素均使得他们对舒适度的偏好较差、而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运用于购买返乡运输服务的决策过程中也是如此,航空客运服务舒适性高的同时价格也高,铁路客运服务站票舒适性低的同时价格也低,那么,对于那些对价格敏感性较高而有同时对旅行舒适度偏好较弱的个人和群体,在春运期间选择购买铁路客运服务的站票出行,则是顺理成章的。
三、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较低的预算约束下,正是由于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对旅途舒适度偏好较低,更多的乘客才会选择购买站票,而不是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参考文献:
[1]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石小燕 (1984-)女(汉族) 籍贯:重庆万州人,工作单位:硕士,从事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