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刑法期待可能性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确认,其对人性的关怀的基本精神值得我们刑法理论借鉴,但其固有的缺陷又与成文刑法的基本价值取间存在冲突。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超法规阻却事由;伦理价值
  一、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和价值
  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行为时的具体情况,能够对行为人提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的意志期待。通说认为该理论来源于德国对“癖马案”的判决。该判决向社会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行为人在没有条件去实施适法行为时,即使实施了形式违法行为,即使在主观上存在过失的状态,也可能阻却责任。期待可能性的根据是相对自由意志理论,相对自由意志理论既承认人的理性的作用,又承认其他客观存在对人的理性认识和选择的限制作用,认为人具有相对的意志自由。主张相对的意志自由论,就必然形成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要考虑行为人行为时有无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行为人有其他行为选择的可能性,而他却通过自己的意志选择实施了刑法所禁止行为,那么他就应当受到责任非难,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行为人行为时无其他行为选择可能性,只能实施犯罪行为,则不能对其进行责任非难,法律也就不能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法不强人所难”的法律精神的体现,使影响行为人意志自由的客观因素被纳入犯罪的评价体系中,从而保证了刑法处罚的正义性。要将行为事实归责于行为人,必须以该行为是行为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为前提。只有行为人以自己的意志去实施了犯罪行为,构成犯罪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对具体行为人人性的弱点而给予法律的救济的理论,是严酷刑法中温情的一面。同时有助于实践中的个案公正。所有的成文刑法规范都只能注意适用对象的一般性,不可能包含所有具体个案中影响行为人意志自由的各种因素,期待可能性理论则可以为实现个别正义提供了一个符合伦理正义的途径。
  二、期待可能性的法理依據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德国通说规范责任论的核心,而规范责任论是在批判心理责任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学说。
  心理责任论是我国现在主张的通说,它认为责任的本质应当从行为人与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心理联系来理解,从心理事实的角度把故意和过失看成是责任的两个种类。心理责任论认为,责任判断就是把结果与行为人相结合,把结果归责于行为人的原因是行为人认识了结果或者虽然没有认识但是能够认识结果,责任就是以认识为内容的心理状态。
  规范责任论对心理责任论进行了修正。规范责任论认为故意或过失本身并非责任,责任的重点在于行为人的心理事实在规范上值得非难的可能性上。责任的结构除了心理事实外,还应包括规范评价和期待可能性两方面的内容。规范评价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实施的行为适法与否的一种评价。但是,即使行为人在故意或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了违法行为,也不是必然发生责任问题,如果根据行为时的情况不可能期待行为人为适法行为,则阻却责任。在规范责任论看来,故意和过失的心理事实是中性的,心理状态并不包含非难性的内容,只有在依据刑法规范应加以非难的心理事实存在时,才能认定责任,而这种非难要素,即系期待可能性。
  以德国刑法理论为例,德国刑法理论区分责任排除事由与免责事由。责任排除事由是指特定的事由致使行为人缺乏责任的构成特征,从而不能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免责事由是指特定的事由降低了行为的不法性与有责性,使得刑罚必要性的底部边界未被达到,从而立法者放弃责任谴责而予宽容。期待可能性理论就作为免责事由存在《德国刑法典》中,德国刑法总则第33条规定,由于慌乱、恐惧或者惊吓而防卫过当的,不受处罚;第35条对于“阻却责任的紧急避险”作了特别规定。但其避险法益被限定在生命、身体、自由的范围内。在基本法益受到威胁时,很难期待行为人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德国学者认为在法律不能解决的义务冲突的场合下也可能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例如,为了救助多数人生命而牺牲他人生命的行为仍属违法,在但由于生命的不可比性,这种场合,行为人进行认真衡量之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对此应当免除责任非难。
  三、期待可能性的实践分析
  尽管学界对期待可能性研究热情不减,但在实务界对期待可能性却表现出消极态度,主要是判断期待可能性的标准不明确以及是作为法定阻却事由还是超法规的阻却事由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期待可能性只有作为超法规的阻却事由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因为我国刑法明显没有完全将缺乏期待可能性的情形类型化,超法规阻却事由可以灵活应对现实且亦可体现刑法的谦抑。期待可能性从本质上是一种超法规的伦理评价标准,它会对刑法规范的可预见性和平等性造成冲击,若作为超法规的免责事由,会有损害现实已有法律秩序的可能,会削弱刑法的一般预防的效果,导致适用法律的不平等。在法的价值上追求上,应先保障法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给与国民安全与自由。倘若这种以平等和安全为核心价值的一般正义得不到实现,个别正义就是无源之水。而且在判断期待可能性的标准问题上没有公认标准,虽然学界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试图定义其标准,但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自然环境都对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有着不同的影响再加上个体自身的不同,其标准也会随时代的伦理观而变化,刑法不可能将所有变化的因素全部具体化,这就需要法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确认,从而扩大法官自由裁量权导致司法擅权的可能。因此,只在在刑法上有规定的场合才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阻却责任的事由。这既保障了法律的基本正义要求,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同时使刑法更具人文关怀和个案正义。在德国,缺乏期待可能性的情形已基本上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阻却事由。因此,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将其基本类型法典化,为现阶段的司法实践提供指导,在法律的框架内充分兼容其背后的“情理”同时又防止司法擅权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晨.《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2][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坷译,法律出版社,2008
  [3]唐稷尧,詹坚强.本源、价值与借鉴一一评期待可能性理论,四川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作者简介
  彭懿(1994-),男,汉族,湖南衡阳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法理学。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缺陷如何界定,缺陷与交通事故因果关系如何确定仍旧有探讨之必要。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经济补偿金作为《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个独特制度,在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经济补偿金的特征和性质入手,来正确认识经济补偿金的内涵,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进而找出我国经济补偿金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在完善立法、适用范围、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四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解除;适用  一、经
期刊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法理学界的关注,对正义与法有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法的本质、价值和法与正义的相互作用:正义促进了法律的进化,法律实现了正义的追求。  关键词:正义;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律的进化;正义的实现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乃至全世界出现越来越多以损害公益为代价逐利的侵权行为,侵害公益的案例日益增多,不容忽视。我国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一年多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解读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5条。本文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客体范围、民事公益诉讼程序中的若干问题来对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益诉讼;主体适格;客体范围;若干问题  当下中国,经济活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与社会正义、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公益诉讼制度对中国发展也具有的时代意义。然而,要理解公益诉讼的前提是弄清公益诉讼的客体,如果不能回答这一问题,就很难回答在某一纠纷是否属于公益诉讼。本文正是以此为契机,根据我国具体国情,采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等不同分析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益诉讼;公共利益;私益诉讼  一、公益诉讼的基本
期刊
摘 要:随着微信逐渐成为社会大众普遍使用的交流工具以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基于微信为平台的新型电商模式-微商,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微信三级分销作为当下众多微商所追捧的经营模式,凭借其爆发性、病毒性营销的效果,为从事微商的经营者带来了巨额利润。但是,微信三级分销的经营模式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存在哪些法律风险,往往被公司或者经营者忽略。  关键词:微信;三级分销;传销  一、微信三级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打造一个有限政府,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己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鉴于有限政府的理念在实践中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政府权力的运用上,且权力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最直接手段,因此,本文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采用各种方法,在借鉴西方有限政府理论的基础上,从中国政府的行政改革实际出发,把理论研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探
期刊
一、猜读的心理学基础和思维价值  所谓猜读,即猜猜读读,在猜中读,在读中猜,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前或阅读中或阅读后去猜测、估计文章的结构脉络、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变化等,尝试对文章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发现、联想、阐发、探究。简而言之,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然后将自己猜测的结果与原文作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自己所猜的内容、写法哪些比原文好,或原文的哪些内
期刊
摘 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到城市打工,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 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留守儿童受教育权是指农村留守儿童依法享有由国家提供和保障的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学习,能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从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权利,然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不容乐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留守儿
期刊
摘 要:“小产权”房买卖过程中,涉及城镇居民、村民、集体组织、国家等利益主体,故对“小产权”房买卖合同不宜一概认定无效,二是应当将“小产权”房进行分类,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和国家关于“小产权”房的最新政策来讨论买卖合同的效力,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买卖问题,需要建立完备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词:“小产权”房;合同效力;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随着近年来城镇住房房价高涨,城市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