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及其适用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乃至全世界出现越来越多以损害公益为代价逐利的侵权行为,侵害公益的案例日益增多,不容忽视。我国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一年多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解读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5条。本文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客体范围、民事公益诉讼程序中的若干问题来对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益诉讼;主体适格;客体范围;若干问题
  当下中国,经济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每个个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时,忽视了社会整体的生存环境的建设,由此出现了许多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现象,为此,探讨通过民事公益诉讼保障全体国民、不特定多数、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是当下的急迫任务。我国的公益诉讼的实践和理论都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特别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尚不够充分,无法为司法实践提供及时且正确的指导。
  一、民事公益诉讼发展的历史沿革及意义
  (一)什么是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公益诉讼泛指一切为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它既包括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也包括公民、法人和一切非法人组织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狭义的公益诉讼则仅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提起的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
  (二)公益与私益的区别及联系
  公益诉讼最早起源于古罗马,但被广泛关注是在20世纪。与传统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不同,公益诉讼有其特殊性,具有以下特征:1.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2.公益诉讼的原告不一定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3.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潜在的;4.原告在胜诉后得到奖励。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不同,它们的主要区别有:1.直接目的不同;2.二者诉讼功能不同;3.起诉主体和诉讼地位不同;4.法院在诉讼中的职权不同。民事私益诉讼与公益诉讼之间紧密的联系,私益与公益并非相反概念,二者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概念。
  (三)研究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今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个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时忽视了社会整体的生存环境的,由此出现了许多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现象,为此,探讨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当下的急迫任务。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修改对民事公益诉讼作了制度上的规定,是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立法上的一大进步;2015年我国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和理论都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尚不够充分,无法为司法实践提供及时且正确指导,相关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因此,进一步完善公益诉讼实体法和程序法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
  二、公益民事诉讼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几点思考
  《民事訴讼法》第55条规定: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针对法律的相关规定和我国的司法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适格
  1.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适格为主,发挥其保护公益的优越性
  我国确定了以检察关提起公益诉讼优先、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居次的原则前提下,确立具有提起公益诉讼资格的原告可以联合起诉、组成公共原告的原则。对于检察机关的主体适格,检察机关的这种身份在诉讼法律性质上已经不是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了,而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
  2.对法律规定外的组织及公民公益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扩张
  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大部分是行政公益诉讼机关,另一部分是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关,在我国,公益诉讼应采取行政公益诉讼优先,民事公益诉讼居次的原则。
  (二)公益诉讼的客观范围及其划定依据
  对于公益诉讼的客观范围及其划定根据?人们应当正确认识公益诉讼的客观范围,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重合的部分是否有必要提起公益诉讼,还是由国家、政府通过特定方式予以解决,社会秩序是否等同于社会公共利益?这一切还是基于一个原则“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其侵害主体是不特定的”。
  (三)民事公益诉讼程序中的若干问题
  1.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当案件的要件事实或主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哪一方应该承担因此而发生的不利后果。举证责任存在的前提是作为裁判基础的主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民事纠纷的实践中是现实存在的。
  2.诉讼程序的限制
  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不同,有其特殊性,公益诉讼的起诉对象也并非是公共利益的完全或者实体代表,其诉讼权利受到相应的限制。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一般民事诉讼的调节、和解制度不应该得到支持和适用。
  3.诉讼费用问题
  由于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于其诉讼费用问题,可以采取民事公益诉讼胜诉受理费由被告缴纳,败诉则受理费由国家承担的处理方法。
  4.裁判的效力
  公益诉讼判决效力,当对某一公益诉讼案件作出生效判决后,对其他因同一事件所引发的私益诉讼的效力问题。主要是既判力扩张和判决执行力和判例效力扩张。
  5.裁判的利益如何分配
  对于公益诉讼裁判的利益分配问题,以环境公益诉讼为例,有人主张专门成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费用、检察机关胜诉后由加害方缴纳的赔偿款以及其他在起诉、诉讼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费用及其他涉及环境保护的费用的都由所成立的环境公益诉讼基金来统一管理、支配,这种方法的设想得到了有关学者的肯定。
  民事公益诉讼除了以上问题,涉及的其他相关问题可在实践经验积累、理论研究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出、解决、完善。
  参考文献
  [1]颜运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
  [2]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专题讲座.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4月.
  [3]肖建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模式研究——以中、美、德三国为中心的比较法考察[J].中国法学,2007年3月.
  作者简介
  黄俐(1986-),女,汉族,贵州瓮安县人,硕士,贵州民族大学,法律法学专业2016级,研究方向:经济法。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对垒中往往居于弱势,充当赔偿者的角色。我国政府历来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后盾,在海外维权中会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但企业仍应是海外维权的主体,企业应尽快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商标、专利跟踪监视网络,从自身提高保护、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水平。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维权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对垒中往往居于弱势,充当赔偿者的角色。一方面,
期刊
摘 要:物业税是以不动产为课税对象,在不动产保有环节征收的一种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城镇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税费”,这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不动产税制度,进一步建立物业税制度指明了方向。适时开征物业税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完善我国不动产税体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不动产;物业税  一、我国不
期刊
摘 要:尽管民事诉讼法在2012年进行了修改,使得协议管辖和应诉管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但是就协议管辖的性质问题,学术界一致存在着争议,因此对其分析需要从多方面的视角进行考察,并且,从协议管辖的适用上来说,有无限制可选择的管辖法院范围的必要,同时,在应诉管辖的适用中,其不仅与法院的调查管辖权限相矛盾还与我国的起诉条件不相协调,该如何进行解决仍是一个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协议管辖
期刊
摘 要:國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在理论界有着很大的争议,它不仅是学习国际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也是国际法学科中的根本性问题。两者之间关系直接影响到国际法的性质和地位,渊源与效力根据等基本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对于国家是否能正确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化引起了当今世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使社会结构、政治理念、法律制度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
期刊
摘 要: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首位,对交通肇事的控制与预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交通肇事罪的探究,指出其存在的立法、司法缺陷,并试图对本罪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逃逸;逃逸致死  我国《刑法》第 133 条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
期刊
摘 要:刑事证据的不可缺少以及证明案件事实的特殊意义就决定了刑事证据事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因此,对于非法证据的排除就显得特别重要,究竟是应当通过补充或者作出合理解释恢复其证明效力,还是应当予以排除,需要经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词:非法证据;补正;合理解释  一、刑事证据存在的价值  刑事证据作为证明刑事案件事实不可缺少的部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
期刊
摘 要:优秀的裁判文书,不仅能承载法律理念,还能够彰显法律的价值追求,促进法律功能的发挥。我国近年来一直提倡裁判文书繁简分流制度化,但只有其标准具体化之后这项改革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当前需要我们按图索骥,寻求解决措施。改变繁简分流理论研究视角单一,全景式地把握繁简分流理论,构建严密的理论框架;加快繁简分流试点工作的推行,把繁简分流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繁简分流;公正与效率;价值  一、繁简分流
期刊
摘 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缺陷如何界定,缺陷与交通事故因果关系如何确定仍旧有探讨之必要。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经济补偿金作为《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个独特制度,在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经济补偿金的特征和性质入手,来正确认识经济补偿金的内涵,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进而找出我国经济补偿金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在完善立法、适用范围、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四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解除;适用  一、经
期刊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法理学界的关注,对正义与法有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法的本质、价值和法与正义的相互作用:正义促进了法律的进化,法律实现了正义的追求。  关键词:正义;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律的进化;正义的实现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