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习总书记在一次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破解“卡脖子”的问题,胆子要再大一些,步子也要再大一些。企业界、科技界如此,教育界也应如此。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是什么卡住了教育的脖子?究竟是什么卡住了学生成长的脖子?答案不言自明,是应试教育卡住了教育的脖子,是沉重的负担、简单重复的训练、陈旧落后的考试评价,卡住了学生成长的脖子,卡住了创新精神培养的脖子。
关键词:影子教育;双减
報载,2019年底,深圳一所中学运动会上,初中某班学生在方阵中打出“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的横幅。一经流传,这一标语竟得到许多共鸣,许多学生高呼:“太有才了!说出了‘劳苦大众’的心声。”作者说,言下之意,他们也不爱学习,这样的横幅和附和者的高呼,让我哑然失笑,但这笑声里却充满着忧伤和沉思:没有兴趣,不爱学习,为家长而学习,他们还怎么创造性成长?长大后又怎么去创造?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习,原因又何在?
这里,就不得不想到教育过度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而教育的过度,势必带来教育的功利化。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它是基于人的地位还是基于社会的地位,教育都是人类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教育状况而言,这是塑造人们的思想,培养人的本性,传授人们的知识,智慧和实现人的美德的光荣事业。但是,现实情况是,现代教育正在变得越来越实用。功利主义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使得教育难以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这不仅导致受过教育的人格缺陷,而且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过度教育的症结在于课外补习。课外补习在国外称之为“影子教育”,如影随形跟在学校教育后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尤其是为后进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就是所谓“补差”的功能。但是在中国,其功能普遍成为“培优”,越是学习好的人上的补习班越多。补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学校教育。有一句话是“不怕班里有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越是在大城市,越是在重点学校,越是在优势阶层,补课的强度越大。课外补习似乎进一步扩大了教育不公,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
《素质教育下“”影子教育“”理性探究》一文指出:“影子教育”主要指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针对教学科目的课外收费辅导。之所以称“影子教育”,是因为它效仿主流教育而发生变化,随着主流教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主流教育课程的改变而改变。近二十多年来,这种“影子教育”在全球迅速扩展,它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如影相随。它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通过小班化和一对一的教学,加强学科学习。但与此同时它也大大强化了应试教育价值、加重学业负担、加剧教育不公,让我们的孩子带上枷锁。
其实,我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已经很幸运了。因为我当时读书时,只有一个作业负担。我当时还是个学生时,校外培训并不多。但是随着大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大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家长们愿意花费了很多金钱,为孩子创造更多更优质的教育。但是家长花费了很多金钱,孩子的成绩却没有提高很多。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仅使孩子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还可能会使孩子产厌学的心理。校外培训,更会使孩子丧失掉课堂学习的兴趣。
学习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特别重要。但是,未成年人的时间不能全部用来学习的。他们需要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他们需要学习各类生存技能,他们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技巧。他们也有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他们需要做不同的练习。现在虽然还是应试教育为主,但是素质教育才是以后整个教育的发展通道。素质教育,是对孩子综合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
国家为什么要出台“双减政策”?我们看得到,教育内卷已经演变成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且突出的矛盾了。我个人认为,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发展来看,双减政策绝对是好事。它第一个目的,就是切掉培训机构这个在公办、民办之外,衍生出来的第三个教育系统,切开它与公办教育之间的捆绑,斩断它对教育生态的破坏。这不仅仅是因为民怨来减减负,它是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层面的事情。一言以蔽之,机构得安分守己,做学校教育的补充者,只能是影子,不能是主体。
“影子教育”,是违背规律的“提前教育”,《课外补习:反噬教育的“影子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显示:在北京,培训机构建立系统的择优体系,而择优体系主要依靠其“超常体系”,即五年级学完小学课程,六年级以复习和准备“小升初”为主,“超常班”由每年的“杯赛”和统一选拔产生。“影子教育”,绑架了学校教育,在城市学校,由于多数孩子都参与了课外培训,致使学校的教学进度难以组织,少数未参加过补习的学生不得不参与补习;“影子教育”,扩大了教育不公,过度的课外培训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高昂的补习费用成为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
必须解绑“主流教育”,引导“影子教育”健康发展。21世纪以来,各国的课外辅导发展迅猛,由此也引发对课外辅导市场的规范、教育边界之设定等新问题的思考。各国纷纷推出举措加以管理,以维护教育公平。这对我国教育辅导机构的治理和发展也有提示意义。
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当然就体现在兴趣爱好和社交情商上!换个词也可以概括为学术成绩以外的综合能力,比如沟通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不服输的精神、组织合作能力等等非常多方面。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光靠上课、上培训班刷题不太可能培养出来的,必须要有兴趣爱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以及和小伙伴玩耍游戏,参与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时间才行。同时,未来市场上抢手的人才一定是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说的简单点,孩子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是国家的人力资源。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的是自主创新型的人才,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而不是以前那种靠填鸭、机械重复灌出来的流水线型人才。所以说我们国家现在重视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发展战略。
所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只盯着分数看。“唯分数论”不可取,卷面成绩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之后的人生。如今周末和假期培训班被禁了,正好可以把这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和家人、朋友一起体验生活,探索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发现自我。
参考文献:
[1]马柳新. 对小学影子教育的思考[J]. 亚太教育, 2015, 000(030):17-17.
[2]王欣. “影子教育的理性分析及引导策略.” 科技视界 10:2.
[3]疏仁美, 周林, 邓灵福, & 丁书茂. (2019). 关于影子教育全球化扩张的原因及影响的思考. 教育观察, 000(018), P.142-144.
关键词:影子教育;双减
報载,2019年底,深圳一所中学运动会上,初中某班学生在方阵中打出“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的横幅。一经流传,这一标语竟得到许多共鸣,许多学生高呼:“太有才了!说出了‘劳苦大众’的心声。”作者说,言下之意,他们也不爱学习,这样的横幅和附和者的高呼,让我哑然失笑,但这笑声里却充满着忧伤和沉思:没有兴趣,不爱学习,为家长而学习,他们还怎么创造性成长?长大后又怎么去创造?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习,原因又何在?
这里,就不得不想到教育过度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而教育的过度,势必带来教育的功利化。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它是基于人的地位还是基于社会的地位,教育都是人类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教育状况而言,这是塑造人们的思想,培养人的本性,传授人们的知识,智慧和实现人的美德的光荣事业。但是,现实情况是,现代教育正在变得越来越实用。功利主义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使得教育难以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这不仅导致受过教育的人格缺陷,而且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过度教育的症结在于课外补习。课外补习在国外称之为“影子教育”,如影随形跟在学校教育后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尤其是为后进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就是所谓“补差”的功能。但是在中国,其功能普遍成为“培优”,越是学习好的人上的补习班越多。补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学校教育。有一句话是“不怕班里有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越是在大城市,越是在重点学校,越是在优势阶层,补课的强度越大。课外补习似乎进一步扩大了教育不公,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
《素质教育下“”影子教育“”理性探究》一文指出:“影子教育”主要指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针对教学科目的课外收费辅导。之所以称“影子教育”,是因为它效仿主流教育而发生变化,随着主流教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主流教育课程的改变而改变。近二十多年来,这种“影子教育”在全球迅速扩展,它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如影相随。它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通过小班化和一对一的教学,加强学科学习。但与此同时它也大大强化了应试教育价值、加重学业负担、加剧教育不公,让我们的孩子带上枷锁。
其实,我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已经很幸运了。因为我当时读书时,只有一个作业负担。我当时还是个学生时,校外培训并不多。但是随着大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大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家长们愿意花费了很多金钱,为孩子创造更多更优质的教育。但是家长花费了很多金钱,孩子的成绩却没有提高很多。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仅使孩子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还可能会使孩子产厌学的心理。校外培训,更会使孩子丧失掉课堂学习的兴趣。
学习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特别重要。但是,未成年人的时间不能全部用来学习的。他们需要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他们需要学习各类生存技能,他们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技巧。他们也有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他们需要做不同的练习。现在虽然还是应试教育为主,但是素质教育才是以后整个教育的发展通道。素质教育,是对孩子综合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
国家为什么要出台“双减政策”?我们看得到,教育内卷已经演变成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且突出的矛盾了。我个人认为,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发展来看,双减政策绝对是好事。它第一个目的,就是切掉培训机构这个在公办、民办之外,衍生出来的第三个教育系统,切开它与公办教育之间的捆绑,斩断它对教育生态的破坏。这不仅仅是因为民怨来减减负,它是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层面的事情。一言以蔽之,机构得安分守己,做学校教育的补充者,只能是影子,不能是主体。
“影子教育”,是违背规律的“提前教育”,《课外补习:反噬教育的“影子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显示:在北京,培训机构建立系统的择优体系,而择优体系主要依靠其“超常体系”,即五年级学完小学课程,六年级以复习和准备“小升初”为主,“超常班”由每年的“杯赛”和统一选拔产生。“影子教育”,绑架了学校教育,在城市学校,由于多数孩子都参与了课外培训,致使学校的教学进度难以组织,少数未参加过补习的学生不得不参与补习;“影子教育”,扩大了教育不公,过度的课外培训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高昂的补习费用成为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
必须解绑“主流教育”,引导“影子教育”健康发展。21世纪以来,各国的课外辅导发展迅猛,由此也引发对课外辅导市场的规范、教育边界之设定等新问题的思考。各国纷纷推出举措加以管理,以维护教育公平。这对我国教育辅导机构的治理和发展也有提示意义。
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当然就体现在兴趣爱好和社交情商上!换个词也可以概括为学术成绩以外的综合能力,比如沟通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不服输的精神、组织合作能力等等非常多方面。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光靠上课、上培训班刷题不太可能培养出来的,必须要有兴趣爱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以及和小伙伴玩耍游戏,参与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时间才行。同时,未来市场上抢手的人才一定是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说的简单点,孩子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是国家的人力资源。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的是自主创新型的人才,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而不是以前那种靠填鸭、机械重复灌出来的流水线型人才。所以说我们国家现在重视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发展战略。
所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只盯着分数看。“唯分数论”不可取,卷面成绩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之后的人生。如今周末和假期培训班被禁了,正好可以把这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和家人、朋友一起体验生活,探索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发现自我。
参考文献:
[1]马柳新. 对小学影子教育的思考[J]. 亚太教育, 2015, 000(030):17-17.
[2]王欣. “影子教育的理性分析及引导策略.” 科技视界 10:2.
[3]疏仁美, 周林, 邓灵福, & 丁书茂. (2019). 关于影子教育全球化扩张的原因及影响的思考. 教育观察, 000(018), P.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