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海扬帆,智慧风控助力远航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风险管理的艺术。”对于银行而言,风控更是衡量银行经营、甚至决定生死的重中之重。作为业内较早开始布局“科技引领”战略的银行,2018年底,平安银行启动了智慧风控平台项目,凭借平安集团金融科技的专业性、创新性、开拓性,将智慧风控平台建成了承载复杂投融资、新型供应链等业务的一体化流程平台、集成风险政策、风险制度、风险管理要求的一体化风控平台、践行“数据化经营”理念的人机结合的风控大脑。目前智慧风控平台已在平安银行全面运用。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平安银行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韧性,经营情况更加稳健。2020年三季度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3.70%、218.29%,均比2019年末有显著提高,不良贷款率为1.32%,比2019年末下降了0.33个百分点。可以说,智慧风控在平安银行经营稳健增长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
  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平安银行在智慧风控领域的实践经验,本刊专访了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郭世邦、零售风险总监兼零售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慎,从风险管理的战略定位和零售领域的风控应用等多角度,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保障”与“赋能”并重,打造最强风控大脑
  2020年平安银行迅速决策部署“新三年”战略,出台了《平安银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2020~2022)》,制定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方针,同时全面推进数字化经营、平台与生态化经营和综合经营的关键策略,为下一个三年的改革转型积蓄新的动能,而智慧风控在平安银行的战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郭世邦副行长用“大脑”和“定海神针”来形象地比喻智慧风控的战略地位。
  平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最终要打造“销售大脑”“决策大脑”“风控大脑”三个大脑,风控就是“三个大脑”之一,地位可见一斑。同时,智慧风控在平安银行的发展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不仅能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更能赋能新业务拓展,降低银行运营成本,为让利于实体经济打开空间。一是“保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现有业务的风险。具体来说,是保证现有存量业务的风险可控,一旦客户出现风险,银行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置。风险有效防控是新三年“对公做精”的前提,智慧风控作为“风控大脑”,是保障“对公做精”最重要的守护力量。二是“赋能”。虽然很多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风险管理系统,但平安银行的智慧风控系统着重于整个业务流程的线上化,并在流程線上化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风险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在设计之初就更多考虑如何赋能业务、赋能风控、赋能管理,让客户经理像风险经理一样去思考业务发展。
  “六大场景”创新,以科技铸造智慧风控
  平安银行依托于集团背景,拥有巨大的数据和技术优势,在致力于科技赋能风控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郭世邦副行长将平安银行在智慧风控领域的快速发展,归结于平安集团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方面的强大科技后盾和平安银行在应用场景方面的不断创新。谈到近年来平安银行落地的智慧审批、智能控制、智能放款、智能预警、智能监控、智慧分析六大场景化智能应用,郭世邦副行长满怀欣慰与自豪,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六大场景化智能应用的特点和使用情况。
  智慧审批。智慧审批是将“老法师”智慧集成为模型,以机智增强人智,人智引领机智。对于客户经理来说,最难和最重要的工作是撰写调查报告,期间需要搜集大量资料,手工查询、核对、抄录大量外部数据,费时费力。智慧风控平台上线后,系统自动采集外部数据,自动计算、自动生成调查报告内容,实现了尽调环节80%去人工。即使新入职的客户经理,也能按照系统提示完成剩下20%的尽调工作,形成一份有质量、有深度的调查报告。
  智能控制。郭世邦副行长坦言:“根据过去的经验,很多信贷业务中犯错都是因为没有遵守已有制度或者规章引发的。”智能控制通过将制度变成标准化、可操作化的内容嵌入到系统中,由系统进行管控,可以避免人为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目前智能控制系统设置了五大类、136个控制点,实现准入、授权等关键环节的系统刚性管控,杜绝“越权准入”“越权审批”,以“技防机控”代替“人防人控”。
  智能放款。放款实际上是银行信贷业务中是一个很繁琐的环节,需要报送资料、审查、再复核等多个节点,整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而智能放款帮助平安银行对公授信业务实现了超过60%标准化业务的自动放款。以汽车经销商融资业务为例,单笔业务的放款时长已从原先人工审核的4~5小时,提升到目前的平均5秒左右极速出账,不仅在效率上大幅提升,更避免了人工审核的出错概率和操作风险。
  智能预警。据郭世邦副行长介绍,目前,平安银行180天的预警准确率接近90%,90天的预警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基本实现提前半年就可以预见到客户信用风险,为银行预留了充足的退出或处置时间。郭世邦表示,“我们不仅要做扁鹊,更要做扁鹊的哥哥。”即平安银行关键在于“治未病”,在还没有出现风险体征时便可以预筛出潜在风险点,对整个风险资产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
  智能监控。智能监控主要是从管理角度来讲的,是指平安银行的智慧风控平台能够自动实现对集团各机构、行业、产品以及人员进行立体化监控。就像现在的交通监控系统一样,在办公室里面就能知道辖内所有的交通状况。
  智慧分析。智慧分析能够提供多维风险看板,集成594个指标,通过中央监控中心和透视分析平台,集成六大场景(管驾舱、资产质量、重点行业、问题资产、资产结构、客户评级)的层层下钻分析,实现全面透视分析,一眼穿透。一旦出现某种现象,系统可以把和这种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均抓取出来,帮助决策者迅速找到原因所在。
  “结合平安银行‘移动化’办公的整体战略部署,2020年智慧风控平台还实现从PC端向移动端App的覆盖,相应在App端上线了移动审批、移动后督、移动放款等功能,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处理工作事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郭世邦补充说道。   AI智能风控,全流程守护零售突破
  平安银行零售条线持续深化信用卡、“新一贷”和汽车金融三大尖兵引领作用,同时不断加强经营模式创新,推进产品多元化、流程线上化、业务平台化,行业优势持续巩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信用卡消费金額跃升至行业第二,汽车金融业务在新车贷款、新能源车贷款、二手车贷款板块上均保持较快增速,市场份额行业领先,按揭及持证抵押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业务结构及客群结构持续优化,总体资产质量保持行业较优水平。可以说,平安银行已经看到了零售转型的胜利成果。在谈到智慧风控在零售领域的应用情况时,平安银行零售风险总监兼零售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慎向记者介绍了平安银行零售的三大AI智能风控系统在贷前、贷中、贷后的应用。
  阿波罗统一授信平台。从客户的角度来讲,与其他银行零售贷款端“产品级授信”(即从客户申请产品的角度来审批并进行风险管理)不同,平安银行的阿波罗统一授信平台实现了“客户级授信”,打通全零售的产品与数据,摆脱不同产品分别授信的情况,以客户为授信核心,做到客户一次申请,银行多产品审批的功能。无论客户申请什么类别的产品,都统一评估该客户在平安银行可以获得的授信额度,对适合这个客户的所有产品做出预审,从多产品的维度来满足客户需求。
  SAFE智能反欺诈平台。这是平安银行2018年上线的平台,也被称为“企业级实时智能反欺诈体系”。该平台可同时对客户在平安银行的各类零售账户上的各种交易及网络行为进行监控,为每个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资金保障。据张慎总经理介绍,该平台的先进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运用了非常多的先进AI技术,如LBS地理位置识别、声纹识别、人脸识别、OCR等,在电话银行提供服务时,平安银行引入了声纹识别技术用于身份验证,无需客户回答身份识别问题,最快仅需6秒即可确认客户身份;客户通过口袋App支付时,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身份认证体系,可以替代传统OTP(One Time Password,一次性指令)、密码等验证手段,支付耗时节约50%,全年累计节约2.7亿笔OTP,大幅提升了客户体验。同时利用AI智能语音等AI交互技术与客户核查风险,替代75%传统人工业务,被伪冒客户案件的赔付时效提升了80%。二是实现了银行体系内反欺诈的统一管控,包括资产和负债端的统一、金融行为和非金融行为的统一、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的统一,实现对欺诈风险交易的实时拦截。
  “追猎者”贷后催收平台。2019年平安银行打造了统一的催收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催收在整个零售风险体系中的闭环管理。据张慎总经理介绍,该平台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高效且合规的AI催收,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与人力催收相比,AI更有耐心,可以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且AI话术由银行统一制定并输入系统,保证了催收的效率与合规性;二是统一零售领域所有产品的催收,避免客户收到来自不同产品条线的反复沟通;三是将所有委外催收业务纳入催收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客户数据的“可用不可看”,既解决了数据安全问题,又兼顾消费者权益保护。
  重视数据安全,三大举措防风险
  提及数据安全,人们并不陌生。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各类数据迅猛增长、海量聚集,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2020年,国家对《数据安全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平安银行在 2019 年3月修订发布了《平安银行个人客户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息的收集及使用须在取得客户书面授权的前提下进行、个人客户信息使用应符合客户书面授权所对应的范围、不得以概括授权的方式,索取与金融产品和服务无关的个人客户信息使用授权或者同意等规定,从制度层面明确规定,保障客户隐私和权益。平安银行在实施智慧风控的同时,是如何保护数据安全、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的呢?郭世邦副行长在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介绍。
  组织架构保障。平安银行内部专门成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组、数据治理工作组,对数据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以及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数据安全管理。
  强制硬件隔离。智慧风控平台属于银行内部操作系统,与平安银行其他业务系统、办公系统一样,只有经过银行科技部门“标装”的加密电脑才能接入,标装电脑禁用了数据对外拷贝接口,并限制邮件和文件外发,相关信息数据仅限于内部工作环境使用。智慧风控App的所有信息存储在云端,禁止下载到手机本地。同时,智慧风控平台按照数据秘密等级实行分区存储数据,在硬件层面充分保障信息数据安全。
  全程操作监控。每一位银行员工的每一次登录、录入、修改、审批、查检、退出等操作行为,平台都能监控到并进行“智慧分析”。对于敏感数据,不仅可以按照用户权限自动限制查询范围,必要时还可按照特殊算法自动对数据进行脱敏或加密处理。无论是PC端还是手机App端,系统平台界面都嵌入了操作人员身份水印,任何截屏、拍照行为都可追溯来源,同时,手机App登录也集成了员工指纹验证等安全措施,进一步保障信息数据安全。
  迅速出击战疫情,支持实体稳经营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企业和个人还款面临较大压力,给银行资产质量管控带来新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及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平安银行采取强化管控措施,提升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发挥了金融科技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对此,郭世邦副行长介绍了平安银行的三大举措。
  迅速响应,对受影响企业给予支持。按照银保监会等部门的工作部署,平安银行从2020年初疫情爆发初期就根据“应延尽延”原则对提出还款延期申请且确实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给予延期还款支持政策,并出台了多项帮扶措施,明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并在维持贷款分类、保持征信稳定的政策支持基础上,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展期、续贷等方式,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和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保持资产质量的保障力度。银行真正要支持的是有前景、有生产能力且满足国家发展要求的企业,在疫情冲击下,更要保持银行资产质量的管控力度。为此,平安银行智慧风控平台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在智能预警模块加大对潜在风险客户的监测,确保对于风险客户早查验、早预警、早退出;另一方面是在智慧审批模块通过智慧分析找出信用可靠、未来可期的优质客群,在未来可以提升新增业务的资产质量。整体来看,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平安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了近几年持续好转的趋势,逾期率、不良率等主要风险指标比2020年初均有较大幅度改善。
  存量清收板块业绩喜人。2020年平安银行的清收业绩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在疫情影响下仍然全面超出年初制定的目标和往年清收业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所以能在疫情冲击下实现如此好的成绩,得益于智慧风控平台助力平安银行实现了清收线上化、管理智能化、经营生态化。平安银行建成了以1350家活跃投资人、5678位律师、2610家律所、297家顶级评估公司、454家主流催收团队为核心的特殊资产行业生态圈。通过科技赋能,为律师、评估公司提供线上办案工作台,实时办理特管委托案件,提供电子用印、线上立案、档案管理、案件跟进等硬核功能,通过资产画像与投资人画像精准匹配,提供资产线上智能推介服务,在业界独树一帜。
  张慎向记者介绍:“回想2020年春节期间,疫情刚刚爆发时,我们就集合各部门主管开了一个电话会议,1月底就形成了快速应对策略,做出了‘精准选择’‘共渡难关’两大决策。”其中,“精准选择”是根据过去的经验,精准判断客户情况,即哪些客户是真正受到影响,哪些客户是受短期影响,哪些客户并没有受到影响;帮助客户就是帮助银行,“共渡难关”就是要与客户一起抗击疫情,应对冲击。
  2020年受新冠疫情导致的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消费需求收缩、居民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零售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都出现了短期下降的情况。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但平安银行凭借近年来积极推动的科技赋能及线上化运营能力,疫情期间有效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金融需求,各项业务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提前主动收缩压风险。2017年,平安银行就针对经济形势预判开始主动收紧了各项贷款的审批标准,如平安银行主打产品“新一贷”的审批通过率在过去三年下降了50%。二是客群结构明显优化。经过三年的调整,平安银行的整个客群结构得到了较好的优化。如近三年信用卡优质客户占比提升了19%。三是零售风险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危机应对经验。平安银行的零售风险管理团队在风险管理和大数据建模方面具有20多年的积累,面对过多次不同程度经济危机的冲击,对全球的市场趋势和风险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有用”走向“好用”,引领行业风向标
  平安银行智慧风控的六大场景化应用,已处于行业先进水平。面向未来,郭世邦副行长介绍了智慧风控的发展方向与规划,“下一步,智慧风控将从‘有用’向‘好用’迭代,从‘人操作系统’向‘人与系统互相赋能’升级,构建人机结合、数据化经营的风控大脑。”
  使风险发现更敏捷精准。以数据为中心优化算法,让预警、监测、处置更及时,建立UGC(用户生成内容)机制,实现信息自由交互,快速分享好的内容和做法,打破信息不对称、破除信息孤岛;建立“用户创造功能”模式,支持用户需求的模块化快速开发,由用户需求引领系统迭代方向。
  对管理者更友好有用。以管理为中心实现统筹,让人员、业务、任务进度在预期内运行:打造“AI管家”,实现对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审批人员的管理统筹、智能监测、考核及预警;打造个性化工作台,按照不同机构、不同角色的需求,实现用户服务的“千人千面”;打造标准化管控策略,面向全流程推送、全机构互通,实现风险管控的“千人一面”。
  实现与用户的智能交互。以用户为中心完善功能,扩大场景应用范围,将智能工具升级为智慧伙伴:打造“AI助手”,实现人机交互、智能问答;升级智能工具,拓展无人贷后、机辅审批、自动准入、智能放款新技术;提升模型能力,统一模型数据、模型配置,打造模型实验室,由用户根据需求快速配置模型,搭建功能应用。
  张慎总经理还对智慧风控在银行零售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判。未来,衡量客户信用水平与质量最基本的3C原则(Character、Capacity、Capital,即品格、能力、资本)不会改变。但数据将做为零售风险管理的生命线,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数据,很难进行大批量的风险管理。有效数据越多,风险管理的精度越高,效果越好。因此,在数据治理方面,未来可能有两大方向会对零售风险管理产生较大影響。一是数据的多样化,或者称之为“万物数据化”。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将过去很多无法数据化的东西数据化,这些海量的数据是提高风控精度的基础。二是要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多样化之间关系,也就是通过有效治理,既能实现个人隐私保护,又能实现数据多元化。这是未来零售风险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和挑战。
  结语
  未来已来,全面走向数字化时代,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已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通过采访,我们了解了平安银行“一体化、全流程、全天候”的智慧风控特点,更加相信,全面赋能业务、赋能风控、赋能管理的智慧风控平台,必将在数字经济的浩瀚海洋中,助力平安银行扬帆起航、行稳致远,为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蓄势护航。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一批包含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烟台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纳入其中。目前,烟台市银行业积极支持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但仍然存在融资集中于规模企业、金融创新力度不足、系统性风险隐患较大和资金转移风险较高等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产业集群是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在一定
期刊
中俄两国于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至今已满20年,这20年来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深化,经贸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合作得到长足发展。2019年,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两国领导人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高度,并将“守望相助、深度融通、开拓创新、普惠共赢”作为新时期中俄关系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高度的政治互信为两国金融合作的发展奠定了良
期刊
近年来金融司法审判被指摘出现了监管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法院将金融监管的部门规章直接作为司法裁判依据、对金融交易合同的“穿透式审查”突破商事交易意思自治和商事外观主义原则、裁判尺度和逻辑随监管政策呈现周期性交替等。司法监管化的趋势在根源上是金融规制权力配置的困境。所以,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的关系,明晰两类权力的分工与边界,对稳定市场预期、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民间借贷为例,梳理了司法
期刊
自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落地开业至今,已经有19家民营银行获批成立。截至2020年末,19家民营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目前多为“一行一店”模式,业务上无法参与同业拆借、难以发行金融债或大额存单等,存在诸多业务限制,但在股东资源、科技基因和体制机制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营银行主要业务类型包括三类:个人消费贷和小微企业贷业务、供应链金融
期刊
花城广州,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 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唯一的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如今的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州银行正是诞生于这座充满文化底蕴和繁荣商业气息的城市。自1996年成立至今,广州银行紧扣“服务实体初心不变,构建银企命运共同
期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贸易投资活动受到严重冲击,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六稳”“六保”相关金融服务工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  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特殊类型,农商行因“服务三农”而生,其定位是区域性银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商行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扎根
期刊
导语:声誉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控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方向。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陆续更新各类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以期有效防范化解声誉风险。但是,目前声誉风险管理要求仍主要沿用危机管理模式,未与金融机构业务能力紧密联结。笔者结合高盛的声誉风险管理经验,探讨声誉风险的标的,以及声誉风险管理的重点与脉络。笔者认为,声誉风险实质上是金融合约中隐藏条款的违约风险,所以声
期刊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我國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动力。数字经济在颠覆了传统行业的同时,也将银行业推向数字化时代的Bank4.0阶段。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制定并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策略。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竞争的主战场,在各主要商业银行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商业银行全局性的战略重点。  那么,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视角?诸如总结和
期刊
机构客户生态圈的研究背景  机构客户范围广泛,涵盖各级政府机构、预算单位、社会团体、军队武警等,具有资金量大、集中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从业务范围看,机构客户是行政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服务具有外延溢出性。  机构客户生态圈是跨界融合的新概念。生态圈原属于生态学,而后延伸至社会科学领域。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 Moore)首次提出“商业生态圈”
期刊
导语:本文探讨了普惠金融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并以抚顺市为例,分析了目前东北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以构建诚信宣传长效机制、建立高效的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各层级部门的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让金融发展“活水”助力城市转型升级。  “普惠金融”,顾名思义,指的是金融惠及民生,在缺乏为社会所有人群都提供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之背景下,由联合国率先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