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解毒片不能长期吃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春节期间和亲戚家人聚餐,几乎天天吃鱼虾肉蛋类美食,假期一过就出现腹胀、便秘、牙疼等上火症状。有一些人会到药店买点牛黄解毒片吃,尤其是一些便秘的人“想吃就吃”,甚至长期服用。殊不知,牛黄解毒片不能随便吃,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造成砷中毒。北京东直门医院就接诊过一个肝腹水危重女患者,全身皮肤发黑,疲乏无力,腹胀,腹腔大量积液。做了全面检查后发现,其尿砷含量超出人体正常范围50倍。原来她长期被习惯性便秘困扰,从2000年开始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4年来平均每周服用2盒,大大超出了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祛火好药不能乱用
  有八百年历史的名药牛黄解毒片是许多家庭常备的“祛火药”,上火了、牙痛了或者大便不通了就吃几片,对症应用效果很好。这个药方来源于明代医书《证治准绳》,主要成分有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如需泻火解毒,成年人服用牛黄解毒片的最高剂量是大片剂(0.6克/片)每天不超过6片,小片剂(0.3克/片)每日不超过9片。连续服药2~3天,产生效果了,就可以停药。同时,饮食习惯上也要调整,比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并要多喝水。
  牛黄解毒片功在清热解毒,药性较凉,适用于内火较旺的体质壮实者,如内热、上焦热毒壅盛,出现口鼻生疮、口舌干燥、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大便不通、脉搏较快,以及头面五官、口腔红肿热痛(扁桃体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兼便秘者,用牛黄解毒片屡试不爽。而体质虚寒或脾胃虚弱者,即平时有肢寒怕冷、手脚不温、食少或不易消化、大便稀溏的患者不宜服用。因为牛黄解毒片中含有的人工牛黄、大黄、冰片、石膏、黄芩等成分,性质寒凉,若大量服用此药,盲目追求去火通便的效果,还会伤害脾胃,有可能加重原发疾病的症状。
  毒副作用有哪些
  很多长期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这时应该警惕身体“砷中毒”。如果按药品说明书上的正常剂量服用,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超量或者长期服用,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毒害。对于一些长期依赖牛黄解毒片的人来说,必须认识到其药效和副作用。
  此药中的雄黄为矿物药,化学名叫硫化砷,属毒性成分,但其药性功能为解毒,也就是俗话常说的“祛火”作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才比较安全,而且绝不可长期大量服用,否则会引起慢性砷中毒,重者危及生命。慢性砷中毒患者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突出表现是皮肤损害: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及皮肤癌。色素沉着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躯干、臀部和大腿等非暴露部位多见,呈雨点状或广泛的花斑状黑色或棕褐色斑点。也可有胃肠功能障碍、肝脏肿大及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肝功能有明显障碍。
  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呼吸、皮肤等都有毒副作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嗜睡、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以及静坐寡言等症状。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上腹饱胀不适、疼痛,以及恶心、呕吐和便血。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有腰部酸痛、尿频、尿急症状,以及出血性膀胱炎和血尿。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为支气管哮喘样反应,出现咳嗽、心悸、胸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
  不能与其他药物一起吃
  牛黄解毒片与一些常用药不能和平相处,最好不要一起吃,否则药效抵消,甚至有不良反应。
  1.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抑制胃酸类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等)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牛黄解毒片中的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使胃酸分泌增多。二者同服可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形成或加重。抑制胃酸类药(包括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主要为抑制胃酸分泌。牛黄解毒片中的甘草则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使胃酸分泌增多,故可与抑制胃酸类药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或抵消抑制胃酸类药作用。
  2.抗生素类药: 有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类药和某些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磺胺类药和氨基糖苷类药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而大黄所含的大黄酸、没食子酸和牛黄中所含的胆酸可使尿液酸化,使磺胺类药在肾小管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临床上会出现血尿、结晶尿和尿闭等症状;大黄所含的大黄酸、没食子酸和牛黄中所含的胆酸使尿液酸化,使氨基糖苷类药在泌尿系中的抗菌作用减弱。而牛黄解毒片中所含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则可与大环内酯类和抗结核药异烟肼等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从而影响药物吸收,减弱抗菌效果。
  3.强心苷类药: 包括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等,主要为抑制心肌细胞膜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提高心肌细胞内钠离子浓度,从而激活细胞膜钠-钾交换系统,提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发挥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而牛黄解毒片中的牛黄、雄黄,尤其是石膏中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钙离子可与强心苷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导致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的发生,增加心肌耗氧量。
  4.酶类药: 包括助消化酶和溶解血栓酶等。牛黄解毒片中的大黄含有大量的鞣质,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牢固结合,使助消化酶失去活性,药物失去疗效。大黄、桔梗和黄芩中含有核苷类,可使溶解血栓酶如尿激酶水解失活,作用减弱或消失。牛黄、大黄、黄芩、桔梗和甘草所含的黄酮类和多烯类,可使菠萝酶(可止咳化痰)失去作用,疗效减弱或消失。
其他文献
如今,人们对保鲜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蔬菜、水果、剩菜剩饭,只要盖上它,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但一项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保鲜膜对不同蔬果产生不同影响。  水分较大的水果和蔬菜比较适合用保鲜膜,比如苹果、梨、西红柿、油菜、韭黄等,不但能长时间保鲜,还会增加其中的一些营养素。实验表明,100克韭黄裹上保鲜膜,24小时后其维生素C含量比不裹时要多1.33毫克,油菜、莴苣叶多1.92毫克。 
硝酸盐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无机盐。人类的食品与饮水中均含有微量硝酸盐。但在某些情况下,食品中硝酸盐含量会激增。存在于食品中过量的硝酸盐,在一系列细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食品中过量的亚硝酸盐,是引发人体中毒、致癌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硝酸盐在食品中过量存在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界极大关注。  引发硝酸盐在食品中过量残留和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由
肾穿刺活检术 ,也称为肾穿刺 ,由于肾脏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且肾脏的疾病种类较为繁多 ,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组织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差异 ,这给疾病的诊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