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具慧眼 “题”意自现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ti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本教学实录系苏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九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公用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体会公用设施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2.正确认识公用设施经常受损这一现象,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发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  3.通过学习劝阻、制定公约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1.拍摄公用设施的照
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与实践价值。广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理应具有较强的工匠精神。但当前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发展仍不够理想,在需要特别强化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身上,存在缺乏对工匠精神的认同、生成工匠精神的动力和工匠精神的培育载体等问题[1],这种现状在其他类型学生身上也同样存在,导致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困惑。可见工匠精神仍停留在政策倡导和口号宣传上,尚需实践推进,这
“班主任专业化”是近些年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既有专题论坛研讨,又有报刊专栏呼吁,亦有专门著作论述,还有学位论文探究。问题是:班主任是“怎样的”一种专业化?     一、源流乎?演进乎?班主任不是事务繁杂任务叠加的  “无限化”,而是时代变迁知识  创新的“集约化”     班主任产生何时?基于何因?笔者未能一一稽征。但就中国言,肯定不是“古已有之”的产物,而是教育理论乃至学校制度“全盘苏化”的结果
2018年9月份,我市同时进行了任期内优秀人才学年度综合考核以及新一轮优秀人才评选工作。一些教师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非常急迫而又充满期待地向我询问:“我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分別参加了××杯和××杯论文评选,请问获奖证书到了吗?”“你有没有收到评比结果揭晓的通知?”“网站上有获奖论文名单公示吗?”我只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看到他们有些失望的表情,我的心里隐隐作痛:是呀,说好的获奖证书呢?其实,就是我
郁达夫小说奖是以浙江籍现代杰出作家郁达夫命名的小说类文学奖项,以促进中短篇小说精品创作为要旨,放眼全球华语写作。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评奖工作已正式启动,现将征集参评作品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1. 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1篇、提名奖3篇。  2. 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1篇、提名奖3篇。  二、征集标准  1. 参评作品应能体现民族精神,聚集时代气象,敢于人生发现,促进社会进步,提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产阶级”这个新名词开始变成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内的一种“现象”,虽然社会经济学家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标准及划分原则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不可否认,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并且对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拥有较高追求目标的“中产”们显然已经对中国社会的消费层次及经济结构构成了影响。如果我们参照比较俗套的划分原则,将是否拥有一辆看上去不错的汽车看作是判断某个人是
德育与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而这种“不同”在现行的德育课—道德与法治中相互促进、密切交织,共同促进个体的善。  道德与法治學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紧紧围绕儿童的生活进行系统的编排,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儿童对生活的建构。那么他们要建构什么样的生活呢?德育课中美育的渗透就是在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积极关注,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生活、改变自
古语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习得一手可以谋生的技能,更要让学生拥有成长、成才、成功的自信和追求美好生活、创造美丽人生的能力和耐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校开展的“第一技能”教育正是为“拔节孕穗期”的中职学生“培好土、除好草、施好肥、浇好
与颜值颇高的秦Pro相比,眼前的这辆秦EV450看起来有些平淡,不过在更换了全新三元锂电池组之后,续航里程得到了明显提升。  如果不是全封闭的黑色“进气格栅”,秦EV450看上去与老款秦并没有明显区别。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造型都与老款车型相同,贯穿式的后尾灯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内饰的风格同样没有变化,搪塑工艺以及大量软质材料的使用让车内拥有更好的质感。此外,新车还装配了时下流行的多媒体语音控制功能,
中国德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南京作为“教育名城”,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将时尚元素的新鲜“血液”注入南京德育,引领广大师生共同追寻“中国梦”?  夏莹:长期以来,南京市教育局一直致力于中小学生成长规律的探索和实践,在建构和优化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环境条件和机制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南京德育工作特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