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国学热”

来源 :孔学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以关注“国学”
  很多人会问,一国之学,中国谓之“国学”,比如说美国、日本、欧洲等国,是否也有他们的“国学”,这跟我们的“国学”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疑问,会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伴而来。所以我要换一个角度,即从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用“国学”这个概念或者以“国学”这个词来代表当下的文化现象,表达大家的普遍关切,因为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商界,大家都对这个话题表现出兴趣,道理何在?
  我想从三个方面讲:
  第一,历史大视野。1840年以后,中国长期处在落后、被动挨打的状态,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不断地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家在学校学的《中国近代史》,留下的印象差不多就是这样。中国文化也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颠覆,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几十年间。在整个世界民族或不同的文明区域中,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弱势的状态,没有足以代表自己民族优势的文化,我们基本上是跟着西方的步履在走,很多价值观念、文化理解都是在依从西方的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力量伸张的要求也提到了日程上,就是从上到下大家都有这种强烈的愿望,这种需求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内在驱力,不只是简单的学问或者是某个理念。我觉得,不管用哪个词汇,它都代表了这一时代变迁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姑且用“国学”这个概念来称之。
  第二,文化荒芜感。从新文化运动之后,反传统风潮兴起,尤其是在革命的批判意识之下,传统的很多东西都被打翻在地,甚至是踏上了千万只脚。对最近几代人来讲,传统逐渐远离了我们。不仅是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远离我们的话语系统,远离我们的价值观念,处在一个陌生化或“间距”化的状态,即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已经非常的漠然,而且一讲起来,可能脑子里留下的都是一些被妖魔化之后的印迹和概念。我们几代人都有这样的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正名,要给它平反。过去强加在中国传统文化头上的很多不当之词,在这个新的时代要给它重新的解释,需要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已经疏离得太久了,很多东西都需要逐渐地熟悉。民间“国学热”对中国传统文化急于吸取的心情,是跟这种心灵贫瘠所造成的荒芜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整个社会才有这么强劲的动力,大家都渴望让过去不了解和已经疏远的传统再回到我们的面前。
  第三,学科的整合。从学术研究的方式来讲,一百多年来的格局也是全盘西化的,我们的研究方式、学科分割的理念,还有一系列做学问的方法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科过于细密,尤其是像人文的这些知识,在今天的学科状态下,基本上是被切得七零八落。中国传统的学问和对知识的了解,不是这种模式。我们经常说文史哲不分家,但现在的状况是严重分家,老死不相往来。从知识成长的需要来讲,今天是所谓科际整合的时代,西方在二战之后,科学和人文的整合己是人类进步的一种趋势。从中国当代来讲,尤其有这种深切的感受,即鸡零狗碎的研究方式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要把人文学科整合起来,用宏观的知识穿透视域,来解释和应对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
  从学科整合的意义来讲,今天在大学或者学术界,不同学科之间需要有一个共有的平台。所谓“国学”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在这个旗帜下,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来进行一些思想的碰撞、交流和对话,可以来思考共同的问题,这也包括了西方的学问,很多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对国学也很有兴趣。所以从学科整合的要求来讲,“国学”的出现恰恰给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带来了一个“热”的可能性。
  二、谁推动“国学热”
  我们姑且承认有所谓的“国学热”。这个“热”实际上是由三股力量推动的。
  第一股力量来自民间。现代中国的组织动员方式及其程序,一般是由政府或者上面提出,发动运动或者是组织全民的活动,下面闻风而动、树立典范再普遍推行,一般是自上而下,这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或者其他活动的基本路径。但是“国学热”稍微有点怪,因为刚开始政府没怎么提倡,也没有什么人设计或提出方案来发动全民都来学国学。恰恰是逆向的,自下而上,民间的许多活动,爆发出惊人活力,倒逼着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怎么来回答这些问题,怎么来应对这种局面,不管是引导或者规范,学界和政府的管理是跟进式的。这个国学“热”,很大的动员能量是来自于民间,是从民间的活力里面蒸腾生发起来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力量,但这个力量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界对这种局面有点担心,认为前景堪忧,照此下去,这个国学不是我们期待的那个国学。
  但我觉得对民间可能也要有一个分析,对学界而言,它赋有某种引导的责任。如果随顺着商业的做法而不去引导,这是学者的失职;但如果学者高高在上,那也不对。对民间的“国学热”,学者要承担一种引导的责任,因为学者对国学有一种通盘的理解,有比较真切的把握,应该发挥自身的力量去引导民间。
  第二股力量来自学界。从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学术复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从知识形态来重新思考,学界同仁这几十年都在做这个工作,包括国学理论形态的建构,学界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而且这个参与不是少数人,不是某一两个专业,过去跟传统有关的就是古典文献、中国哲学、中国史等少数几个学科,这些专业会涉及到。但我们今天观察,学界参与的力度、广度是很大的,很多学科的学者都有兴趣,不光是做西方哲学的,还有很多搞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学者,他们对国学推动的力度也是很大的。从学科专业来讲,它是一个开放的状态,不限于某种领域,而是从整个文化复兴的态势里面激荡起来,这个力量就形成了国学能更好发展的动源。
  第三股力量来自政府。过去我们高举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要批判孔子,往往挑剔传统的很多东西,甚至只要是传统的,就要跟它划清界限,这种决裂心态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传统的疏离和蔑视。我觉得在这二三十年中,国学的兴起和各种活动,最大的功绩就是把这种情绪给扭转过来了。政府从主流意识形态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也跟过去的认识、理解和姿态很不一样了。这是很大的转变,是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肯定,这在过去二三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国学要说热的话,这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形态,政治的力量与新文化运动的情结脱钩了,和传统的关系有了某种时代转向,这一转变在一二十年中悄无声息的到来,已经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
  从这三股力量来讲,我觉得国学是很有活力的,三者可能各自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发力点不一样, 但都可以来推动这个事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视角,在自己的领域里能找到相关问题,只要我们从 总体上把这些积极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够共同推动国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良知是孟子人性论的根据,它架构了心、性、情、理等概念,这与良知的内在结构紧密关联。在孟子的语境中,良知作为人的本然之道德本心,表现为知孝知悌,也是对人之“仁义”这一道德本性的极致化表达,或者说是仁义之最高层次。良知是否是“心统性情”之心,孟子认为,情和性的紧密关系体现为某种对应性的同时,还在实践层面就表现为“情是性之发,性是情之体”的辩证关系。进而从“心—情—性”这一结构来分析孟子的论证逻辑
期刊
摘要:首开马来西亚儒学研究之先者,为英国伦敦传教会在马来西亚的传教士。传教士以其第二语言来思考并书写的《道之本原全体要论》,开启了儒学研究另一种进路:他者语言介入、解读、重组、对话,进而在相互交流中丰富思路。该文本为第一本马来西亚新教传教士撰写的“儒学思维话语”的中文本著述,且尚未有针对该文本的记载与研究,故而此文从考究文本与作者、“圣经思维话语”与“儒学思维话语”思维对比等方面,对此文本展开初步
期刊
Confucius Institute at South Ukrainian National Pedagogical University  在美丽的黑海之滨敖德萨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学生他们正在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用最美的歌声唱出对中文的喜爱In the beautiful shore of Black Sea, OdessaThere is a group of lovely studentsTh
期刊
摘要:孟子一方面在先天的、相同的、普遍的和稳定的意义上使用心性之“才”,另一方面也在不稳定的、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后天存养的意义上使用心性之“才”;前者的使用说明心性之“才”是为善的能力之材质,而后者的使用却说明心性之“才”又是仁义礼智之材质。为善的能力之“才”说明人具有为善的能力之性,指明每个人皆具有先天的成就道德的根基,这是孟子的性善立本论;仁义礼智之“才”说明人具有仁义礼智之性,但仁义礼智之
期刊
我从小在北京的胡同中长大;因此一直对城墙与老城的关系非常感兴趣。大学时我来到武汉,开始关注武昌古城。自从明代武昌城墙定型以来,这座襟江带湖的屏障曾经有过数百年的光辉,它曾经许多次拱卫过这座城市,却在近代的历史变革中被拆除。城墙消失_后,有些成为比周围略高的坡道,有些成为山上的夯土,还有一些最终不见踪影。  在一点一滴的破败中,这些遗迹逐渐把自身的一部分投射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身上。这些人也许并不知道
期刊
摘要:张载在宋代以“尊礼”著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礼学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教育哲学和教学实践的宗旨。程颐最早使用“以礼为教”概括张载教育哲学的主题。张载教育哲学的主题意识及教学思想特征,也正是基于此而展现的。本文首先考察作为张载教育哲学形成背景的北宋重教兴学运动,然后探究张载以礼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原理,最后论析张载礼教“以礼成德”和“用礼成俗”的实践功能。  关键词:张载 “以礼为教” 教育哲学主题
期刊
摘要:宋明儒家学者经常使用“毫厘论证”,即今天所说的“滑坡论证”,其用语和理据来自《易经》及早期易传易注。儒家认为能用这种方法识别威胁国家根本的细微问题。今天人们常批评“滑坡论证”增加了“易”(变化)的阻力。然而,若仔细考察宋明儒家对该论证的运用,我们会发现其方式合理,针对的是“过”而非“易”,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批评。  关键词:滑坡论证 毫厘论证 墨子 杨朱 佛家 道家 儒家  作者何茂康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兴起,国内不少学者试图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论中开掘出生态意义,建构中国生态哲学的话语体系。这一学术主张沿着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在理论层面上,天人合一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建构价值维度、奠定修养目标和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这三个方面。在实践层面,天人合一论促使古人通过制定政策法令、设立相应官职的措施落实环保行为。然而,另一些学者却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论诞生于古代中国的农业
期刊
摘要:韩半岛朝鲜朝儒学以朱子思想为正宗,大致可分为主理与主气两派,这两派对朱子的学理有不同的诠释。而这两种观点,与宋明以后的朱子学诠释都有不同,对于当代新儒家对朱子思想的衡定,也有补充作用。拟概述朝鲜儒学这两派的朱子诠释,又融入康德道德哲学的若干看法,希望能回应牟宗三认为朱子是他律的伦理学与别子为宗的论点。  关键词:朝鲜儒学 主气派 主理派 朱子思想的诠释 康德的道德哲学  作者杨祖汉,台湾“中
期刊
编者按:在当代语境中“国学”的内涵是什么?当下的“国学热”有何意蕴?贵阳孔学堂2015年秋季论辩会邀请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持人),以“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热’”为题,追本溯源、辨名析理,启发众智,申发化育情怀。本刊编辑部将四先生所阐义理整理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一、国学与中华复兴  关于“国学”和“国学热”是非常难加以界定和说明的。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