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以关注“国学”
很多人会问,一国之学,中国谓之“国学”,比如说美国、日本、欧洲等国,是否也有他们的“国学”,这跟我们的“国学”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疑问,会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伴而来。所以我要换一个角度,即从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用“国学”这个概念或者以“国学”这个词来代表当下的文化现象,表达大家的普遍关切,因为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商界,大家都对这个话题表现出兴趣,道理何在?
我想从三个方面讲:
第一,历史大视野。1840年以后,中国长期处在落后、被动挨打的状态,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不断地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家在学校学的《中国近代史》,留下的印象差不多就是这样。中国文化也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颠覆,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几十年间。在整个世界民族或不同的文明区域中,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弱势的状态,没有足以代表自己民族优势的文化,我们基本上是跟着西方的步履在走,很多价值观念、文化理解都是在依从西方的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力量伸张的要求也提到了日程上,就是从上到下大家都有这种强烈的愿望,这种需求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内在驱力,不只是简单的学问或者是某个理念。我觉得,不管用哪个词汇,它都代表了这一时代变迁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姑且用“国学”这个概念来称之。
第二,文化荒芜感。从新文化运动之后,反传统风潮兴起,尤其是在革命的批判意识之下,传统的很多东西都被打翻在地,甚至是踏上了千万只脚。对最近几代人来讲,传统逐渐远离了我们。不仅是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远离我们的话语系统,远离我们的价值观念,处在一个陌生化或“间距”化的状态,即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已经非常的漠然,而且一讲起来,可能脑子里留下的都是一些被妖魔化之后的印迹和概念。我们几代人都有这样的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正名,要给它平反。过去强加在中国传统文化头上的很多不当之词,在这个新的时代要给它重新的解释,需要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已经疏离得太久了,很多东西都需要逐渐地熟悉。民间“国学热”对中国传统文化急于吸取的心情,是跟这种心灵贫瘠所造成的荒芜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整个社会才有这么强劲的动力,大家都渴望让过去不了解和已经疏远的传统再回到我们的面前。
第三,学科的整合。从学术研究的方式来讲,一百多年来的格局也是全盘西化的,我们的研究方式、学科分割的理念,还有一系列做学问的方法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科过于细密,尤其是像人文的这些知识,在今天的学科状态下,基本上是被切得七零八落。中国传统的学问和对知识的了解,不是这种模式。我们经常说文史哲不分家,但现在的状况是严重分家,老死不相往来。从知识成长的需要来讲,今天是所谓科际整合的时代,西方在二战之后,科学和人文的整合己是人类进步的一种趋势。从中国当代来讲,尤其有这种深切的感受,即鸡零狗碎的研究方式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要把人文学科整合起来,用宏观的知识穿透视域,来解释和应对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
从学科整合的意义来讲,今天在大学或者学术界,不同学科之间需要有一个共有的平台。所谓“国学”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在这个旗帜下,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来进行一些思想的碰撞、交流和对话,可以来思考共同的问题,这也包括了西方的学问,很多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对国学也很有兴趣。所以从学科整合的要求来讲,“国学”的出现恰恰给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带来了一个“热”的可能性。
二、谁推动“国学热”
我们姑且承认有所谓的“国学热”。这个“热”实际上是由三股力量推动的。
第一股力量来自民间。现代中国的组织动员方式及其程序,一般是由政府或者上面提出,发动运动或者是组织全民的活动,下面闻风而动、树立典范再普遍推行,一般是自上而下,这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或者其他活动的基本路径。但是“国学热”稍微有点怪,因为刚开始政府没怎么提倡,也没有什么人设计或提出方案来发动全民都来学国学。恰恰是逆向的,自下而上,民间的许多活动,爆发出惊人活力,倒逼着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怎么来回答这些问题,怎么来应对这种局面,不管是引导或者规范,学界和政府的管理是跟进式的。这个国学“热”,很大的动员能量是来自于民间,是从民间的活力里面蒸腾生发起来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力量,但这个力量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界对这种局面有点担心,认为前景堪忧,照此下去,这个国学不是我们期待的那个国学。
但我觉得对民间可能也要有一个分析,对学界而言,它赋有某种引导的责任。如果随顺着商业的做法而不去引导,这是学者的失职;但如果学者高高在上,那也不对。对民间的“国学热”,学者要承担一种引导的责任,因为学者对国学有一种通盘的理解,有比较真切的把握,应该发挥自身的力量去引导民间。
第二股力量来自学界。从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学术复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从知识形态来重新思考,学界同仁这几十年都在做这个工作,包括国学理论形态的建构,学界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而且这个参与不是少数人,不是某一两个专业,过去跟传统有关的就是古典文献、中国哲学、中国史等少数几个学科,这些专业会涉及到。但我们今天观察,学界参与的力度、广度是很大的,很多学科的学者都有兴趣,不光是做西方哲学的,还有很多搞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学者,他们对国学推动的力度也是很大的。从学科专业来讲,它是一个开放的状态,不限于某种领域,而是从整个文化复兴的态势里面激荡起来,这个力量就形成了国学能更好发展的动源。
第三股力量来自政府。过去我们高举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要批判孔子,往往挑剔传统的很多东西,甚至只要是传统的,就要跟它划清界限,这种决裂心态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传统的疏离和蔑视。我觉得在这二三十年中,国学的兴起和各种活动,最大的功绩就是把这种情绪给扭转过来了。政府从主流意识形态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也跟过去的认识、理解和姿态很不一样了。这是很大的转变,是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肯定,这在过去二三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国学要说热的话,这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形态,政治的力量与新文化运动的情结脱钩了,和传统的关系有了某种时代转向,这一转变在一二十年中悄无声息的到来,已经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
从这三股力量来讲,我觉得国学是很有活力的,三者可能各自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发力点不一样, 但都可以来推动这个事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视角,在自己的领域里能找到相关问题,只要我们从 总体上把这些积极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够共同推动国学的发展。
很多人会问,一国之学,中国谓之“国学”,比如说美国、日本、欧洲等国,是否也有他们的“国学”,这跟我们的“国学”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疑问,会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伴而来。所以我要换一个角度,即从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用“国学”这个概念或者以“国学”这个词来代表当下的文化现象,表达大家的普遍关切,因为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商界,大家都对这个话题表现出兴趣,道理何在?
我想从三个方面讲:
第一,历史大视野。1840年以后,中国长期处在落后、被动挨打的状态,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不断地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家在学校学的《中国近代史》,留下的印象差不多就是这样。中国文化也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颠覆,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几十年间。在整个世界民族或不同的文明区域中,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弱势的状态,没有足以代表自己民族优势的文化,我们基本上是跟着西方的步履在走,很多价值观念、文化理解都是在依从西方的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力量伸张的要求也提到了日程上,就是从上到下大家都有这种强烈的愿望,这种需求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内在驱力,不只是简单的学问或者是某个理念。我觉得,不管用哪个词汇,它都代表了这一时代变迁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姑且用“国学”这个概念来称之。
第二,文化荒芜感。从新文化运动之后,反传统风潮兴起,尤其是在革命的批判意识之下,传统的很多东西都被打翻在地,甚至是踏上了千万只脚。对最近几代人来讲,传统逐渐远离了我们。不仅是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远离我们的话语系统,远离我们的价值观念,处在一个陌生化或“间距”化的状态,即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已经非常的漠然,而且一讲起来,可能脑子里留下的都是一些被妖魔化之后的印迹和概念。我们几代人都有这样的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正名,要给它平反。过去强加在中国传统文化头上的很多不当之词,在这个新的时代要给它重新的解释,需要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已经疏离得太久了,很多东西都需要逐渐地熟悉。民间“国学热”对中国传统文化急于吸取的心情,是跟这种心灵贫瘠所造成的荒芜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整个社会才有这么强劲的动力,大家都渴望让过去不了解和已经疏远的传统再回到我们的面前。
第三,学科的整合。从学术研究的方式来讲,一百多年来的格局也是全盘西化的,我们的研究方式、学科分割的理念,还有一系列做学问的方法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科过于细密,尤其是像人文的这些知识,在今天的学科状态下,基本上是被切得七零八落。中国传统的学问和对知识的了解,不是这种模式。我们经常说文史哲不分家,但现在的状况是严重分家,老死不相往来。从知识成长的需要来讲,今天是所谓科际整合的时代,西方在二战之后,科学和人文的整合己是人类进步的一种趋势。从中国当代来讲,尤其有这种深切的感受,即鸡零狗碎的研究方式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要把人文学科整合起来,用宏观的知识穿透视域,来解释和应对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
从学科整合的意义来讲,今天在大学或者学术界,不同学科之间需要有一个共有的平台。所谓“国学”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在这个旗帜下,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来进行一些思想的碰撞、交流和对话,可以来思考共同的问题,这也包括了西方的学问,很多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对国学也很有兴趣。所以从学科整合的要求来讲,“国学”的出现恰恰给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带来了一个“热”的可能性。
二、谁推动“国学热”
我们姑且承认有所谓的“国学热”。这个“热”实际上是由三股力量推动的。
第一股力量来自民间。现代中国的组织动员方式及其程序,一般是由政府或者上面提出,发动运动或者是组织全民的活动,下面闻风而动、树立典范再普遍推行,一般是自上而下,这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或者其他活动的基本路径。但是“国学热”稍微有点怪,因为刚开始政府没怎么提倡,也没有什么人设计或提出方案来发动全民都来学国学。恰恰是逆向的,自下而上,民间的许多活动,爆发出惊人活力,倒逼着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怎么来回答这些问题,怎么来应对这种局面,不管是引导或者规范,学界和政府的管理是跟进式的。这个国学“热”,很大的动员能量是来自于民间,是从民间的活力里面蒸腾生发起来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力量,但这个力量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界对这种局面有点担心,认为前景堪忧,照此下去,这个国学不是我们期待的那个国学。
但我觉得对民间可能也要有一个分析,对学界而言,它赋有某种引导的责任。如果随顺着商业的做法而不去引导,这是学者的失职;但如果学者高高在上,那也不对。对民间的“国学热”,学者要承担一种引导的责任,因为学者对国学有一种通盘的理解,有比较真切的把握,应该发挥自身的力量去引导民间。
第二股力量来自学界。从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学术复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从知识形态来重新思考,学界同仁这几十年都在做这个工作,包括国学理论形态的建构,学界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而且这个参与不是少数人,不是某一两个专业,过去跟传统有关的就是古典文献、中国哲学、中国史等少数几个学科,这些专业会涉及到。但我们今天观察,学界参与的力度、广度是很大的,很多学科的学者都有兴趣,不光是做西方哲学的,还有很多搞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学者,他们对国学推动的力度也是很大的。从学科专业来讲,它是一个开放的状态,不限于某种领域,而是从整个文化复兴的态势里面激荡起来,这个力量就形成了国学能更好发展的动源。
第三股力量来自政府。过去我们高举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要批判孔子,往往挑剔传统的很多东西,甚至只要是传统的,就要跟它划清界限,这种决裂心态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传统的疏离和蔑视。我觉得在这二三十年中,国学的兴起和各种活动,最大的功绩就是把这种情绪给扭转过来了。政府从主流意识形态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也跟过去的认识、理解和姿态很不一样了。这是很大的转变,是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肯定,这在过去二三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国学要说热的话,这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形态,政治的力量与新文化运动的情结脱钩了,和传统的关系有了某种时代转向,这一转变在一二十年中悄无声息的到来,已经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
从这三股力量来讲,我觉得国学是很有活力的,三者可能各自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发力点不一样, 但都可以来推动这个事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视角,在自己的领域里能找到相关问题,只要我们从 总体上把这些积极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够共同推动国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