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学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语篇分析理论中的宏观分析方法,在“自下而上”阅读模式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针对文章的文化语境、情境语境和主题思想,通过碎片化教学和微课等手段构建合理有效的语篇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级英语 语篇教学 模式 语境 主题思想
一、常见的阅读模式
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是有效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利用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书面信息;同时,与作者和材料进行交流,从而实现书面交际能力,并培养批评性阅读能力。常见的阅读模式有两种:“自下而上”(bottom-up)模式和“自上而下”(top-down)模式。
1.“自下而上”(bottom-up)阅读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是传统阅读模式。该模式基于书面文字组成的层级,由最小语言单位,即字符、音素到较大的语言单位,如字、词,上升到最高层次的语言单位,即句子。该模式是通过词汇或语言知识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是从部分到整体的解码过程”(秦岩,2001)。它反映了线性信息加工理论对阅读的影响,顺应读者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和掌握——字符、音素、字、词、句、语篇的层级,这对于初级阶段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然而,该模式仅将阅读视为提取文本信息和解码的过程,过度强调字、词、句的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忽略了读者的主动性及其固有知识对阅读的影响,从而削弱了阅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2.“自上而下”(top-down)阅读模式。“自上而下”阅读模式源于古德曼(K.S.Goodman)。认为,阅读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读者利用自身固有的知识积极获取信息,因此,该过程也被称为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即读者在预测(predicting)、取样(sampling)、验证(confirming)和修正(correcting)四个环节不断的循环中步步深入。然而,该模式凸显读者固有百科知识的地位,淡化了对字、词、句适当学习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础性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作用,容易使阅读过程如无米之炊,空洞乏力。
综合看来,“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是阅读的基础,而“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则是阅读的发展和升华,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二者只有相互依存,合理运用,才能相得益彰,共同完成阅读过程,真正实现阅读目标。
二、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方式调查
对于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方式调查显示,虽然一些学生对于“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有所耳闻和尝试,但是“词-句-篇”的传统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这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多数学生在未关注课文题目,甚至不了解课文背景知识、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查阅生词,并且误认为,只要词和句的疑问解决了,学习目的就达到了。说明学习重心仍过多定位在语言的细枝末节上,这对于高级阶段的学习远远不够。学生并没有真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低估了头脑中固有知识的作用,忽略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同时,作为读者和探究者与作者和课文之间的交际和互动几乎为零,其结果犹如一场漫无目标的旅行,一头雾水,疲于应付,必然费时、费力、被动、低效,更谈不上对文章的欣赏与享受。
三、高级英语课程及教材描述
《高级英语》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教学对象为大学三年级学生,任务是使学生在系统完成基础阶段的相关课程后,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重点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学重心应由语音,语法,句法转移到对语篇的正确理解以及对语言的正确使用。此外,应培养对名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张汉熙教授主编的《高级英语》(修订本)第一、二册精心选取英美国家英语原文,具有很高的语言和思想价值,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是许多高校英语专业倍加推崇的经典教材。
四、语篇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中的构建
1.语篇与语篇教学。语篇(discourse)是实际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单位。确切地说,语篇是一个语言整体,由一系列连续语段或句子构成,各成分形式上相互衔接,语义上呈连贯之势。语篇还是一种交际行为。因此,语篇阅读过程不仅是解码过程,而且还是认知和参与过程。
语篇分析的出发点和着重点是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分为自下而上策略(bottom-up strategy)和自上而下策略(top-down strategy)。前者从最小的篇章成分即小句入手,一步步对篇章解码,后者则从语境的宏观层次对篇章解码。相对于以词汇意义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高级英语教学应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主要从宏观角度,具体采用“自上而下”模式。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分析文章的文化语境,引入文化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百科信息,将新信息与已有图式相结合。
第二、分析文章的情境语境,将语篇与语境和作者的交际目的结合起来,形成学生与作者共有的认知语境。
第三、概括语篇的主题思想,从宏观上理解语篇的意义和功能。
2.语境与语篇教学。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必不可少。”在分析语篇时要考虑谈话内容、交际活动参与者、交际渠道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而作为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的语境就是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由此看出,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是语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属于宏观分析范畴。教师应提前做好功课,将文化语境与情境语境区别开来。具体分解和操作如下:
【关键词】高级英语 语篇教学 模式 语境 主题思想
一、常见的阅读模式
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是有效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利用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书面信息;同时,与作者和材料进行交流,从而实现书面交际能力,并培养批评性阅读能力。常见的阅读模式有两种:“自下而上”(bottom-up)模式和“自上而下”(top-down)模式。
1.“自下而上”(bottom-up)阅读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是传统阅读模式。该模式基于书面文字组成的层级,由最小语言单位,即字符、音素到较大的语言单位,如字、词,上升到最高层次的语言单位,即句子。该模式是通过词汇或语言知识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是从部分到整体的解码过程”(秦岩,2001)。它反映了线性信息加工理论对阅读的影响,顺应读者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和掌握——字符、音素、字、词、句、语篇的层级,这对于初级阶段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然而,该模式仅将阅读视为提取文本信息和解码的过程,过度强调字、词、句的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忽略了读者的主动性及其固有知识对阅读的影响,从而削弱了阅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2.“自上而下”(top-down)阅读模式。“自上而下”阅读模式源于古德曼(K.S.Goodman)。认为,阅读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读者利用自身固有的知识积极获取信息,因此,该过程也被称为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即读者在预测(predicting)、取样(sampling)、验证(confirming)和修正(correcting)四个环节不断的循环中步步深入。然而,该模式凸显读者固有百科知识的地位,淡化了对字、词、句适当学习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础性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作用,容易使阅读过程如无米之炊,空洞乏力。
综合看来,“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是阅读的基础,而“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则是阅读的发展和升华,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二者只有相互依存,合理运用,才能相得益彰,共同完成阅读过程,真正实现阅读目标。
二、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方式调查
对于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方式调查显示,虽然一些学生对于“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有所耳闻和尝试,但是“词-句-篇”的传统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这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多数学生在未关注课文题目,甚至不了解课文背景知识、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查阅生词,并且误认为,只要词和句的疑问解决了,学习目的就达到了。说明学习重心仍过多定位在语言的细枝末节上,这对于高级阶段的学习远远不够。学生并没有真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低估了头脑中固有知识的作用,忽略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同时,作为读者和探究者与作者和课文之间的交际和互动几乎为零,其结果犹如一场漫无目标的旅行,一头雾水,疲于应付,必然费时、费力、被动、低效,更谈不上对文章的欣赏与享受。
三、高级英语课程及教材描述
《高级英语》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教学对象为大学三年级学生,任务是使学生在系统完成基础阶段的相关课程后,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重点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学重心应由语音,语法,句法转移到对语篇的正确理解以及对语言的正确使用。此外,应培养对名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张汉熙教授主编的《高级英语》(修订本)第一、二册精心选取英美国家英语原文,具有很高的语言和思想价值,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是许多高校英语专业倍加推崇的经典教材。
四、语篇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中的构建
1.语篇与语篇教学。语篇(discourse)是实际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单位。确切地说,语篇是一个语言整体,由一系列连续语段或句子构成,各成分形式上相互衔接,语义上呈连贯之势。语篇还是一种交际行为。因此,语篇阅读过程不仅是解码过程,而且还是认知和参与过程。
语篇分析的出发点和着重点是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分为自下而上策略(bottom-up strategy)和自上而下策略(top-down strategy)。前者从最小的篇章成分即小句入手,一步步对篇章解码,后者则从语境的宏观层次对篇章解码。相对于以词汇意义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高级英语教学应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主要从宏观角度,具体采用“自上而下”模式。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分析文章的文化语境,引入文化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百科信息,将新信息与已有图式相结合。
第二、分析文章的情境语境,将语篇与语境和作者的交际目的结合起来,形成学生与作者共有的认知语境。
第三、概括语篇的主题思想,从宏观上理解语篇的意义和功能。
2.语境与语篇教学。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必不可少。”在分析语篇时要考虑谈话内容、交际活动参与者、交际渠道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而作为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的语境就是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由此看出,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是语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属于宏观分析范畴。教师应提前做好功课,将文化语境与情境语境区别开来。具体分解和操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