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和均衡是当前教育界的两大主题.2011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因此,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初中物理总复习在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进行,是在学生学完初中物理两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总复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的一个最好机会.通过总复习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学生物理思维的综合与切换能力能得到提升,并弥补在过去新课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缺漏.更重要的是通过总复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中考应试能力,由此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重新树立他们学习信心.初中物理总复习通常会制订三轮以上的复习计划,其中第一轮总复习无疑是整个总复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初三物理总复习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旨在“减负提质”的复习策略.这套策略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减负提质”之目的.
1充分准备的策略
1.1教师准备
计划的制定:总复习计划的制定是总复习的关键,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总复习计划,它包括复习时间安排、内容确定、练习的编制、考试的检查及调整的策略等.通常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市质检的情况,就开始着手准备.
课件的准备:由于总复习课堂容量大,制作适合本届学生的课堂总复习课件是增加课堂容量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外来现成的总复习课件不少,但适合自己学校实际并可直接使用的课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选择和再制作.这个费时费力的制作,无疑需要教师在总复习前就完成粗制作,然后在总复习过程再进行细加工和进一步充实.
练习的准备: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但学生各科的时间分配决定了物理练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否做到精练,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练习巩固系统的物理知识的问题.题海战术,将不能奏效,因此事先精编好练习,无疑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试题的准备:总复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复习的进度,安排适当诊断性的考试.在总复习准备好一定量的单元复习试题,以反馈一些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如何才能出好一份试卷,笔者觉得首先应该熟悉和研究有关材料:包括《课标》、《厦门市初中物理教学实施细则》、《中考考试说明》、近三年中考试题、教材等.其中研究近三年中考试题和省内外中考试题,并对试题进行必要的改造,根据学生实际,预设学生问题及适当考虑难易度的比例,命制出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试题.一份好的试题既能检查学生的掌握的情况,提高复习效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学生问题的预设:总复习计划的制订、课件、练习、试题的准备,其核心就源于教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预设,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一切预设的基础,脱离学生实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谓是“无用功”,因此,总复习的准备归根结底就是对学生问题的准备,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缺漏,了解了学生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教师的准备.
1.2学生准备
在寒假开始前,必须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布置并指导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完成“4 4”双基知识网络整理.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4 4”模式时,首先介绍了“四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等基本知识的知识网络整理的方法和要求;进而对“四归”——即“方法归宗”、“例题归属”、“错误归因”、“问题归类”等基本技能的知识网络整理,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在小组活动中有所作为,通过这些知识网络的整理,学生已经对初中物理的基本内容和存在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还为老师的“预设学生问题”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在“4 4”模式的实践中,笔者最关注的是学生以往的每次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并说出错误的归因,请组长整理在笔者事先设置的表格上,通过这些表格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类.
1.3总复习计划
2夯实基础知识的策略
2.1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轮总复习以复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四基”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核心内容.中考物理卷重视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和公式的识记、理解,又重视考查运用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机械性记忆的题目,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基础知识,是第一轮复习的关键.
2.2建立知识框架
在复习前的学生准备中,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知识框架,在课堂上,将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成果”展示出来,让他们对比自己的,查差距,然后进行补充,既鼓励了被展示的同学,又让其他同学得到收益.建立初步的知识框架后,笔者再将基本练习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在此基础上,又将基本解题方法和技能融在其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3向后进生倾斜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就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待提高,通过第一轮总复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拾学习信心,难度把握就显得特别重要,复习前先找这些后进生,给他们提出基本要求,如回归课本,引导他们对课本的黑体字、插图、练习等基本内容要多加关注,遇到问题要通过学习小组力求得到及时解决.通过第一轮复习的单元诊断式考查反馈,后进生明显减少,多数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明显加强,为接下来的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做好单元过关”策略
3.1做好堂堂清 总复习是建立在每节课的复习基础上,只有落实在每节课的复习上,才能真正提高复习效率,每节课的任务每节课完成;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课余时间上,学生总复习后需要应对各科作业和复习,往往留给他们用在完成物理作业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只有课堂的高效,做好“堂堂清”,才能为单元过关打下基础.
3.2做好单元清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总会有些章节的复习,效果较差,甚至根本没有达到复习的预期目标,这就需要调整复习计划,加强练习的调控,力争做到单元过关.以该单元诊断性考试为主要依据,发现问题进一步整理在知识网络的“错误归因”上,对照既定的目标管理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下一单元的复习.力求做到复习一部分过关一部分.
4少讲精练多思策略
在师生前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力争课堂高效,就是少讲精练多思,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问题和教学要求进一步交融汇合的平台.教师的引导,应建立在学生希望解决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少讲就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消化理解空间.这样的复习才能更高效,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精编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复习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反思,使他们不断提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合作学习的策略
5.1练习的布置与批改
按程度分层给他们布置练习,力求让学生各取所需,能够按时地完成各自的作业.然而,作业的检查和批阅,却对老师提出挑战.笔者任教三个班,以某天布置的作业为例,笔者估测了改一份作业的时间约为2分钟,要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竟然需要300分钟,即中途不休息的情况下整整5小时,这样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教师要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就很难完成.若一直不批阅和检查学生的作业,势必造成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阴影.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只给每个小组长批改,且实行“细改”,细到将每题的错误都更正过来,有些还加上分析过程,而后让这些组长当“先生”,负责本组其他三位同学的检查和“细改”,这样既让老师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形成了合作学习中的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老师也选择部分作业全批全改,防止个别小组和同学检查批改出现的问题.
5.2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除了课堂这个平台外,由于课外让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实在太少了,有时需要利用课间甚至牺牲中午时间给他们解答.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在探讨中学习,碰到有些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鼓励他们与其他小组合作,直到课堂上老师参与一起讨论.
6分层次教学策略
6.1复习课上的分层
针对班级两极分化的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获,是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一个问题.笔者让一些后进生只完成基础部分的练习,并通过学习小组的互帮,让他们尽快理解好这些基础知识.
6.2处理好中考与衔接的问题
一年一度的中考有着达标和选拔的双向功能,应该说厦门的中考物理卷很好地体现和贯彻了这一功能,对初中物理的教学也起着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由于课堂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有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对复习内容提出了质疑,他们了解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困难,提出应该通过总复习加强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然而中考的需要和总复习时间的有限,给这个“衔接”的空间实在太小.因此总复习时应兼顾衔接,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介入一些高中物理的思维,做一些比较灵活的练习,让他们感受另一种的成功喜悦.
总复习过程是每年毕业班教师都要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总复习的成效将影响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还关系到学生的中考成绩,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关系到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好总复习,提高总复习效率,又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根据学生实际寻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总复习方法和途径,是我们每个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关注的话题.
1充分准备的策略
1.1教师准备
计划的制定:总复习计划的制定是总复习的关键,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总复习计划,它包括复习时间安排、内容确定、练习的编制、考试的检查及调整的策略等.通常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市质检的情况,就开始着手准备.
课件的准备:由于总复习课堂容量大,制作适合本届学生的课堂总复习课件是增加课堂容量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外来现成的总复习课件不少,但适合自己学校实际并可直接使用的课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选择和再制作.这个费时费力的制作,无疑需要教师在总复习前就完成粗制作,然后在总复习过程再进行细加工和进一步充实.
练习的准备: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但学生各科的时间分配决定了物理练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否做到精练,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练习巩固系统的物理知识的问题.题海战术,将不能奏效,因此事先精编好练习,无疑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试题的准备:总复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复习的进度,安排适当诊断性的考试.在总复习准备好一定量的单元复习试题,以反馈一些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如何才能出好一份试卷,笔者觉得首先应该熟悉和研究有关材料:包括《课标》、《厦门市初中物理教学实施细则》、《中考考试说明》、近三年中考试题、教材等.其中研究近三年中考试题和省内外中考试题,并对试题进行必要的改造,根据学生实际,预设学生问题及适当考虑难易度的比例,命制出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试题.一份好的试题既能检查学生的掌握的情况,提高复习效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学生问题的预设:总复习计划的制订、课件、练习、试题的准备,其核心就源于教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预设,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一切预设的基础,脱离学生实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谓是“无用功”,因此,总复习的准备归根结底就是对学生问题的准备,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缺漏,了解了学生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教师的准备.
1.2学生准备
在寒假开始前,必须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布置并指导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完成“4 4”双基知识网络整理.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4 4”模式时,首先介绍了“四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等基本知识的知识网络整理的方法和要求;进而对“四归”——即“方法归宗”、“例题归属”、“错误归因”、“问题归类”等基本技能的知识网络整理,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在小组活动中有所作为,通过这些知识网络的整理,学生已经对初中物理的基本内容和存在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还为老师的“预设学生问题”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在“4 4”模式的实践中,笔者最关注的是学生以往的每次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并说出错误的归因,请组长整理在笔者事先设置的表格上,通过这些表格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类.
1.3总复习计划
2夯实基础知识的策略
2.1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轮总复习以复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四基”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核心内容.中考物理卷重视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和公式的识记、理解,又重视考查运用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机械性记忆的题目,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基础知识,是第一轮复习的关键.
2.2建立知识框架
在复习前的学生准备中,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知识框架,在课堂上,将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成果”展示出来,让他们对比自己的,查差距,然后进行补充,既鼓励了被展示的同学,又让其他同学得到收益.建立初步的知识框架后,笔者再将基本练习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在此基础上,又将基本解题方法和技能融在其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3向后进生倾斜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就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待提高,通过第一轮总复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拾学习信心,难度把握就显得特别重要,复习前先找这些后进生,给他们提出基本要求,如回归课本,引导他们对课本的黑体字、插图、练习等基本内容要多加关注,遇到问题要通过学习小组力求得到及时解决.通过第一轮复习的单元诊断式考查反馈,后进生明显减少,多数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明显加强,为接下来的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做好单元过关”策略
3.1做好堂堂清 总复习是建立在每节课的复习基础上,只有落实在每节课的复习上,才能真正提高复习效率,每节课的任务每节课完成;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课余时间上,学生总复习后需要应对各科作业和复习,往往留给他们用在完成物理作业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只有课堂的高效,做好“堂堂清”,才能为单元过关打下基础.
3.2做好单元清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总会有些章节的复习,效果较差,甚至根本没有达到复习的预期目标,这就需要调整复习计划,加强练习的调控,力争做到单元过关.以该单元诊断性考试为主要依据,发现问题进一步整理在知识网络的“错误归因”上,对照既定的目标管理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下一单元的复习.力求做到复习一部分过关一部分.
4少讲精练多思策略
在师生前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力争课堂高效,就是少讲精练多思,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问题和教学要求进一步交融汇合的平台.教师的引导,应建立在学生希望解决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少讲就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消化理解空间.这样的复习才能更高效,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精编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复习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反思,使他们不断提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合作学习的策略
5.1练习的布置与批改
按程度分层给他们布置练习,力求让学生各取所需,能够按时地完成各自的作业.然而,作业的检查和批阅,却对老师提出挑战.笔者任教三个班,以某天布置的作业为例,笔者估测了改一份作业的时间约为2分钟,要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竟然需要300分钟,即中途不休息的情况下整整5小时,这样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教师要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就很难完成.若一直不批阅和检查学生的作业,势必造成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阴影.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只给每个小组长批改,且实行“细改”,细到将每题的错误都更正过来,有些还加上分析过程,而后让这些组长当“先生”,负责本组其他三位同学的检查和“细改”,这样既让老师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形成了合作学习中的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老师也选择部分作业全批全改,防止个别小组和同学检查批改出现的问题.
5.2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除了课堂这个平台外,由于课外让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实在太少了,有时需要利用课间甚至牺牲中午时间给他们解答.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在探讨中学习,碰到有些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鼓励他们与其他小组合作,直到课堂上老师参与一起讨论.
6分层次教学策略
6.1复习课上的分层
针对班级两极分化的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获,是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一个问题.笔者让一些后进生只完成基础部分的练习,并通过学习小组的互帮,让他们尽快理解好这些基础知识.
6.2处理好中考与衔接的问题
一年一度的中考有着达标和选拔的双向功能,应该说厦门的中考物理卷很好地体现和贯彻了这一功能,对初中物理的教学也起着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由于课堂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有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对复习内容提出了质疑,他们了解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困难,提出应该通过总复习加强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然而中考的需要和总复习时间的有限,给这个“衔接”的空间实在太小.因此总复习时应兼顾衔接,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介入一些高中物理的思维,做一些比较灵活的练习,让他们感受另一种的成功喜悦.
总复习过程是每年毕业班教师都要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总复习的成效将影响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还关系到学生的中考成绩,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关系到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好总复习,提高总复习效率,又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根据学生实际寻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总复习方法和途径,是我们每个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