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成了困扰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以下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要想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老师上课也必须有趣。曾看过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他的作文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情趣,他能通过各种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要写、想写的境界。在他的课上,学生把写作文当作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为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时,我也试着学起了他的一招一式,这节作文课的效果果然很好,连几个平时从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写了一页。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其实很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它有声有色,形象直观,可化静为动。作文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时,我事前没有通知学生,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拍摄下学生参加冬季运动会的几个场面,如跳绳、打乒乓球、跣远、拔河等,拍摄的时候有意捕捉运动员的细节,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上课时,我先慢放画面,而后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这样的慢放、放大特写、定格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趣味观察: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语言思维的积极性。这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热情得以激发,看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跃然纸上。
二、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
1.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由说到写、写说结合
虽然,口语规范化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但是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多数学生都不能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叙述清楚,更别谈语言通顺、完整、连贯。因此,教师要抓紧时间,创造机会,抓住机遇多训练学生的口语,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就可以了。
2.让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恰好反映了阅露读对作文的影响。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不是以别人作文中抄袭内容,或者照搬别人表达程度,那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从读学写、读中悟写的重点是从别人的观察、认识、感受体验、构思表达中获得角度、方法的感悟,找到自己的角度、方法。”当然这里的阅读不仅包括文本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文本阅读就是指阅读书本。选作教材的文章,都是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较好的作品,有些还是名篇名作,应引导学生多读,从中吸取营养。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进行写作训练总是把学生关在屋子里,闭门造车,作文脱离实际,成了无源之水,导致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为改变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所以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去生活中观察,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再在观察中教给学生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比如,在教学作文“给母校工作提建议”时,我提前二周让学生对学校的哪些工作有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后,再从中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愿去观察、访问。最后再通过观察访问的结果来提出解决办法。由于学生进行了观察,最后老师来教学该组作文时,学生都变得有话可说,有內容可写,这样的作文教学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
四、注重情感因素,正确评价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教师应注重情感因素,遵循学生互相评改,学会修改;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多做多批,略批为主,尽量少改;批语讲究艺术性,讲评要有重点:重批轻改,让学生自改:当堂赏析,取长补短的原则,正确评价和批改学生作文。
总而言之,要改变农村小學高年级作文教学,非一日之功,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写作的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要想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老师上课也必须有趣。曾看过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他的作文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情趣,他能通过各种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要写、想写的境界。在他的课上,学生把写作文当作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为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时,我也试着学起了他的一招一式,这节作文课的效果果然很好,连几个平时从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写了一页。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其实很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它有声有色,形象直观,可化静为动。作文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时,我事前没有通知学生,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拍摄下学生参加冬季运动会的几个场面,如跳绳、打乒乓球、跣远、拔河等,拍摄的时候有意捕捉运动员的细节,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上课时,我先慢放画面,而后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这样的慢放、放大特写、定格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趣味观察: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语言思维的积极性。这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热情得以激发,看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跃然纸上。
二、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
1.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由说到写、写说结合
虽然,口语规范化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但是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多数学生都不能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叙述清楚,更别谈语言通顺、完整、连贯。因此,教师要抓紧时间,创造机会,抓住机遇多训练学生的口语,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就可以了。
2.让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恰好反映了阅露读对作文的影响。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不是以别人作文中抄袭内容,或者照搬别人表达程度,那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从读学写、读中悟写的重点是从别人的观察、认识、感受体验、构思表达中获得角度、方法的感悟,找到自己的角度、方法。”当然这里的阅读不仅包括文本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文本阅读就是指阅读书本。选作教材的文章,都是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较好的作品,有些还是名篇名作,应引导学生多读,从中吸取营养。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进行写作训练总是把学生关在屋子里,闭门造车,作文脱离实际,成了无源之水,导致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为改变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所以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去生活中观察,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再在观察中教给学生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比如,在教学作文“给母校工作提建议”时,我提前二周让学生对学校的哪些工作有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后,再从中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愿去观察、访问。最后再通过观察访问的结果来提出解决办法。由于学生进行了观察,最后老师来教学该组作文时,学生都变得有话可说,有內容可写,这样的作文教学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
四、注重情感因素,正确评价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教师应注重情感因素,遵循学生互相评改,学会修改;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多做多批,略批为主,尽量少改;批语讲究艺术性,讲评要有重点:重批轻改,让学生自改:当堂赏析,取长补短的原则,正确评价和批改学生作文。
总而言之,要改变农村小學高年级作文教学,非一日之功,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写作的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