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成了困扰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以下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要想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老师上课也必须有趣。曾看过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他的作文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情趣,他能通过各种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要写、想写的境界。在他的课上,学生把写作文当作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为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时,我也试着学起了他的一招一式,这节作文课的效果果然很好,连几个平时从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写了一页。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其实很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它有声有色,形象直观,可化静为动。作文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时,我事前没有通知学生,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拍摄下学生参加冬季运动会的几个场面,如跳绳、打乒乓球、跣远、拔河等,拍摄的时候有意捕捉运动员的细节,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上课时,我先慢放画面,而后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这样的慢放、放大特写、定格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趣味观察: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语言思维的积极性。这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热情得以激发,看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跃然纸上。
  二、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
  1.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由说到写、写说结合
  虽然,口语规范化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但是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多数学生都不能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叙述清楚,更别谈语言通顺、完整、连贯。因此,教师要抓紧时间,创造机会,抓住机遇多训练学生的口语,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就可以了。
  2.让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恰好反映了阅露读对作文的影响。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不是以别人作文中抄袭内容,或者照搬别人表达程度,那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从读学写、读中悟写的重点是从别人的观察、认识、感受体验、构思表达中获得角度、方法的感悟,找到自己的角度、方法。”当然这里的阅读不仅包括文本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文本阅读就是指阅读书本。选作教材的文章,都是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较好的作品,有些还是名篇名作,应引导学生多读,从中吸取营养。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进行写作训练总是把学生关在屋子里,闭门造车,作文脱离实际,成了无源之水,导致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为改变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所以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去生活中观察,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再在观察中教给学生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比如,在教学作文“给母校工作提建议”时,我提前二周让学生对学校的哪些工作有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后,再从中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愿去观察、访问。最后再通过观察访问的结果来提出解决办法。由于学生进行了观察,最后老师来教学该组作文时,学生都变得有话可说,有內容可写,这样的作文教学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
  四、注重情感因素,正确评价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教师应注重情感因素,遵循学生互相评改,学会修改;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多做多批,略批为主,尽量少改;批语讲究艺术性,讲评要有重点:重批轻改,让学生自改:当堂赏析,取长补短的原则,正确评价和批改学生作文。
  总而言之,要改变农村小學高年级作文教学,非一日之功,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写作的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管理,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现就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 
期刊
九年前大学实习的日子,怀揣着青春的梦想,躺在北方空旷的草原上,仰望着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星空,愉快的心情得以释怀。此时北方的星星特别亮,特别近,还眨呀眨的。就像远方妈妈水弯弯的大眼睛,深情脉脉,晶莹透明,似泪欲滴,确实惹眼。  还记得小时侯的夜晚,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望着天上的星星,听着妈妈讲的故事。我总记得这个故事。故事大致是说,很多生命来到人世间之前,在上帝那里他们都是小小的精灵。上帝每次总会
期刊
教育是一种艺术,教无定法,这一点众所周知,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践踏。  回顾当今的语文教学现状,总结起来那些课大都有以下相同的形式: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由课题谈自己的想法;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学习;总结学法后自学。首次见到这样的课觉得这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见多了便感到迷惑: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环境怎么会采取同一种教学模式?虽然
期刊
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杜甫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提高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的理解不单是教师讲
期刊
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人们早已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共识!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在不断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倾心关注和支持力度来看,强化顶层设计打通最后距离的决策信念是坚定不移的、方法策略也是得力的,所采取的操作性极强的给力措施已经让我们基层学校感觉到是前所未有的。2016年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开发的“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开始试运行,至此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强化在学校工作中
期刊
在进行学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作为1506班5簇学生的导师,我进一步观察了小簇的特质,如何来优化学簇,实现深度学簇化呢?我考虑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合理的将学生们分到各个学习小簇?  这里要考虑至少三种差异,即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格方面的差异、性别上的差异。考虑这三种差异时是有顺序的。首先考虑的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一个小簇内应该既有学习能力强的又有学习能力弱的,这样可以在学习上进行互助;然后考
期刊
【教材分析】  “民风民俗”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任务习作。该组教材的主题是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为此次习作做好了素材、情感、写法上的储備,两者构成了读写有机结合的整体。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使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庆祝同一个节日,庆祝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本次的习作内容范围是广州市端午龙舟“招景”“应景”与“趁景”,素材生动有趣,学生有能力将了解到的广州龙舟风俗加以整理,选出自己最
期刊
每个班集体中,都存在着一些所谓的“后进生”。他们被老师忽视,被同学岐视,受家长责难;他们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在别人的眼中,他们只是一只毫不起眼的“丑小鸭”;但他们比别人更期盼着成为“白天鹅”的那一天,更渴望有人能为他们“拨开迷雾,看见青天”,使他们重新证明自身的价值。作为班主任老师,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期刊
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艺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使得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所以若想使得礼仪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必须将礼仪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与细节,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礼仪的魅力,养成讲礼仪的行為习惯。因此,笔者针对“浅析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融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一)礼仪教育
期刊
刚刚进入高中,学生对于高中生活充滿了好奇,这一时期,我称之为“新鲜期”,学生在这一时期,充满了求知欲,充满了好奇心,也充满了激情,可谓是“求知若渴”。这一时期的学生普遍上课认真,做作业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师普遍不用过多干预。这一时期也是师生关系比较和谐的“蜜月期”。这一时期也可称为神仙的“刚下凡”时期。  但是等到这一段时期过了,一般在运动会之后,学生就进入了“迷茫期”,也可称为神仙的“应劫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