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传神的马得戏画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在苏州举行的第三届昆曲艺术节早已落下帷幕,但艺术节上马得先生那些昆曲戏画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些存放于苏州昆曲博物馆桂花厅内的“戏画”,将永远印在广大观众的心中。
  
  今年7月6日,高马得先生的昆曲戏画展出在苏州昆曲博物馆举行。一时间宾客盈门,高朋满座,86岁的高马得先生神采飞扬地端坐中堂,揭开了由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题写的“马得昆曲戏画艺术馆”披红匾额。从此时起,高马得先生将毕生的100件戏画原作,便永久收藏于苏州昆曲博物馆,这是昆曲界和美术界的一件大喜事。
  高马得先生1919年生于江西赣州,后来住在四川重庆海棠溪罗家镇,那是一个常被淡雾笼罩、围着竹篱笆的大院,里面种满了竹子和芭蕉,马得先生就在芭蕉掩映的小楼里生活着。20世纪40年代的马得以漫画崭露头角,50年代开始醉心于戏曲,痴迷戏曲人物画,当时他为《商务时报》和《新民报》编“星期漫画”版,画的都是些时事漫画,后来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时事漫画无法继续进行,便转而搞起了“苗夷情歌”之类的画。不想这些画喜欢的人多,获得好评,国内外不少报刊也纷纷转载,法国的新闻社对此很感兴趣,便把这些画介绍到了法国,一直连载了一年多,很为轰动。
  “文革”开始后,马得于1969年被下放农村。他是个典型的“乐天派”,吃什么苦、经受何种挫折均不在乎,他觉得只要能画画,便能“乐在其中”。他在乡下盖了房子,房屋后面种了竹子和果树,同时也乐呵呵地画儿童、画农舍、画水牛等等。
  由于长期在光线极差的条件下伏案作画,马得先生眼睛高度近视,后来视网膜剥离导致右眼失明。眼睛是文化人的命根子,他为此懊恼不已,但他安慰家里人说:“老天爷不错,总算还给我留下一只眼睛!”
  1980年马得先生年逾花甲,被调到江苏省国画院专门从事戏曲人物创作。那时的马得好像真的找到了自己,当即高兴地画了一幅《孙悟空跳出老君炉》,他趁着大好时机争分夺秒地看戏画戏,为了更好地把握戏曲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还细读剧本,昆曲《牡丹亭》差不多都被他翻烂了。他一两年就画了数以千计的戏曲人物画,并在国内、国外举办展览,他的夫人陈汝勤做了一辈子编辑,一直有个心愿,想为马得选编一本画册,马得先生80岁之时,这个心愿终于实现,这是他们夫妇俩结婚50周年的珍贵纪念物。
  在马得先生所画的戏曲画中,昆曲《浣沙江·寄子》戏画是他的得意之作。画中讲的是春秋时代吴越争霸,吴国大臣伍子胥冒灭族之灾,死谏吴王夫差,谏前伍子胥为留伍家根苗,把儿子伍封寄养在齐国大夫鲍叔家的故事。当时马得先生看了江苏昆剧院名家石小梅扮演的伍封,看完演出后他便专门访问了石小梅,与石小梅一起探讨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后来南京《新华日报》在文艺版上辟了《新潮》专栏,让马得先生既画又写,定名为《画戏·话戏》,专栏自1984年5月开始,每周一期。这个栏目一问世便受到欢迎,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赞扬这个专栏办得好,有看头,有的读者还每期必剪,将其结集成册。
  读者喜欢马得先生的戏画是有道理的,他的戏画不但韵味悠长,点染神来,而且变形不失其真,减笔更添其美,堪称神品、妙品。记得有一次马得先生在南京办画展,现场有一位观众央求马得先生画幅《寄子》戏画给他,因为那人在“十年浩劫”中有过一段类似伍子胥寄子那样的心酸经历:那年他早上去上班,预感晚上要进“牛栅”,他想到膝下幼子无人照看,万般无奈之下便将孩子寄养在保姆家中……马得先生听完此事,感慨万千,当即为他画了《寄子》。
  近日,正当我写这篇文章之时,不想在杭有幸见到南京江苏省昆剧院的导演王斌,当我们谈及马得先生的“戏画”时,王导说:“天下戏,唯昆曲最难学;天下画,唯昆曲入画难。”我不解其意问:“为何?”王导接口说:“因为传神达意呀!”王导说他欲将马得先生画的《牡丹亭》戏画中的背景融入他们即将上演的精华版《牡丹亭》中,如此,画家的意境、导演的手法、演员的表演在同一舞台上珠联璧合,融会贯通,也许是《牡丹亭》演出中的神来之笔呢!
  
  Master's Stage Paintings
  
  Master Gao Made staged a solo exhibition of his Kunqu Opera paintings at the Kunqu Opera Museum in Suzhou on July 6, 2006. The 87-year-old master donated his 100 popular artworks to the museum.
  Gao was born in 1919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n moved to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1940s he began to make himself known as a cartoonist.He contributed news-based satirical cartoons to two newspapers. After the genre was banned he turned to paint folk customs of the minority people. Unexpectedly, his new creations became quite popular and were reprinted in many newspapers across the country. They were even serialized for years in France. In the 1950s, Gao became intoxic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ater and painted a great number of theater character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Gao was banished to the countryside. He painted the rural scenes though life there was hard. In 1980 the master was assigned to the Jiangsu Academy of Chinese Painting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painting theater characters. The change in the subject theme revitalized the master. He spent a lot of time watching plays and externalizing his expression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ner worlds of the characters under his brush, he spent a lot of time reading manuscripts. In the very first two years, he created thousands of paintings and held exhibi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May 1984 on, the master sponsored a weekly column for Xinhua Daily in Nanjing, capital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column published a comment and a painting both from Gao. It was an instant success. Readers wrote letters to the newspapers expressing their favorite comments. Some even collected the clippings of these essays and paintings.
  His wife wanted to publish a collection of the best of his paintings. The collection was published when Gao Made celebrated his 80th birthday and the couple celebrated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rriage.
  (Translated by David)
其他文献
在山水秀丽的浙江诸暨市,有座占地670平方米、名叫裕昌号的民间艺术馆。这座民间艺术馆的典藏数量之多、工艺之精,让人叹为观止!  沿着右边偏门走进了竹艺展览室,陈列的是过去文人雅士所珍爱的一件件竹制文房用具和观赏品:那典雅大方的梅花笔筒,不由让人想起王冕只与梅花作伴、不沾半点世俗的清高;仔细端详安然置于一角的竹箫,眼前忽然涌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意境,再逐一欣赏那一件件竹根圆雕器、竹章、竹洗和
期刊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我多年向往的地方。早年读过瞿秋白于20年代初写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以及邹韬奋30年代写的《萍踪寄语》,吸引我对遥远的“赤都”充满崇敬和遐想。新中国建立以后,许多作家、记者、学人写下的访苏纪事文章,汗牛充栋,美不胜收。无数追求理想的人都赞美过它,只有罗曼罗兰等一些冷静而又正直的大作家,曾忠实地记述了“赤都”的一些阴暗面,可惜这些当时我们无缘读到。那么如今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
期刊
我们一行去年从嵩山游览少林寺下来到了山脚的一个村庄,刚进村头就被一个明显带有外国口音的女声吸引住了。蓝眼金发、身材高挑的洋妞穿着朴素随意的运动装,头发利索地盘在脑后,除了能看出她是练武人之外,几乎和村里其他媳妇没有什么区别。她坐在一个洒满阳光、供奉着释迦牟尼画像的农家小院里,面带微笑谈起了她的异国婚姻及生活,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金发蓝眼的西方姑娘因为热爱中国功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悄然走进河南省登封
期刊
徽菜源远流长,是名扬海内外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它朴素实惠,地方特色浓郁,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2005年9月,中国烹饪协会经过专家组考察论证,将徽州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绩溪定为“中国徽菜之乡”,因而使得这个处于吴头楚尾、自古“邑小士多”的人杰宝地和黄山脚下山清水秀的礼仪之邦,更增添了诱人魅力。    徽菜发源“赛琼碗”  徽菜是一种来自民间最古老的菜肴,那些腌的、臭的、苦的以及那些让外地人瞠目结舌的野
期刊
金发碧眼,笑靥如花,性感迷人。当一群靓丽洋妞从上海虹桥机场走出,立即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她们就是东航从美、法、意等国招聘来的洋空姐。近两年因竞争激烈,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聘请洋佳丽“助阵”,这些异国女郎的出现,无疑成了中国航班上一道夺目风景线。据说她们拥有惊人的高薪,其中一些洋美眉还做了“中国媳妇”……现在让我们走近这些神秘的“空中洋宝贝”。    做个“洋天使”不轻松    希尔曼·琳娜是一个
期刊
围屋是赣、粤、闽边区客家人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集建筑与美学于一体,是客家人在赣南定居生活与活动的“化石”,特别是赣南的龙南县,因围屋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而成为赣南“围都”。    “围都”声名鹊起  围屋是客家先民们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晋末之乱,中原人举族迁徙,之后每次朝代更迭,战火烽烟,更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南迁。这些南迁的中原人先是进入鄱阳湖一带,尔后溯赣江而上,往大山
期刊
商品销出去文化涌进来    在享有“小商品商海”之誉的中国浙江义乌市,人们漫步在大街小巷,常常会惊叹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的三十多万种商品商标,有的用英文,有的用阿拉伯文,更有的使用俄语、日语等等。在人头攒动的商贸城内,各种肤色的人交错在一起,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亦能听到人们用各种语言在交谈、火爆的商品交易,还使义乌的一条街道成了“阿拉伯一条街”。    小商品城成了“联合国”    在中国改革
期刊
去年十月金秋,浙江省高中生代表团一行33人赴日本美丽的静冈县作了一次为期一个星期的交流访问。代表团由浙江省旅游职业学院、义乌城镇职业学校、义乌中学和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组成,这是浙江省对外友好协会派遣的第二个浙江省高中学生访日代表团。  代表团在日本静冈县日中友好协会的安排下,先后参观游览了东京迪斯尼乐园、静冈富士山、东照宫、京都岚山、金阁寺、清水寺、大阪城天守阁等,日本国的这些驰
期刊
“浙江工艺美术展”乘着在法国举办的“浙江文化周”的东风,于去年10月18日在法国南部著名的度假城市尼斯拉开帷幕。动静结合的民间艺术展演,在法国掀起一阵中国文化的热潮。位于地中海边的尼斯城,风光旖旎,文化氛围浓郁,夏加尔、马蒂斯、雷诺阿、毕加索等艺术大师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这些20世纪的艺术大师们对东方艺术的推崇影响着当地人们的审美趣味,也为浙江工艺美术掀起的中国文化热作了很好的铺垫。    “买下”
期刊
缙去板龙    龙舞    金龙吐艳    盘龙欢歌不夜天    云龙高卧    小溪大龙    欢乐之夜    龙舞人欢     欢庆    云和祥龙    安仁板龙    三千高手展绝技 人声鼎沸气如虹     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暨2005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上,一场3500多人表演的龙狮艺术大会,让海内外来宾叹为观止。11条板龙、15条布龙和5组狮子中,有长达600多米号称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