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欣赏教学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线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几个方面:明暗、体积、块面、色彩、点线,这些课题在于使学生能从物象的不同属性中敏锐地获得不同的视觉感受,并运用相应的手法自由地去表现对象。在自然界中,我们不仅看到有缤纷的色彩,斑斓的光影和形形色色的物象形态,我们还看到优美的线条的存在。线描的训练使我们的目光更具发现力,体验对象更加入微,审美感亦得到提升。线的运用是艺术家最直接最简练的抒发激情、表达美感的方式,无论是绘画还是艺术设计都大量而广泛地运用。可以这样说,在的基本表现手段,并发展成为具有哲学理念和审美理想的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艺术家对线极有研究,并形象地归纳出十八种不同的描法,甚至还创造出一种纯粹以墨线勾勒来描绘对象,不着任何色彩的绘画形式,这就是白描。如《八十七神仙卷》,它根据物体固有的结构和形使用毛筆以线来造型,它不受光影的约束,仍然能充分表现出物象的形态、质感、空间感及神韵。
  二、写意造型对中国画的重大影响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与艺术风采,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熏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这种思维方式与造型观,是中国画及其技法形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
  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意象”思维正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大观。这种思维是以我国古代老庄哲学思想为核心建立的一种辩证思维观。它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又有别于“抽象”思维,是处于二者之间的独特思维方式。
  “意象”思维把“意”(即人的意识,意志、意念、主观)与“象”(即客观物象,宇宙万物)看成是一个互通共识的有机体,将“事物”、“人格”化,寻求人与事物“感应”式的认识法则。“黑白成象”、“阴阳相生”,倡导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共存性和可知性,视认识的完美为“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与认识观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式的理想认识观,也突出了中国文化强调主观意识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孕育“创造”性的先决条件。中国画的“写意”式造型观正是依此而创立的。
  以“写意”为宗旨的中国画在选择其“达意”的表现形式时,是以重“神”轻“形”为原则的,它不注重物象的明暗体积;不追寻物象的写实关系,而是确立了“墨线”——这一古老而又纯朴的“意象”符号,并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形成中国画与西洋画从形式到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着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中国画受特定思维影响所造就的“写意”式造型表现,正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愿望,以及“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现代的齐白石与张大千,众多作品不单纯显露了“笔墨”技法的熟练与高超,更重要的是无一不闪烁着“意象”思维的智慧之光和对“写意”艺术性的创造。这些突破客观物象的明暗、体积和写实手法的作品,将人对事物的认识提到“神会意通”的理念高度,从而使中国画创立了自己“意在笔先”、“不求形似”、“以形写神”的特殊画风。这种更富于“情”、“理”、“性”,以及艺术愿望的表现法则,构成中国画以“写意”为核心的独特与伟大。
  三、学识修养在中国画当中的重要性
  人们历来将画家的艺术成就与其本人的学识修养紧密连在一起。学养的高低决定画家水平的高低,真正的艺术需要学养的深度。画家的学养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文学、哲学、书法、绘画、篆刻、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修养。朱光潜先生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在本行小范围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鸢飞,风起云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有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笔时,它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之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着它们的神韵与气魄。据记载,荆浩隐居太行山,在山中观察体验,看到千姿百态的古松:“因惊其异,遍而赏之。”画松树绝不类同于前人,其画面气势峻厚雄伟,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深入生活,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生活体验,使之溶于创作,作品才真正具有艺术生命力。
  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的搞好中国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地努力。
其他文献
四、篇章理解  篇章理解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所听的材料都是有人物、有情节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听,结合已给出的信息,把握大意及细节,就一定能答好题。  【试题重现】 (节选,保留原题号)  21.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India?  A. One four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B. One fifth of the worlds
期刊
I. 根據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入恰当的单词。  1. Sally is an honest girl. I believe w____ she says to us.  2. You shouldn’t c____ my homework. You should do it by yourself.  3. S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 she of
期刊
A  From London to New York, from Hong Kong to Moscow, subways are an important way of transportation. Traffic in modern cities is often quite heavy, and it can sometimes take hours to cross a busy cit
期刊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那么,应该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
期刊
A  用所給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Rebecca and Kerry (1)___ (be) best friends. They sat next to each other in class. Rebecca and Kerry were both tall, with long dark hair. Everyone (2)___ (think) they were sisters.  O
期刊
新课改的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上,其关键是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汲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
期刊
一、粗读,尝试练中觅疑学思。  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蔡先生的“不可讲”与“不讲”启迪我们,要尽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问觅疑学思。具体操作程序是:  1、整体感知,粗读文。  如,教《冬夜杂咏》,在揭示课题后,我从课题人手整体感知:“‘咏’是什么
期刊
做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由于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从而导致了“哑巴式”英语现象的普遍存在,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调动其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大胆开口说英语,就成了目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达到使学生开口能言、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目标,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點:  一、更新观念,认识加强口语教学的迫切性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读”已成为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老师按照“教参”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读课文,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学生顺着教师预设的问题理解课文。这种异化了阅读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而且还泯灭了学生的个性。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
期刊
A  I got an answering machine _1_ my birthday and I soon got to know what a useful machine this is. I _2_ at home most of the day, so people can leave a message(留言) and I can _3_ back. There is no o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