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原因在于很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存在质疑。如何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工作职业能力,养成会计职业的基本素养?以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具体探讨教学改革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F230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强、动手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但其内容复杂、系统性强,对没有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的在校学生而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好。如何让缺乏企业运营实践经验的学生快速入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着重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
2010年8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就《基础会计》课程而言,其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会计岗位职责能力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具体地说,应包括:
(一)专业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
2、熟悉会计整体工作流程;
3、能够对经济业务做出正确职业判断;
4、会辨识和填制、审核常用会计单据并理解会计单据反映出的业务关系;
5、理解会计数据来源并学会阅读简单会计报表。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养成会计工作思维及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习惯;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初步具备自主学习会计新知识的方法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3、具有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具备客观公正、坚持准则、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二、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
为了贯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会计课程摈弃了原来学科体系的理论架构,依据行业专家确定的"会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进行了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依据会计工作过程中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排列,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直接对应会计岗位需求,将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从企业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在各个教学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组织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有能力总目标,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有分目标,在这样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学生都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本课程难学而感到什么也没学到。
三、重新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传统的会计教学是以教师讲理论、学生练的教学方法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分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础会计新课程教学,其核心是以会计工作项目为中心来开展和组织教学,"边干边学",体现了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方案设计,目的是建立起学生的工作思维。在实施教学中应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教学方法,融合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情景演练、启发引导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多角度思维方式。
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将会计各岗位的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上,按照会计日常工作任务分项目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学习完成"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一工作项目时,主要是按照"教师引导确定工作任务项目-学生讨论查阅完成任务-成果展示-教师讲评-学生反思自检"这一流程来组织教学:1、指导学生分组,组长负责督促组内成员认真完成项目,并总结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2、发放教学资料:光大企业2013年9月份的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创设项目情境,提出完成项目要求:光大企业9月份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符,要求学生:(1)根据发放的教学资料判断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的原因;(2)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3)找出账实不符的原因,并针对账务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4、学生制定项目完成计划。5、以学生为主体完成项目,教师进行指导。包括以下程序:(1)讨论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的原因,得出结论。(2)合作找出未达账项。(3)讨论如何针对对未达账项进行调整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4)讨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可以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6、小组成员互相展示自己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自评他评,提出在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难题并向指导教师进行汇报。此环节教师既充分展示了学生成果,又特别关注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因素,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教训。7、教师针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典型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进行总结。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台上讲解转变为走进学生中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够切实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体现了中职教育的特点与特征,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岗位角色扮演法的应用。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会计各个岗位(如出纳、会计)的职责权利和相应的工作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死记硬背,将来踏入工作岗位还需要一定阶段的学习,才能适应自己的岗位。岗位角色扮演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工作经验,培养工作思维。
参考文献:
[1]许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9):71-75
[2]蔡岩.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及预测报告〔EB/OL〕.(2010一06一02)
[3]聂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价值[D]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
[4]张莲苓.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会计课程的理念与思路「JJ.会计之友,2010(1)上:115一116.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F230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强、动手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但其内容复杂、系统性强,对没有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的在校学生而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好。如何让缺乏企业运营实践经验的学生快速入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着重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
2010年8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就《基础会计》课程而言,其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会计岗位职责能力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具体地说,应包括:
(一)专业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
2、熟悉会计整体工作流程;
3、能够对经济业务做出正确职业判断;
4、会辨识和填制、审核常用会计单据并理解会计单据反映出的业务关系;
5、理解会计数据来源并学会阅读简单会计报表。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养成会计工作思维及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习惯;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初步具备自主学习会计新知识的方法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3、具有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具备客观公正、坚持准则、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二、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
为了贯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会计课程摈弃了原来学科体系的理论架构,依据行业专家确定的"会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进行了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依据会计工作过程中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排列,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直接对应会计岗位需求,将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从企业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在各个教学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组织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有能力总目标,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有分目标,在这样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学生都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本课程难学而感到什么也没学到。
三、重新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传统的会计教学是以教师讲理论、学生练的教学方法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分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础会计新课程教学,其核心是以会计工作项目为中心来开展和组织教学,"边干边学",体现了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方案设计,目的是建立起学生的工作思维。在实施教学中应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教学方法,融合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情景演练、启发引导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多角度思维方式。
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将会计各岗位的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上,按照会计日常工作任务分项目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学习完成"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一工作项目时,主要是按照"教师引导确定工作任务项目-学生讨论查阅完成任务-成果展示-教师讲评-学生反思自检"这一流程来组织教学:1、指导学生分组,组长负责督促组内成员认真完成项目,并总结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2、发放教学资料:光大企业2013年9月份的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创设项目情境,提出完成项目要求:光大企业9月份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符,要求学生:(1)根据发放的教学资料判断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的原因;(2)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3)找出账实不符的原因,并针对账务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4、学生制定项目完成计划。5、以学生为主体完成项目,教师进行指导。包括以下程序:(1)讨论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的原因,得出结论。(2)合作找出未达账项。(3)讨论如何针对对未达账项进行调整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4)讨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可以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6、小组成员互相展示自己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自评他评,提出在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难题并向指导教师进行汇报。此环节教师既充分展示了学生成果,又特别关注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因素,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教训。7、教师针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典型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进行总结。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台上讲解转变为走进学生中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够切实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体现了中职教育的特点与特征,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岗位角色扮演法的应用。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会计各个岗位(如出纳、会计)的职责权利和相应的工作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死记硬背,将来踏入工作岗位还需要一定阶段的学习,才能适应自己的岗位。岗位角色扮演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工作经验,培养工作思维。
参考文献:
[1]许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9):71-75
[2]蔡岩.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及预测报告〔EB/OL〕.(2010一06一02)
[3]聂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价值[D]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
[4]张莲苓.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会计课程的理念与思路「JJ.会计之友,2010(1)上:115一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