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奇迹,才会成为钢铁战士。
冬妮亚站在敞开的窗户前,闷闷不乐地望着熟悉而亲切的花园,望着花园四周那些挺拔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白杨。她简直不敢相信,离开自己的家园已经整整一年了。她仿佛昨天才离开这个童年时代就熟悉的地方,今天又乘早车回来了。
这里什么都没有变:依然是一排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树莓,依然是按几何图形布局的小径,两旁种着妈妈喜爱的蝴蝶花。花园里的一切都是那样干净利落。处处都显示出一个学究式的林学家的匠心。但是这些干净的小径却使冬妮亚感到乏味。
冬妮亚拿了一本没有读完的小说,打开通往外廊的门,下了台阶,走进花园。她又推开小栅栏门,缓步朝水塔旁边的池塘走去。
她走过一座小桥,上了大路。这条路很像公园里的林荫道。右边是池塘,池塘周围长着垂柳和茂密的柳丛;左边是一片树林。
她刚想朝池塘附近的旧采石场走去,忽然看见池塘的岸边扬起一根钓竿,于是就停住了脚步。
她从一棵弯曲的柳树上面探过身去,用手拨开柳丛的枝条,看到下面有一个晒得黝黑的男孩子。他光着脚,裤腿一直卷到大腿上,身旁放着一只盛蚯蚓的锈铁罐子。那少年正在聚精会神地钓鱼,没有发觉冬妮亚在注视他。
“这儿难道能钓着鱼吗?”
保尔生气地回头看了一眼。
他看见一个陌生的姑娘站在那里,手扶着柳树,身子探向水面。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裹住匀称的小腿,脚上穿着棕色的便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
拿钓竿的手轻轻颤动了一下,鹅毛鱼漂点了点头,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波纹。
背后随即响起了她那焦急的声音:“咬钩了,瞧,咬钩了……”
保尔慌了手脚,急忙拉起钓竿。钩上的蚯蚓打着转转蹦出水面,带起一朵水花。
“这回还能钓到什么!真是活见鬼,跑来这么个人。”保尔恼火地想。为了掩饰自己的笨拙,他把钓钩甩到更远的水里。
钓钩落在两支牛蒡的中间,这里恰恰是不应当下钓的地方,因为鱼钩可能挂到牛蒡根上。
保爾知道自己将鱼钩下错了地方,头也不回,低声埋怨起背后的姑娘来:“你瞎嚷嚷什么,把鱼都吓跑了。”
他立刻听到上面传来几句连嘲笑带挖苦的话:“单是您这副模样,也早就把鱼给吓跑了。再说,大白天能钓着鱼吗?瞧您这个渔夫,多能干!”
保尔竭力保持礼貌,可是对方未免太过分了。他站起身来,把帽子扯到前额上——这向来是他生气的表现——尽量挑选最客气的字眼,说:“小姐,您还是靠边待着去,好不好?”
冬妮亚眯起眼睛,微微一笑,说:“难道我妨碍您了吗?”
她的声音里已经没有嘲笑的味道,而是一种友好写和解的口吻了。保尔本来想对这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姐”发作一通,现在却被解除了武装。
“也没什么,您要是愿意看,就看好了,我并不是舍不得地方给您坐。”说完,他坐了下来,重新看他的鱼漂。鱼漂紧贴着牛蒡不动,显然是鱼钩挂在根上了。保尔不敢起钓,心里嘀咕着:“钩要是挂上,就摘不下来了。这位肯定要笑话我。她要是走掉该多好!”
然而,冬妮亚却在一棵微微摇摆的弯曲的柳树上坐得更舒适了。她把书放在膝盖上,看着这个晒得黝黑的、黑眼睛的孩子,他先是那样不客气地对待她,现在又故意不理睬她,真是个粗野的家伙。
保尔从镜子一样的水面上清楚地看到了那姑娘的倒影。
她正坐着看书,于是他悄悄地往外拉那挂住的钓丝。鱼漂在下沉,钓丝绷得紧紧的。
“真挂住了,该死的!”他心里想,一斜眼,看见水中有一张顽皮的笑脸。
水塔旁边的小桥上,有两个年轻人正朝这边走来,他们都是文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一个是机车库主任苏哈里科工程师的儿子。他是个愚蠢又爱惹是生非的家伙,今年十七岁,浅黄色的头发,一脸雀斑,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麻子舒拉。
他手里拿着一副上好的钓竿,叼着一支香烟。和他并排走着的是维克托,一个身材匀称的娇气十足的青年。
苏哈里科侧过身子,朝维克托挤眉弄眼地说:“这个姑娘像葡萄干一样香甜,别有风味。这样的,本地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我担保她是个浪漫女郎。她在基辅上学,读六年级。现在是到父亲这儿来消夏的。她父亲是本地的林务官。她跟我妹妹莉莎很熟。我给她写过一封信,满篇都是动人的词句。我期待着她的回信,甚至选了纳德森的一首诗,抄了进去。”
“结果怎么样?”维克托兴致勃勃地问。
苏哈里科有点狼狈,说:“你知道,还不是装腔作势,摆臭架子……说什么别糟蹋信纸了。不过,这种事情开头总是这一套。干这一行,我可是个老手。你知道,我才不愿意没完没了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献殷勤。你认得铁路上的那个工头瓦利卡·季洪诺夫吗?”
维克托打断他的话,问:“你能把她介绍给我吗?”
“当然可以,趁她还没走,咱们快点去。昨天早上,她自己也在这儿钓鱼来着。”
两个朋友已经到了冬妮亚的跟前。苏哈里科取出嘴里的纸烟,挺有派头地鞠了一躬。
“您好,图曼诺娃小姐。怎么,您在钓鱼吗?”
“不,我在看别人钓鱼。”冬妮亚回答。
苏哈里科急忙拉着维克托的手,说:“你们两位还不认识吧?这位是我的朋友维克托·列辛斯基。”
维克托不自然地把手伸给冬妮亚。
“今天您怎么没钓鱼呢?”苏哈里科竭力想引起话头来。
“我没带钓竿。”冬妮亚回答。 “我马上再去拿一副来,”苏哈里科连忙说,“请您先用我的钓吧,我这就去拿。”
他履行了对维克托许下的诺言,介绍他跟冬妮亚认识之后,现在要设法走开,好让他们俩在一起。
“不,咱们这样会打搅别人的,这儿已经有人在钓鱼了。”冬妮亚说。
“打搅谁?”苏哈里科问,“啊,是这个小子吗?”
他这时才看见坐在柳丛前面的保尔,说道“好办,我马上叫这小子滚蛋!”
冬妮亚还没来得及阻止他,他已经走下坡去,到了正在钓鱼的保尔跟前。
“赶紧给我把钓竿收起来,滚蛋!”苏哈里科对保尔喊。
他看见保尔还在稳稳当当地坐着钓鱼,又喊:“听见没有,快点,快点!”
保尔抬起头,毫不示弱地白了苏哈里科一眼。
“你小点声,龇牙咧嘴地嚷嚷什么?”
“什——什——么?”苏哈里科动了肝火,“你这穷光蛋,竟敢回嘴。给我滚开!”
说着,使劲朝盛蚯蚓的铁罐子踢了一脚。铁罐子在空中翻了几翻,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激起的水星溅到冬妮亚的脸上。
“苏哈里科,您怎么不害臊啊!”她喊了一声。
保尔跳了起来。他知道苏哈里科是机车库主任的儿子,阿尔焦姆就在他父亲手下干活。要是现在就对准这张虚胖焦黄的丑脸揍他一顿,他准要向他的父亲告状,那样就一定会牵连到阿尔焦姆。正是因为这一点,保尔才克制着自己,没有立即打他。
苏哈里科却以为保尔要动手打他,便扑了过去,用手去推站在水边的保尔。保尔两手一扬,身子一晃,稳住了,没有跌进水里。
苏哈里科比保尔大两岁,要讲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他是最拿手的。
保尔胸口挨了这一下,忍无可忍了。
“啊,你真动手?好吧,瞧我的!”说着,把手稍稍一扬,照苏哈里科的脸狠狠打了一拳。紧接着,没容他还手,一把紧紧抓住他的学生装,猛劲一拉,把他拖到了水里。
苏哈里科站在没膝深的水中,锃亮的皮鞋和裤子全都湿了。他拼命想要挣脱保尔那铁钳般的手。保尔把他拖下水以后就跳上岸来。
狂怒的苏哈里科朝保尔扑过来,恨不得一下子把他撕碎。
保尔上岸以后,迅速转过身来,面对着扑过来的苏哈里科。这时他想起了拳击要领:左腿支住全身,右腿运劲、微屈,不单用手臂,而且要用全身力气,从下往上,打对手的下巴。他按照要領狠劲打了他一下
只听得两排牙齿喀哒一声撞在一起。苏哈里科感到下巴一阵剧烈的疼痛,舌头也咬破了,他尖叫一声,双手在空中乱舞了几下,整个身子向后一仰,扑通一声,笨重地倒在水里。
冬妮亚在岸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打得好,打得好!真有两下子!”
保尔抓住钓竿,使劲一拽,拉断了挂住的钓丝,跑到大路上去了。
临走的时候,他听到维克托对冬妮亚说:“这家伙是个头号流氓,叫保尔·柯察金。”
车站上变得不安宁了。从铁路沿线传来消息说,铁路工人已经开始罢工。邻近的一个火车站上,机车库工人也闹起来了。德国人抓走了两名司机,怀疑他们传送宣言。德军在乡下横征暴敛,逃亡的地主又重返庄园,这两件事使那些同农村有联系的工人极为愤怒。
乌克兰伪乡警的皮鞭抽打着庄稼汉的脊背。省里的游击运动开展起来了。
这些天,费奥多尔·朱赫来忙得不可开交。他留在城里以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识了许多铁路工人,时常参加青年人的晚会,在机车库钳工和锯木厂工人中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他也试探过阿尔焦姆,问他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党的事业有什么看法,这个身强力壮的钳工回答他说:“费奥多尔,你知道,我对党派的事弄不太清楚,但是,什么时候需要我帮忙,我一定尽力,你可以相信我。”
朱赫来对这种回答已经满意了。他知道阿尔焦姆是自己人,说到就能做到。至于入党,显然条件还不成熟。
“没关系,现在这种时候,这一课很快就会补上的。”朱赫来这样想。
朱赫来已经由发电厂转到机车库干活了,这样更便于工作,因为他在发电厂里很难接触到铁路上的情况。
现在铁路运输格外繁忙。德国人正用成千上万节车皮,把他们从乌克兰掠夺到的黑麦、小麦、牲畜等等运到德国去。
乌克兰伪警备队突然从车站抓走了报务员波诺马连科。
他们把他带到队部,严刑拷打。看来,他供出了阿尔焦姆在机车库的同事罗曼·西多连科,说罗曼进行过鼓动工作。
罗曼正在干活,两个德国兵和一个伪军官前来抓他。伪军官是德军驻站长官的助手,他走到罗曼的工作台跟前,一句话也没有说,照着他的脸就是一鞭子。
“畜生,跟我们走,有话找你说!”接着,他狞笑了一声,狠劲拽了一下钳工的袖子,说:“走,到我们那儿煽动去吧!”
这时候阿尔焦姆正在旁边的钳台上干活。他扔下锉刀,像一个巨人似的逼近伪军官,强忍住涌上心头的怒火,用沙哑的声音说:“你这个坏蛋,凭什么打人!”
伪军官倒退了一步,同时伸手去解手枪的皮套。一个短腿的矮个子德国兵,也赶忙从肩上摘下插着宽刺刀的笨重步枪,哗啦一声推上了子弹。
“不准动!”他嚎叫着,只要阿尔焦姆一动,他就开枪。
高大的钳工只好眼巴巴地看着面前这个小兵,一点办法也没有。
两个人都被抓走了。过了一个小时,阿尔焦姆总算被放了回来,但是罗曼却被关进了堆放行李的地下室。
十分钟后,机车库里再没有一个人干活了。工人们聚集在车站的花园里开会。扳道工和材料库的工人也都赶来参加。
大家情绪异常激昂,有人还写了要求释放罗曼和波诺马连科的呼吁书。
那个伪军官带着一伙警备队员急忙赶到花园。他挥舞着手枪,大声叫喊:“马上干活去!要不,就把你们全都抓起来,还得枪毙几个。” 这时,群情更加激愤。
工人们愤怒的吼声吓得他溜进了站房。德军驻站长官从城里调来德国兵。他们乘着几辆卡车,沿公路飞驰而来。
工人们这才四散回家。所有的人都罢工了,连值班站长也走了。朱赫来的工作产生了效果。这是车站上的第一次群众示威。
德国兵在站台上架起了重机枪。它支在那里,活像一只随时准备扑出去的猎狗。一名德军班长蹲在旁边,手按着枪把。
车站上的人都跑光了。
当天夜里,开始了大搜捕。阿尔焦姆也被抓走了。朱赫来没有在家过夜,他们没有抓到他。
抓来的人都被关在一个大货仓里。德国人向他们提出了最后通牒:立即复工,否则就将他们交给军事法庭审判。
几乎全线的铁路工人都罢工了。这一昼夜连一列火车也没有通过。离这里一百二十公里的地方发生了战斗。一支强大的游击队切断了铁路线,炸毁了几座桥梁。
夜里有一列德国军车开进了车站。一到站,司机、副司机就都跑了。除了这列军车以外,站上还有两列火车急等着开出去。
货仓的大铁门打开了,驻站长官德军中尉带着他的助手伪军官和一群德国人走了进来。
驻站长官的助手叫道:“柯察金、波利托夫斯基、勃鲁扎克,你們三个一组,马上去开车。要是违抗——就地枪决!去不去?”
三个工人只好沮丧地点了点头。他们被押上了机车。接着,长官的助手又点了一组司机、副司机的名字,让他们去开另一列火车。
火车头愤怒地喷吐着发亮的火星,沉重地喘着气,冲破黑暗,沿着铁轨驶向夜色苍茫的远方。阿尔焦姆给炉子添好煤,一脚踢上炉门,从箱子上拿起短嘴壶喝了一口水,对司机波利托夫斯基说:“大叔,咱们真就这么给他们开吗?”
波利托夫斯基紧锁浓眉,生气地眨了眨眼睛。
“刺刀顶在脊梁上,那就开呗。”
“咱们扔下机车,跳车跑吧。”勃鲁扎克斜眼看了看坐在煤水车上的德国兵,建议说。
“我也这么想,”阿尔焦姆低声说,“就是这个家伙老在背后盯着,不好办。”
“是——啊!”勃鲁扎克含糊地拖长声音说,同时把头探出了车窗。
波利托夫斯基凑到阿尔焦姆跟前,低声说:“这车咱们不能开,你明白吗?那边正在打仗,起义的人炸毁了铁路,可是咱们反倒往那儿送这帮狗东西,他们一下子就会把起义的弟兄消灭掉。你知道吗,孩子,就是在沙皇时代,罢工的时候我也没出过车,现在我也不能开。送敌人去打自己人,一辈子都是耻辱。原先开这台机车的小伙子们不就跑了吗?他们虽然冒着生命危险,还是都跑了。咱们说什么也不能把车开到那地方。你说呢?”
“你说得对,大叔,可怎么对付这个家伙呢?”阿尔焦姆瞥了德国兵一眼。
司机皱紧眉头,抓起一团棉纱,擦掉额上的汗水,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了一下压力计,似乎想从那里找到这个难题的答案。接着,他怀着绝望的心情,恶狠狠地骂了一句。
阿尔焦姆又拿起茶壶,喝了一口水。他们俩都在盘算着同一件事情,但是谁也不肯先开口。这时,阿尔焦姆想起了朱赫来的话:“老弟,你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共产主义思想有什么看法?”
他记得当时是这样回答的:“随时准备尽力帮忙,你可以相信我……”
“这个忙可倒帮得好!送起讨伐队来了……”
波利托夫斯基弯腰俯在工具箱上,紧靠着阿尔焦姆,鼓起勇气说:“干掉这家伙,你懂吗?”
阿尔焦姆哆嗦了一下。波利托夫斯基把牙咬得直响,接着说:“没别的办法,咱们先给他一家伙,再把调节器、操纵杆都扔到炉子里,让车减速,跳车就跑。”
阿尔焦姆好像从肩上卸下了千斤重担,说:“好吧。”
阿尔焦姆又探过身去,靠近副司机勃鲁扎克,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他。
勃鲁扎克没有马上回答。他们这样做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三个人的家眷都在城里。特别是波利托夫斯基,家里人口多,有九个人靠他养活。但是三个人都很清楚,这趟车不能再往前开了。
“那好吧,我同意,”勃鲁扎克说,“不过谁去……”他话说到半当腰,阿尔焦姆已经明白了。
阿尔焦姆转身朝在调节器旁边忙碌着的老头点了点头,表示勃鲁扎克也同意他们的意见。但是,他马上又想起了这个使他很伤脑筋的难题,便凑到波利托夫斯基跟前,说:“那咱们怎么下手呢?”
老头看了他一眼,说:“你来动手,你力气最大。用铁棍敲他一下不就完了!”老头非常激动。
阿尔焦姆皱了皱眉头,说:“这我可不行。我下不了手。细想起来,这个当兵的并没有罪,他也是给刺刀逼来的。”
波利托夫斯基瞪了他一眼,说:“你说他没罪?那么咱们也没罪,咱们也是给逼来的。可是咱们运送的是讨伐队。就是这些没罪的家伙要去杀害游击队员。难道游击队员们有罪吗?唉,你呀,你这个糊涂虫!身体壮得像只熊,就是脑袋不怎么开窍……”
“好吧。”阿尔焦姆声音嘶哑地说,一面伸手去拿铁棍。
但是波利托夫斯基把他拦住了,低声说:“还是我来吧,我比你有把握。你拿铁铲到煤水车上去扒煤。必要的时候,就用铁铲给他一下子。我现在装作去砸煤块。”
勃鲁扎克点了点头,说:“对,老人家,这么办好。”说着,就站到了调节器旁边。
德国兵戴着镶红边的无檐呢帽,两腿夹着枪,坐在煤水车边上抽烟,偶尔朝机车上忙碌着的三个工人看一眼。
阿尔焦姆到煤水车上去扒煤的时候,那个德国兵并没有怎么注意他。然后,波利托夫斯基装作要从煤水车边上把大煤块扒过来,打着手势让他挪动一下,他也顺从地溜了下来,向司机室的门走去。
突然,响起了铁棍击物的短促而沉闷的声音,阿尔焦姆和勃鲁扎克像被火烧着一样,吓了一跳。德国兵的头盖骨被敲碎了,他的身子像一口袋东西一样,沉重地倒在机车和煤水车中间的过道上。 灰色的无檐呢帽马上被血染红了。步枪也当啷一声撞在车帮的铁板上。
“完了。”波利托夫斯基扔掉铁棍,小声说。
他的脸抽搐了一下,又补充说道:“现在咱们只能进不能退了。”
他突然止住了话音,但是立即又大声喊叫起来,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快,把调节器拧下来!”
十分钟之后,一切都弄妥当了。没有人驾驶的机车在慢慢地减速。
铁路两旁,黑糊糊的树木阴森森地闪进机车的灯光里,随即又消失在一片黑暗之中。车灯竭力想穿透黑暗,但是却被厚密的夜幕挡住了,只能照亮十米以内的地方。机车好像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呼吸越来越弱了。
“跳下去,孩子!”阿尔焦姆听到波利托夫斯基在背后喊,就松开了握着的扶手。他那粗壮的身子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去,两只脚触到了急速向后退地面。他跑了两步,沉重地摔倒在地上,翻了一个筋斗。
紧接着,又有两个人影从机车两侧的踏板上跳了下来。
勃鲁扎克一家都愁容满面。谢廖沙的母亲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近四天来更是坐立不安。丈夫没有一点消息。她只知道德国人把他和柯察金、波利托夫斯基一起抓去开火车了。昨天,伪警备队的三个家伙来了,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粗暴地把她审问了一阵。
从他们的话里,她隐约地猜到出了什么事。警备队一走,这个心事重重的妇女便扎起头巾,准备到保尔的母亲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那里去,希望能打听到一点丈夫的消息。
大女儿瓦莉亚正在收拾厨房,一见母亲要出门,便问:“妈,你上哪儿去?远吗?”
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噙着眼泪看了看女儿,说:“我到柯察金家去,也许能从他们那儿打听到你爸爸的消息。要是谢廖沙回来,就叫他到车站上的波利托夫斯基家去问问。”
瓦莉亚亲热地搂着母亲的肩膀,把她送到门口,安慰她说:“妈,你别太着急。”
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接待了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两位妇女都想从对方那里打聽到一点消息,但是刚一交谈,就都失望了。
昨天夜里,警备队也到柯察金家进行了搜查。他们在搜捕阿尔焦姆。临走的时候,还命令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等她儿子一回家,马上到警备队去报告。
夜里的搜查把保尔的母亲吓坏了。当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夜间保尔一向是在发电厂干活的。
一清早,保尔回到了家里。听母亲说警备队夜里来搜捕阿尔焦姆,他整个心都缩紧了,很为哥哥的安全担心。尽管他和哥哥性格不同,阿尔焦姆似乎很严厉,兄弟俩却十分友爱。这是一种严肃的爱,谁也没有表白过,可是保尔心里十分清楚,只要哥哥需要他,他会毫不犹豫地作出任何牺牲。
保尔没有顾得上休息,就跑到车站的机车库里去找朱赫来,但是没有找到;从熟识的工人那里也没有打听到哥哥和另外两个人的任何消息。司机波利托夫斯基家的人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保尔在院子里遇到了波利托夫斯基的小儿子鲍里斯。从他那里听说,夜里警备队也到波利托夫斯基的家里搜查过,要抓他父亲。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奇迹,才会成为钢铁战士。
冬妮亚站在敞开的窗户前,闷闷不乐地望着熟悉而亲切的花园,望着花园四周那些挺拔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白杨。她简直不敢相信,离开自己的家园已经整整一年了。她仿佛昨天才离开这个童年时代就熟悉的地方,今天又乘早车回来了。
这里什么都没有变:依然是一排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树莓,依然是按几何图形布局的小径,两旁种着妈妈喜爱的蝴蝶花。花园里的一切都是那样干净利落。处处都显示出一个学究式的林学家的匠心。但是这些干净的小径却使冬妮亚感到乏味。
冬妮亚拿了一本没有读完的小说,打开通往外廊的门,下了台阶,走进花园。她又推开小栅栏门,缓步朝水塔旁边的池塘走去。
她走过一座小桥,上了大路。这条路很像公园里的林荫道。右边是池塘,池塘周围长着垂柳和茂密的柳丛;左边是一片树林。
她刚想朝池塘附近的旧采石场走去,忽然看见池塘的岸边扬起一根钓竿,于是就停住了脚步。
她从一棵弯曲的柳树上面探过身去,用手拨开柳丛的枝条,看到下面有一个晒得黝黑的男孩子。他光着脚,裤腿一直卷到大腿上,身旁放着一只盛蚯蚓的锈铁罐子。那少年正在聚精会神地钓鱼,没有发觉冬妮亚在注视他。
“这儿难道能钓着鱼吗?”
保尔生气地回头看了一眼。
他看见一个陌生的姑娘站在那里,手扶着柳树,身子探向水面。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裹住匀称的小腿,脚上穿着棕色的便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
拿钓竿的手轻轻颤动了一下,鹅毛鱼漂点了点头,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波纹。
背后随即响起了她那焦急的声音:“咬钩了,瞧,咬钩了……”
保尔慌了手脚,急忙拉起钓竿。钩上的蚯蚓打着转转蹦出水面,带起一朵水花。
“这回还能钓到什么!真是活见鬼,跑来这么个人。”保尔恼火地想。为了掩饰自己的笨拙,他把钓钩甩到更远的水里。
钓钩落在两支牛蒡的中间,这里恰恰是不应当下钓的地方,因为鱼钩可能挂到牛蒡根上。
保爾知道自己将鱼钩下错了地方,头也不回,低声埋怨起背后的姑娘来:“你瞎嚷嚷什么,把鱼都吓跑了。”
他立刻听到上面传来几句连嘲笑带挖苦的话:“单是您这副模样,也早就把鱼给吓跑了。再说,大白天能钓着鱼吗?瞧您这个渔夫,多能干!”
保尔竭力保持礼貌,可是对方未免太过分了。他站起身来,把帽子扯到前额上——这向来是他生气的表现——尽量挑选最客气的字眼,说:“小姐,您还是靠边待着去,好不好?”
冬妮亚眯起眼睛,微微一笑,说:“难道我妨碍您了吗?”
她的声音里已经没有嘲笑的味道,而是一种友好写和解的口吻了。保尔本来想对这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姐”发作一通,现在却被解除了武装。
“也没什么,您要是愿意看,就看好了,我并不是舍不得地方给您坐。”说完,他坐了下来,重新看他的鱼漂。鱼漂紧贴着牛蒡不动,显然是鱼钩挂在根上了。保尔不敢起钓,心里嘀咕着:“钩要是挂上,就摘不下来了。这位肯定要笑话我。她要是走掉该多好!”
然而,冬妮亚却在一棵微微摇摆的弯曲的柳树上坐得更舒适了。她把书放在膝盖上,看着这个晒得黝黑的、黑眼睛的孩子,他先是那样不客气地对待她,现在又故意不理睬她,真是个粗野的家伙。
保尔从镜子一样的水面上清楚地看到了那姑娘的倒影。
她正坐着看书,于是他悄悄地往外拉那挂住的钓丝。鱼漂在下沉,钓丝绷得紧紧的。
“真挂住了,该死的!”他心里想,一斜眼,看见水中有一张顽皮的笑脸。
水塔旁边的小桥上,有两个年轻人正朝这边走来,他们都是文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一个是机车库主任苏哈里科工程师的儿子。他是个愚蠢又爱惹是生非的家伙,今年十七岁,浅黄色的头发,一脸雀斑,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麻子舒拉。
他手里拿着一副上好的钓竿,叼着一支香烟。和他并排走着的是维克托,一个身材匀称的娇气十足的青年。
苏哈里科侧过身子,朝维克托挤眉弄眼地说:“这个姑娘像葡萄干一样香甜,别有风味。这样的,本地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我担保她是个浪漫女郎。她在基辅上学,读六年级。现在是到父亲这儿来消夏的。她父亲是本地的林务官。她跟我妹妹莉莎很熟。我给她写过一封信,满篇都是动人的词句。我期待着她的回信,甚至选了纳德森的一首诗,抄了进去。”
“结果怎么样?”维克托兴致勃勃地问。
苏哈里科有点狼狈,说:“你知道,还不是装腔作势,摆臭架子……说什么别糟蹋信纸了。不过,这种事情开头总是这一套。干这一行,我可是个老手。你知道,我才不愿意没完没了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献殷勤。你认得铁路上的那个工头瓦利卡·季洪诺夫吗?”
维克托打断他的话,问:“你能把她介绍给我吗?”
“当然可以,趁她还没走,咱们快点去。昨天早上,她自己也在这儿钓鱼来着。”
两个朋友已经到了冬妮亚的跟前。苏哈里科取出嘴里的纸烟,挺有派头地鞠了一躬。
“您好,图曼诺娃小姐。怎么,您在钓鱼吗?”
“不,我在看别人钓鱼。”冬妮亚回答。
苏哈里科急忙拉着维克托的手,说:“你们两位还不认识吧?这位是我的朋友维克托·列辛斯基。”
维克托不自然地把手伸给冬妮亚。
“今天您怎么没钓鱼呢?”苏哈里科竭力想引起话头来。
“我没带钓竿。”冬妮亚回答。 “我马上再去拿一副来,”苏哈里科连忙说,“请您先用我的钓吧,我这就去拿。”
他履行了对维克托许下的诺言,介绍他跟冬妮亚认识之后,现在要设法走开,好让他们俩在一起。
“不,咱们这样会打搅别人的,这儿已经有人在钓鱼了。”冬妮亚说。
“打搅谁?”苏哈里科问,“啊,是这个小子吗?”
他这时才看见坐在柳丛前面的保尔,说道“好办,我马上叫这小子滚蛋!”
冬妮亚还没来得及阻止他,他已经走下坡去,到了正在钓鱼的保尔跟前。
“赶紧给我把钓竿收起来,滚蛋!”苏哈里科对保尔喊。
他看见保尔还在稳稳当当地坐着钓鱼,又喊:“听见没有,快点,快点!”
保尔抬起头,毫不示弱地白了苏哈里科一眼。
“你小点声,龇牙咧嘴地嚷嚷什么?”
“什——什——么?”苏哈里科动了肝火,“你这穷光蛋,竟敢回嘴。给我滚开!”
说着,使劲朝盛蚯蚓的铁罐子踢了一脚。铁罐子在空中翻了几翻,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激起的水星溅到冬妮亚的脸上。
“苏哈里科,您怎么不害臊啊!”她喊了一声。
保尔跳了起来。他知道苏哈里科是机车库主任的儿子,阿尔焦姆就在他父亲手下干活。要是现在就对准这张虚胖焦黄的丑脸揍他一顿,他准要向他的父亲告状,那样就一定会牵连到阿尔焦姆。正是因为这一点,保尔才克制着自己,没有立即打他。
苏哈里科却以为保尔要动手打他,便扑了过去,用手去推站在水边的保尔。保尔两手一扬,身子一晃,稳住了,没有跌进水里。
苏哈里科比保尔大两岁,要讲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他是最拿手的。
保尔胸口挨了这一下,忍无可忍了。
“啊,你真动手?好吧,瞧我的!”说着,把手稍稍一扬,照苏哈里科的脸狠狠打了一拳。紧接着,没容他还手,一把紧紧抓住他的学生装,猛劲一拉,把他拖到了水里。
苏哈里科站在没膝深的水中,锃亮的皮鞋和裤子全都湿了。他拼命想要挣脱保尔那铁钳般的手。保尔把他拖下水以后就跳上岸来。
狂怒的苏哈里科朝保尔扑过来,恨不得一下子把他撕碎。
保尔上岸以后,迅速转过身来,面对着扑过来的苏哈里科。这时他想起了拳击要领:左腿支住全身,右腿运劲、微屈,不单用手臂,而且要用全身力气,从下往上,打对手的下巴。他按照要領狠劲打了他一下
只听得两排牙齿喀哒一声撞在一起。苏哈里科感到下巴一阵剧烈的疼痛,舌头也咬破了,他尖叫一声,双手在空中乱舞了几下,整个身子向后一仰,扑通一声,笨重地倒在水里。
冬妮亚在岸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打得好,打得好!真有两下子!”
保尔抓住钓竿,使劲一拽,拉断了挂住的钓丝,跑到大路上去了。
临走的时候,他听到维克托对冬妮亚说:“这家伙是个头号流氓,叫保尔·柯察金。”
车站上变得不安宁了。从铁路沿线传来消息说,铁路工人已经开始罢工。邻近的一个火车站上,机车库工人也闹起来了。德国人抓走了两名司机,怀疑他们传送宣言。德军在乡下横征暴敛,逃亡的地主又重返庄园,这两件事使那些同农村有联系的工人极为愤怒。
乌克兰伪乡警的皮鞭抽打着庄稼汉的脊背。省里的游击运动开展起来了。
这些天,费奥多尔·朱赫来忙得不可开交。他留在城里以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识了许多铁路工人,时常参加青年人的晚会,在机车库钳工和锯木厂工人中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他也试探过阿尔焦姆,问他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党的事业有什么看法,这个身强力壮的钳工回答他说:“费奥多尔,你知道,我对党派的事弄不太清楚,但是,什么时候需要我帮忙,我一定尽力,你可以相信我。”
朱赫来对这种回答已经满意了。他知道阿尔焦姆是自己人,说到就能做到。至于入党,显然条件还不成熟。
“没关系,现在这种时候,这一课很快就会补上的。”朱赫来这样想。
朱赫来已经由发电厂转到机车库干活了,这样更便于工作,因为他在发电厂里很难接触到铁路上的情况。
现在铁路运输格外繁忙。德国人正用成千上万节车皮,把他们从乌克兰掠夺到的黑麦、小麦、牲畜等等运到德国去。
乌克兰伪警备队突然从车站抓走了报务员波诺马连科。
他们把他带到队部,严刑拷打。看来,他供出了阿尔焦姆在机车库的同事罗曼·西多连科,说罗曼进行过鼓动工作。
罗曼正在干活,两个德国兵和一个伪军官前来抓他。伪军官是德军驻站长官的助手,他走到罗曼的工作台跟前,一句话也没有说,照着他的脸就是一鞭子。
“畜生,跟我们走,有话找你说!”接着,他狞笑了一声,狠劲拽了一下钳工的袖子,说:“走,到我们那儿煽动去吧!”
这时候阿尔焦姆正在旁边的钳台上干活。他扔下锉刀,像一个巨人似的逼近伪军官,强忍住涌上心头的怒火,用沙哑的声音说:“你这个坏蛋,凭什么打人!”
伪军官倒退了一步,同时伸手去解手枪的皮套。一个短腿的矮个子德国兵,也赶忙从肩上摘下插着宽刺刀的笨重步枪,哗啦一声推上了子弹。
“不准动!”他嚎叫着,只要阿尔焦姆一动,他就开枪。
高大的钳工只好眼巴巴地看着面前这个小兵,一点办法也没有。
两个人都被抓走了。过了一个小时,阿尔焦姆总算被放了回来,但是罗曼却被关进了堆放行李的地下室。
十分钟后,机车库里再没有一个人干活了。工人们聚集在车站的花园里开会。扳道工和材料库的工人也都赶来参加。
大家情绪异常激昂,有人还写了要求释放罗曼和波诺马连科的呼吁书。
那个伪军官带着一伙警备队员急忙赶到花园。他挥舞着手枪,大声叫喊:“马上干活去!要不,就把你们全都抓起来,还得枪毙几个。” 这时,群情更加激愤。
工人们愤怒的吼声吓得他溜进了站房。德军驻站长官从城里调来德国兵。他们乘着几辆卡车,沿公路飞驰而来。
工人们这才四散回家。所有的人都罢工了,连值班站长也走了。朱赫来的工作产生了效果。这是车站上的第一次群众示威。
德国兵在站台上架起了重机枪。它支在那里,活像一只随时准备扑出去的猎狗。一名德军班长蹲在旁边,手按着枪把。
车站上的人都跑光了。
当天夜里,开始了大搜捕。阿尔焦姆也被抓走了。朱赫来没有在家过夜,他们没有抓到他。
抓来的人都被关在一个大货仓里。德国人向他们提出了最后通牒:立即复工,否则就将他们交给军事法庭审判。
几乎全线的铁路工人都罢工了。这一昼夜连一列火车也没有通过。离这里一百二十公里的地方发生了战斗。一支强大的游击队切断了铁路线,炸毁了几座桥梁。
夜里有一列德国军车开进了车站。一到站,司机、副司机就都跑了。除了这列军车以外,站上还有两列火车急等着开出去。
货仓的大铁门打开了,驻站长官德军中尉带着他的助手伪军官和一群德国人走了进来。
驻站长官的助手叫道:“柯察金、波利托夫斯基、勃鲁扎克,你們三个一组,马上去开车。要是违抗——就地枪决!去不去?”
三个工人只好沮丧地点了点头。他们被押上了机车。接着,长官的助手又点了一组司机、副司机的名字,让他们去开另一列火车。
火车头愤怒地喷吐着发亮的火星,沉重地喘着气,冲破黑暗,沿着铁轨驶向夜色苍茫的远方。阿尔焦姆给炉子添好煤,一脚踢上炉门,从箱子上拿起短嘴壶喝了一口水,对司机波利托夫斯基说:“大叔,咱们真就这么给他们开吗?”
波利托夫斯基紧锁浓眉,生气地眨了眨眼睛。
“刺刀顶在脊梁上,那就开呗。”
“咱们扔下机车,跳车跑吧。”勃鲁扎克斜眼看了看坐在煤水车上的德国兵,建议说。
“我也这么想,”阿尔焦姆低声说,“就是这个家伙老在背后盯着,不好办。”
“是——啊!”勃鲁扎克含糊地拖长声音说,同时把头探出了车窗。
波利托夫斯基凑到阿尔焦姆跟前,低声说:“这车咱们不能开,你明白吗?那边正在打仗,起义的人炸毁了铁路,可是咱们反倒往那儿送这帮狗东西,他们一下子就会把起义的弟兄消灭掉。你知道吗,孩子,就是在沙皇时代,罢工的时候我也没出过车,现在我也不能开。送敌人去打自己人,一辈子都是耻辱。原先开这台机车的小伙子们不就跑了吗?他们虽然冒着生命危险,还是都跑了。咱们说什么也不能把车开到那地方。你说呢?”
“你说得对,大叔,可怎么对付这个家伙呢?”阿尔焦姆瞥了德国兵一眼。
司机皱紧眉头,抓起一团棉纱,擦掉额上的汗水,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了一下压力计,似乎想从那里找到这个难题的答案。接着,他怀着绝望的心情,恶狠狠地骂了一句。
阿尔焦姆又拿起茶壶,喝了一口水。他们俩都在盘算着同一件事情,但是谁也不肯先开口。这时,阿尔焦姆想起了朱赫来的话:“老弟,你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共产主义思想有什么看法?”
他记得当时是这样回答的:“随时准备尽力帮忙,你可以相信我……”
“这个忙可倒帮得好!送起讨伐队来了……”
波利托夫斯基弯腰俯在工具箱上,紧靠着阿尔焦姆,鼓起勇气说:“干掉这家伙,你懂吗?”
阿尔焦姆哆嗦了一下。波利托夫斯基把牙咬得直响,接着说:“没别的办法,咱们先给他一家伙,再把调节器、操纵杆都扔到炉子里,让车减速,跳车就跑。”
阿尔焦姆好像从肩上卸下了千斤重担,说:“好吧。”
阿尔焦姆又探过身去,靠近副司机勃鲁扎克,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他。
勃鲁扎克没有马上回答。他们这样做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三个人的家眷都在城里。特别是波利托夫斯基,家里人口多,有九个人靠他养活。但是三个人都很清楚,这趟车不能再往前开了。
“那好吧,我同意,”勃鲁扎克说,“不过谁去……”他话说到半当腰,阿尔焦姆已经明白了。
阿尔焦姆转身朝在调节器旁边忙碌着的老头点了点头,表示勃鲁扎克也同意他们的意见。但是,他马上又想起了这个使他很伤脑筋的难题,便凑到波利托夫斯基跟前,说:“那咱们怎么下手呢?”
老头看了他一眼,说:“你来动手,你力气最大。用铁棍敲他一下不就完了!”老头非常激动。
阿尔焦姆皱了皱眉头,说:“这我可不行。我下不了手。细想起来,这个当兵的并没有罪,他也是给刺刀逼来的。”
波利托夫斯基瞪了他一眼,说:“你说他没罪?那么咱们也没罪,咱们也是给逼来的。可是咱们运送的是讨伐队。就是这些没罪的家伙要去杀害游击队员。难道游击队员们有罪吗?唉,你呀,你这个糊涂虫!身体壮得像只熊,就是脑袋不怎么开窍……”
“好吧。”阿尔焦姆声音嘶哑地说,一面伸手去拿铁棍。
但是波利托夫斯基把他拦住了,低声说:“还是我来吧,我比你有把握。你拿铁铲到煤水车上去扒煤。必要的时候,就用铁铲给他一下子。我现在装作去砸煤块。”
勃鲁扎克点了点头,说:“对,老人家,这么办好。”说着,就站到了调节器旁边。
德国兵戴着镶红边的无檐呢帽,两腿夹着枪,坐在煤水车边上抽烟,偶尔朝机车上忙碌着的三个工人看一眼。
阿尔焦姆到煤水车上去扒煤的时候,那个德国兵并没有怎么注意他。然后,波利托夫斯基装作要从煤水车边上把大煤块扒过来,打着手势让他挪动一下,他也顺从地溜了下来,向司机室的门走去。
突然,响起了铁棍击物的短促而沉闷的声音,阿尔焦姆和勃鲁扎克像被火烧着一样,吓了一跳。德国兵的头盖骨被敲碎了,他的身子像一口袋东西一样,沉重地倒在机车和煤水车中间的过道上。 灰色的无檐呢帽马上被血染红了。步枪也当啷一声撞在车帮的铁板上。
“完了。”波利托夫斯基扔掉铁棍,小声说。
他的脸抽搐了一下,又补充说道:“现在咱们只能进不能退了。”
他突然止住了话音,但是立即又大声喊叫起来,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快,把调节器拧下来!”
十分钟之后,一切都弄妥当了。没有人驾驶的机车在慢慢地减速。
铁路两旁,黑糊糊的树木阴森森地闪进机车的灯光里,随即又消失在一片黑暗之中。车灯竭力想穿透黑暗,但是却被厚密的夜幕挡住了,只能照亮十米以内的地方。机车好像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呼吸越来越弱了。
“跳下去,孩子!”阿尔焦姆听到波利托夫斯基在背后喊,就松开了握着的扶手。他那粗壮的身子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去,两只脚触到了急速向后退地面。他跑了两步,沉重地摔倒在地上,翻了一个筋斗。
紧接着,又有两个人影从机车两侧的踏板上跳了下来。
勃鲁扎克一家都愁容满面。谢廖沙的母亲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近四天来更是坐立不安。丈夫没有一点消息。她只知道德国人把他和柯察金、波利托夫斯基一起抓去开火车了。昨天,伪警备队的三个家伙来了,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粗暴地把她审问了一阵。
从他们的话里,她隐约地猜到出了什么事。警备队一走,这个心事重重的妇女便扎起头巾,准备到保尔的母亲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那里去,希望能打听到一点丈夫的消息。
大女儿瓦莉亚正在收拾厨房,一见母亲要出门,便问:“妈,你上哪儿去?远吗?”
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噙着眼泪看了看女儿,说:“我到柯察金家去,也许能从他们那儿打听到你爸爸的消息。要是谢廖沙回来,就叫他到车站上的波利托夫斯基家去问问。”
瓦莉亚亲热地搂着母亲的肩膀,把她送到门口,安慰她说:“妈,你别太着急。”
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接待了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两位妇女都想从对方那里打聽到一点消息,但是刚一交谈,就都失望了。
昨天夜里,警备队也到柯察金家进行了搜查。他们在搜捕阿尔焦姆。临走的时候,还命令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等她儿子一回家,马上到警备队去报告。
夜里的搜查把保尔的母亲吓坏了。当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夜间保尔一向是在发电厂干活的。
一清早,保尔回到了家里。听母亲说警备队夜里来搜捕阿尔焦姆,他整个心都缩紧了,很为哥哥的安全担心。尽管他和哥哥性格不同,阿尔焦姆似乎很严厉,兄弟俩却十分友爱。这是一种严肃的爱,谁也没有表白过,可是保尔心里十分清楚,只要哥哥需要他,他会毫不犹豫地作出任何牺牲。
保尔没有顾得上休息,就跑到车站的机车库里去找朱赫来,但是没有找到;从熟识的工人那里也没有打听到哥哥和另外两个人的任何消息。司机波利托夫斯基家的人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保尔在院子里遇到了波利托夫斯基的小儿子鲍里斯。从他那里听说,夜里警备队也到波利托夫斯基的家里搜查过,要抓他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