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5岁,因"呼吸费力3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2015年10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睡眠频繁坐起,不能长时间平卧,自诉无其他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气提示二氧化碳潴留,两次行腰穿(具体结果未见),按照"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给予免疫球蛋白、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后转入市级医院继续治疗,给予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后出院。1周前因意识不清再次于市级医院急诊就诊,查
【机 构】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科 25006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科 25006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5岁,因"呼吸费力3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2015年10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睡眠频繁坐起,不能长时间平卧,自诉无其他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气提示二氧化碳潴留,两次行腰穿(具体结果未见),按照"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给予免疫球蛋白、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后转入市级医院继续治疗,给予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后出院。1周前因意识不清再次于市级医院急诊就诊,查血气分析二氧化碳潴留,给予气管插管、抗感染、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后好转,拔管后夜间睡眠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否认视物成双、饮水呛咳,否认肢体活动不灵。为明确诊断,入院就诊。既往史:自幼吞咽稍费力。家族史:患者母亲消瘦,有双上肢在无力症状。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
症状体征全身消瘦,无明显肌萎缩。高级神经功能未见异常,颅神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光发射正常,眼球各向活动正常,无眼震及复视,双侧闭目有力,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正常,鼓腮可。可疑高颚弓。颈伸肌力4-级,颈屈肌力4+级,双侧三角肌4-级,肱二头右侧4-级,左侧4+级,肱三头肌力5级,腕伸屈肌4+。髂腰肌4-级,股四头肌5级,股二头肌力4+级,胫前肌、腓肠肌5级。双上肢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感觉查体双手尺侧痛觉减退、双侧小腿内侧皮肤痛觉减退(踝上10 cm),余感觉及共济查体无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诊断方法入院后查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58.00 mmHg(1 mmHg=0.133 kPa)↑;总二氧化碳35.30 mmol/L↑;标准碱剩余8.20 mmol/L↑;实际碱剩余6.40 mmol/L↑;实际碳酸氢根33.50 mmol/L↑;标准碳酸氢根29.90 mmol/L↑。女性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6.37 ng/ml↑;生化全套:脂蛋白a 79.30 mg/dl↑;乳酸脱氢酶287 U/L↑;TORCH大致正常;凝血系列:D二聚体:0.79mg/L↑(<0.5);三大常规、肝肾功、血生化、肌酸激酶、乳酸、血氨、甲功、维生素B12、叶酸、传染病等未见明显异常。风湿全套:抗核抗体测定1:100胞浆型阳性;ANCA、ACA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示重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轻度肺弥散功能障碍;肺总量降低,残气量正常,残总比增大。肌电图提示感觉轴索损害为主。我科考虑伴有呼吸肌受累的肌病,建议完善肌肉活检。
肌肉活检组织化学染色提示少量不典型的RRFs(约占5%),RBFs(5%)和COX酶活性缺失纤维(6%)。患者母亲肌肉活检也提示大量RRFs、RBFs和COX酶活性缺失纤维。患者肌肉组织行mtDNA全长二代测序,仔细比对分析发现新发m.5708C>T突变(突变率为91.6%),进一步家系分析验证该突变来自于母亲,但该位点的致病性未见报道。
适合阅读人群神经科;儿科;呼吸科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尚不清楚PICU住院期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儿出院后是否进行肾功能监测。目的:(1)描述PICU-AKI患儿出院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监测情况;(2)确定出院后Scr监测相关因素。设计纵向队列研究数据二次分析。场所蒙特利尔和埃德蒙顿的两个PICU。对象2005至2011年PICU入院且存活≥2d的0~18岁儿童。排除标
目的评估加拿大PICUs内患儿活动情况,面临障碍和相关不良事件。设计全国2天点发生率研究。场所全加拿大13家PICUs。对象在指定研究日时已在PICU住院至少72h的患儿。干预无。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关注的预后指标包括运动活动性质和发生率,康复资源,不良事件以及与下床活动和治疗师提供的活动相关的因素。两家PICUs(15%)有早期临床活动指南,1家(8%)PICU报告有让家属参与患儿活动的正式流程。
目的确定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指导者对模拟儿科心脏骤停期间按压停顿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设计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视频数据的二次分析。共计40个历时18min的模拟儿科心脏骤停场景(20个无指导者团队和20个有指导者团队)。由3名临床专家进行审查,以记录每次胸外按压暂停前后发生的事件。场所加拿大和美国的4家儿科学术医疗中心。对象200名医
目的儿童入住PICU后发生急性(acute stress,AS)和创伤后应激(posttraumatic stress,PTS)的风险增加。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为探究PICU住院患儿院前心理社会特点及其与AS的关系。设计观察性研究。场所一家城市中心学术型儿童医疗中心的PICU。对象纳入8~17岁且预计PICU住院时间>24 h患儿。测量方法入院期间患儿完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以评估入院前心理社
目的了解PICU住院期间死亡的严重感染患儿的死亡时机和特点。设计从虚拟儿科系统(virtualpediatricssystem,VPS,LLC)获得大型队列数据,分析其人口统计学,死亡时机,诊断和常用治疗方法数据,重点关注早期死亡(<1 d)患儿。场所前瞻性收集了北美130个PICU的临床记录。对象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患儿,死亡时至少有1项感染相关诊断。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
目的建立一个机器学习模型以识别心脏术后患儿中有可能避免的血清钾抽血检查。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三级医疗中心。对象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波士顿儿童医院CICU,住院时间≥4 d,且血清钾化验记录≥2条的所有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本研究收集了钾稳态相关变量,包括血生化、每小时钾摄入量、利尿剂和尿量。使用包括随机Forest分类器和超参数调试的成熟机器学习技术,本研究建立了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颈1级阴道镜异常表现(G1)中检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病变(CIN Ⅱ+)的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存在CIN Ⅱ+的高风险因素,为阴道镜检查的个体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子宫颈癌联合筛查(指高危型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阳性转诊阴道镜检查患者的临床和阴道镜检查资料,将阴道镜仅表现为G1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目的了解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50岁新报告HIV/AIDS特征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8年≥50岁新报告HIV/AIDS的资料,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做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示范区≥50岁
病史摘要患儿,女性,2月龄,主因"生后发现呼吸急促,间断发热伴咳嗽2个月"入院。病例特点:①生后起病,表现为呼吸促,间断发热伴咳嗽,气道分泌物增多;②反复肺炎,无全身其他部位感染表现;③抗感染治疗效果后可好转,病情易反复。既往史:胎龄40周,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275 g,产前无宫内窘迫,生后无窒息。母孕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查无乳链球菌培养阴性。家族史: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家族史。症状体征患儿以低热、
病史摘要孕妇29岁,孕2产0,平素月经规律,孕25+1周时入院产检,超声发现胎儿多发畸形。既往胎儿孕21周因"多发畸形"行引产术,夫妇双方无先天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无烟酒不良嗜好,否认孕期病毒感染、毒物和放射线接触史。症状体征彩超检查提示:胎儿多发畸形,宫内生长受限,唇腭裂,双侧尺桡骨缺如,双侧腓骨缺如,双侧胫骨成角弯曲,双足内翻。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孕期唐氏筛查提示低风险。孕妇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