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1}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的创造性的表述能力以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智范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进一步明确:“在当前,我们更应适度提倡作文中的多向思维,鼓励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想象和表达,也应允许学生的逆向思维,从思维的创新走向表达的创新。”{2}然而,尽管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上写作训练课时,教师总是先布置一个题目,学生写完,教师收上来批改、讲评一下完事,高明的教师会在作文前加上一点指导。高一记叙,高二议论,高三综合。一题一题,反反复复,审题、立意、结构、开头……最后求得一个“但手熟尔”的效果。其实这样训练出来的只是一种技能,而不是能力,更不是素养。教师只是通过反复操练让学生掌握了完成写作的动作,而没有使学生在写作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体验,没有点燃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志趣的火花,更不用说培养创造性思维了。
二、何为创造性思维
何为创造性思维,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阐述,赵绪昌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3}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大凡智力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其运行都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作文就是这样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4}就作文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作文立意的新颖深刻,写作语言的丰富多变,写作结构的新奇独特和构思过程中的文思泉涌等。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其形成受到语文教学多方面的影响。作文教学应该从教师、学生、环境、条件等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诸环节的教学,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同时应提倡学生说自己的心里话,实话实说,让学生写些自己的所感所知,写有想象力、有创造性的文章。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生活积累
“现代社会的写作教学必须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的,是基于社会需求,通过社会生活实施的写作教育。”{5}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得的事情。{6}这就深刻地道出了作文的本质。李欣章也指出:“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是难以形成丰富的联想和产生创造性思维成果的。”{7}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学会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可使古今中外的名著尽收眼底,增加素材和语言的积累,写作时得心应手;还有一本无字的书,即“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次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观察生活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识,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有真实感受,乐于表达,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需要激发灵感
美国学者黑尔斯顿把写作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是需要深刻思考的写作。他指出第三类“则侧重于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激发思考和灵感,养成创造和探索的习惯”。{8}灵感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受到某种认识媒介的诱导、激发、启迪之后,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心理过程。人们普遍认为灵感是在艺术、文艺、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灵感与直觉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直觉是在一遇到问题时自然想到了答案,而灵感则往往是经过苦思冥想后得到的顿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和兴奋。有了前面的知识经验和写作素材的积累,在作文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提高灵感产生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创设特定情境。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口头语言的情境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每一次舌头的转动、谈话和对话的动机。”{9}在作文教学时,可创设某些贴近学生生活、能使学生情绪变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感染,唤起他们曾有过的感受、已经积累的经验,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写作欲望和冲动,激发写作的灵感。
2.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从多方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来探寻答案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
3.培养直觉思维。就是捕捉思想的火花,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当我们面对某一作文题目时,头脑中立即就会产生与作文有关的知识、经验等的下意识反映,这些都应该是灵感之源。
(三)想象力丰富是富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征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黑格尔说:“想象比模仿是一种更聪明更灵巧的艺术家,模仿只能塑造出见过的事物,想象却能塑造出未见的事物,它会联想到现实去构造它的理想。”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10}。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有着最突出的最深刻的作用。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其思维空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写想象作文:就是假设某种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如1991年的高考小作文题目是把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把圆想象成篮球、太阳、镜子、扣子、脸蛋甚至知识。总之,可以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情节和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合情合理、丰富多彩的假设性想象,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2.写幻想作文:幻想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可以说幻想是创造发明的先导,而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对发展其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如1999年高考,一名北京的考生的作文《人与狗的奇妙结合》就巧妙地运用了幻想推理联想,想象大胆而又有个性。
3.听音乐作文:笔者曾经在作文课上播放了贝多芬作曲并演奏的乐曲《田园交响曲》,学生静听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脑海中勾画出一幅风景秀丽的画面。听音乐作文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它能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储,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种种画面,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情感
登山者情满于山,观海者情溢于海,才会有华章出现。面对美好的景物、动人的场面,一个无动于衷、表情木然的人,不可能写出名篇佳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上鼓励学生的情感投入。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倘若没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至深情感,又怎会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的悲叹;就但丁而言,《神曲》的伟大也决不是因为他敢于以科学做材料,而是在于他能在此以外还有那千古不朽的惊心动魄的心灵的激动。看来情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思维上的创新离不开情感上的投入,创新写作的美文更是离不开情感火花的绽放。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通过写作关,大概需要在思想认识方面下工夫”。又说“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这喜悦之情的享受与痛惜之后的奋发,都足以使生活愈加充实。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11}所以要想创新写作必须培养学生的充沛的情感并使之投入到写作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
{3}赵绪昌.试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1):38.
{2}{4}{5}{8}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3-145.
{6}{11}徐龙年.论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J].教育评论,2003(4):92.
{7}李欣章、邵长飞、胡敏.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109.
{9}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18.
{10}转引自郑慎德.思维、创造性思维及其理论[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1}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的创造性的表述能力以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智范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进一步明确:“在当前,我们更应适度提倡作文中的多向思维,鼓励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想象和表达,也应允许学生的逆向思维,从思维的创新走向表达的创新。”{2}然而,尽管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上写作训练课时,教师总是先布置一个题目,学生写完,教师收上来批改、讲评一下完事,高明的教师会在作文前加上一点指导。高一记叙,高二议论,高三综合。一题一题,反反复复,审题、立意、结构、开头……最后求得一个“但手熟尔”的效果。其实这样训练出来的只是一种技能,而不是能力,更不是素养。教师只是通过反复操练让学生掌握了完成写作的动作,而没有使学生在写作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体验,没有点燃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志趣的火花,更不用说培养创造性思维了。
二、何为创造性思维
何为创造性思维,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阐述,赵绪昌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3}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大凡智力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其运行都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作文就是这样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4}就作文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作文立意的新颖深刻,写作语言的丰富多变,写作结构的新奇独特和构思过程中的文思泉涌等。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其形成受到语文教学多方面的影响。作文教学应该从教师、学生、环境、条件等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诸环节的教学,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同时应提倡学生说自己的心里话,实话实说,让学生写些自己的所感所知,写有想象力、有创造性的文章。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生活积累
“现代社会的写作教学必须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的,是基于社会需求,通过社会生活实施的写作教育。”{5}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得的事情。{6}这就深刻地道出了作文的本质。李欣章也指出:“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是难以形成丰富的联想和产生创造性思维成果的。”{7}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学会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可使古今中外的名著尽收眼底,增加素材和语言的积累,写作时得心应手;还有一本无字的书,即“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次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观察生活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识,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有真实感受,乐于表达,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需要激发灵感
美国学者黑尔斯顿把写作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是需要深刻思考的写作。他指出第三类“则侧重于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激发思考和灵感,养成创造和探索的习惯”。{8}灵感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受到某种认识媒介的诱导、激发、启迪之后,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心理过程。人们普遍认为灵感是在艺术、文艺、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灵感与直觉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直觉是在一遇到问题时自然想到了答案,而灵感则往往是经过苦思冥想后得到的顿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和兴奋。有了前面的知识经验和写作素材的积累,在作文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提高灵感产生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创设特定情境。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口头语言的情境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每一次舌头的转动、谈话和对话的动机。”{9}在作文教学时,可创设某些贴近学生生活、能使学生情绪变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感染,唤起他们曾有过的感受、已经积累的经验,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写作欲望和冲动,激发写作的灵感。
2.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从多方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来探寻答案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
3.培养直觉思维。就是捕捉思想的火花,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当我们面对某一作文题目时,头脑中立即就会产生与作文有关的知识、经验等的下意识反映,这些都应该是灵感之源。
(三)想象力丰富是富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征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黑格尔说:“想象比模仿是一种更聪明更灵巧的艺术家,模仿只能塑造出见过的事物,想象却能塑造出未见的事物,它会联想到现实去构造它的理想。”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10}。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有着最突出的最深刻的作用。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其思维空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写想象作文:就是假设某种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如1991年的高考小作文题目是把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把圆想象成篮球、太阳、镜子、扣子、脸蛋甚至知识。总之,可以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情节和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合情合理、丰富多彩的假设性想象,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2.写幻想作文:幻想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可以说幻想是创造发明的先导,而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对发展其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如1999年高考,一名北京的考生的作文《人与狗的奇妙结合》就巧妙地运用了幻想推理联想,想象大胆而又有个性。
3.听音乐作文:笔者曾经在作文课上播放了贝多芬作曲并演奏的乐曲《田园交响曲》,学生静听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脑海中勾画出一幅风景秀丽的画面。听音乐作文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它能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储,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种种画面,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情感
登山者情满于山,观海者情溢于海,才会有华章出现。面对美好的景物、动人的场面,一个无动于衷、表情木然的人,不可能写出名篇佳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上鼓励学生的情感投入。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倘若没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至深情感,又怎会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的悲叹;就但丁而言,《神曲》的伟大也决不是因为他敢于以科学做材料,而是在于他能在此以外还有那千古不朽的惊心动魄的心灵的激动。看来情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思维上的创新离不开情感上的投入,创新写作的美文更是离不开情感火花的绽放。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通过写作关,大概需要在思想认识方面下工夫”。又说“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这喜悦之情的享受与痛惜之后的奋发,都足以使生活愈加充实。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11}所以要想创新写作必须培养学生的充沛的情感并使之投入到写作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
{3}赵绪昌.试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1):38.
{2}{4}{5}{8}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3-145.
{6}{11}徐龙年.论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J].教育评论,2003(4):92.
{7}李欣章、邵长飞、胡敏.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109.
{9}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18.
{10}转引自郑慎德.思维、创造性思维及其理论[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