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教育要与时俱进就需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并把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关键。然而社会的功利化、教育的工具化及个体的异化从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本文从人本思想的角度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解读,分析其缺失的原因并力求找出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本教育 学生主体意识
作者简介:宋杰,郑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29-02
在当代中国,人的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高度,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是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角度,又要坚持人的尺度;更是一份和谐的力量,促使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包含着丰富内涵,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目的,依托人的主体性。那么处于社会中的学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其主体意识发挥如何呢?
一、当前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现状
(一)“厌学”的学生缺乏精神力量
据江苏某大学的调查,“有42%的同学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对学习的厌倦,师范类学生则有62%的同学表示不想学习或学习干劲不足,没有学习动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由此可见,在学生中“厌学”情绪在高涨,主要原因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没能积极地调动其主体的内在驱动力,致使个体无法能动地确立自我学习的主体地位,缺乏主动性,从而失去了其自主意识。
(二)“混学”的学生放弃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如校园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校园诗:人生本该happy(幸福),何必整天study(学习);只要考试pass(通过),拿到文凭goaway(就走)。事实上,在大学期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心理很有市场。“混学”现象的滋生是学生无法独立地对自我的存在价值进行正确的估量和判断的结果。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漠视教育对自我的培养价值,故意放任自我、我行我素,在克服自我惰性方面显得无能为力,也就无法把个体潜在的可能性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而失去了其自立意识。
(三)“死学”的学生扼杀了自我创造的灵气
新华社2009年5月公布了一项“全国青少年创造力培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七成多青少年不知如何实施创造。从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2万名大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亲身体验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低于29%,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青少年数量更低,都低于26%。这便是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对教材定义的绝对服从、对教师的讲授的绝对信奉,任由自己充当知识的仓库的结果。这类学生因过分地重“学”轻“思”使他们缺乏本真的自我核心,丧失了与自我感的联系,成了社会的附庸或他人(如教师)任意支配的精神奴隶,当然就失去了创新意识。
(四)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拒绝接纳自我
自杀,这一非常沉重的话题,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近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口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即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个原因不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什么疑难病症,而是自杀。上述选择“自杀”的学生因为没有达到其中的“接纳自我、别人和自然界”的健康心理标准,导致其自信意识的缺失。
(五)学生暴力行为加剧
这部分学生表现为一种新的主体性丧失的迷乱,他们试图用一种反社会的行为来发泄自我对现实的不满,其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地欺侮他人,甚至危害他人的生命等。这与“以人为本”中的“和谐自我”是相违背的,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自身道德底线的控制,按自己确定的标准行动,甚至否定道德规范的必要,从而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危害,应属于德性意识的缺失。
二、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從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一)学校的原因
首先,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和异化。首先教育理念缺乏对其人本精神的塑造,造成实然的教育背离了应然的教育本质,背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人和知识的异化又反过来导致人们对教育价值的怀疑从而使教育基本上只保留了其“工具”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完善人格、发展自我的本质属性,而日益蜕化为单纯的符号和工具。其次我们极力宣扬的教育要培养人的主体性,仍然是一种占有性的主体性,它把人作为主体的本身变成了自己的占有物,就如同把他物变成自己物一样。比如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会从高的考试过关率中占有着荣誉和赞赏,为此他们乐此不疲地为此自身的占有物而奋斗,失去了自我的多样性发展灵气。
其次,缺乏有效的教育机制。由于受中国教育“天地君亲师”?所禁锢,除帝王是“圣王”外,与之前列的亲和师,也都沾上了“圣王”的光环,学生在“亲”和“师”的面前不敢讲人格平等,久而久之,学生在缺乏自由空间的应试教育中变得惟命是从。同时“精英教育”也抑制了学生的多重个性的施展并亵渎了平等。许多精英们靠一个能记的脑子考上好成绩,然后就获得了上“重点院校”、“重点班级”的资格。按这样的逻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考试的学生就能得高分然后就成了精英。此结论束缚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
再次,教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给予准确且中肯的评定。事实上,仅以分数评定的单一性与学生的相异性构成了矛盾。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学生的创造力是有可能成反比的,当学生应考能力愈强,就愈服从于标准答案和教材,也就离批判性能力愈远,它当然地使学生创造力损害愈大。这就是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多元竞争而抑制了其自我创造力。
(二)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对学生来说,归属团体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事实上,无论是基于竞争原理的班级抑或基于合作原理的班级结构,学生行为的终极目标即归属班级这一点是不变的。尤其是在竞争原理的班级制度下,只有满足了某种条件,你才被承认是班级的真正成员,如学业成绩、遵守纪律都是构成这种条件的内容。为了归属这一目标的学生必须求助于特殊的抗争。如:采用博取赞赏、惹是生非、分庭抗争、伺机报复、自暴自弃等的一系列方式来争取所归属的集体的关注。一旦其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上述的德性意识的缺失。
其次,自我实现受挫。自杀在学生中出现,从另一个视角再现了学生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危难中,长期对于某种情况感到无能为力,或认为如何行动都注定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得不到协调和整合时就会产生消极和退缩的情绪,从而对于可能存在的解决办法的意识完全丧失。这种对失败的预期,如果不能扭转,其结果是消极的。
三、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的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的原因,我们相应地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教育内部环境
教育内部环境和谐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相统一,教育机制与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教育评价体系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过渡。当然,这种和谐围绕着的中心是学生,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提高,学生的多样性潜能得到挖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内部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不仅能自由地沟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能刺激每个参与者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思想的欲望,从而获得某种成就感。这是创新灵感的“场效应”,是由师生之间平等的人格、相容和谐的心态、互补创新的态度构成的。因为沟通和交流后使人脑中的事物与不相关的联系起来,从而生发出新的联想和想象,使参与者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之前或建立牢固之后都见不到的脑电波的出现,灵感的创造就呼之欲出。
(二)协调和整合和谐的自我运行机制
西方的拉伯雷、席勒曾宣称教育的理解是培养和谐的全知全能的人;人本主义则呼吁重视个体各方面潜能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要找回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需从个体的自身出发使自我运行机制得到和谐的运转。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一种现象学理论中,强调积极关注的需求对协调和整合自我运行机制达到和谐的重要作用,因为个体若得到积极关注便会找到一种归属感,为确保其归属某一集体的地位,个体就更加努力地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并最终实现了自我,也就使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自我得到了协调与整合。这就是一种和谐的自我运行机制。
总而言之,由于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活动来获得的,并且这种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获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隨时面临着丧失和削弱的危险,所以必须从影响它的各个方面着手进行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强化。
参考文献:
[1]韩庆祥.论以人为本.前线.2006(1).
[2]扬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3]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罗利建.人本教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5).
[8]health.sohu.com/7/0304/90/column219539065.2007.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本教育 学生主体意识
作者简介:宋杰,郑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29-02
在当代中国,人的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高度,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是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角度,又要坚持人的尺度;更是一份和谐的力量,促使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包含着丰富内涵,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目的,依托人的主体性。那么处于社会中的学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其主体意识发挥如何呢?
一、当前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现状
(一)“厌学”的学生缺乏精神力量
据江苏某大学的调查,“有42%的同学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对学习的厌倦,师范类学生则有62%的同学表示不想学习或学习干劲不足,没有学习动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由此可见,在学生中“厌学”情绪在高涨,主要原因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没能积极地调动其主体的内在驱动力,致使个体无法能动地确立自我学习的主体地位,缺乏主动性,从而失去了其自主意识。
(二)“混学”的学生放弃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如校园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校园诗:人生本该happy(幸福),何必整天study(学习);只要考试pass(通过),拿到文凭goaway(就走)。事实上,在大学期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心理很有市场。“混学”现象的滋生是学生无法独立地对自我的存在价值进行正确的估量和判断的结果。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漠视教育对自我的培养价值,故意放任自我、我行我素,在克服自我惰性方面显得无能为力,也就无法把个体潜在的可能性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而失去了其自立意识。
(三)“死学”的学生扼杀了自我创造的灵气
新华社2009年5月公布了一项“全国青少年创造力培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七成多青少年不知如何实施创造。从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2万名大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亲身体验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低于29%,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青少年数量更低,都低于26%。这便是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对教材定义的绝对服从、对教师的讲授的绝对信奉,任由自己充当知识的仓库的结果。这类学生因过分地重“学”轻“思”使他们缺乏本真的自我核心,丧失了与自我感的联系,成了社会的附庸或他人(如教师)任意支配的精神奴隶,当然就失去了创新意识。
(四)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拒绝接纳自我
自杀,这一非常沉重的话题,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近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口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即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个原因不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什么疑难病症,而是自杀。上述选择“自杀”的学生因为没有达到其中的“接纳自我、别人和自然界”的健康心理标准,导致其自信意识的缺失。
(五)学生暴力行为加剧
这部分学生表现为一种新的主体性丧失的迷乱,他们试图用一种反社会的行为来发泄自我对现实的不满,其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地欺侮他人,甚至危害他人的生命等。这与“以人为本”中的“和谐自我”是相违背的,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自身道德底线的控制,按自己确定的标准行动,甚至否定道德规范的必要,从而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危害,应属于德性意识的缺失。
二、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從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一)学校的原因
首先,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和异化。首先教育理念缺乏对其人本精神的塑造,造成实然的教育背离了应然的教育本质,背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人和知识的异化又反过来导致人们对教育价值的怀疑从而使教育基本上只保留了其“工具”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完善人格、发展自我的本质属性,而日益蜕化为单纯的符号和工具。其次我们极力宣扬的教育要培养人的主体性,仍然是一种占有性的主体性,它把人作为主体的本身变成了自己的占有物,就如同把他物变成自己物一样。比如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会从高的考试过关率中占有着荣誉和赞赏,为此他们乐此不疲地为此自身的占有物而奋斗,失去了自我的多样性发展灵气。
其次,缺乏有效的教育机制。由于受中国教育“天地君亲师”?所禁锢,除帝王是“圣王”外,与之前列的亲和师,也都沾上了“圣王”的光环,学生在“亲”和“师”的面前不敢讲人格平等,久而久之,学生在缺乏自由空间的应试教育中变得惟命是从。同时“精英教育”也抑制了学生的多重个性的施展并亵渎了平等。许多精英们靠一个能记的脑子考上好成绩,然后就获得了上“重点院校”、“重点班级”的资格。按这样的逻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考试的学生就能得高分然后就成了精英。此结论束缚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
再次,教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给予准确且中肯的评定。事实上,仅以分数评定的单一性与学生的相异性构成了矛盾。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学生的创造力是有可能成反比的,当学生应考能力愈强,就愈服从于标准答案和教材,也就离批判性能力愈远,它当然地使学生创造力损害愈大。这就是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多元竞争而抑制了其自我创造力。
(二)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对学生来说,归属团体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事实上,无论是基于竞争原理的班级抑或基于合作原理的班级结构,学生行为的终极目标即归属班级这一点是不变的。尤其是在竞争原理的班级制度下,只有满足了某种条件,你才被承认是班级的真正成员,如学业成绩、遵守纪律都是构成这种条件的内容。为了归属这一目标的学生必须求助于特殊的抗争。如:采用博取赞赏、惹是生非、分庭抗争、伺机报复、自暴自弃等的一系列方式来争取所归属的集体的关注。一旦其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上述的德性意识的缺失。
其次,自我实现受挫。自杀在学生中出现,从另一个视角再现了学生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危难中,长期对于某种情况感到无能为力,或认为如何行动都注定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得不到协调和整合时就会产生消极和退缩的情绪,从而对于可能存在的解决办法的意识完全丧失。这种对失败的预期,如果不能扭转,其结果是消极的。
三、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的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的原因,我们相应地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教育内部环境
教育内部环境和谐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相统一,教育机制与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教育评价体系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过渡。当然,这种和谐围绕着的中心是学生,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提高,学生的多样性潜能得到挖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内部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不仅能自由地沟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能刺激每个参与者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思想的欲望,从而获得某种成就感。这是创新灵感的“场效应”,是由师生之间平等的人格、相容和谐的心态、互补创新的态度构成的。因为沟通和交流后使人脑中的事物与不相关的联系起来,从而生发出新的联想和想象,使参与者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之前或建立牢固之后都见不到的脑电波的出现,灵感的创造就呼之欲出。
(二)协调和整合和谐的自我运行机制
西方的拉伯雷、席勒曾宣称教育的理解是培养和谐的全知全能的人;人本主义则呼吁重视个体各方面潜能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要找回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需从个体的自身出发使自我运行机制得到和谐的运转。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一种现象学理论中,强调积极关注的需求对协调和整合自我运行机制达到和谐的重要作用,因为个体若得到积极关注便会找到一种归属感,为确保其归属某一集体的地位,个体就更加努力地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并最终实现了自我,也就使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自我得到了协调与整合。这就是一种和谐的自我运行机制。
总而言之,由于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活动来获得的,并且这种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获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隨时面临着丧失和削弱的危险,所以必须从影响它的各个方面着手进行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强化。
参考文献:
[1]韩庆祥.论以人为本.前线.2006(1).
[2]扬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3]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罗利建.人本教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5).
[8]health.sohu.com/7/0304/90/column21953906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