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失败者”的知识分子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鲁迅开始,为数众多的现当代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如鲁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郁达夫《沉沦》中的“他”、《茫茫夜》中的于质夫,茅盾《幻灭》中的静女士、《追求》中的章秋柳,巴金《家》中的觉慧、《寒夜》中的汪文宣,老舍《赵子曰》中的赵子曰、《文博士》中的文博士,杨沫《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王蒙《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阎真《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等等,不胜枚举。作家们对知识分子书写的热衷,反映了他们对其自身作为知识分子命运的观照和投射。他们一方面通过小说写作参与对知识分子身份的建构,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分子人物的塑造寻求自我认同。正如许纪霖所指出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有一种忧患意识,它是与整个现代中国的思想危机联系在一起的。”[1]在充满感伤情绪的20世纪20年代,不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都呈现出作为“失败者”的沮丧、颓唐。“失败者”的“失败”不仅关乎其个人命运,更是与时代紧密相关,与国家、民族同构。《沉沦》中的“他”多次发出“祖国啊祖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的悲痛的呼声,“其感伤是现代知识分子审视、抚摸着自身和民族伤痕所发出的深长哀叹”[2]。当代小说中也不乏这样“失败”的知识分子。本文以《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为例,分析现当代小说中作为“失败者”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
  鲁迅的小说并不多,但其中不乏刻画知识分子的篇目,如《孔乙己》中迂腐木訥的孔乙己,《肥皂》中道貌岸然的四铭,《高老夫子》中装模作样的高尔础等。鲁迅笔下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是吕纬甫、魏连殳和涓生。相比“辛苦麻木而生活”的闰土和祥林嫂们,魏连殳们对于现实人生的感知更敏锐,也更痛苦。正如鲁迅所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3]。无论是吕纬甫,还是魏连殳和涓生,都是经历了梦醒后却无路可走的“失败者”。“我”在酒楼上遇到的吕纬甫,早已失去激扬文字的锐气和神采,意志消沉,自比“绕了一个小圈子又飞回原地”的蜂虫。涓生在困窘的生存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他的热情和希望被柴米油盐的生活消磨殆尽,最终永远失去挚爱的子君,在无尽的虚空中满怀悔恨。魏连殳的结局更加悲惨,尽管有过如回光返照般短暂的“发达”,最终却在孤独中死去。他们是“痛苦的清醒者,‘五四’后的彷徨者和多余人”[4]。他们都曾有过理想抱负,都曾对蝇营狗苟的生存不屑,然而最终却无一例外成了人生的“失败者”。
  《孤独者》中魏连殳与“我”的相识,如宿命一般,“以送殓始,以送殓终”。世人眼中的魏连殳是怪异的:学动物学出身,却充当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答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连亲戚本家也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无论是在寒石山村还是S城,魏连殳都是他人眼中的“异端”,成为看客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其祖母的丧礼上,人们满怀期待地等着看“新潮人物”魏连殳如何抗拒丧葬仪式的场景,结果他“都可以的”态度让看客们大失所望。但魏连殳毕竟是“异样的”,他在丧礼快结束时“像一匹受伤的狼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使得围观的人们手足无措。看似离经叛道的魏连殳,却是非常善良和孝顺的,“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这一点也和鲁迅极其相似。
  尽管魏连殳总是“冷冷的”,但他对孩童却满怀热情,把房主的孩子们“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然而生存的现实是残酷的,失业后的魏连殳“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连自己视若珍宝的书也卖掉了。即便已经近乎“求乞”,但为了“想活几天”,他“已经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魏连殳说,“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这里的“失败”,是魏连殳内心真实的自我评价,他已经放弃了他做人的原则和信条。“胜利了”,则是生存处境得以改善的现实和世人眼中的评判标准—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每月可领80块大洋薪水。对于魏连殳这样自尊极强并且有着清醒自我意识的知识分子,为生存所迫而随波逐流是何等艰难和痛苦的抉择。如鲁迅所言:“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噬碎了自己的心。”[5]魏连殳的死亡来得突然,而且死后“什么都没有”,似乎在宣告一个“失败者”不加掩饰的“失败”。
  正如论者所指出的,“在‘魏连殳’身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性的生存困境和个体性的精神危机,是凝聚为一体的,以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生感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6]。如果说“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正陷入精神的泥潭中难以自拔,那么“孤独者”魏连殳则是彻底淹没在泥潭深处以致消亡。《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都呈现了“清醒者”“无地彷徨”和无路可走的困境和虽“清醒”却仍难逃“失败”的命运。与鲁迅小说中众多的“孤独者”相似,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也都沦为命运的“失败者”。无论是《茫茫夜》中的于质夫,还是《沉沦》和《杨梅烧酒》中的“他”,无不处于生存和精神的双重困境。尽管鲁迅小说侧重于深层次的精神解剖,而郁达夫小说更多内心真实情感和欲望的流露,但“孤独者”与“零余者”都并未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可以说都是“失败者”。鲁迅和郁达夫所塑造的这两类知识分子,体现了五四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感伤情调,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二
  五四时期小说中“失败者”的“失败”不仅仅是个人的“失败”,更是直接与国家民族相关。当代小说中“失败者”显然与之不同。以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为例,小说的主人公倪吾诚也是一个“失败者”。倪吾诚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在国内受过好的教育,也去国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到过世界文明的熏陶,这种经历使他对自己的家庭和家乡充满失望和厌恶;另一方面,他没有勇气跟旧的生活、跟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跟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他总是优柔寡断顾虑重重。可以说,倪吾诚是一个“双重他者”。正如曹文轩所指出的:“我们倒是从这个在畸形的环境与畸形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人物身上,看到了不同文化的输入所造成的人格分裂,而分裂却又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国民性’所具有的排斥能力与苟活能力。”[7]   接受过西方教育,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倪吾诚,其“病相”表现为“人格分裂”,而这并未超出“国民性”的话语框架之外。不管身处何处,倪吾诚总是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即使是他的“家”,他也难以真正融入,但是他又不得不回家。倪吾诚对这样的环境充满了厌恶和恐惧,然而他又缺乏挣脱的勇气。在他的家庭中,他不仅被妻子、岳母和大姨子这三个女人所厌弃,甚至被自己的孩子疏远。倪吾诚在现实社会中无法立足,“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人一无所用的‘零余者’”[8]。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不同,倪吾诚并不能像《沉沦》中的“他”一样,将人生的“失败”归于国家的贫弱。
  尽管对家庭很失望,倪吾诚还是对孩子寄予了期望。但当倪吾诚满怀期待地准备将他精心准备的礼物“活动变人形”送给儿子时,倪藻的样子却让他大吃一惊。从倪藻的眼神中,倪吾诚看到了自己所痛恨的落后的景象—“那些被砍头示众的犯人和被摘除睾丸的老公”,则对应了鲁迅笔下的示众场面;“那些永远挺不直的腰和永远闭不上的嘴”,将奴才们的卑躬屈膝和闲人们的穷极无聊准确再现。倪吾诚正是受了鲁迅那一批“五四”思想家的启蒙成长起来的,对传统文化中落后因素的批判也深深地植根于倪吾诚的内心。一方面,倪吾诚自身是“有病”的;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包括儿子倪藻在内的周围人的“病态”,他试图去“疗救”他们的“病”,结果却被他们视为异类因此敬而远之。
  倪吾诚看到了自己的“病”却无力自拔,看到了他人的“病”却又不被接受。于是作为“病人”和仅有良好“疗救”愿望的自我认定的“疗救者”,他的痛苦是双重的。倪吾诚的痛苦,体现了知识分子在其自身完成不足的“病”与作为清醒的“疗救者”想要“疗救”他人的本能之间深刻的裂隙。正如王蒙所指出的:“倪吾诚表现的那种矛盾、痛苦、郁闷、惆怅,不是他一个人的痛苦,也不是家族的痛苦,而是中国文化处于蜕变时期知识分子灵魂的痛苦的写照。”[9]他的痛苦在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并不被需要,也并未受到人们的尊重,甚至家人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即便面对他认为落后的环境和文化,他却“英雄无用武之地”,难以确立作为启蒙者的主体性。倪吾诚身上“综合了虚妄的理想主义、孤独者的悲观心绪、两难中的无奈、绝望与幻灭等等多重色彩,但他主要扮演了一个精神‘逃离者’的角色”。[10]在摇摆不定和犹豫不决中,倪吾诚成了一个溃败的“逃离者”。
  
  结 语
  无论是魏连殳,还是倪吾诚,他们都是“失败者”。不仅是现实人生的失败者,更是精神世界的“失败者”和文化意义上的“失败者”。这种暴露无遗的“失败”,甚至都无法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遮掩和自我麻醉。物质生存的困顿和失败,还只是世人眼中的评价标准。精神世界的崩塌和信念的喪失却是彻底“失败”的表征。现当代小说中作为“失败者”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不鲜见,这不仅仅是作家的自我镜像,更是反观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小说对作为“失败者”的知识分子的叙述,不仅要书写知识分子个体的命运,更要反映历史、现实和时代的精神状况。
  参考文献:
  [1]许纪霖、谢宝耿:《置身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知识分子研究—许纪霖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2]陈亚平:《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坟》,《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9页。
  [4]谢晓霞:《鲁迅的现代知识分子书写及其意义—〈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阅读札记》,《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2期。
  [5]鲁迅:《忆韦素园君》,《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4—65页。
  [6]李林荣:《〈孤独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9期。
  [7]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8]夏义生:《倪吾诚:文化与政治革命的双重“零余者”—重读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当代文坛》2011年第1期。
  [9]王蒙:《王蒙文存·圈圈点点说文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26页。
  [10]王春荣,杨慧:《新时期文学“文化边缘人”谱系图》,《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其他文献
一代学人有一代学人的时代际遇,这是共性;一个学者有一个学者的独立思考,这是个性。如果从1979年算起,王先霈先生治学至今已有40年。整体上来看,集中在观照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尤其是小说体裁;以现当代批评学的建立为起点,初步探讨“批评学”学科建立,同时初涉文艺心理学的领域;关注批评的对象与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抵牾,辨析中国古典批评独特的体味方式,试图建立圆融周纳的“圆形”的文学批评形态;在此基础上,从专而
期刊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营电影机构借助垄断地位所积聚的资源力量,在出品一批为国民党政权服务的正统电影外,由于进步力量和商业力量的渗入,“进步”电影、商业电影也均有发展,形成三足之势。其中,尤以“进步”电影成就最为突出。与民营电影公司出品的“进步”电影共同承担起抨击黑暗、唤醒民众、呼吁民主、启发人文的使命。本文对官营电影公司内的“进步”电影进行研究,主要以“中电”的创作为个案,在战后语境中分析其叙事的进
期刊
早在十多年前,我开始有意系统地阅读、收藏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但碰到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时,我有过一阵犹豫—以为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是一个错误,只是他们向伟大的政治家献媚而已。一个日理万机的政治家,我相信他写作的艺术未必很好,文笔甚至不忍卒读,还可能有一个写作班底—当然,我得承认他仍然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作过记者、越过狱,最后还两度当选英国首相的传奇—最后,出于收藏诺奖作品完整性的考
期刊
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流行,以农民、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时常浮现在主流文化景观中。与消费主义景观中的“他者”形象不同,在新工人文化中,文学创作或者以文学为媒介来表达新工人的精神、文化诉求,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出来的新文类和新媒介,在20世纪中国现代历史中承担过文化启蒙、国家救亡的社会职能。直到1990年代初中国转向全面市场化改革的时代,文学这种媒
期刊
本期文艺家:王秀凡,国家一级导演,曾任江西省赣剧团副团长、团长,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长期从事导演工作,导演过话剧、京剧、赣剧、歌舞剧等类型剧目30余部。组织及担任艺术顾问的作品有采茶戏《榨油坊风情》《远山》《木乡长》、赣剧《荆钗记》《还魂后记》、舞剧《路》《长长的红背带》、话剧《古井巷》等,均获国家“文华奖”及“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策划江西第一部民族音乐剧《围屋女人》并担任总导演。长期从事文
期刊
在聂迪的作品中,土地有着非凡的意义。土地上的山川、事物、季节、明暗、人伦和社会,都是他不断触摸与探索的主体。换句话说,土地以及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聂迪深入观照和体验的主体。并且,这样的土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也就是具有文宗欧阳修开启的唐宋文脉的客家性。  客家人肯定是汉人,但它却葆有多数古汉人的特征。仅就文脉而言,它们都具有峻峭、清丽、复古和锋利的特点,也就是说,他们的文本紧系于土地,用词瑰丽
期刊
在一篇流传甚广的名家散文中说到,唐人张继科场落第后黯然返乡,某日夜半失眠,于是成就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他的英名因此而不朽,在中华文化的榜单上永远封神。而那与他同科的状元姓甚名谁,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河床深处,千年之后无人记起。  这文章当然有很大的问题,首先是故事未必经得起推敲。因为也有一种说法是张继当时已经考取功名,写诗时的身份是乱世飘零的游子,并非科场失意的落榜生。但很显然,人们更愿意接受他
期刊
陈金泉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紧贴创作实践的小说评论尤其为我所喜欢。当我惊喜地捧读他的长篇纪实历史小说《千古风流—王安石与熙元变法》这部鸿篇时,当我获知他的写作念头萌生于半个世纪之前时,忽然对其评论特色有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同时,也强烈地感受到他驾驭这部洋洋洒洒多达150余万字长篇的非凡能力。  这部长篇纪实历史小说,其审美聚焦点落在王安石新法对宫廷官场、社会市井以及人的心理所带来的震荡裂
期刊
我对手艺人有一种天生的尊崇。这源于小时候家里生活贫困,温饱无着,乡民们大都挣扎在饿死的边缘;而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靠着走村串户,辛苦卖艺,却能挨过那些漫长的饥寒交迫的冬天。  在南翔老师的新著《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后,我便及时地网购了一册,并迫不及待地翻阅。南翔老师,我是熟识的,我们有着多年编辑和作者的情缘;但在他离开南昌大学赴深圳大学任教职之后,我们联系就很少
期刊
随着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进入全球化时代,文学作品中也不断涌现出一批失败者的形象。依据导致失败的背景不同,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着眼于当下时代,集中表现某一个或某一类人的失败,他们通常是在新的改革和发展中边缘化乃至被淘汰的人群。作品通过聚焦于这一群体,或则展现中国步入市场经济后人们焦灼的生存状态,或则反思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另一类则出现在历史书写中,表现在近代斗争中落败的探索方向,提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