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因为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同时也是人文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从古至今语文学科一直存在于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而且语文学科也从未因为历史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反而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将其中所传承的传统美德显得愈发重要[1]。而初中是接受道德文化教育的最好阶段,所以我们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美德进行教育教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渗入到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关键字】初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74-01
  引言
  随着教育界对学生全方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并且在每年教育部下发的教学目标中,将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一直摆在首位。而语文教学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人格素养,树立正确人生观。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入到语文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也能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思想,成为新时代的全能型人才。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重要性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中华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以及现代文章中都有具体的表现。如古诗文教材中,《龟虽寿》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过零丁洋》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怀。而现代文中《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给女儿的信》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这些古诗词及现代文都展现了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将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而忽略了文章中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也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我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赐予我们的瑰宝。而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特殊的意义[2]。如清明节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同时随着全球关系的愈加紧密,部分具有意义的国外节日也深入到全球各个国家中,如父亲节,母亲节,就完美体现了传统文化美德中的孝道。所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积极面对生活等优秀品格。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化道路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在人们心中已经慢慢地形成了现代社会就是网络的时代。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变得疏远。而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要靠我们一代代的传播下去,这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不能推卸的责任[3]。我们要让中华瑰宝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变得愈加灿烂夺目。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一)从教学内容上展现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体現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科目。在日常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对古诗文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让同学们从之前的会读会背转变成对古诗文的思想理解,让其能充分的感受到古诗文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底蕴。如在学习《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时,教师要对其进行解析,使学生们能了解到诗人在语言中所表达的那种不畏惧挫折,要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与献身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们能够充分的体会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学生自身优秀品格的培养。
  (二)创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想要将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渗透到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创造教学传统文化氛围的方法。在教室粘贴古代思想家的名言,并将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写在黑板的固定区域。坚持每天或每周进行一次更换,这样在学生看向黑板时就会不知不觉,将我们所要展示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记忆。从而为学生创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气氛。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在每堂语文课授课前与学生进行分享。这样也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古诗文学习时,如《水调歌头》我们可以将相应的古代音乐进行播放。在《钱塘湖春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这首古诗中描述的情景进行播放,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融入到古诗词为我们营造的情境中。提升课堂传统文化气氛,同时也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4]。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因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要合理的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我们可以定期的对学生推荐经典传统文化著作,并且要求学生们在固定的时间完成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其中的优秀语句进行摘抄,并在阅读结束后写下阅读感想。我们可以将优秀的摘抄作品进行班级或年级展示。增加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及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
  此外我们还要将学生所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中华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表现最为明显。在对学生进行课外传统文化知识拓展时,可以选择在各个节日的当天,如中秋节的当天,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大街上观察中秋节当天人们的表现,以及晚上回家与家人进行赏月。并进行学习任务布置,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中秋的作文,在作文中谈一下自己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认知,并将传统节日所要表现的传统文化意义进行概括。这样的课外实践能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加的接近学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总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为语文教学课堂增加了浓厚的魅力。而在进行传统文化知识与传统文化美德的学习过程中,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起到推动的作用。并且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让其受益终身。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变得愈加优秀,同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胡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统编本教材为例[J]. 语文建设,2018(11):79-80.
  [2]沈建红.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微[J]. 学周刊,2019(03):31-32.
  [3]朱贺.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29-130.
  [4]柯丽春. 弘扬传统文化 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 名师在线,2019(25):16-17.
其他文献
【摘要】史料在历史学科中作用性可谓是举足轻重。在初中古代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对史料进行实证和分析,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推断来还原历史或者接近历史,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基本素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些如何在初中古代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实证。  【关键字】史料 古代史教学 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向全球化的方向靠拢。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其应用的频率必然会不断地提高。因此我们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英语的教学的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和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在一个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阶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展开自然拼读法教学。  【关键字】任务型课堂 自然拼读法 实践应用  【中图
期刊
【摘要】微课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通过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整合,更加具有形象性和指向性,将其与高考声乐教学相结合中借助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提高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将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开发高考声乐微课提出三个具体策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字】微课 高考声乐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
期刊
【摘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保证,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关键字】培养 小学生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11-02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常感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二是学生的父母的特点造成的。现在一年级学生的父母大多都是
期刊
【摘要】幼儿被鼓励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绘画表征。幼儿在绘画表征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展现出了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对“绘画表征过程”的定义进行阐释,分析了美术教学中幼儿的绘画表征过程。  【关键字】美术教学 幼儿 绘画表征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14-03  幼儿尚未能像成人一样用
期刊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应当在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当从提升学生阅读做起,而课外阅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将就自己长期教学经历中总结出的心得与大家进行分享。  【关键字】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确认教学目的之后,便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更指引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便要求教师不断研究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关键字】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快速,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很多教学方法,新方法的推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提高了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主动学习英语。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情景教学
期刊
【摘要】如今,在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重视对学生美术的教育,特别是在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在实际的美术教育过程中,相关的美术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就要利用乡村资源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字】乡村资源 美术教育有效性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上帝给世间每个人都赋予了想象力,想象力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与方便,因此,培养和锻炼想象力对于人才的创造,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如今的先进式教育依然把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任务放在首位。“音乐想象”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从抽象的音乐中想象出形象的画面。想要在音乐上获得成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先從培养孩子音乐想象力这一步开始。  【关键字】小学音乐 音乐审美 想象能力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