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胜利曙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小说中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亚历山大的生存困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达雷尔在小说中精心刻画了以梅丽莎、贾斯汀、利拉和克丽为代表的埃及女性,展现了反抗殖民统治的坎坷历程,反映了她们对民族解放与革命胜利的美好憧憬。
  关键词:劳伦斯·达雷尔; 《亚历山大四重奏》;后殖民主义; 埃及女性
  劳伦斯·达雷尔是英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亚历山大四重奏》在英国文坛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举足轻重的文学地位。因其突出贡献,达雷尔被授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院士的称号。本文以《亚历山大四重奏》中的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从后殖民的视角出发,解读了梅丽莎沦为殖民者与男人掌中玩物的悲惨命运,探讨小说中以贾斯汀、利拉和克丽为代表的埃及女性反抗殖民统治的强烈责任意识和抵制父权压迫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埃及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强烈渴望。
  一、后殖民社会的牺牲品
  执着于感性满足与肉体享受的梅丽莎是达雷尔笔下颇具代表性的悲剧人物,她游荡在男人之间,不仅在父权统治下丧失自我,还成为殖民者的享乐工具。梅丽莎的生存现实展现了殖民者和男权欲望下亚历山大女性的艰难困境,她的所作所为与日渐崛起的埃及背道而驰,最终付出了生命代价。
  在埃及父权社会中,梅丽莎错把自己未来交付于男人,从而失去了自我身份,泯灭了自我价值。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中,梅丽莎是军火商科恩的情人,曾极力说服科恩娶自己却一直被拖延,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受束缚,又不想失去梅丽莎。梅丽莎与纳西姆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短暂相爱之后,纳西姆得知梅丽莎怀孕心生厌恶便劝她堕胎,而梅丽莎身体虚弱无法做流产手术,在生下女儿不久便因疾而终。在性别结构的社会制度中,女性长期处于主流社会边缘地位,被男性群体剥削。
  女性承受的压迫不仅来自于性别,还来自于种族与阶级,东西方文化交融、殖民盛行的亚历山大城侵蚀了梅丽莎的价值观。梅丽莎在被白人达利救了之后,他们彼此依赖成为恋人,尽管知道达利爱慕别人,依然任劳任怨,无悔付出。梅丽莎错把恩情当爱情,把色情当温情,在男人的怀抱中寻找肉欲满足和生命归宿,出卖了自己灵魂,背弃了道德准则,漠视了良心呼唤,把对达利的报恩当成人生的航标灯。但达利对此却不屑一顾,她只知道在她脆弱时我帮了她[1]175。由此可见,女性只是殖民者的享乐工具,若丧失责任意识,只会被始乱终弃。
  在殖民生产的语境中,如果贱民没有历史、不能说话,那么作为女性的贱民就被更深地掩盖了[2]287。梅丽莎一直徘徊在各个男人之间,对自己的身份漠不关心,也没有为自己的国家与民族着想,只寻求感官快乐,放浪形骸,在这个充满歧视的世界里苟延残喘,屈从了低等腐朽的生活。她是小说中后殖民社会的牺牲品,她的悲剧不仅代表了父权与殖民统治双重压力下艰难的生存困境,揭示了有性无爱的爱情观的高额代价,也暗示了丧失民族使命感的惨痛结局。
  二、抗英运动的女战士
  亚历山大是一座欲望之都,贾斯汀周旋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间,沉溺于肉体快感,看似私生活淫乱的她不仅抵制了父权压迫,还为反抗殖民统治运动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达雷尔向读者呈现了一位被妖魔化到神圣化的高尚女英雄[3]113,她为国家的独立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贾斯汀的行为以本能冲动为导向,以爱欲释放为情调,以肉体飞扬为旨归,以感性满足为意趣,成为情欲喧嚣和爱欲骚动的生命载体,间接体现了他对父权的反抗。贾斯汀对前夫的诋毁积极辩白,向读者证明他的小说纯属虚构;她与达利的恋情看似火热,实则是出于对自己爱人的保护;就连与银行家纳西姆的婚姻也是为了一己私利,想利用他的财富寻找失踪的女儿。与梅丽莎不同的是,这些男人绝不是她的依赖,更不是她的靠山,贾斯汀将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抵抗父权社会的压迫。
  《芒特奥利夫》相对客观地展现了贾斯汀的真实身份,同时也揭秘了她与纳西姆结婚的真正意义:纳西姆希望借助贾斯汀的身份取得全埃及犹太人的支持以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埃及独立。贾斯汀的婚姻是政治产物,正如名字谐音“justice”她成为正义的化身。贾斯汀有着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一方面去消除犹太社区对纳西姆的疑虑,争取信任;另一方面要查明英国人达利和普斯沃登谁在暗中搞鬼。从此,她佩戴一副亚历山大交际花的面具穿梭在二人之间,以身体为代价,不仅取得了殖民者信任,还为纳西姆获取了情报。贾斯汀的行为选择赋予其人格激情豪放的特质,她全神贯注于放浪形骸的生命冲动,凭借身体魔力面对男性世界观,通过肉体关怀放松殖民者的警惕,依靠内心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战。
  贾斯汀是亚历山大城真正的孩子,是名副其实的无敌战士。她在肉体的感性生活中,追求自由的释放,有着非凡魅力让男人对之青睐;在反抗压迫的殖民统治中,突破禁锢的藩篱,展现义无反顾的决心和驱逐殖民的勇气。
  三、民族复兴的领军者
  在后殖民语境中,富有智慧的利拉将反父权与反殖民的斗争合二为一,作为杰出的领军者,胸怀反抗殖民统治、重振科普特民族的志向,她在去殖民进程中不懈努力,不惧强权。达雷尔将她塑造成一个独立的埃及女性,并通过利拉传达了科普特民族复兴的希望。
  拥有着欧洲的丰富经历,熏陶着先进的文化思潮,利拉不满足埃及保守落后的意识,她敢于摒弃道德的苑囿,冲破父权的桎梏,以生命冲动来抗拒充满性别歧视的社会。她的父母要她嫁给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几岁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埃及科普特民族富商老男人, 保守的思想令他们认为“女性的特征就是从属于男性,她们的位置在家庭领域内”[4]120,但欧洲语言这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她与芒特奥利夫的婚外恋。利拉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因为她属于埃及,但压迫的经历以辩证的方式帮助了利拉的成长,她的所作所为浸渗着永无衰竭的生命力和浪荡不羁的原始野性,却象征着对殖民社会中男权主义压抑原则的反抗和宰制规范的背叛。   利拉是位与时俱进、有民族意识的代表性人物,在面对帝国主义的对抗中,她采取了痛恨和享用的双重立场,以自身的个性抵制着殖民的侵袭。与芒特奥利夫的恋爱并不是单纯的婚外情,她以自己熟悉的欧洲语言与文化底蕴作为武装,以亲密的态度与芒特奥利夫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在甜蜜的恋爱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芒特奥利夫,教他以埃及人的角度看待世界。最终利拉蒙蔽了他的双眼,影响了他的判断,冲淡了他的职责,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误,并为儿子纳西姆的秘密抗英运动提供了绝佳屏障。利拉集自由与责任、情感与理智于一身,在爱情与国家面前,她怀揣的是民族复兴的梦想。“利拉或许是反英阴谋的真正策划者”[5]168,进而她被升华为科普特民族复兴的领军人物。
  利拉敢爱敢恨,追求自我,看似违反了保守传统,远离了道德规范,实则是对父权压迫性别歧视的抵抗,对殖民统治疯狂弥漫的逃逸,对精神阉割恶意侵袭的挣脱。利拉的所作所为为科普特民族复兴传递了希望与光明。
  四、国家独立的新生力量
  克丽在达雷尔的笔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战阴影笼罩下的亚历山大城如人间地狱,她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着身边的人,并以追求自我成长与成功的方式,坚决反抗殖民统治的侵凌,给埃及提供了精神爱药。
  身为艺术家的克丽从欧洲漂泊到埃及,久居亚历山大。半个埃及人身份的她对亚历山大城表达了伟大的博爱与人文关怀,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力做出最好的诠释。当梅丽莎奄奄一息之时,是克丽陪在身边照顾她;当纳西姆提出与贾斯汀结婚时,是克丽帮忙出谋划策。值得一提的是,克丽不仅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还为医生巴萨泽的病人作画,这些病人并不是普通患者,而是感染梅毒。克丽的爱还帮助小说主人公达利找到了自我,完成了个体化的自我认知,使他成了真正的艺术家。克丽的奉献为埃及送来了和风细雨,滋润着饱受创伤的亚历山大城。
  克丽还以艺术追求的独特方式抵制殖民气息对自身的侵蚀,成功打破了殖民者的预言:“他[死去的纳洛兹]已下定决心,把你拉入湖中,引你走向死亡”[6]178。的确克丽的手被纳洛兹的鱼枪刺穿,钉在湖底的礁石上,但这并不象征着灾难与死亡。但获救后的克丽以生理创伤为代价,完成了破茧成蝶般的新生,从此借助假肢作画,驱散了内心阴霾。克丽解除了自己身上的魔咒,就仿佛象征着反抗殖民统治的进程也将获得成功。
  身为半个埃及人的克丽,潇洒自信,充满爱心,体验弱者的心理世界,追求自我的艺术价值,她视使命为己任,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亚历山大的生活之中,抑制了殖民侵蚀,完善了人生追求,履行了社会责任,证明了社会价值,为亚历山大挣脱殖民枷锁谱写了新的篇章。
  综上所述,《亚历山大四重奏》以梅丽莎的悲惨命运展现了殖民统治的恶果,而以贾斯汀、利拉和克丽为代表的埃及女性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和振兴民族事业的斗争中奏响了辉煌的凯歌。在后殖民的宏大叙事中,达雷尔“对欧洲中心论和西方霸权进行不懈的批判”[7]2,具有民族意识的埃及女性以坚不可摧的信念为国家独立的革命事业增添了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Durrell, Lawrence. Justine.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63.
  [2] Spivak, Gayatri.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London: Communications and Culture,1988.
  [3] 徐彬.劳伦斯·达雷尔《亚历山大四重奏》中的场所与伦理释读[J].外国文学研究, 2012(6).
  [4] Pateman, Carole. Disorder of Wome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5] Durrell, Lawrence. Mountolive.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63.
  [6] Durrell, Lawrence. Clea.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63.
  [7]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London: Routledge,1978.
其他文献
摘要:关于清刘鹗的《老残游记》一书,在鲁迅将其定性为“谴责小说”之后,研究者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其政治方面的隐含意义上,也有人注重其自然风光的描写,风土习俗的状物摹情,或是其语言文字本身的变换规律与遣词造句的风雅。笔者更多关注的是《老残游记》的字里行间,刘鹗借主人翁老残之口所表明的处世之道,哲理沉思以及人生态度。  关键词:老残;处世之道;悲悯;哲思;平等意识  《老残游记》中景物描写自然灵动而形象真
期刊
摘要:梁实秋先生深受传统儒道文化的熏陶,同时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元素,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的人性,作品既幽默风趣,又沉郁闲适,其纯粹本真的文学特质,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营养。  关键词:幽默;闲适;本真  初见梁实秋其名,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杂文里。同为文人,观点迥异,难免对骂。鲁迅先生性情刚烈,文笔桀骜,给梁实秋起的名字有点不雅;到了大三的某个黄昏,我蓦然回首,学校开架书
期刊
摘要:挪威作家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出走的女性形象”——娜拉。这部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戏剧,喊出了一句时代的口号——“女性解放”。在20世纪初,娜拉的形象被我国很多作家在戏剧和小说的体裁中借鉴和效仿。本文以胡适的《终身大事》和鲁迅的《伤逝》为例,试从原型模仿和形象续写两方面对娜拉形象在现代中国语境下的模仿与嬗变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娜拉形象;原型模仿;形象续写  易卜生
期刊
摘要:T.S.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人物,引领了英美一代诗风的新潮流,使其更深沉,优美。他早期文字里总是有大量的典故、引用,行文总是处处显露出机警和无与伦比的智慧,而后来的文字节奏铿锵而有力、形式和谐而严谨、主题洁净而高尚。安东尼·赫克特,是生活在美国的当代诗人重要代表之一,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他的诗歌受T.S.艾略特影响颇深,二人在在写作手法上异曲同工,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以Anthony·
期刊
摘要:作为“创世纪”诗派的开创者之一,台湾诗人痖弦的诗歌结合中国北方的民谣,具有高度的独创性与想象力。本文借助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对其经典诗作《上校》进行文本细读,来发掘其诗歌的独特魅力——从多个悖论中展现出诗歌丰富的内容与张力。  关键词:《上校》;文本细读;悖论;张力  上 校  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  自火焰中诞生  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  而他的一条腿诀别与一九四三年  他曾听到过历
期刊
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在其运用新的测量方法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度的时候,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虽然质疑传统的数据,但是为了避免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测出相同的结果后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
期刊
三年前的金秋时节,我拖着货比五六家买来的帆布行李箱,走进了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素攀孔子学院,正式开始了我的外派汉语教师的生活。心情无法免俗地激动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孔子学院的工作,尤其是了解到孔子学院从2004年的第一家到2011年的近400家的发展势头之后,我对孔子学院的工作既充满着好奇,也微泛着喜悦。好奇的是孔子学院项目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发展如此迅猛,其魅力必然是强大的,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一种
期刊
摘 要:狂欢化理论在西方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品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形式将狂化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进而生成一种具体的生活感受。重读鲁迅《铸剑》和莫言《红高粱》,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体会两位作家受不同时代的影响以及个人的感受,进而对狂欢化精神的不同诠释,启发我们对当代的思考。  关键词:红高粱;铸剑;狂欢化  一、狂欢化的故事情节  狂欢节是一场庆典性活动,同时具有一种仪式化。狂欢节上人
期刊
摘 要:《猫的摇篮》出自于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之手,是一部充满智慧和黑色幽默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冯内古特通过该小说向人们呈现出一幅地球毁灭、世界末日的悲壮图景。文章基于生态主义视角进行解读和分析,试图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揭示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人类在滥用科技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界。  关键词:冯内古特
期刊
摘 要:文化身份问题是后殖民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生活在后殖民社会和国家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奈保尔的《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分析这一重要主题。《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展示给读者们的是毕斯沃斯先生在后殖民社会里,无论是定位于印度或特立尼达还是英国的身份寻找都注定是失败的。这一混杂性文化身份的确立,就注定了毕斯沃斯先生无论对印度﹑特立尼达还是英国文化都具有依附又背离的尴尬身份。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