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ny·Hecht与T.S. Eilot的写作手法比较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ng9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T.S.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人物,引领了英美一代诗风的新潮流,使其更深沉,优美。他早期文字里总是有大量的典故、引用,行文总是处处显露出机警和无与伦比的智慧,而后来的文字节奏铿锵而有力、形式和谐而严谨、主题洁净而高尚。安东尼·赫克特,是生活在美国的当代诗人重要代表之一,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他的诗歌受T.S.艾略特影响颇深,二人在在写作手法上异曲同工,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以Anthony· Hecht的《冬天的乌鸦》和T.S. Eilot 《窗前的清晨》为例,着重分析二位诗人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点。
  关键词:写作手法;画面感;借景抒情
  一、不连贯的画面感
  安东尼·赫克特的作品形象鲜明,善于用质感,凝练的形象来表现诗歌对象,有着强烈画面感和残酷的诗意。在《冬天的乌鸦》一诗中,安东尼·赫克特熟稔的将读者引入了这一幅副栩栩如生的画面之中。“那寒冷一如以往的冬日,一群身着黑色礼服的乌鸦于干枯的泛白的枝头上谈笑风生,眉彩飞扬。黎明的第一抹绯红并没有带来人们想象中温暖的和煦阳光,反而给这雪地里的遍地颅骨的风景增添了一丝讥讽的意味,身为食腐尸的他们,看着这满眼的腐朽与恶臭,仿佛看到了属于他们的丰硕的明天。在这寂静如死海般的肃穆与麻木中,那凛冽刺骨的风,如同荆棘,将属于人的那最后一缕气息带向死亡的深渊。”这些画面彼此独立,没有连贯,“殡葬者的会议、雪地上的颅骨、黎明的粉红、墓园的扩张和无声的荆棘”,生动形象的将一片死寂的海表现出来。可是,这些零落的画面却又相互照应,表达着统一的精神,仿佛将死亡的冷漠与人世的温暖永久的隔离开来,将寒冷孤寂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样,作为现代诗歌的领军人物的艾略特,开创了现代英美诗歌的一代诗风,他的诗歌同样拥有着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感。在《窗前的清晨》 中,诗人也是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阴湿的地下室的厨房中,女仆们早已开始她们忙碌而单调的又一日,进进出出,叮当的洗着早餐的盘子。乏味的生活周而复始,没有一丝色彩,就连着她们的灵魂也因着变得幽暗阴沉而可怖。”。这种意识流语言往往表现着飘忽不定、朦胧晦涩的特点,或者是自由松散、支离破碎。同赫克特的诗歌一样,给读者提供了生动的不连贯的画面感。
  二、隐喻
  在《冬天的乌鸦》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用乌鸦比喻死亡,将荒无人烟,充满死亡的街区比作乌鸦正在商量开会的殡葬业者的不动产,用电喇叭似的声音比喻乌鸦的聒噪,与周围寂静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以动衬静,将一片孤寂与湮灭描绘出来。在《窗前的清晨》 中,隐喻不仅给诗歌以很好的暗示效果,更将整首诗作衔接了起来。艾略特熟稔地用隐喻的手法把女仆内心那丝丝的希望描述为“幼苗”,希冀着这嫩小的芽儿可以继续茁壮成长。
  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在《冬天的乌鸦》一诗中,诗人借着景象的描写,将极尽所能的表现冰冷的死亡,抒发着绝望的情感。把玄虚难以捉摸的死亡的认识触摸到读者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也在其《绝望》一诗中使用,“在干涸的小河,破损的河岸,沉积锈菌的岩石缝隙中,一只惊吓的蜥蜴暴露在金盏花般刺眼的阳光下”,这段景象的描写,生动的将蜥蜴的恶劣生存环境表现出来,更是将绝望的情感毫无保留的宣泄。在《窗前的清晨》中,诗人着重描写了底层人物生活化场景,对悲惨绝望的生活的一种强烈的幻灭感。表达了其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之心,但是生活虽然沮丧茫然,却又在这种幻灭中夹杂着一丝希望,并且渴望着这种希望可以逐渐壮大。
  四、虚实结合
  不同的是,艾略特运用的意识流, 创造性的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心理描写:在地下室的厨房,女仆抑郁的灵魂中,用陌生化的想象写出女仆阴湿的灵魂抽出幼芽,为晦涩阴郁艰难的生活带来一抹光亮的色彩。在形形色色扭曲的脸,穿着泥污裙的过路人扯来的茫然微笑的消失中,用蒙太奇的手法虚化了画面的真实感,扩展了诗歌的张力与空间感,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描写出来,即使生活极尽艰苦,缺乏乐趣,希望也是依然存在,并且不断生根发芽。这种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与心理状态, 而且还能在同一时间内表现在不同时间或空间所发生的事情和经验, 显示出无限的扩展性和巨大的凝聚力。
  五、结语
  安东尼·赫克特与T.S.艾略特,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通过 《冬天的乌鸦》和《窗前的清晨》这两首诗歌的比较,不难发现,前者竭力用不连贯的画面感表现死亡的冰冷,残忍以及人性的冷漠,体现了对死亡浓烈的恐惧色彩。后者借景色的描写来抒发对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与美好未来的希冀,体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人类命运和精神世界的关心,同时辅以隐喻以及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的点缀,使得这些画面接的更加紧凑,意象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真挚。
  参考文献:
  [1]张缨.安东尼·赫克特诗四首[M].译林出版社,2012,05,207.
  [2]查良铮.“T.S.艾略特.窗前的清晨” [M].英国现代诗选,1985,5,26.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前文字研究材料中极为常见的符号,“十”字纹不仅仅蕴藏着原始先民的信仰崇拜,更凝结了最为原始的符号创造思维。本文将在介绍“十”字纹产生的文化背景、符号变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例,分析记号性族徽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十”字纹;“卐”字纹;图腾崇拜;族徽表达;甲骨文;亚;巫  作为一种古老的记号族徽,“十”字纹在诞生之初便蕴藏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敬畏
期刊
摘要:从2012年开始,中职语文全面实施新教材,使得教师与学生站在通一个起跑线上。如何在课堂上采取新的模式使得学生摆脱原有的认识,让议论文的学习不再晦涩难懂、枯燥无味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议论文;中职教学;传统文化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着重弄清文章的论点,研究作者论证的方式。在课堂上,往往是采取“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下了很多功夫,但是仍然
期刊
摘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勤工助学学生,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以web2.0环境下的勤工助学在线管理的创新管理模式,从而科学合理地规划、组织和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在线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规模屡创新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环境表现为多元化、多屏化、全能化、互动共生等特点。大学生微视频创作在全媒体时代的互动传播环境下表现出创作能力强,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渠道狭窄等创作与宣传的瓶颈。  关键词:全媒体;微视频;爱临沂网;创作;宣传  一、大学生网络微视频创作概述  由中国电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的《十一度青春》系列新媒体短片之《老男孩》上映,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追捧。这可以看做是微视频的创作开
期刊
李安在自述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写过的自己——瘦弱缄默的童年、优柔寡断的青年和被压抑得难以喘息的中年不得志。导演个人的经历投射在其电影风格和角色塑造中,或许就像影片中比利林恩的那句台词:“人生一样,电影也是如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便是这样一部假定性极强、极能叫人陷入的电影。导演讲的是比利林恩,讲的也是他自己;影片在告诉你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事,又其实说的是不必烦扰浩大信仰的踏实生活;观者以为自
期刊
摘要:“心理史学”作为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中最经典的设计,历来被人称道。但根据达科·苏恩文的观点,这一设定内在的“封闭性”妨害了作品叙事的“开放性”。所以,小说在“史诗”与“神话”这两种结构的取向上是“摇摆”的。本文从小说的文本结构、叙述动力和文本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摇摆”,在揭示这一问题的同时,也试图对阿西莫夫如此设计的“合理性”作出一番关照。  关键词: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心理史学  
期刊
摘要:余华的小说大多展现苦难中人类强烈的生存意识,《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在诙谐幽默的笔调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的苦难和伤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顽强的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本文将从《许三观卖血记》展现的苦难和伤痛中分析小说所体现的生存主题。  关键词:苦难;伤痛;生存主题  《许三观卖血记》生动的描写了特殊年代下中国最底层民众的真实生存状况,在这其中体现普通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不可避免又无法反抗的苦难与
期刊
摘要:关于清刘鹗的《老残游记》一书,在鲁迅将其定性为“谴责小说”之后,研究者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其政治方面的隐含意义上,也有人注重其自然风光的描写,风土习俗的状物摹情,或是其语言文字本身的变换规律与遣词造句的风雅。笔者更多关注的是《老残游记》的字里行间,刘鹗借主人翁老残之口所表明的处世之道,哲理沉思以及人生态度。  关键词:老残;处世之道;悲悯;哲思;平等意识  《老残游记》中景物描写自然灵动而形象真
期刊
摘要:梁实秋先生深受传统儒道文化的熏陶,同时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元素,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的人性,作品既幽默风趣,又沉郁闲适,其纯粹本真的文学特质,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营养。  关键词:幽默;闲适;本真  初见梁实秋其名,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杂文里。同为文人,观点迥异,难免对骂。鲁迅先生性情刚烈,文笔桀骜,给梁实秋起的名字有点不雅;到了大三的某个黄昏,我蓦然回首,学校开架书
期刊
摘要:挪威作家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出走的女性形象”——娜拉。这部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戏剧,喊出了一句时代的口号——“女性解放”。在20世纪初,娜拉的形象被我国很多作家在戏剧和小说的体裁中借鉴和效仿。本文以胡适的《终身大事》和鲁迅的《伤逝》为例,试从原型模仿和形象续写两方面对娜拉形象在现代中国语境下的模仿与嬗变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娜拉形象;原型模仿;形象续写  易卜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