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T.S.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人物,引领了英美一代诗风的新潮流,使其更深沉,优美。他早期文字里总是有大量的典故、引用,行文总是处处显露出机警和无与伦比的智慧,而后来的文字节奏铿锵而有力、形式和谐而严谨、主题洁净而高尚。安东尼·赫克特,是生活在美国的当代诗人重要代表之一,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他的诗歌受T.S.艾略特影响颇深,二人在在写作手法上异曲同工,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以Anthony· Hecht的《冬天的乌鸦》和T.S. Eilot 《窗前的清晨》为例,着重分析二位诗人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点。
关键词:写作手法;画面感;借景抒情
一、不连贯的画面感
安东尼·赫克特的作品形象鲜明,善于用质感,凝练的形象来表现诗歌对象,有着强烈画面感和残酷的诗意。在《冬天的乌鸦》一诗中,安东尼·赫克特熟稔的将读者引入了这一幅副栩栩如生的画面之中。“那寒冷一如以往的冬日,一群身着黑色礼服的乌鸦于干枯的泛白的枝头上谈笑风生,眉彩飞扬。黎明的第一抹绯红并没有带来人们想象中温暖的和煦阳光,反而给这雪地里的遍地颅骨的风景增添了一丝讥讽的意味,身为食腐尸的他们,看着这满眼的腐朽与恶臭,仿佛看到了属于他们的丰硕的明天。在这寂静如死海般的肃穆与麻木中,那凛冽刺骨的风,如同荆棘,将属于人的那最后一缕气息带向死亡的深渊。”这些画面彼此独立,没有连贯,“殡葬者的会议、雪地上的颅骨、黎明的粉红、墓园的扩张和无声的荆棘”,生动形象的将一片死寂的海表现出来。可是,这些零落的画面却又相互照应,表达着统一的精神,仿佛将死亡的冷漠与人世的温暖永久的隔离开来,将寒冷孤寂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样,作为现代诗歌的领军人物的艾略特,开创了现代英美诗歌的一代诗风,他的诗歌同样拥有着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感。在《窗前的清晨》 中,诗人也是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阴湿的地下室的厨房中,女仆们早已开始她们忙碌而单调的又一日,进进出出,叮当的洗着早餐的盘子。乏味的生活周而复始,没有一丝色彩,就连着她们的灵魂也因着变得幽暗阴沉而可怖。”。这种意识流语言往往表现着飘忽不定、朦胧晦涩的特点,或者是自由松散、支离破碎。同赫克特的诗歌一样,给读者提供了生动的不连贯的画面感。
二、隐喻
在《冬天的乌鸦》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用乌鸦比喻死亡,将荒无人烟,充满死亡的街区比作乌鸦正在商量开会的殡葬业者的不动产,用电喇叭似的声音比喻乌鸦的聒噪,与周围寂静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以动衬静,将一片孤寂与湮灭描绘出来。在《窗前的清晨》 中,隐喻不仅给诗歌以很好的暗示效果,更将整首诗作衔接了起来。艾略特熟稔地用隐喻的手法把女仆内心那丝丝的希望描述为“幼苗”,希冀着这嫩小的芽儿可以继续茁壮成长。
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在《冬天的乌鸦》一诗中,诗人借着景象的描写,将极尽所能的表现冰冷的死亡,抒发着绝望的情感。把玄虚难以捉摸的死亡的认识触摸到读者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也在其《绝望》一诗中使用,“在干涸的小河,破损的河岸,沉积锈菌的岩石缝隙中,一只惊吓的蜥蜴暴露在金盏花般刺眼的阳光下”,这段景象的描写,生动的将蜥蜴的恶劣生存环境表现出来,更是将绝望的情感毫无保留的宣泄。在《窗前的清晨》中,诗人着重描写了底层人物生活化场景,对悲惨绝望的生活的一种强烈的幻灭感。表达了其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之心,但是生活虽然沮丧茫然,却又在这种幻灭中夹杂着一丝希望,并且渴望着这种希望可以逐渐壮大。
四、虚实结合
不同的是,艾略特运用的意识流, 创造性的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心理描写:在地下室的厨房,女仆抑郁的灵魂中,用陌生化的想象写出女仆阴湿的灵魂抽出幼芽,为晦涩阴郁艰难的生活带来一抹光亮的色彩。在形形色色扭曲的脸,穿着泥污裙的过路人扯来的茫然微笑的消失中,用蒙太奇的手法虚化了画面的真实感,扩展了诗歌的张力与空间感,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描写出来,即使生活极尽艰苦,缺乏乐趣,希望也是依然存在,并且不断生根发芽。这种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与心理状态, 而且还能在同一时间内表现在不同时间或空间所发生的事情和经验, 显示出无限的扩展性和巨大的凝聚力。
五、结语
安东尼·赫克特与T.S.艾略特,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通过 《冬天的乌鸦》和《窗前的清晨》这两首诗歌的比较,不难发现,前者竭力用不连贯的画面感表现死亡的冰冷,残忍以及人性的冷漠,体现了对死亡浓烈的恐惧色彩。后者借景色的描写来抒发对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与美好未来的希冀,体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人类命运和精神世界的关心,同时辅以隐喻以及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的点缀,使得这些画面接的更加紧凑,意象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真挚。
参考文献:
[1]张缨.安东尼·赫克特诗四首[M].译林出版社,2012,05,207.
[2]查良铮.“T.S.艾略特.窗前的清晨” [M].英国现代诗选,1985,5,26.
关键词:写作手法;画面感;借景抒情
一、不连贯的画面感
安东尼·赫克特的作品形象鲜明,善于用质感,凝练的形象来表现诗歌对象,有着强烈画面感和残酷的诗意。在《冬天的乌鸦》一诗中,安东尼·赫克特熟稔的将读者引入了这一幅副栩栩如生的画面之中。“那寒冷一如以往的冬日,一群身着黑色礼服的乌鸦于干枯的泛白的枝头上谈笑风生,眉彩飞扬。黎明的第一抹绯红并没有带来人们想象中温暖的和煦阳光,反而给这雪地里的遍地颅骨的风景增添了一丝讥讽的意味,身为食腐尸的他们,看着这满眼的腐朽与恶臭,仿佛看到了属于他们的丰硕的明天。在这寂静如死海般的肃穆与麻木中,那凛冽刺骨的风,如同荆棘,将属于人的那最后一缕气息带向死亡的深渊。”这些画面彼此独立,没有连贯,“殡葬者的会议、雪地上的颅骨、黎明的粉红、墓园的扩张和无声的荆棘”,生动形象的将一片死寂的海表现出来。可是,这些零落的画面却又相互照应,表达着统一的精神,仿佛将死亡的冷漠与人世的温暖永久的隔离开来,将寒冷孤寂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样,作为现代诗歌的领军人物的艾略特,开创了现代英美诗歌的一代诗风,他的诗歌同样拥有着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感。在《窗前的清晨》 中,诗人也是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阴湿的地下室的厨房中,女仆们早已开始她们忙碌而单调的又一日,进进出出,叮当的洗着早餐的盘子。乏味的生活周而复始,没有一丝色彩,就连着她们的灵魂也因着变得幽暗阴沉而可怖。”。这种意识流语言往往表现着飘忽不定、朦胧晦涩的特点,或者是自由松散、支离破碎。同赫克特的诗歌一样,给读者提供了生动的不连贯的画面感。
二、隐喻
在《冬天的乌鸦》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用乌鸦比喻死亡,将荒无人烟,充满死亡的街区比作乌鸦正在商量开会的殡葬业者的不动产,用电喇叭似的声音比喻乌鸦的聒噪,与周围寂静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以动衬静,将一片孤寂与湮灭描绘出来。在《窗前的清晨》 中,隐喻不仅给诗歌以很好的暗示效果,更将整首诗作衔接了起来。艾略特熟稔地用隐喻的手法把女仆内心那丝丝的希望描述为“幼苗”,希冀着这嫩小的芽儿可以继续茁壮成长。
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在《冬天的乌鸦》一诗中,诗人借着景象的描写,将极尽所能的表现冰冷的死亡,抒发着绝望的情感。把玄虚难以捉摸的死亡的认识触摸到读者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也在其《绝望》一诗中使用,“在干涸的小河,破损的河岸,沉积锈菌的岩石缝隙中,一只惊吓的蜥蜴暴露在金盏花般刺眼的阳光下”,这段景象的描写,生动的将蜥蜴的恶劣生存环境表现出来,更是将绝望的情感毫无保留的宣泄。在《窗前的清晨》中,诗人着重描写了底层人物生活化场景,对悲惨绝望的生活的一种强烈的幻灭感。表达了其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之心,但是生活虽然沮丧茫然,却又在这种幻灭中夹杂着一丝希望,并且渴望着这种希望可以逐渐壮大。
四、虚实结合
不同的是,艾略特运用的意识流, 创造性的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心理描写:在地下室的厨房,女仆抑郁的灵魂中,用陌生化的想象写出女仆阴湿的灵魂抽出幼芽,为晦涩阴郁艰难的生活带来一抹光亮的色彩。在形形色色扭曲的脸,穿着泥污裙的过路人扯来的茫然微笑的消失中,用蒙太奇的手法虚化了画面的真实感,扩展了诗歌的张力与空间感,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描写出来,即使生活极尽艰苦,缺乏乐趣,希望也是依然存在,并且不断生根发芽。这种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与心理状态, 而且还能在同一时间内表现在不同时间或空间所发生的事情和经验, 显示出无限的扩展性和巨大的凝聚力。
五、结语
安东尼·赫克特与T.S.艾略特,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通过 《冬天的乌鸦》和《窗前的清晨》这两首诗歌的比较,不难发现,前者竭力用不连贯的画面感表现死亡的冰冷,残忍以及人性的冷漠,体现了对死亡浓烈的恐惧色彩。后者借景色的描写来抒发对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与美好未来的希冀,体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人类命运和精神世界的关心,同时辅以隐喻以及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的点缀,使得这些画面接的更加紧凑,意象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真挚。
参考文献:
[1]张缨.安东尼·赫克特诗四首[M].译林出版社,2012,05,207.
[2]查良铮.“T.S.艾略特.窗前的清晨” [M].英国现代诗选,198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