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清刘鹗的《老残游记》一书,在鲁迅将其定性为“谴责小说”之后,研究者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其政治方面的隐含意义上,也有人注重其自然风光的描写,风土习俗的状物摹情,或是其语言文字本身的变换规律与遣词造句的风雅。笔者更多关注的是《老残游记》的字里行间,刘鹗借主人翁老残之口所表明的处世之道,哲理沉思以及人生态度。
关键词:老残;处世之道;悲悯;哲思;平等意识
《老残游记》中景物描写自然灵动而形象真实。鲁迅称其“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1],胡适也有言“《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描写”[2]。《老残游记》一书中老残的人物态度和思想感情丰富宏大而细腻真挚,处世之道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广博胸怀,同那不汲汲于名利的旷达洒脱相交织。
一、“天下之安危,匹夫与有责焉”——悲天悯人
老残在游历途中,见证过诸多事迹,其中不乏人民受苦委屈之事,老残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浮沉挣扎,秉承实用主义,为民务实,普度芸芸众生。在玉贤和刚弼两位酷吏的冤案错判中。刘鹗言:“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犹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为?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眼所见,不知凡几矣……”开揭露清官害人之先河,“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
刘鹗借老残之口,表达自己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忧思。他凭借与两位酷吏的上级庄宫保的关系,解救民众疾苦;在第一回即已经出现了老残及好友对民众的忧思和同情:“用远镜仔细看去,方知道他在那里搜他们男男女女所带的干粮,并剥那些人身上穿的衣服。”老残等人便乘船追上那些人,赠与其罗盘,帮助百姓逃脱厄运;在第十四回中,老残从老鸨手中仗义赎出环翠,安置其家人。老残莫大的悲悯仁慈之心是刘鹗个人意志的体现,而老残是这晚晴残局的发声者。
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名利”——旷达洒脱
老残不愿做官,不甚在乎钱财,对于为官、名利等事,主张破除“人我相”,随遇而安,崇尚“世出世间法”。
残稿中“人人笑我真无用,远离富贵钻营哭”是老残的写照。老残在回答绍殷“先生本是科第世家,为甚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之问时,所答:“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二则,俗说‘攀得高,跌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 世事恍若悉数为他洞察,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一般的坦然率真。当申东造赠以价值不菲的狐裘时,老残直接拒收。申东造之弟申东平有言为证“一则嫌这裘价值略重,未便遽受;二则他受了,也实无用处,断无穿狐皮袍子,配上棉马褂的道理……觅一套羊皮袍子、马褂,或布面子,或茧绸面子均可,差人送去,他一定肯收。”从他的话里,便知老残平日里对穿着不甚在意,皆是放浪不羁的豁达。这难道不正是随遇而安,处世泰然的表征吗?
刘鹗《铁云诗存》中的“兴之所至,任意歌咏”“相携不羡封侯印,只愿双栖过一生”的淡泊思想凝结在老残的灵魂里。
三、“由物我之境,至无我之境”——哲理思辨
老残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的诸多极具哲理色彩的丰富的思辨理论,人生兴衰的咏叹感怀,实为刘鹗心态之表露。
一是采儒道佛三家之言,全面而客观,严谨而批判。因此笔下的老残并道教与佛教,极力敬仰儒家的《易经》。尊重人的良知,讲求入世和实用。同时又批判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宋儒是“以理杀人”的虚妄之徒,是孔孟儒学的变异的糟粕。如前所说“清官杀人”便是作者对宋儒的批判。二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是理性的觉醒与探讨。“刘鹗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特别是关于宇宙生成的认识论仍与宋代理学有密切关系。”[3]。老残讲求遵循自然,“因物附物”。他在治黄河水时,主张因势利导,又极为赞赏黄龙子等隐逸高尚之人。三是消解人我之辨,众生皆苦偕乐。老残的无人我相,首先体现在他女性观上——平等尊重。当首次与二翠见面时,他始终保持平等尊重的姿态,在个人自身的精神与肉体修养方面,老残秉持的是心诚则灵的信念。他的生活涉及各阶层,如那赤龙子一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嫖赌吃着,无所不为;官商士庶,无所不交。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并无一点强勉处,所以人都测不透他”即所谓“精神戒律”的重要性了。
这样的老残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唱的是风雨飘摇;这样的老残似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歌的是豁达自由;这样的老残像苏轼,“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吟的是理性沉思……这样的老残一面在自我世界里洒脱淡泊,飘逸致远,且又在人间世界为芸芸众生奔走行善摆渡灵魂,力行务实;两个世界的中间地带,他运筹帷幄,穿行自如,倚其飘逸而务实的处世之道,可堪“君子”之名也。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2010.
[2]胡适.<老残游记>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魏泉.<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J].东岳论丛,1998,04.
关键词:老残;处世之道;悲悯;哲思;平等意识
《老残游记》中景物描写自然灵动而形象真实。鲁迅称其“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1],胡适也有言“《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描写”[2]。《老残游记》一书中老残的人物态度和思想感情丰富宏大而细腻真挚,处世之道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广博胸怀,同那不汲汲于名利的旷达洒脱相交织。
一、“天下之安危,匹夫与有责焉”——悲天悯人
老残在游历途中,见证过诸多事迹,其中不乏人民受苦委屈之事,老残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浮沉挣扎,秉承实用主义,为民务实,普度芸芸众生。在玉贤和刚弼两位酷吏的冤案错判中。刘鹗言:“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犹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为?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眼所见,不知凡几矣……”开揭露清官害人之先河,“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
刘鹗借老残之口,表达自己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忧思。他凭借与两位酷吏的上级庄宫保的关系,解救民众疾苦;在第一回即已经出现了老残及好友对民众的忧思和同情:“用远镜仔细看去,方知道他在那里搜他们男男女女所带的干粮,并剥那些人身上穿的衣服。”老残等人便乘船追上那些人,赠与其罗盘,帮助百姓逃脱厄运;在第十四回中,老残从老鸨手中仗义赎出环翠,安置其家人。老残莫大的悲悯仁慈之心是刘鹗个人意志的体现,而老残是这晚晴残局的发声者。
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名利”——旷达洒脱
老残不愿做官,不甚在乎钱财,对于为官、名利等事,主张破除“人我相”,随遇而安,崇尚“世出世间法”。
残稿中“人人笑我真无用,远离富贵钻营哭”是老残的写照。老残在回答绍殷“先生本是科第世家,为甚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之问时,所答:“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二则,俗说‘攀得高,跌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 世事恍若悉数为他洞察,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一般的坦然率真。当申东造赠以价值不菲的狐裘时,老残直接拒收。申东造之弟申东平有言为证“一则嫌这裘价值略重,未便遽受;二则他受了,也实无用处,断无穿狐皮袍子,配上棉马褂的道理……觅一套羊皮袍子、马褂,或布面子,或茧绸面子均可,差人送去,他一定肯收。”从他的话里,便知老残平日里对穿着不甚在意,皆是放浪不羁的豁达。这难道不正是随遇而安,处世泰然的表征吗?
刘鹗《铁云诗存》中的“兴之所至,任意歌咏”“相携不羡封侯印,只愿双栖过一生”的淡泊思想凝结在老残的灵魂里。
三、“由物我之境,至无我之境”——哲理思辨
老残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的诸多极具哲理色彩的丰富的思辨理论,人生兴衰的咏叹感怀,实为刘鹗心态之表露。
一是采儒道佛三家之言,全面而客观,严谨而批判。因此笔下的老残并道教与佛教,极力敬仰儒家的《易经》。尊重人的良知,讲求入世和实用。同时又批判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宋儒是“以理杀人”的虚妄之徒,是孔孟儒学的变异的糟粕。如前所说“清官杀人”便是作者对宋儒的批判。二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是理性的觉醒与探讨。“刘鹗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特别是关于宇宙生成的认识论仍与宋代理学有密切关系。”[3]。老残讲求遵循自然,“因物附物”。他在治黄河水时,主张因势利导,又极为赞赏黄龙子等隐逸高尚之人。三是消解人我之辨,众生皆苦偕乐。老残的无人我相,首先体现在他女性观上——平等尊重。当首次与二翠见面时,他始终保持平等尊重的姿态,在个人自身的精神与肉体修养方面,老残秉持的是心诚则灵的信念。他的生活涉及各阶层,如那赤龙子一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嫖赌吃着,无所不为;官商士庶,无所不交。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并无一点强勉处,所以人都测不透他”即所谓“精神戒律”的重要性了。
这样的老残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唱的是风雨飘摇;这样的老残似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歌的是豁达自由;这样的老残像苏轼,“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吟的是理性沉思……这样的老残一面在自我世界里洒脱淡泊,飘逸致远,且又在人间世界为芸芸众生奔走行善摆渡灵魂,力行务实;两个世界的中间地带,他运筹帷幄,穿行自如,倚其飘逸而务实的处世之道,可堪“君子”之名也。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2010.
[2]胡适.<老残游记>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魏泉.<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J].东岳论丛,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