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平台:
本刊“作家手记”内容由台湾《文讯》提供简体版,繁体版台湾《文讯》同步刊行。
雷骧
1939年。省立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毕业。现为作家、画家、纪录片工作者,并于文山区小区大学开设电影课程,曾制作《映象之旅》、《作家身影》等多部电视影集。创作以散文为主。著有散文《文学漂鸟》、《行旅画帖》、《捷运观测》等。
向来,各种图像书(尤其是摄影集)翻看到最末一页,往往就安插一幅人物的背影,仿佛营造一种氛围——故事结局,角色退场。让读者在末尾掩卷之前,留下这么一个印象:所叙及之事已毕,一切到此行远矣。
在众多的阅看经验中,我并不对“背影”这件事多想什么,总依着书籍编排者的暗示,阖上封底书皮而已。
然而这背影的力量,实在不在于它的淡出,人物见背之时确有远去感觉的发生。
这么想着想着的时候,整本书的场景复又轮番在脑中反复呈现了,好像从先前的回溯之中,能找到人物此后脚迹的线索那样,推想今后之事。那么,这背影图像变成另一回不被记载的出发了罢。
日常随身总携带一本小小的白簿子,将身历的场面、景致——但凡予我有所触动的事物,草草画下来。看起来不过是些零星破碎的线段,堆栈出化约的形貌轮廓。在一般人眼中,瞧不出什么端倪的东西,却是我的珍宝。日积月累的成落成箱的,占据画室里相当的空间。
百无聊赖的时候便信手翻看它们,生活场景就这么样片段片段映出,参照画纸底边注记的日期和语词,常常就勾串出具体的记忆,那一度过眼的景物从脑海中召唤出来,之前、之后的情节,触动我的背景等等,重又咀嚼一遍。
昨天,照例抽出一迭速写来翻看的时候,手中出现许多背影图绘,颇让我惊异——原来自己素向也为背影所感动唷。
想起某次日本旅行回来——那次是用照相机记录的,发现所拍的俱多是人物的背影!男孩探身看横滨港岸,和服祖父向身边孙儿指出隅田川的远方;舟子在船头便溺;地铁总站的大钟底下,上班族的匆促背影……结集为“日本之背”,曾在《当代》杂志发表。
为什么拍到的是“背”呢?显然的理由之一是:不可能迎面去拍它而不打扰情境的继续;另外更积极的原因是:角色背影姿形溶入他前面的景象,恰有意图讯息的呈露。如若换作人物正面的角度,那显示与景物的关系是“走出”而非“进入”了。
速写的构图选择,常与上述snap(抓拍)的条件相似吧。抓拍的摄影家,常在预先选定的景物中等待,以俟到位到点的角色与动作出现,按下快门,即所谓“决定的瞬间”的名言。
速写绘制的时间甚短,但不可能瞬间完成,许多情形是最先以角色的廓形画定在纸上,然后按此人物的大小比例,从容地将周遭景物逐一發展开来。那人虽继续走开,而顷才的身影却被锁定在画幅里,成为观点的一个中心。(往前或往后的移动,对于描绘参照的影响不大,只是小大的改变而已。)观者依凭人物的大小、位置,理解其他事物的实际尺度,以及风景的深度感。当背影人物是为主要的前景,占据画幅全部的时候,环境配置做了大胆的省略,那也留下墙根的基线,或者脚下的淡影而已。
我毫无困难地从故纸堆里拣出这20幅来(尺寸约莫11cm×15cm),尽量呈现人们在山野、河边、道路、室内或车厢里的诸多背影,保留它们原始的笔迹(只为阅看时对形体的辨识,此时我做了单色的调子)。
底边日期自1999以来,约莫十年了吧。图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身形沉默着,而背向的姿影仿佛比诸他们的正面五官细节,对我而言有着更为丰富的表情呢。
这些背影人物显现他们的身份;当时所处之境;从容喜悦的跨过悬桥;或是急匆焦虑的探向售票小窗;还是旁若无人的激情拥抱;或者不胜负荷的举起油漆滚轮,面对一大面墙……我确曾因感动而提笔画下他们。
本刊“作家手记”内容由台湾《文讯》提供简体版,繁体版台湾《文讯》同步刊行。
雷骧
1939年。省立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毕业。现为作家、画家、纪录片工作者,并于文山区小区大学开设电影课程,曾制作《映象之旅》、《作家身影》等多部电视影集。创作以散文为主。著有散文《文学漂鸟》、《行旅画帖》、《捷运观测》等。
向来,各种图像书(尤其是摄影集)翻看到最末一页,往往就安插一幅人物的背影,仿佛营造一种氛围——故事结局,角色退场。让读者在末尾掩卷之前,留下这么一个印象:所叙及之事已毕,一切到此行远矣。
在众多的阅看经验中,我并不对“背影”这件事多想什么,总依着书籍编排者的暗示,阖上封底书皮而已。
然而这背影的力量,实在不在于它的淡出,人物见背之时确有远去感觉的发生。
这么想着想着的时候,整本书的场景复又轮番在脑中反复呈现了,好像从先前的回溯之中,能找到人物此后脚迹的线索那样,推想今后之事。那么,这背影图像变成另一回不被记载的出发了罢。
日常随身总携带一本小小的白簿子,将身历的场面、景致——但凡予我有所触动的事物,草草画下来。看起来不过是些零星破碎的线段,堆栈出化约的形貌轮廓。在一般人眼中,瞧不出什么端倪的东西,却是我的珍宝。日积月累的成落成箱的,占据画室里相当的空间。
百无聊赖的时候便信手翻看它们,生活场景就这么样片段片段映出,参照画纸底边注记的日期和语词,常常就勾串出具体的记忆,那一度过眼的景物从脑海中召唤出来,之前、之后的情节,触动我的背景等等,重又咀嚼一遍。
昨天,照例抽出一迭速写来翻看的时候,手中出现许多背影图绘,颇让我惊异——原来自己素向也为背影所感动唷。
想起某次日本旅行回来——那次是用照相机记录的,发现所拍的俱多是人物的背影!男孩探身看横滨港岸,和服祖父向身边孙儿指出隅田川的远方;舟子在船头便溺;地铁总站的大钟底下,上班族的匆促背影……结集为“日本之背”,曾在《当代》杂志发表。
为什么拍到的是“背”呢?显然的理由之一是:不可能迎面去拍它而不打扰情境的继续;另外更积极的原因是:角色背影姿形溶入他前面的景象,恰有意图讯息的呈露。如若换作人物正面的角度,那显示与景物的关系是“走出”而非“进入”了。
速写的构图选择,常与上述snap(抓拍)的条件相似吧。抓拍的摄影家,常在预先选定的景物中等待,以俟到位到点的角色与动作出现,按下快门,即所谓“决定的瞬间”的名言。
速写绘制的时间甚短,但不可能瞬间完成,许多情形是最先以角色的廓形画定在纸上,然后按此人物的大小比例,从容地将周遭景物逐一發展开来。那人虽继续走开,而顷才的身影却被锁定在画幅里,成为观点的一个中心。(往前或往后的移动,对于描绘参照的影响不大,只是小大的改变而已。)观者依凭人物的大小、位置,理解其他事物的实际尺度,以及风景的深度感。当背影人物是为主要的前景,占据画幅全部的时候,环境配置做了大胆的省略,那也留下墙根的基线,或者脚下的淡影而已。
我毫无困难地从故纸堆里拣出这20幅来(尺寸约莫11cm×15cm),尽量呈现人们在山野、河边、道路、室内或车厢里的诸多背影,保留它们原始的笔迹(只为阅看时对形体的辨识,此时我做了单色的调子)。
底边日期自1999以来,约莫十年了吧。图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身形沉默着,而背向的姿影仿佛比诸他们的正面五官细节,对我而言有着更为丰富的表情呢。
这些背影人物显现他们的身份;当时所处之境;从容喜悦的跨过悬桥;或是急匆焦虑的探向售票小窗;还是旁若无人的激情拥抱;或者不胜负荷的举起油漆滚轮,面对一大面墙……我确曾因感动而提笔画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