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中背影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平台:
  本刊“作家手记”内容由台湾《文讯》提供简体版,繁体版台湾《文讯》同步刊行。
  
  雷骧
  1939年。省立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毕业。现为作家、画家、纪录片工作者,并于文山区小区大学开设电影课程,曾制作《映象之旅》、《作家身影》等多部电视影集。创作以散文为主。著有散文《文学漂鸟》、《行旅画帖》、《捷运观测》等。
  
  
  向来,各种图像书(尤其是摄影集)翻看到最末一页,往往就安插一幅人物的背影,仿佛营造一种氛围——故事结局,角色退场。让读者在末尾掩卷之前,留下这么一个印象:所叙及之事已毕,一切到此行远矣。
  在众多的阅看经验中,我并不对“背影”这件事多想什么,总依着书籍编排者的暗示,阖上封底书皮而已。
  然而这背影的力量,实在不在于它的淡出,人物见背之时确有远去感觉的发生。
  这么想着想着的时候,整本书的场景复又轮番在脑中反复呈现了,好像从先前的回溯之中,能找到人物此后脚迹的线索那样,推想今后之事。那么,这背影图像变成另一回不被记载的出发了罢。
  日常随身总携带一本小小的白簿子,将身历的场面、景致——但凡予我有所触动的事物,草草画下来。看起来不过是些零星破碎的线段,堆栈出化约的形貌轮廓。在一般人眼中,瞧不出什么端倪的东西,却是我的珍宝。日积月累的成落成箱的,占据画室里相当的空间。
  百无聊赖的时候便信手翻看它们,生活场景就这么样片段片段映出,参照画纸底边注记的日期和语词,常常就勾串出具体的记忆,那一度过眼的景物从脑海中召唤出来,之前、之后的情节,触动我的背景等等,重又咀嚼一遍。
  昨天,照例抽出一迭速写来翻看的时候,手中出现许多背影图绘,颇让我惊异——原来自己素向也为背影所感动唷。
  想起某次日本旅行回来——那次是用照相机记录的,发现所拍的俱多是人物的背影!男孩探身看横滨港岸,和服祖父向身边孙儿指出隅田川的远方;舟子在船头便溺;地铁总站的大钟底下,上班族的匆促背影……结集为“日本之背”,曾在《当代》杂志发表。
  
  为什么拍到的是“背”呢?显然的理由之一是:不可能迎面去拍它而不打扰情境的继续;另外更积极的原因是:角色背影姿形溶入他前面的景象,恰有意图讯息的呈露。如若换作人物正面的角度,那显示与景物的关系是“走出”而非“进入”了。
  速写的构图选择,常与上述snap(抓拍)的条件相似吧。抓拍的摄影家,常在预先选定的景物中等待,以俟到位到点的角色与动作出现,按下快门,即所谓“决定的瞬间”的名言。
  速写绘制的时间甚短,但不可能瞬间完成,许多情形是最先以角色的廓形画定在纸上,然后按此人物的大小比例,从容地将周遭景物逐一發展开来。那人虽继续走开,而顷才的身影却被锁定在画幅里,成为观点的一个中心。(往前或往后的移动,对于描绘参照的影响不大,只是小大的改变而已。)观者依凭人物的大小、位置,理解其他事物的实际尺度,以及风景的深度感。当背影人物是为主要的前景,占据画幅全部的时候,环境配置做了大胆的省略,那也留下墙根的基线,或者脚下的淡影而已。
  我毫无困难地从故纸堆里拣出这20幅来(尺寸约莫11cm×15cm),尽量呈现人们在山野、河边、道路、室内或车厢里的诸多背影,保留它们原始的笔迹(只为阅看时对形体的辨识,此时我做了单色的调子)。
  底边日期自1999以来,约莫十年了吧。图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身形沉默着,而背向的姿影仿佛比诸他们的正面五官细节,对我而言有着更为丰富的表情呢。
  这些背影人物显现他们的身份;当时所处之境;从容喜悦的跨过悬桥;或是急匆焦虑的探向售票小窗;还是旁若无人的激情拥抱;或者不胜负荷的举起油漆滚轮,面对一大面墙……我确曾因感动而提笔画下他们。
其他文献
多年来,我写过很多本书,而且其中有好几本,也是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和理念,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说到我的家人,有着一种特殊、奇妙且难以解释的复杂心情。    不久前,一位四十多年的医师老友,邀约几位朋友一起吃饭。席间大伙儿聊天,谈到我的四个孩子都已结婚生子,而且我有九个孙子了;同桌的朋友都好惊讶,因为我们是年龄差不多的多年好友,但有的小孩还没生孙子,甚至有的小孩才刚结婚,但我却已经是九个孙子的爷爷了!
期刊
十年前,当王跃文以一部长篇小说《国画》引起关注而扬名全国时,标志着中国现代的官场小说逐步走向兴盛。如今只要谈及官场小说,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还是“王跃文”。这位被冠以“官场小说第一人”、“官场小说之父”等称号的作家,虽然写博文“摘帽”,但依然受到众多读者的爱捧。从《国画》这部被一些人喻为当代“官场现形记”的小说开始,到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苍黄》,十年中,王跃文创作了诸多优秀的官场作品和其他作品,为中国
期刊
对于拉丁美洲,原来只有一点零零星星的皮毛印象,只知道那儿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那儿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那儿有盛大的狂欢节,北部的加勒比海之滨,还有一个英雄卡斯特罗的祖国——古巴;后来,读到了真正的革命者切?格瓦拉的传奇故事……直到1998年,索飒出版的一本书,才帮助我走近拉丁美洲、了解拉丁美洲,发现那里不仅是世界上资源最富饶丰腴的大陆,也是一块负载着深重灾难和无边苦痛的大地,书名就叫《丰
期刊
酝酿要出这本书《体验式教育,让Baby变Boss》已经有半年之久,抱着既兴奋又恐惧的心情,自己没有孩子却要出版教养孩子的书,会有说服力吗?但想想过去近20年的工作生涯,超过15年的经历是与孩子有关,我的最最青春的岁月都奉献在孩子的事业上,我应该有很多关于孩子的事情与经历,可以与老师、家长甚至孩子分享吧!  小时候就渴望当个作育英才的好老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在升学主义高涨的价值观中,好老师比较
期刊
“绝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如今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忙碌操劳,然而孩子的教育问题却时常让家长们困惑不解:如何与孩子更好地沟通呢?怎么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怎样以更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时代在变,而不变的是关于孩子教育的难题,家长们对此茫然无措,也因此出现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或认为自己该做的只是为孩子层层铺平道路,只希望孩子能读好书,认为子女教育就是完成孩子从小学到大
期刊
那么,何谓“青春文学”,又缘何“流行”?2004年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在采访郭敬明的时候,朱正琳曾经做过总结:“青春文学大概包括这么几个要素:一个是所谓青春写作,写书的人都是年纪很轻的;第二个一定是青春题材,因为他们写的都是青春的事;第三要有校园,像这个幻想也是青春的幻想。”  有一个网友对青春文学特点是这么概括的:读者群以青少年为主;以时尚和快节奏的故事和人情为卖点;题材以及传播途径的覆盖面较传统
期刊
消费券始末    有鉴于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造成景气大幅衰退,民间消费力萎缩。台湾“公部门”为了提振景气,扩大刺激内需,紧急通过“振兴经济消费券发放特别条例”,凡符合领取资格者,每人可领3600元新台币(以下所说“元”皆为新台币)的消费券(可用于用于购买货物、劳务或捐赠),使用期限到2009.9.30。总计835亿的消费券,预计能创造2000亿的商机。  消费券发放第一天,就有高达91.
期刊
2009年7月,作为青春文学风向标的郭敬明有两件事值得关注。  一是,郭敬明率“郭敬明军团”(“THENEXT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四强作者及旗下《最小说》7位人气作者落落、七堇年、苏小懒、消失宾妮、王小立、林培源、猫某人),在西单图书大厦举行读者见面签售,7小时签出15,768册的天量,创造了北京图书大厦签售的历史新纪录。  二是,郭敬明指责老东家《萌芽》杂志的“新小说大赛”抄袭自己举办的“文学之
期刊
“韩寒的书店”自4月19日在淘宝网开张以来,不仅三天之内成交一千多册图书,而且因超过淘宝网技术统计的平均交易最高值,误遭淘宝网系统封杀,更因作者网络限售签名本图书,引发了网民热烈的追捧和业界激烈的讨论。说他与出版商掰了要处理库存的有之,说他手头拮据生财有道的有之,说他由父代为签名造假的有之,说他为新书出版宣传作秀的有之,说他引领出版营销风气之先的,也有之。  韩寒说的明白,此举第一是弥补自己多年不
期刊
曲线型长廊的走道边坐落着白色书架,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封面精美的书籍;偶尔跳格而出摆放着造型独特的玻璃饰品或陶瓷摆件;落地玻璃旁是供阅读用的白色沙发;墙上挂有出售用的蔡志忠漫画;三面墙壁的名酒及闪亮的酒水吧台……这家开在北京CBD豪华商务区的奢华书吧完全颠覆了很多人对于书店的想象。就连游历世界众多独立书店书写书店风景的钟芳玲小姐,在看到时尚廊后都惊叹于它的美丽。  500多万元的装修,每年200万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