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教材教法探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hu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人们用来进行实际思维活动的有效工具。初中英语新教材突出交际性,它是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促进中学外语教学和测试改革的基础上编写的。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如教会他们怎样自觉地学习到以下几点:
  
  一、以“本”为本,寓教于乐
  
  新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注意介绍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思想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还有助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二、听说读写,四项兼顾
  
  1、听。新教材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融四项技能为一体”的训练。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听的技能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听作为教学手段,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对听的技能进行专门的训练,教师应学生多听,注意培养听英语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养成英语的习惯。
  2、说。说的能力属口语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应加强说的训练。下面介绍一些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
  (1)操练。操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语言。全班或一个小组的学生齐声跟着教师说,会增强学生的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
  (2)对话。教科书里的许多口语练习都是采用对话形式,以便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能比较自然地使用语言。
  (3)正式的言语练习。正式的言语练习可有以下几种方法:A、使用录音带。教科书里大部分的对话都有录音,使用暂停开头;可以随放随停,一放再放,便于学生跟着说。B、拼读和发音练习。这些练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单词,并学会与它们有关的拼读规则。C、重音和语调练习。D、歌曲和诗。它们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节奏感和提高流畅程度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E、交际活动。交际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流畅程度。初一第一册课本中的交际活动基本上是教师指导下的较灵活的练习。
  3、读。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课本和练习册里的练习进行的,是与其他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的。读能帮助理解、巩固和记忆所学的材料。学生既要学会朗读,又要学会默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羞于开口,故教师应主张学生多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这样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记忆。
  4、写。写的技能主要是在练习册里培养。它紧密结合并加强口语和阅读训练。A、书定技能训练。教科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初中英语从第一册第一课起就教学字母的书定,在练习册里每个单元都有抄写练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练习书写技能。B、有指导的写作。教科书鼓励学生使用他们已学的语言不仅做课堂里写的练习,而且要引导他们写真实的情况。听写是培养写的技能的有效的练习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做一些听写字母、单词和句子的练习,提高他们书写技能。
  
  三、创设请境,溶入角色
  
  新教材配有彩图,课文全部套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会话时,教师尽量创造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初中英语第一册第 14 课练习 4 ,要求学生分角色将对话表演出业。教师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己的台词,以便真正表演时可以做到脱稿。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对话中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如,被介绍时要握手、微笑,问 Is this Number14 ?和 That ' s Number14 时,可用手指着椅子等。这样可以使表演更加生动、真实、自然。
  
  四、合理使用教村系列配套
  
  新教材以学生用书为主,系列配套,使得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因此,教师除了用好学生用书以外,还要用好练习册、阅读训练等课外用书。新教材注意培養学生的交际能力,注重语篇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进行语篇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
  笔者曾遇到过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即将上课前学生拼命地背单词,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来应付老师课堂上的检查,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效果也非常差。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只记几个单词上面,忽略了语篇的记忆,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
  对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每天朗读英语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册的安排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后的知识巩固。因此。教师应好好利用每课的练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些重要的练习可通过教反复出现来达到巩固。比如可利用投影仪,将一些练习在课堂上解决,还可适时.适度面布置回家作业,真正达到理解记忆。教学还可以不定期进行单元巩固测试,针对不些不容易出差错的知识点,设置一些陷井题,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教师要不断要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恰是导演,新教材是剧本,学生是演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师生共同演出一台台多姿多彩的“英文喜剧”,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大乐趣。
其他文献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缺乏积极性,多采用应付的态度。这就对搞好体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大障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甚多,但主要的是学生对体育缺乏兴趣,不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所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学生成为体育的终身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凝聚班集体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劳心伤神,而中职“继班主任”(即中途代接班主任)则更不好当。通过多年的工作和一学期的继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处处用心、把握技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一、用心点火(建章立制、督促落实、活动创新)  中途接任,班集体虽已形成,但学生和“继班主任”之间尚有许多格格不入。继班主任得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对语文课程的如下阐述:“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以人为本,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鲜活、发展的生命个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应该是最大限
期刊
语文教学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需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实现。于是,有的老师在一堂课上,就会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轰轰烈烈地去读。难道课堂上多读就是“以读为本”吗?  如《丰碑》一课,一位教师导入新课后,便让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新课,然后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再读课文时,便让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出大雪纷飞、冰天雪地、狂风呼
期刊
一、感染论    先问:作为语文教师,你会作文吗?愣着干什么?会?还是不会?说呀!会,咱接茬谈,不会,劝您还是不教语文好。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再说,世界之大,不教语文,绝对饿不死!要选择教语文,首先自己得会作文,能作文,常作文。这是先决条件,就像“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毛泽东语意),除此之外,别无二论。好啦,抱着“梨子”,你这样大大方方、认认真真、堂堂正正地“一吃”,而且显露
期刊
提问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参与交流,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增加用外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一、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类型    1、检测性提问。这类问题多用与Free talk或Yes or No的形式,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期刊
内容摘要:英语做为一交际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交际过程中,口语交际就显得格外普遍。然而在我国非英语母语的国家,口语交际能力相对不强,还存在着许多障碍,甚至许多地方还在用“哑巴英语”进行交流。原因之一或许可以追溯到我们的英语启蒙教师身上,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或者是没有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关键——“听”,或者是没有科学的方法和对策。但对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确实要注意培养中学
期刊
内容摘要:准确把握互联网的特点,积极应对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 创新    一、网络环境给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优势  1、网络化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容量加大,为思想调查与动态分析提供了方便。网络信息之丰富,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不仅有丰富的资料
期刊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能力,必须充分了解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必须对不同的阅读阶段分别加以训练,引发阅读动机,调动阅读情感,培养阅读意志。因此,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机制,培养高效的阅读能力,可以说在缺少语言教学实际环境的我国英语教学中,是高效率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首选捷径。    一、阅读前的启发与引导    阅读前的启发与引导是
期刊
计算机的引入,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一项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为当今中小学生奔向21世纪提供了一张通行证。可是计算机又是一门变化很快的新型学科,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学生既学到了高科技知识,又提高其实践及思维能力。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传授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    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是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做了如下安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