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方珂(1971-),男,山东莱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35-45岁非体育人口的现状、体育人口标准的三个条件因素对该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的影响以及本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的体育态度趋向进行研究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此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比例仍高于全国2000年的同一年龄段的比例,但该年龄段非体育人口中具有一定数量的“潜在体育人口”,只要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在短时间之内增加该年龄段的体育人口数量是完全可行的。井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非体育人口;条件因素;态度趋向
中图分类号:GS0—0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Q—0179—03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势必影响到上海市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居民对体育的理解程度也与我国其他地区有所差别,而在都市生活圈中,居民非体育人口的致因因素也不尽相同;上海35~4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体育人口比例同我国同年龄段的比例一样处在“马鞍形”的最低”[1],因此,把上海市35~45岁非体育人口作为一个研究的总体,对该年龄阶段的非体育人口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分析结果,对上海市非体育人口向体育人口的转化与培育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人口的转化与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导向与借鉴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上诲市35~45岁年龄段的城市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查阅文献资料 明晰我国对体育人口界定,对上海市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现状进行统计描述。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问卷进行设计,并经过小范围调查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可靠性达到0.85。课题组于2003—09—2004—03针对上诲市各市区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1 850份,其中“35~45岁”年龄段学生家长的问卷数量为1 750份,有效问卷1 690份,有效率为96.6%。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lo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归纳演绎等分析,力求研究准确与客观。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人口的界定 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按照我国多位专家对体育人口的界定,本文采取“每周活动3次以上,每次活动超过30 rain,活动强度为中等以上”[2]的标准作为是否体育人口的判断依据。
2.2 对上海市35~45岁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现状分析 从表1看出:上海市35~45年龄段体育人口所占的比例为11.2%;非体育人口所占比例为88.8%。和2001年全国这个年龄段的体育人口比例12.8%[3]进行比较研究,经过检验可得在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从性别角度考虑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的比例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也就是说在上海的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性别是影响体育人口的主要因素(男性为12.8%、女性为9.9%)。
从表3可以看出,按照职业分布,体育人口在事业单位、企业、公务员中的比例排序依次是15.6%、10.5%、8.3%,公务员中的体育人口比例最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下岗或其他无业人员的比例为0。
2.3 上海市35~45年龄段非体育人口对体育的态度
在上海市35~45年龄段非体育人口对体育的态度趋向调查中发现(表4),持喜欢态度的人口比例为50.3%;一般态度的人口为43.8%;而持不喜欢态度的群体数量很少。这说明了上海市该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对体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体育的功能在这—群体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对体育表现出了一定的亲和程度。当然,也说明了体育态度趋向并不是导致本群体体育人口比例偏低的原因。
根据体育人口标准,从表4、表5和表6结果的总体看来:三个层次的非体育人口比例分别为29%、38%和33%;第一
考虑到此群体的年龄分布较小,课题组只对文化程度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划分:高学历(大学以上)和低学历[中专(高中)以下]。表2给出了两种不同文化程度下非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的比例,在不同文化程度上是否体育人口比例上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高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比例(13%)明显高于低学历人群(8.7%)。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体育人口与受教育程度具有较大的因果关系,即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健身的意识越强。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在上海的此年龄段的人群中,高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同类人群中的体育人口比例(2001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显示,研究生学历为26.3%、大学生学历为35.9%[3])。
在针对持喜欢态度和一般态度的群体为什么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的调查结果中(图1)。我们发现,对于两类群体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与“没有体育场地设施”,“没有时间”说明在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加快的上海,人们对体育锻炼存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时间不应该花在体育锻炼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与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的关系;“没有场地设施”则揭示了上海市在发展城市建设中对居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还没有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而“没有毅力”、“没有运动伙伴”、“没人指导”则说明上海市这类群体对于自身体育锻炼缺乏必要的激励与指导。
2.4 上海市35~45岁年龄段非体育人口的条件因素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非体育人口成因,根据体育人口的标准,我们分别考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层次)、满足一个条件(第二层次)以及都不能满足三个条件(第三层次)的非体育人口,调查结果如下:层次和第二层次的人口比例男性高于女性、高学历高于低学历;按照职业类别,在第一层次的人群中,虽然公务员在同类工作类别中的体育人口比例(8.3%见表3)为最低,但是,公务员在这一层次的人数比例(36.4%)为最高;不同职业(除下岗等群体)的第二层次的非体育人口的分布情况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三层次的群体中,女性(38%)和男性(28%)相比较、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57%)同其他的在岗人员相比较,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
在对单个条件因素对第一层次的人群影响分析中(表7),我们发现:只因为每周频率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有170人,占这一层次人数的40%;只因为活动时间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有20人,占这一层次人数的5%;只因为活动 强度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有240人,占这一层次人数的55%。这说明,活动强度是影响第——层次人群成为体育人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活动次数;活动时间对这一群体体育人口比率的影响不大。
3 结论与建议
1)在上海,35~45岁年龄段的人群的体育人口比例同全国的同类人群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本群体的学历结构极不相称。体育态度趋向并不是造成该年龄段体育人口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缺乏;由于工作任务重、家庭生活压力大,才使他们很少主动投人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因此,在增加新的体育场地等施设的建设的基础上,城市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这一群体作为体育人口工作的重点,要有计划地进行专门组织工作,组织她们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尤其要关注本群体中女性以及下岗或其他无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把他们吸收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2)正确的方法和可行的计划,是建立在对事实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之上。基于对本群体非体育人口三个层次的划分,应根据三个层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第二层次的非体育人口分别占非体育人口总数的29%和38%,他们是“潜在的体育人口”,是短期内扩大体育人口工作的重点对象,只要加强科学指导,在短时间之内,使其变为准体育人口完全是可行的;第三层次的非体育人口占非体育人口总数的33%,他们是体育人口工作的长期目标对象,对他们应以体育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主,并辅之各种方式吸引他们关注体育,从中培养兴趣、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参与度,使其向前两个层次转化。
因此,只要对奉群体的体育人口工作从实际出发,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这一群体的体育人口比例、进而带动上海市的整体体育人口增长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刘欣.改变我国体育人口“马鞍形”分布的对策[J],上海体育科研,2003.4.
[2]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4.
[3]《2002中国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EB].Chinafa.net,2003.
[4]陈青.非体育人口初论[J].体育科学,2002.7.
[5]陈彦.西安市体育人口现状调查与发展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6]代永胜,等.现阶段影响我同体育人口的增长因素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9.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35-45岁非体育人口的现状、体育人口标准的三个条件因素对该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的影响以及本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的体育态度趋向进行研究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此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比例仍高于全国2000年的同一年龄段的比例,但该年龄段非体育人口中具有一定数量的“潜在体育人口”,只要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在短时间之内增加该年龄段的体育人口数量是完全可行的。井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非体育人口;条件因素;态度趋向
中图分类号:GS0—0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Q—0179—03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势必影响到上海市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居民对体育的理解程度也与我国其他地区有所差别,而在都市生活圈中,居民非体育人口的致因因素也不尽相同;上海35~4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体育人口比例同我国同年龄段的比例一样处在“马鞍形”的最低”[1],因此,把上海市35~45岁非体育人口作为一个研究的总体,对该年龄阶段的非体育人口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分析结果,对上海市非体育人口向体育人口的转化与培育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人口的转化与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导向与借鉴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上诲市35~45岁年龄段的城市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查阅文献资料 明晰我国对体育人口界定,对上海市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现状进行统计描述。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问卷进行设计,并经过小范围调查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可靠性达到0.85。课题组于2003—09—2004—03针对上诲市各市区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1 850份,其中“35~45岁”年龄段学生家长的问卷数量为1 750份,有效问卷1 690份,有效率为96.6%。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lo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归纳演绎等分析,力求研究准确与客观。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人口的界定 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按照我国多位专家对体育人口的界定,本文采取“每周活动3次以上,每次活动超过30 rain,活动强度为中等以上”[2]的标准作为是否体育人口的判断依据。
2.2 对上海市35~45岁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现状分析 从表1看出:上海市35~45年龄段体育人口所占的比例为11.2%;非体育人口所占比例为88.8%。和2001年全国这个年龄段的体育人口比例12.8%[3]进行比较研究,经过检验可得在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从性别角度考虑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的比例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也就是说在上海的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性别是影响体育人口的主要因素(男性为12.8%、女性为9.9%)。
从表3可以看出,按照职业分布,体育人口在事业单位、企业、公务员中的比例排序依次是15.6%、10.5%、8.3%,公务员中的体育人口比例最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下岗或其他无业人员的比例为0。
2.3 上海市35~45年龄段非体育人口对体育的态度
在上海市35~45年龄段非体育人口对体育的态度趋向调查中发现(表4),持喜欢态度的人口比例为50.3%;一般态度的人口为43.8%;而持不喜欢态度的群体数量很少。这说明了上海市该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对体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体育的功能在这—群体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对体育表现出了一定的亲和程度。当然,也说明了体育态度趋向并不是导致本群体体育人口比例偏低的原因。
根据体育人口标准,从表4、表5和表6结果的总体看来:三个层次的非体育人口比例分别为29%、38%和33%;第一
考虑到此群体的年龄分布较小,课题组只对文化程度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划分:高学历(大学以上)和低学历[中专(高中)以下]。表2给出了两种不同文化程度下非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的比例,在不同文化程度上是否体育人口比例上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高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比例(13%)明显高于低学历人群(8.7%)。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体育人口与受教育程度具有较大的因果关系,即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健身的意识越强。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在上海的此年龄段的人群中,高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同类人群中的体育人口比例(2001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显示,研究生学历为26.3%、大学生学历为35.9%[3])。
在针对持喜欢态度和一般态度的群体为什么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的调查结果中(图1)。我们发现,对于两类群体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与“没有体育场地设施”,“没有时间”说明在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加快的上海,人们对体育锻炼存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时间不应该花在体育锻炼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与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的关系;“没有场地设施”则揭示了上海市在发展城市建设中对居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还没有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而“没有毅力”、“没有运动伙伴”、“没人指导”则说明上海市这类群体对于自身体育锻炼缺乏必要的激励与指导。
2.4 上海市35~45岁年龄段非体育人口的条件因素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非体育人口成因,根据体育人口的标准,我们分别考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层次)、满足一个条件(第二层次)以及都不能满足三个条件(第三层次)的非体育人口,调查结果如下:层次和第二层次的人口比例男性高于女性、高学历高于低学历;按照职业类别,在第一层次的人群中,虽然公务员在同类工作类别中的体育人口比例(8.3%见表3)为最低,但是,公务员在这一层次的人数比例(36.4%)为最高;不同职业(除下岗等群体)的第二层次的非体育人口的分布情况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三层次的群体中,女性(38%)和男性(28%)相比较、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57%)同其他的在岗人员相比较,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
在对单个条件因素对第一层次的人群影响分析中(表7),我们发现:只因为每周频率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有170人,占这一层次人数的40%;只因为活动时间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有20人,占这一层次人数的5%;只因为活动 强度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有240人,占这一层次人数的55%。这说明,活动强度是影响第——层次人群成为体育人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活动次数;活动时间对这一群体体育人口比率的影响不大。
3 结论与建议
1)在上海,35~45岁年龄段的人群的体育人口比例同全国的同类人群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本群体的学历结构极不相称。体育态度趋向并不是造成该年龄段体育人口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缺乏;由于工作任务重、家庭生活压力大,才使他们很少主动投人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因此,在增加新的体育场地等施设的建设的基础上,城市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这一群体作为体育人口工作的重点,要有计划地进行专门组织工作,组织她们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尤其要关注本群体中女性以及下岗或其他无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把他们吸收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2)正确的方法和可行的计划,是建立在对事实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之上。基于对本群体非体育人口三个层次的划分,应根据三个层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第二层次的非体育人口分别占非体育人口总数的29%和38%,他们是“潜在的体育人口”,是短期内扩大体育人口工作的重点对象,只要加强科学指导,在短时间之内,使其变为准体育人口完全是可行的;第三层次的非体育人口占非体育人口总数的33%,他们是体育人口工作的长期目标对象,对他们应以体育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主,并辅之各种方式吸引他们关注体育,从中培养兴趣、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参与度,使其向前两个层次转化。
因此,只要对奉群体的体育人口工作从实际出发,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这一群体的体育人口比例、进而带动上海市的整体体育人口增长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刘欣.改变我国体育人口“马鞍形”分布的对策[J],上海体育科研,2003.4.
[2]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4.
[3]《2002中国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EB].Chinafa.net,2003.
[4]陈青.非体育人口初论[J].体育科学,2002.7.
[5]陈彦.西安市体育人口现状调查与发展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6]代永胜,等.现阶段影响我同体育人口的增长因素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