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家园如何追寻?语用,必然的时下最好选择。教育部在“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的应召下拟定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将语言文字的运用放在了重心位置。其“语用”的脱颖而出,为着眼于语言活动的“语用型”教学指引了方向,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这大语用观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凸显“语用”这个核心目标呢?如何积极探索有趣、有法、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实施语用的教学实践后,谈谈几点语用方式在教学中尝试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89
一、先教后学,找准课文教的“需要点”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内容都可以“先学后教”,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笔者在教学课文《桂林山水》时, 第二段(漓江的水)和第三段(桂林的山)的结构基本相同。笔者先教学漓江的水,该段文字无疑是紧紧围绕“静”的特点来写作,再通过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进行诠释,笔者教授学生用圈出关键词、划出关键句、找出修辞手法、写下自己感受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再总结学法之后,学生会很自然的迁移到第三段(桂林的山)的学习。先教后学,以学定教,着力于课文教的需要点,打造语用的课堂模式。
先教后学并不是要求教师包办代替,一教到底,学生离开教师就不知道怎样学,而是把教转化为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就是考验教师的分析教材能力,找准课文的“需要点”。所谓需要点,即课文中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但学生又不易领会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加以点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和语言形式学习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整体把握,落实课文读的“关键标点”
课文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起码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几种要素。在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
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诵读”是最好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这是说要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劝心”(司空图)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整体教学,是从讲到读,再到投入情感的诵读,来完成某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过程。它不仅为语文教学本身所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解与把握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种普遍适用而科学的方法的客观需要。
三、当堂训练,掌握课文说的“运用点”
阅读教学归根到底是通过学语言用语言,所以要读与说相结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通过品味、体悟、表达等多种活动,不但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藕花深处”,更要寻找藕花深处别样的“红”,以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的发展。
上述事情虽小,却从细微处表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功底和训练意识,他们的眼睛在教材里能处处看到“语文”,他们的脑子在备课和上课中时时不忘训练,这就是语用课堂的最好诠释。
四、挖掘资源,抓住课文透的“情感点”
语用型课堂一定是言语形式、字词的枯燥乏味训练吗?整堂课上都只是用的教授而沒有情感吗?语文学界历来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这一争论是无解的,别说语文具有人文性,物理、化学也具有人文性。语文具有工具性,数学、逻辑学也有工具性,老这样争论实在于事无补。如何定位语文教育,问题很大,也很复杂。而笔者认为语用型课堂中也可以有而且必须要情感的渗透。只要我们处理得当,资源开发到位,情感点的渗透一样可以绽放出语用的光芒。
笔者在教学《灰椋鸟》时,通过资料的查找得知本文的作者徐秀娟就是曾经家喻户晓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的原型,其感人的爱鸟救鸟故事让每一位倾听者落泪。课堂伊始,笔者就出示几张灰椋鸟的图片,看完之后马上让孩子们动笔谢谢灰椋鸟。,在只是初识的情况下学生们当然写不出太多描绘灰椋鸟的文字。而在教授完作者抓住了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来写之后,引导学生学习这个故事,相信这会儿学生的情感会是一个大释放。顺势引出是因为作者投真情实感来写的,才会有这么精彩的课文,这么活灵活现的灰椋鸟。
从情感方面讲语用课堂,我们不妨可以这么说,在课堂上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明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他们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最后要大家明白这是为什么而写,只要经历这么一个有机的过程,孩子们的情感才会得到真正地升华,语用的课堂才会真正地落到实处。
“语用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学习如何使用好语言;用严谨的学科术语表达,就是通过对具体语境中话语的揣摩、探讨、运用,学习并获得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语境之中说话,达成交际目的的素养和技能。阅读教学要“得意”“得言”,要“得法”。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得用”,因为“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总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阅读教学要根据各年级的年段目标、单元的语用专题和课文的语用特征,在课文的整体把握、部分精读的教学中,紧紧围绕“语用”的核心目标,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构建真正的语用课堂模式,真正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仁增著,《让语文回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版
[3]邵建刚,2012,《先学后教,找课文的需要点》,《教学月刊》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89
一、先教后学,找准课文教的“需要点”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内容都可以“先学后教”,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笔者在教学课文《桂林山水》时, 第二段(漓江的水)和第三段(桂林的山)的结构基本相同。笔者先教学漓江的水,该段文字无疑是紧紧围绕“静”的特点来写作,再通过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进行诠释,笔者教授学生用圈出关键词、划出关键句、找出修辞手法、写下自己感受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再总结学法之后,学生会很自然的迁移到第三段(桂林的山)的学习。先教后学,以学定教,着力于课文教的需要点,打造语用的课堂模式。
先教后学并不是要求教师包办代替,一教到底,学生离开教师就不知道怎样学,而是把教转化为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就是考验教师的分析教材能力,找准课文的“需要点”。所谓需要点,即课文中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但学生又不易领会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加以点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和语言形式学习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整体把握,落实课文读的“关键标点”
课文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起码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几种要素。在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
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诵读”是最好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这是说要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劝心”(司空图)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整体教学,是从讲到读,再到投入情感的诵读,来完成某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过程。它不仅为语文教学本身所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解与把握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种普遍适用而科学的方法的客观需要。
三、当堂训练,掌握课文说的“运用点”
阅读教学归根到底是通过学语言用语言,所以要读与说相结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通过品味、体悟、表达等多种活动,不但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藕花深处”,更要寻找藕花深处别样的“红”,以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的发展。
上述事情虽小,却从细微处表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功底和训练意识,他们的眼睛在教材里能处处看到“语文”,他们的脑子在备课和上课中时时不忘训练,这就是语用课堂的最好诠释。
四、挖掘资源,抓住课文透的“情感点”
语用型课堂一定是言语形式、字词的枯燥乏味训练吗?整堂课上都只是用的教授而沒有情感吗?语文学界历来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这一争论是无解的,别说语文具有人文性,物理、化学也具有人文性。语文具有工具性,数学、逻辑学也有工具性,老这样争论实在于事无补。如何定位语文教育,问题很大,也很复杂。而笔者认为语用型课堂中也可以有而且必须要情感的渗透。只要我们处理得当,资源开发到位,情感点的渗透一样可以绽放出语用的光芒。
笔者在教学《灰椋鸟》时,通过资料的查找得知本文的作者徐秀娟就是曾经家喻户晓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的原型,其感人的爱鸟救鸟故事让每一位倾听者落泪。课堂伊始,笔者就出示几张灰椋鸟的图片,看完之后马上让孩子们动笔谢谢灰椋鸟。,在只是初识的情况下学生们当然写不出太多描绘灰椋鸟的文字。而在教授完作者抓住了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来写之后,引导学生学习这个故事,相信这会儿学生的情感会是一个大释放。顺势引出是因为作者投真情实感来写的,才会有这么精彩的课文,这么活灵活现的灰椋鸟。
从情感方面讲语用课堂,我们不妨可以这么说,在课堂上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明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他们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最后要大家明白这是为什么而写,只要经历这么一个有机的过程,孩子们的情感才会得到真正地升华,语用的课堂才会真正地落到实处。
“语用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学习如何使用好语言;用严谨的学科术语表达,就是通过对具体语境中话语的揣摩、探讨、运用,学习并获得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语境之中说话,达成交际目的的素养和技能。阅读教学要“得意”“得言”,要“得法”。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得用”,因为“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总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阅读教学要根据各年级的年段目标、单元的语用专题和课文的语用特征,在课文的整体把握、部分精读的教学中,紧紧围绕“语用”的核心目标,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构建真正的语用课堂模式,真正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仁增著,《让语文回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版
[3]邵建刚,2012,《先学后教,找课文的需要点》,《教学月刊》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