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等发展各不相同,因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以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能更加清晰,能灵活运用课堂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 小学 数学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06
引言
数学建模也叫做创建数学模型,即利用合理的数学语言与方法,将数学问题中所描述的复杂的已知条件,经过剥茧抽丝,以简驭繁,提取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保留问题的本质属性,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进而转化为数学符号或图像并形成某种数学模型,最后再将这一数学模型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渗透、培养建模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数学建模的意义
基于建模思想的数学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积累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数学建模思想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建模思想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建模是一种先进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总结数学规律,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對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论述
当前阶段,因为应试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比较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实质上却无法有效地了解数学理念,在这一现状下,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制订教学方案的时候,包含的建模教学内容非常少,这样一来就导致数学建模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无法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同时也没有办法和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利用该项知识点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三、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选择合理的建模教学方式
选取合理的建模教学方式,除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外,同时还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该项方式是建立在教学期间教师和学生合理科学的参与方面,比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期间,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尚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而且小学教学内容离不开教师的耐心讲解,只有在教师规范性指导下,通过不断的练习,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因为以往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知识经验,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高,当教师一直对单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话,将会弱化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期间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引进以图形和表格为主的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结合以往的经验推测新的研究对象,然后采取实践的方式进行推测,获取准确的结果,最终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2)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数学模型解题呢?数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练习巩固环节,如运用题组进行巩固练习:①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②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教师应引导学生先整理条件,让学生尝试列表,再解答问题。因为前测中发现学生不能将所有相关条件都填入表格中,不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横行或竖列的名称,因此在列表时需要规范学生的格式,让学生熟悉表格格式以及表述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列表分析题目。通过两道题的两次练习,既规范了学生列表的格式,同时也在学生心中建立了数学“模型”的雏形,能让学生体会列表解题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如何设计表格,最终掌握如何运用列表整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对建模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拓展建模
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合理地使用教材。小学课本中包含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均属于教学中非常典型的案例,并且和实际生活相符,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借助各项案例可以引导相关的数学模型,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深度了解教材。比如,当小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材中涉及有关小鸡、小鸭的例题,其实这些例题属于非常好的数学模型,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数班级人数的方式来构建数学模型,使其和教材更加贴近,而且数学模型的构成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其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4)组织跃进,抽象本质,完成模型构建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比如“平行与相交”的问题。只让学生感知路灯、操场跑道、电线杆上的电线、门的左右两条边、课桌的桌角、练习本的横线等例子,而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当学生从实例中提炼出“平行线”这个数学模型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肯定是那些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实物,而不是我们想要他们得到的那些具备概括意义的数学模型。“平行”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同一平面,使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这样的两条直线称之为平行”。教师应该把学生注意到的重点从实例变为“平行”问题的实质,让学生感受到质的飞跃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并从中提取出本质,揭示该对象的本质特征。
(5)通过建模思想构建合理的教学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校来讲,就需要构建合理的教学环境,结合建模思想以及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数学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解决问题是建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种类型的建模思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特别是在情景教学现状下,最为关键的一方面是和实际生活相互关联,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数学学科并不具备一成不变的特征,在数学教学方式引入小学数学教育期间,教师还应当采取转变学生数学理念的方式来体现数学的直观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单一的数学模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建模过程是一个持续性、全面性的发展过程,极具现实意义。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数学建模的着力点,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体验建模乐趣,并将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以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珊珊.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7):147.
[2]景苑.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75-76.
[3]李力群.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03):50-52.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中学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 小学 数学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06
引言
数学建模也叫做创建数学模型,即利用合理的数学语言与方法,将数学问题中所描述的复杂的已知条件,经过剥茧抽丝,以简驭繁,提取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保留问题的本质属性,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进而转化为数学符号或图像并形成某种数学模型,最后再将这一数学模型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渗透、培养建模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数学建模的意义
基于建模思想的数学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积累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数学建模思想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建模思想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建模是一种先进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总结数学规律,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對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论述
当前阶段,因为应试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比较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实质上却无法有效地了解数学理念,在这一现状下,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制订教学方案的时候,包含的建模教学内容非常少,这样一来就导致数学建模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无法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同时也没有办法和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利用该项知识点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三、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选择合理的建模教学方式
选取合理的建模教学方式,除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外,同时还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该项方式是建立在教学期间教师和学生合理科学的参与方面,比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期间,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尚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而且小学教学内容离不开教师的耐心讲解,只有在教师规范性指导下,通过不断的练习,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因为以往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知识经验,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高,当教师一直对单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话,将会弱化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期间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引进以图形和表格为主的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结合以往的经验推测新的研究对象,然后采取实践的方式进行推测,获取准确的结果,最终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2)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数学模型解题呢?数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练习巩固环节,如运用题组进行巩固练习:①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②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教师应引导学生先整理条件,让学生尝试列表,再解答问题。因为前测中发现学生不能将所有相关条件都填入表格中,不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横行或竖列的名称,因此在列表时需要规范学生的格式,让学生熟悉表格格式以及表述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列表分析题目。通过两道题的两次练习,既规范了学生列表的格式,同时也在学生心中建立了数学“模型”的雏形,能让学生体会列表解题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如何设计表格,最终掌握如何运用列表整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对建模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拓展建模
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合理地使用教材。小学课本中包含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均属于教学中非常典型的案例,并且和实际生活相符,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借助各项案例可以引导相关的数学模型,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深度了解教材。比如,当小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材中涉及有关小鸡、小鸭的例题,其实这些例题属于非常好的数学模型,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数班级人数的方式来构建数学模型,使其和教材更加贴近,而且数学模型的构成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其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4)组织跃进,抽象本质,完成模型构建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比如“平行与相交”的问题。只让学生感知路灯、操场跑道、电线杆上的电线、门的左右两条边、课桌的桌角、练习本的横线等例子,而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当学生从实例中提炼出“平行线”这个数学模型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肯定是那些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实物,而不是我们想要他们得到的那些具备概括意义的数学模型。“平行”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同一平面,使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这样的两条直线称之为平行”。教师应该把学生注意到的重点从实例变为“平行”问题的实质,让学生感受到质的飞跃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并从中提取出本质,揭示该对象的本质特征。
(5)通过建模思想构建合理的教学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校来讲,就需要构建合理的教学环境,结合建模思想以及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数学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解决问题是建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种类型的建模思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特别是在情景教学现状下,最为关键的一方面是和实际生活相互关联,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数学学科并不具备一成不变的特征,在数学教学方式引入小学数学教育期间,教师还应当采取转变学生数学理念的方式来体现数学的直观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单一的数学模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建模过程是一个持续性、全面性的发展过程,极具现实意义。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数学建模的着力点,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体验建模乐趣,并将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以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珊珊.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7):147.
[2]景苑.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75-76.
[3]李力群.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03):50-52.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