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作能力则综合反映学生听、说、读的实际水平。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历来重视作文教学,并视之为教学重点。但是中学生却最怕作文,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中冥思苦索,提不起精神,许多学生往往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写作。究其原因是“没有东西可写,词汇贫乏,不会开头、结尾。”也就是说,写作材料匮乏,是导致学生产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因素。
从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分析,一般说学生看到题目,相关的材料呈现于脑际,然后将材料归类疏理,根据题意分清主次,从中立意后决定取舍,形成提纲,才动笔写作。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许多人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从而感到自己想写却苦于言之无物,难以广泛联想,于是感到害怕,激不起作文兴趣。
可见,平时善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如何帮助中学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我想可从以下几个途径予以引导、鼓励。
一、勤于观察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我们生活的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要侧重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这样积累的材料,既具有丰富性,又具有准确性。此外,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到写作时,就能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材料,并能由近到远,由今到古,通过广泛联想,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不同时空的材料按照某种特征 或写作目的组织起来,思接千载,情通万里,使文章内容生动,立意升华。突出文章中心。
二、善于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外,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
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从良好习惯培养开始,主要培 养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习惯。自觉指兴趣浓,千方百计找书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 会、哲学经济、文学艺术广阅博览并持之以恒;动笔墨指阅读过程随时动笔圈、划、点、批、摘、记,将书中有用的材料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读书卡片、笔记,到写作时,便可自如运用;多形式如粗读、精读、速读等均需掌握,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 要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关注影视
现代社会是信息量丰富、信息传播手段现代化的社会,广播电视等夜以继日传播丰富的信息,且比书刊杂志更形象可感,更生动活泼有魅力,是对青少年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间接观察手段。家长则多以影响学习为由加以阻止,教师则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实际上,教师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现代化视听渠道中积累丰富的 材料,如新闻联播、开心辞典、动物世界、百家讲坛、各种节日晚会都对学生有益智、激情、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等作用,均属积累写作材料的范畴,同时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克服纯消遣趣味性倾向,提高观察水平和积累的材料质量。
四、参与活动
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而且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情文并茂。
五、勤于练笔
叶圣陶先 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的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 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做不可。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而且必须做到的。因此,教师应在对中学生材料积累的指导过程中,结合给予练笔指导,并把练笔也当成材料积累的重要途径。
练笔的形式一般有:(1)阅读练笔。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2)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3)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六、加强记忆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这属于强记积累。中学生是 记忆力发展最佳时期,且能在理解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所以,应该着力背诵些名家名篇,如朱自清《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教师应提倡、鼓励和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强记部分经过选择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终生享用。此外,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均需尽量多地强记熟读。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要有水滴成穿的精神,在阅读过程中要多积累些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把知识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大量积累材料为写作服务,厚积薄发,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留心你身边的日常事物吧,它将使你获得知识,使你发现生活的真谛!
从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分析,一般说学生看到题目,相关的材料呈现于脑际,然后将材料归类疏理,根据题意分清主次,从中立意后决定取舍,形成提纲,才动笔写作。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许多人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从而感到自己想写却苦于言之无物,难以广泛联想,于是感到害怕,激不起作文兴趣。
可见,平时善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如何帮助中学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我想可从以下几个途径予以引导、鼓励。
一、勤于观察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我们生活的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要侧重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这样积累的材料,既具有丰富性,又具有准确性。此外,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到写作时,就能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材料,并能由近到远,由今到古,通过广泛联想,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不同时空的材料按照某种特征 或写作目的组织起来,思接千载,情通万里,使文章内容生动,立意升华。突出文章中心。
二、善于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外,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
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从良好习惯培养开始,主要培 养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习惯。自觉指兴趣浓,千方百计找书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 会、哲学经济、文学艺术广阅博览并持之以恒;动笔墨指阅读过程随时动笔圈、划、点、批、摘、记,将书中有用的材料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读书卡片、笔记,到写作时,便可自如运用;多形式如粗读、精读、速读等均需掌握,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 要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关注影视
现代社会是信息量丰富、信息传播手段现代化的社会,广播电视等夜以继日传播丰富的信息,且比书刊杂志更形象可感,更生动活泼有魅力,是对青少年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间接观察手段。家长则多以影响学习为由加以阻止,教师则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实际上,教师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现代化视听渠道中积累丰富的 材料,如新闻联播、开心辞典、动物世界、百家讲坛、各种节日晚会都对学生有益智、激情、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等作用,均属积累写作材料的范畴,同时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克服纯消遣趣味性倾向,提高观察水平和积累的材料质量。
四、参与活动
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而且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情文并茂。
五、勤于练笔
叶圣陶先 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的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 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做不可。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而且必须做到的。因此,教师应在对中学生材料积累的指导过程中,结合给予练笔指导,并把练笔也当成材料积累的重要途径。
练笔的形式一般有:(1)阅读练笔。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2)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3)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六、加强记忆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这属于强记积累。中学生是 记忆力发展最佳时期,且能在理解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所以,应该着力背诵些名家名篇,如朱自清《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教师应提倡、鼓励和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强记部分经过选择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终生享用。此外,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均需尽量多地强记熟读。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要有水滴成穿的精神,在阅读过程中要多积累些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把知识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大量积累材料为写作服务,厚积薄发,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留心你身边的日常事物吧,它将使你获得知识,使你发现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