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杭州主干道路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更新综述
1.1<历史的局限>
近几年来,杭州为了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品质先后完成了 “三口五路”、 “一纵三横”、 “五纵六路”、“十纵十横”等民心工程,最大程度的落实了 “生活品质之城”的现实目标。
不过在杭州近代的城建历史上主干道路的更新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日渐深入,在杭州的特定核心区耸立起了非常现代化的街道,既无杭州特色,也无市井生活,老街遭到严重破坏,其中的功过得失不言自明。
1.2<发展的机遇>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杭州市政府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提出了“由摊大饼到蒸馒头”的想法。也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由单纯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的战略性转变。杭州市委市政府以每年一次道路更新的速度,通过改造挖潜和修缮保护并重的方法有力的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一系列的道路更新运动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路带整治、以路带改造、以路带开发、以路带保护”,杭州已经以道路更新为契机,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更新的创新之路来 。
1.3<更新的探索>
“道路空间”这一最主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是非常值得全方位研究和考察的。在吸取了国内外先进城市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以后,杭州认识到以往单一的涂脂抹粉和大拆大建是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而应该走综合改造之路。 杭州在2005年实施的“一纵三横”综合整治工程就是这些工程中的典型,它包含了凤起路、庆春路、体育场路、曙光路和保俶路等五条城市核心道路。改造中形成了众多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杭州之后的城市更新改造受益匪浅。其中又以保俶路改造工程最为典型,于2006年获得改造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杭州最佳人居环境奖”。
2俶.保路改造更新工程详析
2.1<项目概况>
保俶路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范围内,本次整治工程南起北山路,北至天目山路,长约1.6公里。是连接西湖景区与城市纵深的重要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以住宅和省政府综合用地为主,整治内容包括道路拓宽、立面改造、景观提升、管线敷设等。
(1)建筑现状:多为近代建筑,集中建造于70年代到90年代,立面杂乱,品质参差不齐,基本没有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
(2)历史文化:该区段上的松木场自古为入杭进香泊船之处,紧邻的宝石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过这些历史大多流于文字而已,给我们深挖历史,展现西湖文化带来
2.2<设计立题>
我们的东方文化讲究和谐和中庸,正切和了这次改造的中心命题。对历史要尊重,对文化要体现,对设计要创新。基于保俶路自身的特点,我们从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两方面入手把它定位为充分体现西湖文化的园林化大道。建筑上讲究“灵、秀、雅致”,景观上刚讲究亲近自然,体现园林文化。
2.3<改造原则>
2.3.1.重夺控制权,追求和谐的城市风格与色彩——“和而不同”
日本著名建筑学家芦原义信先生曾表示:他很欣赏中国传统建筑所表现的那种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其实这种相对的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捷径。中国建筑大师程泰宁也说过:“像杭州这样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本可以建设成为以山,湖,水系为脉络的山水城市。”
“和而不同”引申到城市发展的层面,正切合杭州近年来道路更新的全新命题。对于色彩要和而不同,对于风格要和而不同,对于材质也要和而不同,力争做到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增加城市的可识别性,恢复历史街巷的传统韵味,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2.3.2.反对泛文化,尊重城市的原生历史与文化——“拣起历史的碎片”
在历史遗迹和街区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失的背景下,对杭州城市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以便能够流传后世、泽备后人,不让城市历史中的任何一个链条断裂,这就是“捡起历史的碎片”的意义所在。如此大规模的发掘保护工作,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也
程中,碰到了實施难、资金难、利益协调难的问题,投诉较多,有些甚至非常过激,值得在以后的改造实施过程中吸取教训。但项目评审专家著名作家开彦的话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通过改造来挖掘老路交通潜力,但推土机开过去的同时,往往也挖断了老路的历史文化命脉,保俶路的这种做法,可以成为老路挖潜的榜样,杭州走出了一条非常和谐的道路,值得其他城市借鉴。”2006年底,经过市民、专家近三轮严格的评选,保俶路有幸突出重围被评为“杭州最佳人居环境奖”,也开启了道路改造工程获得该奖的先例。
3.<结语>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截至11年底,杭州主要的城市干道都得到了系统性的更新,而且正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不断的延伸。实践证明,杭州的城市道路更新改造是成功的,他构成了杭州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点(单体建筑)与面(城市规划)之间的重要界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相信随着量的积累,杭州必将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城市品质的飞跃。
1.1<历史的局限>
近几年来,杭州为了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品质先后完成了 “三口五路”、 “一纵三横”、 “五纵六路”、“十纵十横”等民心工程,最大程度的落实了 “生活品质之城”的现实目标。
不过在杭州近代的城建历史上主干道路的更新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日渐深入,在杭州的特定核心区耸立起了非常现代化的街道,既无杭州特色,也无市井生活,老街遭到严重破坏,其中的功过得失不言自明。
1.2<发展的机遇>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杭州市政府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提出了“由摊大饼到蒸馒头”的想法。也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由单纯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的战略性转变。杭州市委市政府以每年一次道路更新的速度,通过改造挖潜和修缮保护并重的方法有力的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一系列的道路更新运动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路带整治、以路带改造、以路带开发、以路带保护”,杭州已经以道路更新为契机,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更新的创新之路来 。
1.3<更新的探索>
“道路空间”这一最主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是非常值得全方位研究和考察的。在吸取了国内外先进城市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以后,杭州认识到以往单一的涂脂抹粉和大拆大建是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而应该走综合改造之路。 杭州在2005年实施的“一纵三横”综合整治工程就是这些工程中的典型,它包含了凤起路、庆春路、体育场路、曙光路和保俶路等五条城市核心道路。改造中形成了众多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杭州之后的城市更新改造受益匪浅。其中又以保俶路改造工程最为典型,于2006年获得改造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杭州最佳人居环境奖”。
2俶.保路改造更新工程详析
2.1<项目概况>
保俶路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范围内,本次整治工程南起北山路,北至天目山路,长约1.6公里。是连接西湖景区与城市纵深的重要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以住宅和省政府综合用地为主,整治内容包括道路拓宽、立面改造、景观提升、管线敷设等。
(1)建筑现状:多为近代建筑,集中建造于70年代到90年代,立面杂乱,品质参差不齐,基本没有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
(2)历史文化:该区段上的松木场自古为入杭进香泊船之处,紧邻的宝石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过这些历史大多流于文字而已,给我们深挖历史,展现西湖文化带来
2.2<设计立题>
我们的东方文化讲究和谐和中庸,正切和了这次改造的中心命题。对历史要尊重,对文化要体现,对设计要创新。基于保俶路自身的特点,我们从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两方面入手把它定位为充分体现西湖文化的园林化大道。建筑上讲究“灵、秀、雅致”,景观上刚讲究亲近自然,体现园林文化。
2.3<改造原则>
2.3.1.重夺控制权,追求和谐的城市风格与色彩——“和而不同”
日本著名建筑学家芦原义信先生曾表示:他很欣赏中国传统建筑所表现的那种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其实这种相对的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捷径。中国建筑大师程泰宁也说过:“像杭州这样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本可以建设成为以山,湖,水系为脉络的山水城市。”
“和而不同”引申到城市发展的层面,正切合杭州近年来道路更新的全新命题。对于色彩要和而不同,对于风格要和而不同,对于材质也要和而不同,力争做到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增加城市的可识别性,恢复历史街巷的传统韵味,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2.3.2.反对泛文化,尊重城市的原生历史与文化——“拣起历史的碎片”
在历史遗迹和街区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失的背景下,对杭州城市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以便能够流传后世、泽备后人,不让城市历史中的任何一个链条断裂,这就是“捡起历史的碎片”的意义所在。如此大规模的发掘保护工作,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也
程中,碰到了實施难、资金难、利益协调难的问题,投诉较多,有些甚至非常过激,值得在以后的改造实施过程中吸取教训。但项目评审专家著名作家开彦的话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通过改造来挖掘老路交通潜力,但推土机开过去的同时,往往也挖断了老路的历史文化命脉,保俶路的这种做法,可以成为老路挖潜的榜样,杭州走出了一条非常和谐的道路,值得其他城市借鉴。”2006年底,经过市民、专家近三轮严格的评选,保俶路有幸突出重围被评为“杭州最佳人居环境奖”,也开启了道路改造工程获得该奖的先例。
3.<结语>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截至11年底,杭州主要的城市干道都得到了系统性的更新,而且正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不断的延伸。实践证明,杭州的城市道路更新改造是成功的,他构成了杭州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点(单体建筑)与面(城市规划)之间的重要界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相信随着量的积累,杭州必将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城市品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