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配网调度自动化中智能终端互连技术得到普及应用。该技术应用于配网调度自动化中,对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和信息高速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基本状况,结合智能终端系统研究,探讨其在配网调度自动化应用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终端;配网调度;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3-0029-01
引言
目前,电力市场和电网公司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更新换代,于是就出现了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运行的必然方向。
1智能电网发展概述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网运行管理的指挥中心,电力调度重心,更是起着核心作用,负责对电力系统的输电、配电设备运行等进行指导,对系统的操作和事故进行处理。形象的比喻就是调度重心是电力系统的神经中枢,性能高低决定了电网运行的安全。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运用的是能量管理系统,适用分布式独立计算,需要人工进行计算分析,根据经验进行决策和处理。随着电力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和运行方式都日趋复杂,因此,仅仅凭借人工经验进行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是无法满足当前需要的。例如,当电网出现故障的时候,短时间内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并做出正确的故障处理决策,调度员的人为反应速度是不能满足电网运行要求的。因此,需要强大的智能化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才能够帮助调度人员完成调度任务。因此,未来电网的发展是智能电网,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就是智能调度,这是国内外电网运行的共同发展目标。
2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基本状况
当前,我国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提高我國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水准。同时,针对各项目有必要增加投资,在配网搭建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动化水平,避免产生管理落后的状况。另外,在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使用智能化的装置设备时,要适当整合人机状态,在特定范围之内,加强对电力企业的控制管理。实现对电力系统控制运行设备的监测控制。在区域范围内,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远程功能。在变电管理过程中,要统一协调各项自动化管理功能。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主要采用视频监测、信息模拟以及变电传感设备等智能化的控制装置。另外,自动化重组方式是当前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自动化重组方式,是指立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备操作以及配网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和运行状况评价,实现对故障的及时排除,对系统运行进行自动调整和有效改进。总之,自动化重组方式是相对先进科学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模式。自动化重组模式克服了人工操作滞后的缺点,实现了对故障问题的及时解决,有利于实现自我保护,提高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水平。
3配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网发展的趋势就是配网调度自动化,机载嵌入式系统传统技术的配网调度很大程度上适应不了配电网的运行质量水平,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综合运行质量提高极为不利。CAN处理器总线主要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来实现,可支持DRAM、SBSRAM及FIFO、SRAM、FLASH等同步和异步接口。利用高速互联技术提高现有配网水平,制订全面的改造计划,进而通过加强对设计和建设中各工作环节的把握和控制,纠正以太网硬件纠错、缩减软件协议栈开销、提升打包效率、增加传输带宽、支持终端设备的直接存储等。
4智能终端在配网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4.1智能终端下RapidIO高速互连技术
智能终端的广义概念和内容多样,其中各项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应用中,面临着从概念到原理的深化,也面临着数据包交换性能的整体提升,从价值体系来看,智能终端下RapidIO高速互连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性能特征。其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通信和网络处理器等子系统来实现对控制嵌入式系统中I/O器件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
4.2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
通过建成的国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MIS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SCADA配电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配变智能终端系统、车辆调度系统、95598客服系统等一体化可视化系统,在配电抢修上,具有可靠性和满意度高的优势。在调度管理上,将配电网电力故障点的相关特征信息及附近抢修用的车辆物资的位置、状况信息等进行集成一体化管理,实现配电故障抢修的一体化、动态化、主动化、可视化和智能自动化的管理。
5配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的措施
5.1不断进行主网、配网调度系统的协调工作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主网一旦其发生了严重的故障,将会导致其运行网络发生大面积的停止,其工作的核心是运行设备。而配网调度系统,其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具体的客户,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是将电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销售,并且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情况。其工作的核心是客户群体。因此在进行配网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各自的复杂性特点,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使得电力运行的各项设备、电缆、输电线路与用户的用电需求之间的关系,能够达到有机的统一,进而促进其一体化的实现。
5.2系统互容
根据我国电网公司提出的相关规范,结合各地区配网实际情况,为了使配网数据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并兼顾GIS和SCADA两系统在未来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数据交换问题,要求其它系统和GIS平台及其基础数据维护之间的融合全部采用数据中心结合应用集成的方式。这一方式涉及到的内容有:考虑到配网和线路及地理位置存在密切关系,故配网调控需将其现状作为核心,主要对已经完成自动化建设的设备实施在线数据信息接入;为了做到设备台账与电网图形之间的统一维护,充分结合位置、空间关系及动静态信息,以此为设备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优化构建集成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不同系统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避免生产人员对数据进行没有必要的重复性维护,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在电网中,针对要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展示的部分,可借助GIS平台建立图形数据模型,并在建模的过程中存储所有公用参数,然后根据设备标识,进行对应的查询和统计,基于此方式,GIS不局限于提供服务,还具有创建集成框架的功能,实现对应用功能的封装,比如SCADA等系统通过对这一框架的调用,能完成很多集成功能;此外,如果功能需求无法通过框架得到满足,则可采用直接调用的方法来实现。
5.3完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约束,促进工作人员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完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制度,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立健全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②建立健全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定期检修。③建立健全卫生保障制度,定期对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工作室进行卫生清洁工作,确保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工作室内人员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④建立健全相关资料的管理制度,确保技术资料、工具设备等的妥善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配网无论是为了实现其提供良好供电服务的目标,还是适应未来智能化配网建设改造需要,都必须重视调控自动化。虽然在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但相信在各方大力协作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必定实现预期的配网调控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希.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究[J].通讯世界,2016(23):244-245.
[2]张维超.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调度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汪际峰,沈国荣.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10-16.
[关键词]智能终端;配网调度;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3-0029-01
引言
目前,电力市场和电网公司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更新换代,于是就出现了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运行的必然方向。
1智能电网发展概述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网运行管理的指挥中心,电力调度重心,更是起着核心作用,负责对电力系统的输电、配电设备运行等进行指导,对系统的操作和事故进行处理。形象的比喻就是调度重心是电力系统的神经中枢,性能高低决定了电网运行的安全。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运用的是能量管理系统,适用分布式独立计算,需要人工进行计算分析,根据经验进行决策和处理。随着电力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和运行方式都日趋复杂,因此,仅仅凭借人工经验进行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是无法满足当前需要的。例如,当电网出现故障的时候,短时间内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并做出正确的故障处理决策,调度员的人为反应速度是不能满足电网运行要求的。因此,需要强大的智能化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才能够帮助调度人员完成调度任务。因此,未来电网的发展是智能电网,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就是智能调度,这是国内外电网运行的共同发展目标。
2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基本状况
当前,我国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提高我國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水准。同时,针对各项目有必要增加投资,在配网搭建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动化水平,避免产生管理落后的状况。另外,在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使用智能化的装置设备时,要适当整合人机状态,在特定范围之内,加强对电力企业的控制管理。实现对电力系统控制运行设备的监测控制。在区域范围内,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远程功能。在变电管理过程中,要统一协调各项自动化管理功能。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主要采用视频监测、信息模拟以及变电传感设备等智能化的控制装置。另外,自动化重组方式是当前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自动化重组方式,是指立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备操作以及配网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和运行状况评价,实现对故障的及时排除,对系统运行进行自动调整和有效改进。总之,自动化重组方式是相对先进科学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模式。自动化重组模式克服了人工操作滞后的缺点,实现了对故障问题的及时解决,有利于实现自我保护,提高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水平。
3配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网发展的趋势就是配网调度自动化,机载嵌入式系统传统技术的配网调度很大程度上适应不了配电网的运行质量水平,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综合运行质量提高极为不利。CAN处理器总线主要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来实现,可支持DRAM、SBSRAM及FIFO、SRAM、FLASH等同步和异步接口。利用高速互联技术提高现有配网水平,制订全面的改造计划,进而通过加强对设计和建设中各工作环节的把握和控制,纠正以太网硬件纠错、缩减软件协议栈开销、提升打包效率、增加传输带宽、支持终端设备的直接存储等。
4智能终端在配网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4.1智能终端下RapidIO高速互连技术
智能终端的广义概念和内容多样,其中各项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应用中,面临着从概念到原理的深化,也面临着数据包交换性能的整体提升,从价值体系来看,智能终端下RapidIO高速互连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性能特征。其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通信和网络处理器等子系统来实现对控制嵌入式系统中I/O器件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
4.2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
通过建成的国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MIS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SCADA配电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配变智能终端系统、车辆调度系统、95598客服系统等一体化可视化系统,在配电抢修上,具有可靠性和满意度高的优势。在调度管理上,将配电网电力故障点的相关特征信息及附近抢修用的车辆物资的位置、状况信息等进行集成一体化管理,实现配电故障抢修的一体化、动态化、主动化、可视化和智能自动化的管理。
5配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的措施
5.1不断进行主网、配网调度系统的协调工作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主网一旦其发生了严重的故障,将会导致其运行网络发生大面积的停止,其工作的核心是运行设备。而配网调度系统,其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具体的客户,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是将电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销售,并且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情况。其工作的核心是客户群体。因此在进行配网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各自的复杂性特点,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使得电力运行的各项设备、电缆、输电线路与用户的用电需求之间的关系,能够达到有机的统一,进而促进其一体化的实现。
5.2系统互容
根据我国电网公司提出的相关规范,结合各地区配网实际情况,为了使配网数据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并兼顾GIS和SCADA两系统在未来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数据交换问题,要求其它系统和GIS平台及其基础数据维护之间的融合全部采用数据中心结合应用集成的方式。这一方式涉及到的内容有:考虑到配网和线路及地理位置存在密切关系,故配网调控需将其现状作为核心,主要对已经完成自动化建设的设备实施在线数据信息接入;为了做到设备台账与电网图形之间的统一维护,充分结合位置、空间关系及动静态信息,以此为设备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优化构建集成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不同系统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避免生产人员对数据进行没有必要的重复性维护,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在电网中,针对要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展示的部分,可借助GIS平台建立图形数据模型,并在建模的过程中存储所有公用参数,然后根据设备标识,进行对应的查询和统计,基于此方式,GIS不局限于提供服务,还具有创建集成框架的功能,实现对应用功能的封装,比如SCADA等系统通过对这一框架的调用,能完成很多集成功能;此外,如果功能需求无法通过框架得到满足,则可采用直接调用的方法来实现。
5.3完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约束,促进工作人员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完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制度,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立健全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②建立健全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定期检修。③建立健全卫生保障制度,定期对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工作室进行卫生清洁工作,确保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工作室内人员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④建立健全相关资料的管理制度,确保技术资料、工具设备等的妥善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配网无论是为了实现其提供良好供电服务的目标,还是适应未来智能化配网建设改造需要,都必须重视调控自动化。虽然在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但相信在各方大力协作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必定实现预期的配网调控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希.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究[J].通讯世界,2016(23):244-245.
[2]张维超.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调度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汪际峰,沈国荣.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