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两会上,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仍然是代表、委员们谈论的焦点。小微企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包括银行业。然而,当触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时候,“板子”却始终打在银行身上。何以会出现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理性地分析当前银行“惜贷”问题,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都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按照一般的说法,所谓“惜贷”是指商业银行在“三有一符合”(即有放贷能力、有放贷对象、借款人有贷款需求、符合申请贷款条件)情况下,不愿发放贷款的一种经营行为,这种说法仅从形式上描述了银行不愿放贷的行为,而未揭示银行之所以不愿放贷款的深层原因,其本身存在逻辑上的疏漏。
其一:银行在“三有一符”情况下不愿发放贷款的可能性缺乏逻辑支撑。从逻辑上讲,银行没有不愿意放贷的理由,或者说银行没有放弃自身生存根基的理由。实际情况是,银行不愿放贷,一定是“三有一符”条件存在某种瑕疵,如借款人缺乏足够的抵押、可信的还款来源和担保等条件。当然,在放贷条件的把握上,各家银行会因抗风险能力、风险偏好等不同而松紧不一,这也是合乎逻辑和现实的。
共二:“惜贷”行为与银行本身特征不相容。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这就决定了其经营行为有別于一般企业。从一般企业看,在商品行情看涨或商品因突发事件而变得紧俏等情况下,企业出现“惜售”、待价而沽不准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对银行则不然。
银行生存的根基是借贷,即将吸收的存款贷出去,获取利差,其基础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实现,只存不贷不符合银行生存的基本法则,特別是在利率渐人下行通道情况下,银行更不存在待价而沽的理由。
因此,从逻辑上看,所谓银行“惜贷”是一种难以自圓其说的观点。银行“惜贷”说的流行源于两个误区:
一是把银行放贷的审慎行为等同于“階贷”,我们知道,贷款作为稀缺资源只有被配置到经营水平高、效益好的企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如果贷款给效益不好的企业,结果往往是企业无力还款,贷款沉淀,既害了企业,又导致资源配置无效。
因此,不可将银行发放贷款过程中的审慎行为视为“借贷”,至多只能说是“慎贷”;更不可以偏概全,将银行对个别、部分客户借款申请的拒绝行为视为一种普遍,使“惜贷”成为部分劣质企业宣泄得不到银行贷款的籍口。近些年,由于银行盲目放贷、企业盲目融资、过度扩张而最终导致企业风险的案例还少吗?
二是把企业特別是小微企业贷不到款归咎于银行“惜贷”。稍具金融知识的都知道,企业融资是多层次的,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不应、也不可能完全由银行体系承担,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共识。从实践看,由于信贷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信贷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一种经常状态,信贷供给在总量上要满足所有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不现实的。
按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公布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据保守测算:小微企业1169.87家,个体工商户4436.29万家,大中型企业约348.3万家。分別按户均500万元、200万元贷款需求测算,仅小微企业、工商户的资金需求就高达147.2万亿元。而2014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仅86.8万亿元。
显然,企业融资需求远远超过现有的信贷供应水平。当然,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推算,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依靠银行信贷解决所有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必须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并非刻意为银行当前的信贷行为辩护,也并非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之现状于不顾。实际情况是,“惜贷”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表象,“贷款难”与“难贷款”并存才是问题的实质。这一矛盾在一定范围、一定层面和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成为一种常态。
社会对银行“惜贷”的诟病,尽管有失公允,但也反映出目前银行信贷行为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充分暴露出了当前间接融资市场上银企缺乏互信的不和谐局面。如何使银行告别“惜贷”,走出“惜贷”的魔咒,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矛盾,构建良性的银企互动关系?问题的解决仅靠某个部门和某个行业显然是不行的。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理论部门要慎用“惜贷”。切忌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银行“惜贷”简单挂钩。要将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要加强对银行和企业行为方面的研究,促进银行和企业的互相理解,引导间接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企业部门要慎言“惜贷”。要客观看待自身信用资质与银行信贷管理要求的差距,努力通过改善管理、增强竞争能力等措施来提高自身信贷资信条件。首先要树立银行企业风险一体性观念。
要认识到,银行在贷款投放上实行严格的风险控制,客观上也为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一道风险屏障:反之。企业在顾及银行资金安全的同时实际上也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安全的位置。其次,要注重塑造诚信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要注重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提高。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关系,因此诚信是维系银企关系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条件,
银行部门要慎对“惜贷”。首先要放眼长远,认真研究金融脱媒趋势下的发展策略,强化逆经济周期的管理理念。在经济下行期,要适当提高对风险的容忍度,充分激发银行基层经营行及客户经理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商业原则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的积极性。
其次,创新顶层设计,改变不合理的绩效考核、风险管控机制,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走出“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的思维定式,切实转变“抵押为本”的信贷理念,使大量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能获得银行的支持。
第三,要努力提升风险评估技术和定价能力,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资信调查技术和水平,最大可能消减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避免简单地以信息不对称为由回避、拒绝企业的借款需求。
政府部门要慎闻“惜贷”。要谨慎对待来自企业部门的关于银行“惜贷”的呼声,客观地看待金融市场存在的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如当前情况下,尽管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但最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完全靠市场经济不能解决企业特別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已是一个世界性共识。
因此,需要政府运用“有形之手”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运用市场杠杆调整各种融资方式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逐步形成大客户市场客观上对银行信贷的挤出效应,促使银行将服务的层级向中小企业调整。同时,要抓住当前制约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症结,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政策性的融资体系,推进小微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笔者认为,理性地分析当前银行“惜贷”问题,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都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按照一般的说法,所谓“惜贷”是指商业银行在“三有一符合”(即有放贷能力、有放贷对象、借款人有贷款需求、符合申请贷款条件)情况下,不愿发放贷款的一种经营行为,这种说法仅从形式上描述了银行不愿放贷的行为,而未揭示银行之所以不愿放贷款的深层原因,其本身存在逻辑上的疏漏。
其一:银行在“三有一符”情况下不愿发放贷款的可能性缺乏逻辑支撑。从逻辑上讲,银行没有不愿意放贷的理由,或者说银行没有放弃自身生存根基的理由。实际情况是,银行不愿放贷,一定是“三有一符”条件存在某种瑕疵,如借款人缺乏足够的抵押、可信的还款来源和担保等条件。当然,在放贷条件的把握上,各家银行会因抗风险能力、风险偏好等不同而松紧不一,这也是合乎逻辑和现实的。
共二:“惜贷”行为与银行本身特征不相容。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这就决定了其经营行为有別于一般企业。从一般企业看,在商品行情看涨或商品因突发事件而变得紧俏等情况下,企业出现“惜售”、待价而沽不准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对银行则不然。
银行生存的根基是借贷,即将吸收的存款贷出去,获取利差,其基础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实现,只存不贷不符合银行生存的基本法则,特別是在利率渐人下行通道情况下,银行更不存在待价而沽的理由。
因此,从逻辑上看,所谓银行“惜贷”是一种难以自圓其说的观点。银行“惜贷”说的流行源于两个误区:
一是把银行放贷的审慎行为等同于“階贷”,我们知道,贷款作为稀缺资源只有被配置到经营水平高、效益好的企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如果贷款给效益不好的企业,结果往往是企业无力还款,贷款沉淀,既害了企业,又导致资源配置无效。
因此,不可将银行发放贷款过程中的审慎行为视为“借贷”,至多只能说是“慎贷”;更不可以偏概全,将银行对个别、部分客户借款申请的拒绝行为视为一种普遍,使“惜贷”成为部分劣质企业宣泄得不到银行贷款的籍口。近些年,由于银行盲目放贷、企业盲目融资、过度扩张而最终导致企业风险的案例还少吗?
二是把企业特別是小微企业贷不到款归咎于银行“惜贷”。稍具金融知识的都知道,企业融资是多层次的,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不应、也不可能完全由银行体系承担,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共识。从实践看,由于信贷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信贷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一种经常状态,信贷供给在总量上要满足所有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不现实的。
按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公布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据保守测算:小微企业1169.87家,个体工商户4436.29万家,大中型企业约348.3万家。分別按户均500万元、200万元贷款需求测算,仅小微企业、工商户的资金需求就高达147.2万亿元。而2014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仅86.8万亿元。
显然,企业融资需求远远超过现有的信贷供应水平。当然,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推算,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依靠银行信贷解决所有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必须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并非刻意为银行当前的信贷行为辩护,也并非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之现状于不顾。实际情况是,“惜贷”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表象,“贷款难”与“难贷款”并存才是问题的实质。这一矛盾在一定范围、一定层面和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成为一种常态。
社会对银行“惜贷”的诟病,尽管有失公允,但也反映出目前银行信贷行为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充分暴露出了当前间接融资市场上银企缺乏互信的不和谐局面。如何使银行告别“惜贷”,走出“惜贷”的魔咒,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矛盾,构建良性的银企互动关系?问题的解决仅靠某个部门和某个行业显然是不行的。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理论部门要慎用“惜贷”。切忌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银行“惜贷”简单挂钩。要将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要加强对银行和企业行为方面的研究,促进银行和企业的互相理解,引导间接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企业部门要慎言“惜贷”。要客观看待自身信用资质与银行信贷管理要求的差距,努力通过改善管理、增强竞争能力等措施来提高自身信贷资信条件。首先要树立银行企业风险一体性观念。
要认识到,银行在贷款投放上实行严格的风险控制,客观上也为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一道风险屏障:反之。企业在顾及银行资金安全的同时实际上也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安全的位置。其次,要注重塑造诚信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要注重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提高。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关系,因此诚信是维系银企关系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条件,
银行部门要慎对“惜贷”。首先要放眼长远,认真研究金融脱媒趋势下的发展策略,强化逆经济周期的管理理念。在经济下行期,要适当提高对风险的容忍度,充分激发银行基层经营行及客户经理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商业原则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的积极性。
其次,创新顶层设计,改变不合理的绩效考核、风险管控机制,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走出“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的思维定式,切实转变“抵押为本”的信贷理念,使大量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能获得银行的支持。
第三,要努力提升风险评估技术和定价能力,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资信调查技术和水平,最大可能消减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避免简单地以信息不对称为由回避、拒绝企业的借款需求。
政府部门要慎闻“惜贷”。要谨慎对待来自企业部门的关于银行“惜贷”的呼声,客观地看待金融市场存在的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如当前情况下,尽管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但最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完全靠市场经济不能解决企业特別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已是一个世界性共识。
因此,需要政府运用“有形之手”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运用市场杠杆调整各种融资方式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逐步形成大客户市场客观上对银行信贷的挤出效应,促使银行将服务的层级向中小企业调整。同时,要抓住当前制约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症结,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政策性的融资体系,推进小微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