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日后的阅读,习作都要以识字为基础。我们要如何优化小学生识字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呢?本文主要是对当前的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甚微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培养策略
识字教学如果能打的扎实,对学生以后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对生活也方便。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对于生字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一提到汉子就是一堆—难认,难写,难记,再加上小学生学习能力与主动性差。识字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所以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依样画葫芦”
绝大部分老师在教学生字时,习惯从拼音开始,再分析字的笔画顺序,学生根本不理解字的基本意义,再进行组词造句,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练习。也有的让学生读拼音,分析字形,组词语或照《字词句篇》等资料进行读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会把前面的放在重点上,反复拼写.领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抽读,对组词造句却一带而过。没有任何吸引力,学生枯燥无味。
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结合讲读课文的同时教学生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生”“熟”不相关
从“笔画分析”向“部件分析”过渡较迟,有些学生所熟悉的生字也做=作笔画分析,学生停留在较低的分析阶段,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使得有些字得不到及时巩固。新教材安排课文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加强生字的复习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文熟字悉”,而不是通过相关的抄写与默写来巩固,让学生在遗忘——记忆—再遗忘—再记忆的循环往复中最终达到识字的目标。学生个体记忆水平有差异,有的能在短时间内很好的记住每天所学的生字,有的则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反复识记才能记住。
(三)重“識”不重“写”
汉子的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品味汉子文化。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导致学生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多笔少划”,这也为以后的写作教学埋下“祸根”—写错别字。虽然教师也强调识写分离,但根据教材编写情况来看,书写都是按梯度编排的,有些字先在前面教材语言环境中识记,再后面教材中才练习书写,并且教材中也是按简单到难来的,
(四)“舍本”而“逐末”
识字是阅读,写作和交流的基础,识字课的要求就是。帮助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运用。
二、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缩短识字教学的时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一线的教师,在识字教学领域进行种种教学实验,形成种种各具特色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是追求表现和成果。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研究,人脑的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根据心理学得研究成果,审视已有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多儿童识字教学的最佳年龄,试图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期盼小学识字教学能有更大突破和进展。但是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提前识字”和“快速识字”等多种误区。
(二)师资原因
识字教学中之所以出现种种误区,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在知识结构,理论知识,文学素养,师德修养等方面严重缺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1.教师非师范学院毕业
现在就业压力大,很多非专业的毕业生来考教师。这样就导致专业不对口,讲授课时也会受到一些阻碍,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没有必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关于一些汉子学得课程更是一片空白。
2.教师再教育,再培训因素
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老化。造成了今天小学教师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素养的局面。小学识字教学需要改变这一状况,当然的选择就是小学教师进行再教育,再培训,使他们的基本理论由不了解到了解,由了解不多到比较了解。
3.应试教育导向的因素
应试教育严重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4.教学条件
在农村教学中,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流通慢。教学条件差,没有图书馆和资料室,没有什么网络学习资源。
5.教材原因
在识字教科书编写中应遵循汉子的构造规律和汉子认知规律,有效吸收多种识字方法的实验成果,形成识字方法多元化,实现优势互补。采用集中识字与分散相结合的识字材料组织方法。
三、多种识字教学法的运用
1.联想法
我国汉子以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象形字和会意字。
2.归类法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经常会把一些带有有共同特征的汉子进行归类,让学生分类进行记忆
3.歌谣法
歌谣法就是将一些凭死记硬背的很难的生字编成歌谣,可以一次性记住一个生字,也可以一次性记住多个生字。这样能吸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法
小学生天性爱玩,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带着学生做游戏,比如词语接龙赛,加一加,减一减等。
5.部首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抓常见部首,“部首”好比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队长”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
四、科学识字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原则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愤。教师针对学生的识字评价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应多给予鼓励,以增强不同学生的学习信心,诱发其内在的智力潜能,切实让学生在识字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他们努力识字。激励的作用在于:
1.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内部动机。
2.正确积极的评价能给学生带来识字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学生对自己识字能力的自信心,还能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更多地胜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3.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积极地进行鼓励下评价,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学校的长处和潜能。
(二)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评价,学习兴趣,习惯的评价等。
(三)多元化原则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互动评价等等。可以建立“四级评价”体系:一是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己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在今后的学习中自我完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四是教师参与,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业水平,提出希望,并配合学校教学。
(四)差异性原则
教育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本身的先天条件不同,后天所处的环境不一,这些都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入学新生来说,他们学习的起点也不同,有的孩子入学初就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子,学过汉语拼音,会背不少古诗,有的学生只识几个汉子或一个也不识。如果教会总忽视这些差异的存在,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就很难落实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海棠,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思考【1】创新教育,2010,(34)
[2] 王红梅,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I】阅读,写作,2014,(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培养策略
识字教学如果能打的扎实,对学生以后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对生活也方便。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对于生字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一提到汉子就是一堆—难认,难写,难记,再加上小学生学习能力与主动性差。识字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所以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依样画葫芦”
绝大部分老师在教学生字时,习惯从拼音开始,再分析字的笔画顺序,学生根本不理解字的基本意义,再进行组词造句,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练习。也有的让学生读拼音,分析字形,组词语或照《字词句篇》等资料进行读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会把前面的放在重点上,反复拼写.领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抽读,对组词造句却一带而过。没有任何吸引力,学生枯燥无味。
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结合讲读课文的同时教学生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生”“熟”不相关
从“笔画分析”向“部件分析”过渡较迟,有些学生所熟悉的生字也做=作笔画分析,学生停留在较低的分析阶段,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使得有些字得不到及时巩固。新教材安排课文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加强生字的复习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文熟字悉”,而不是通过相关的抄写与默写来巩固,让学生在遗忘——记忆—再遗忘—再记忆的循环往复中最终达到识字的目标。学生个体记忆水平有差异,有的能在短时间内很好的记住每天所学的生字,有的则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反复识记才能记住。
(三)重“識”不重“写”
汉子的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品味汉子文化。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导致学生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多笔少划”,这也为以后的写作教学埋下“祸根”—写错别字。虽然教师也强调识写分离,但根据教材编写情况来看,书写都是按梯度编排的,有些字先在前面教材语言环境中识记,再后面教材中才练习书写,并且教材中也是按简单到难来的,
(四)“舍本”而“逐末”
识字是阅读,写作和交流的基础,识字课的要求就是。帮助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运用。
二、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缩短识字教学的时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一线的教师,在识字教学领域进行种种教学实验,形成种种各具特色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是追求表现和成果。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研究,人脑的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根据心理学得研究成果,审视已有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多儿童识字教学的最佳年龄,试图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期盼小学识字教学能有更大突破和进展。但是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提前识字”和“快速识字”等多种误区。
(二)师资原因
识字教学中之所以出现种种误区,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在知识结构,理论知识,文学素养,师德修养等方面严重缺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1.教师非师范学院毕业
现在就业压力大,很多非专业的毕业生来考教师。这样就导致专业不对口,讲授课时也会受到一些阻碍,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没有必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关于一些汉子学得课程更是一片空白。
2.教师再教育,再培训因素
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老化。造成了今天小学教师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素养的局面。小学识字教学需要改变这一状况,当然的选择就是小学教师进行再教育,再培训,使他们的基本理论由不了解到了解,由了解不多到比较了解。
3.应试教育导向的因素
应试教育严重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4.教学条件
在农村教学中,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流通慢。教学条件差,没有图书馆和资料室,没有什么网络学习资源。
5.教材原因
在识字教科书编写中应遵循汉子的构造规律和汉子认知规律,有效吸收多种识字方法的实验成果,形成识字方法多元化,实现优势互补。采用集中识字与分散相结合的识字材料组织方法。
三、多种识字教学法的运用
1.联想法
我国汉子以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象形字和会意字。
2.归类法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经常会把一些带有有共同特征的汉子进行归类,让学生分类进行记忆
3.歌谣法
歌谣法就是将一些凭死记硬背的很难的生字编成歌谣,可以一次性记住一个生字,也可以一次性记住多个生字。这样能吸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法
小学生天性爱玩,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带着学生做游戏,比如词语接龙赛,加一加,减一减等。
5.部首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抓常见部首,“部首”好比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队长”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
四、科学识字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原则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愤。教师针对学生的识字评价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应多给予鼓励,以增强不同学生的学习信心,诱发其内在的智力潜能,切实让学生在识字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他们努力识字。激励的作用在于:
1.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内部动机。
2.正确积极的评价能给学生带来识字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学生对自己识字能力的自信心,还能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更多地胜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3.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积极地进行鼓励下评价,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学校的长处和潜能。
(二)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评价,学习兴趣,习惯的评价等。
(三)多元化原则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互动评价等等。可以建立“四级评价”体系:一是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己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在今后的学习中自我完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四是教师参与,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业水平,提出希望,并配合学校教学。
(四)差异性原则
教育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本身的先天条件不同,后天所处的环境不一,这些都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入学新生来说,他们学习的起点也不同,有的孩子入学初就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子,学过汉语拼音,会背不少古诗,有的学生只识几个汉子或一个也不识。如果教会总忽视这些差异的存在,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就很难落实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海棠,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思考【1】创新教育,2010,(34)
[2] 王红梅,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I】阅读,写作,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