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教学:让科学学习真正发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缺少了“理解”的课堂,小学科学学习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新时代的教育呼唤“为理解而教”。在科学的理解性教学中,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和形象直观的再现,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核心概念。
  【关键词】理解 教学 科学
  “问题”总是时代的声音。纵观教学的现状,“理解”的缺失已成为普遍的事实。曾经听过一堂关于“光合作用”的科学课。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过程和意义等知识。但是,学生真的理解了吗?我们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提问“植物的营养主要来自哪里”,出乎意料的是,“土壤”竟还是大多数学生口中的答案。
  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缺少了“理解”的课堂不是个例。那么,怎样才能为理解而教呢?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虽然在理解性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学的过程足以体现教师的智慧。为了理解而教的教师不仅要有灵活的思维,还要更多地接触主题之外的更为广阔的知识面。
  一、生本的原则帮助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简单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代替。
  理解一个主题,意味着学生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创造性的、有效的思维和行动。那么,在理解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这个主体需实际地参与其中。立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可以通过主动地进行概括、举例、解释等学习方式,主动地思考并依靠合理的反馈来帮助自身理解。会听的学生,有时候也并不能真正理解教学的内容,理解的那一部分也仅仅是教师所说的那一部分而已。真正的理解不但需要仔细地听,还需要多思考、多实践以排除理解的障碍,建立新知和旧知的灵活联系。
  如前面所提有关“光合作用”的科学课,学生在课堂的很多活动并不是理解的表现,仅仅是知识的记忆和常规技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未被理解,那么学生并不会将其有效利用,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其实在原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种子变成了幼苗》一课中,对于光合作用的知识并不需要记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种植一棵植物,从种子开始,经历植物一生的变化。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对于植物的成长有一定的认识,但真正从种子开始经历过“植物一生”的学生并不多。因而,教师再详尽的讲解都比不上学生的种植经历。由学生自己种植,经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并不断地根据植物的情况来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回到科学课之上,再给予学生表达想法的空间。问题也可以从僵化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变成生活化的“我们动物每天都需要吃饭,植物不吃饭,它们为什么还能长大呢”。生活化的问题将科学知识指向生活,科学知识也只有找到了“生活”这片土壤,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二、循序渐进的过程增进理解
  理解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起长期学习的观念,并引导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随着科学和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科学教材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每一册的科学教材都划分为若干个大的单元,其实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
  对于水,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于清洗其他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水烧开的时候会有气泡冒出,等等。这些有趣的科学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碎片化的。在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学生已经学过第5课《观察一瓶水》,对于水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已经有所了解。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新教材的第一个单元又是《水》,这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对于“水”的理解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解性教学,学生在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理解障碍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究,通过思维的转变,将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跟《水》一样,所有主题的学习都是一个长期、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理解性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比如,《水》单元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一个蒸发小实验,有的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但有的学生一下子无法理解。根据课上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做一做关于水蒸发的对比小实验,通过持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学生的思维发展了,也更易于理解概念。
  三、跟踪式的评价促进理解
  在理解性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及时反馈、有效引导来推动学生思考。虽然评价的等级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也是需要的,但这些对学生的理解性学习而言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教学评价需贯穿于理解性教学的始末。跟踪式的评价可以来自教師、同伴,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贯穿了跟踪式评价的课堂一定是地位平等、相互信任的课堂。评价的标准既可以由教师制订,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尽管跟踪式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但其中评价的标准、持续的反馈及创造性的思考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理解,小组实验成为科学课堂经常采用的方式。在实验原则的讲解过程中,有效的评价能促使学生仔细聆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效的评价能促使小组成员有效地实验;在实验的讲解过程中,有效的评价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实验的反思过程中,适当的评价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跟踪式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科学理解。
  四、形象直观的再现加强理解
  科学研究表明,形象直观的再现对于学生理解性学习的作用很大。传统的课堂经常会采用一些僵硬的再现方法,如概念的解释、操作方法的背诵、原理的记忆等。这些方法看似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其实这些方法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加深学生的困惑。在理解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形象直观的再现,有效唤醒学生的记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生动形象的再现呢?这是指可以利用一些概念模型进行再现,比如画一些流程图、维恩图、气泡图等。通过这样的再现,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系网络图。每一个学生都是从各自原有的知识学起的。那么,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完善“概念图”的过程。“概念图”可以把纵横交叉的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可以有效地加强科学理解。除此之外,形象直观的再现也可以用创新的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理解了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空气流动、表面积等有关,可以让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帮助妈妈把洗好的衣服更快地晾干;学习了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可以让学生思考太空中宇航员能否直接听到同伴的声音;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小车。
  五、核心概念的建构提升理解
  任何一门学科的概念和规律都不能孤立地进行理解,一个概念或规律的理解要联系到它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这四大领域的十八个核心概念被分解成七十五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所以,这也反过来要求我们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理解某些概念。
  举例来说,在物质科学领域,有关空气是这样描述的: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关于空气的认识,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学生只要能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中年级,学生需要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还要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学生需要学会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并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高年级,学生要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但不难发现,每一个阶段的认识都是围绕“空气”的核心概念而螺旋上升式发展的。所以,在理解性教学中,教师需要长期承担的是对核心概念的建构。一方面,各个阶段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建构起核心概念;另一方面,核心概念的建构能提升学生对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理解。
  《礼记·学记》中写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也体现了理解性教学的思想。虽然“理解性教学”的教学思想由来已久,但作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并没有被教育界广泛关注。为了理解的教学,即将学生自我建构的“理解”作为教学的基础、过程和目标,这需要我们一线科学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探索。
其他文献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能让教师跳出“一课一备”的教学视角,系统全面地剖析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脉络主线,通过重构单元,对课时适当进行调整,让单元学习内容更具结构化,利于学生的深度理解,最终促进素养的提升。
【摘 要】作文教学应更多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坚守儿童视角,呵护儿童天性,勾连他们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插上幻想的翅膀,发现生活的神奇与美丽!  【关键词】习作教学 儿童天性 好奇 好玩 好想  苏格拉底说:“最完美的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玩耍时那投入的表情,高兴时那天真的神色,都来源于纯朴自然的天性。但在我们成人眼里,儿童的天职就是学习,勤有功,嬉无益。于是,儿童好奇的天性被视为“问题”,
高效的科学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小学生应该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构建以实验教学、学生实践为主的高效课堂,本文从生活、创新、科技、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基于主题意义开展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不断丰富有关主题语境的相关知识,深化对主题的认知与理解,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阐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旨在帮助学生对主题内容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
【摘 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班级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素材编写专属于师生的系列故事,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不仅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也促进了低年段的习作启蒙。  【关键词】趣味故事 一年级 语文学习 “趣”启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如何针对刚入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启蒙,让
【摘 要】透过数据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写作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存在问题,学生的习作关键能力比较弱。为此,学校提出跟着课文学写作文的策略,培养学生习作关键能力,即学生审题立意、习作选择材的能力,框架建构、形式表达的能力,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关键能力 习作选材 框架建构 语言表达  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语文学科内容维度之一“写作”,主要包含写作的“内容、语言、结构、其他”四部分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担负着培养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任。教材涉及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公民道德、法律常识、国家历史等多元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不等同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更集中地指向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塑造。以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来营造情境、渲染情绪、培育情感,能更好地推进此类课的教学,能更好地完成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同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下一册册的学习有上一册的基础,同一单元中后一篇课文的学习有前一篇的基础。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并根据年级的升高提出渗透句子意思、读出句子间的停顿、读好句子语气的递进式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反复读文、角色自居等策略,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要素 朗读课文 统编版语文教
【摘 要】新时代发展呼唤高质量教育,课程、课堂是其转化落地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是学生的母语学科,可以将具身认知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建构丰富而多元的场域:物理场域、心理场域、课堂场域、活动场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习得。  【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 语文教学 场域  具身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换句话说,人们高质量的认知、学习必须通过切身
【摘 要】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会数学地思维,实现思维的进阶,这需要教师深度教学的支撑。作为教师,需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深层对话;通过学生的评价反思,促进思维的进阶。  【关键词】深度教学 思维进阶 素养提升 深层对话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单纯的了解、操作类的数学活动已不能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需要,学生需要走进探究类的学习活动,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这